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第七章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自我扬弃
第七章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自我扬弃重点掌握•资本主义所有制关系的变化•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资本主义国家收入分配关系的变化•资本主义国家劳资关系的改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自我扬弃的性质一般掌握•当代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资本主义企业制度的演变一般了解•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干预经济生活的方式•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制度导言•由于篇幅所限,本章并不打算对当代资本主义进行全面的考察,而只是试图对照马克思当年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分析,看一看当代资本主义发性了什么变化,哪些是马克思所预见到的,哪些是出乎马克思意料之外的,哪些已经接近马克思对未来社会的构想,但采取了不同的路径。•由于从本章即第7章起,直到最后一章即第10章,所涉及的内容几乎都是有争议的问题,所以不再单独设节对相关问题专门讨论。7.1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7.1.1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增长•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出现了相对稳定的快速经济增长,生产力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在这30多年间,人均GDP增长率均超过4%;人均GDP增长了3倍左右。•与些同时,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部分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也实现了经济腾飞。•从GDP总量上看,截至2013年,按照购买力平价汇率计算,美国、中国、印度、日本和德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五个经济体。•这一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高速增长主要归因于科学技术的突破和全员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7.1.2生产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1)资本规模的扩大•资本规模较大的企业主要集中在石油、汽车等领域,同时,高科技企业(三星电子、苹果)也迈入了巨型公司之列。•(2)跨国公司的发展及并购的增加•20世纪8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有了空前发展,数量日益增多。这使得生产的社会化程度在全球范围内进一步提高。跨国公司的生产社会化和资本国际化程度大大提高。•跨国公司在国民经济和全球经济的垄断性也空前加强。早在20世纪中期,全部跨国公司的产值就已占世界生产总值的1/3,它们内部和它们之间的贸易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2/3,它产的对外直接投资占世界对外直接投资总量的9/10。(李琮,2013)•跨国公司的并购成为实现生产和资本集中、公司迅速成长的重要途径。100多年来,曾发生了6次企业并购浪潮,对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第一次并购浪潮发生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它以企业的横向联合为主要特征。资本主义迅速从自由竞争阶段向垄断阶段过渡。•第二次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下半期,关在1929年达到高潮。以纵向并购为特点,加强了企业之间的竞争程度。资本主义开始由一般垄断阶段向国家垄断阶段过渡。•第三次发生在20世纪50-60年代,终结于70年代的石油危机。其特点为混合联合。资本主义开始由国家垄断阶段向国际垄断阶段过渡。•第四次为20世纪70年代中期持续到80年代末,并在1985年达到高潮。跨国并购明显增加,金融杠杆得到大量使用,敌意收购的比例较高。重点转向高科技企业。大大促进了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经济最终实现全球化。•第五次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其主要特征是以大企业相互并购为主的“强强联合、同业并购”,重点发生在金融业、电信业、保险业等领域,与美国互联网领域的“新经济“同时出现。•第六次发从2004年开始的、并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逐步消退。新兴市场国家成为这次并购浪潮的重要参与者,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主权财富基金成为重要的投资者。(3)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服务、生产要素与信息的跨国流动的规模与形式不断增加,通过国际分工,在世界市场范围内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从而使各国间经济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的趋势。具体表现为信息化、市场化、自由化、一体化、集团化。•对外贸易依存度:商品与服务的出、进口及进出口总额占各国GDP的比重。是衡量各国全球化深度的重要指标。2008年前暂停,后又恢复和加快全球化。•贸易全球化程度越来越大。7.1.3结论•可以这样说,马克思逝世后的近一百年,资本主义国家所创造的社会生产力又超过了人类以往所有世纪的总和。单纯从这一点来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还没有寿终正寝,其生产关系还是基本适应并能够促进其生产力发展的。7.2资本主义所有制关系的变化•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和生产的社会化程度的迅速提高,必然会引起生产关系和企业制度的变化。•三种形式的企业组织:单人业主制、合伙制、公司制。虽然小企业在数量上占有优势,但是从销售额、资产、政治和经济力量、工资数额和职工人数来看,大公司则占有支配性地位。7.2.1单人业主制•最简单的企业组织形式。无限责任。•几乎没有内部管理机构。•小企业的平均寿命通常只有一年,原因在于先天不足:本身财力有限,而且融资能力弱;如果业主无意经营或者死亡,该企业的业务就要中断。•长处:建立和停业程序简单;产权自由转让;经营灵活,决策迅速;经营者与产权关系紧密、直接。7.2.2合伙制•两个或两个以上业主的个人财产的基础上经营的‘合伙人分享企业的所得,共同对企业债务承担责任。•优点:1.资本规模较大,筹资能力较强;2.无限责任加强了经营者的责任心。•主要缺点:1.建立和接纳新合伙者谈判程序很复杂;集资者限于少数合伙人,限制了筹资能力;决策易延误;当规模大时,难监督其他合伙人的行为,容易产生机会主义行为。2.由于无限责任的存在,不能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单独行使完全控制权的合伙人会面临相当大的风险。•因此,只适合于模模小的情形。只有那些业主的个人信誉和个人责任至关重要的企业,如律师事务所和会计师事务所等,才会在规律较大时仍采取这个组织形式。•20世纪70年代美国华尔街投资企业仍然采取合伙制的做法。导致了一批巨型合伙制企业在20世纪80年代接踵破产,而另外一些巨型的合伙企业如摩根银行、美林证券等则改组为公司。7.2.3公司制——法人所有制•公司制企业是一个法人组织体,它以法人的名义行使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有权举债,签订合同,能在法院起诉和应诉。•产权分属于股东、股东有分享公司盈利。•承担有限责任。•股东不能退股,只能转让他们的股权。•公司脱离了它们的所在者而具有独立的生命。•股份公司出现后,实际执行职能的资本家转化为单纯的经理,即别人的资本的管理人,他们执行着一切应由执行职能的资本家自已担任的现实职能。•”而资本所有者则转化为单纯的所有者,即单纯的货币资本家“,”这个资本所有权这样一来现在就同现实再生产过程中的职能完全分离,正像这种职能在经理身上同资本所有权完全分离一样“。(马克思)•几个世纪前,公司执照是君主或立法机关根据特别法令颁发的。英国东印度公司就是一种特权公司,它实际上统治印度长达一个多世纪。•但自20世纪以来,各国通过了一系列法律,几乎给了任何人为任何目的组建公司的权利。•与合伙制相比,公司制的最突出的优点是:•1.股东只对企业债务负有限责任。•2.公司具有独立的生命。一旦成立,其业务不会因为股东死亡或股权转手而终止。决策上只需多数同意而不需一致通过;股东无需直接做出经营决策和代表其他股东与他人签约,而是由股东大会投票选聘董事组成董事会托管公司法人财产,董事会则聘任总经理和其他高级经理人员进行日常经营活动。公司经理人员在作为股东的代理人行使职权和承担财务责任时受到法律的严格限制,这样就保证了公司决策的连续性和及时性,减少了差错。•公司制的缺点:1.公司设立程序复杂。公司法人地位的确定,需要政府的认可,歇业也要通过一定的法定程序,因而公司的组建不像其他两种企业形式那样方便、灵活;2.产生了委托人(出资者)和代理人(经理人员)之间的复杂的授权与控制的关系。•美国法学家伯利和米恩斯最先深入地考察了这种现象。1933年他们的在《现代公司和私有财产》一书中公布了200家美国大公司进行实证研究的结果。他们得出结论:现代公司的发展,已经使它们受“经营者控制”或实现了“所有与控制的分离”。•股权分散化,使得公司的股东数量大大增加,普通的劳动者也可能成为企业股票的持有权,即出现了工人持股的现象。股权分散化使资本所有权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资本所有权与资本经营权、虚拟资本与真实资本因此进一步分离。7.2.4结论•资本主义国家生产的社会化,就企业制度而言,并没有直接导致公有制企业完全取代私有制企业,而是更多地采取了股份制企业组织形式。关于股份制,马克思认为:“那种本身建立在社会生产方式的基础上并以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社会集中为前提的资本,在这里直接取得了社会资本(即那些直接联合起来的个人的资本)的形式,而与私人资本相对立….这是作为私人财产的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范围内的自我扬弃。”•应该说,股份制企业作为私人财产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范围内的自我扬弃,既保留了私有制的优点,消除了私有制的缺点,又吸收了公有制的优点,克服了公有制的缺陷,在更大程度上适应了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7.3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7.3.1公共部门和国家所有制的发展•有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时期,国有企业的数量较少,主要集中在国防、邮政、铁路等特殊行业,国家更多地充当“守夜人”的角色,国有经济对社会总资本运行的影响很小。•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掀起了企业国有化浪潮,主要因为二战创伤,使得私资本家无力肩负起复苏经济的重任。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一般情况看,国有经济在一些重点经济部门已经取得支配地位。其中奥地利、英国、法国、意大昨和当时西德等西欧国家的国有经济最为发达。•20世纪70年代,为了克服经济出现的“滞涨”现象,西欧国家的国有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在70年代末,达到了兴盛的顶点。当时西欧国家的国有企业总体规模在经济中所占比重在10——15%。日本与美国最低,分别只有3%和1.03%。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部门,国有企业往往占据主导地位。•20世纪80——9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又重新兴起了私有化浪潮,国有经济向混合所有制或者完全私有化转变。这主要是由一协有企业较低的生产效率以及不明确的预算规划,使得国有企业容易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企业管理效率低下,亏损严重。在这种背景下,撒切尔夫人执政的英国率先掀起私有化浪潮,该浪潮波及西欧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国有资本逐步退出航空、石油、铁路、电信、煤气、钢铁、供水、电力等行业。•进入21世纪后,随着2007-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再次重启国有化进程。7.3.2政府对宏观经刘的调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1)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课税以及支出行为影响社会的有效需求,促进就业水平的提高,并避免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发生,从而实现经济稳定增长的一种政策。•美国著名财政学家埃克斯坦教授认为,“政府为了实现充分就业和稳定物价水平的这些短期目标而实行的各种税收和财政支出的变化,通常叫做财政政策”(公共财政学,1983)•财政政策的实质是政府用来促进经济发展的间接控制手段。财政政策提供一系列工具,以追求资源在高就业、稳定物价以及经济合理增长基础上的最充分利用。总之,财政政策就是通过税收和公共支出等手段,来达到经济发展、稳定、实现公平与效率、抑制通货膨胀等目标的长期财政战略和短期财政策略。•20世纪50年代,处于战后恢复期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坚持了凯恩斯主主铁财政政策。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汉森提出了补偿性财政政策,这种政策的基调是“逆经济风向行事”,以使经刘维持既无失业又无通货膨胀的稳定发展。战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现了既无财政赤字又无通胀的经济增长。•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遭遇了经济停滞和失业增加的危机。为此,肯尼迪和约翰逊政府实施了以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为目标的长期预算赤字政策,政府采用减税和扩大政府支出的政策实践,使美国从1961年2月至1969年12月经历了较长时期的稳定增长和较低的失业水平。扩张性财政政策不仅使美国走出了经济的低谷,而且在经济持续增长的基础上进一步把美国推向了“福利国家”的道路。•然而,20世纪70年代的“滞涨”现象使得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束手无策。为此,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美国里根执政时期,主张自由放任的供给学派思想在政策实践上取代了凯恩斯主义财政政策,
本文标题:第七章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自我扬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1792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