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会议纪要 > 范志国同志在市委六届十四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范志国同志在市委六届十四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讲话(2010年11月18日)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省委十届十四次全会和黑河市委四届十四次全会精神,讨论审议《中共五大连池市委关于制定五大连池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总结“十一五”时期工作,谋划“十二五”时期发展。下面,我代表市委讲三点意见。一、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十一五”目标任务胜利完成“十一五”时期是五大连池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委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产业发育为主线,以项目建设为支撑,求真务实,锐意进取,胜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特别是今年以来,市委立足基本市情,从制约加快发展的症结入手,从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入手,全力以赴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实现了新突破,是发展形势最好的一年。(一)抓发展育产业,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十一五”时期,我们致力于扩大经济总量、提升发展质量,大力培育优势主导产业,市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是我市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实现40.6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预计完成10600万元,一般预算收入预计完成6700万元,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1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实现9亿元,分别是2005年的2.4倍、2.5倍、2.9倍、4.7倍和2.6倍,以上指标均创历史最好水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提前三年,地区生产总值、城镇固定资产投资、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提前两年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农业和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成效显著,农机装备水平大幅提升,粮食产量连创历史新高。造林绿化工作深入开展,北药种植、山特产品等林产经济发展势头良好。畜牧养殖规模持续扩大,经济效益不断攀升。劳务经济发展强劲,劳动力转移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工业经济取得突破性进展,众源水电、宝源油脂、华滨面业、开发面业、小丫豆制品等一批投资或产值超亿元的大项目相继投产,沾河、龙镇工业园区建设积极推进,今年市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预计实现增加值8000万元、利税900万元,分别是2005年的4倍和3.5倍。旅游休闲养生产业蓬勃发展,山口湖风景区被评为省级地质公园,二龙山工农业观光区、青山公园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区,一批规模大、档次高、功能全的宾馆和商厦投入使用,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我市被评为中国十大休闲城市、中国县域旅游品牌百强县、中国品牌旅游城市和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20强。(二)抓招商上项目,对外开放呈现崭新局面。“十一五”时期,我们致力于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千方百计抓招商、上项目,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是我市对外开放成效最明显的时期。采取领导团组招商、推行“二分之一”工作法和派驻专业招商工作组等措施,引进了一批事关五大连池长远发展的大项目、好项目。累计引进到位资金24.3亿元,是“十五”时期的6.9倍,引进投资超千万元项目68个,其中超亿元项目6个,引资总量和项目规模实现历史性突破。特别是近几年项目建设成效显著,投资6亿元的温都水城明年投入使用,将成为我省第六家、黑河市首家五星级酒店;建设了华远世明泉、华山泉、世冷泉等8个苏打水生产企业,天然苏打水生产基地初具规模;投资5亿元的宝泉矿泉啤酒、投资3亿元的新邮通矿泉产品及软件研发中心、投资2亿元的全兴旺生态养殖等大项目正在建设,风能发电、生物质发电、农垦北大荒矿泉水等重点项目前期工作稳步推进。向上争取工作成果丰硕,累计争取资源枯竭城市、国家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双泉水源地保护、通乡通村公路等各类项目资金20.8亿元,是“十五”时期的2.4倍。外贸进出口总额预计实现1.38亿美元,是2005年的28.4倍。与区域内农垦、森工等单位加强合作共建,合作领域逐步扩大,共建水平不断提高。(三)抓建设夯基础,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十一五”时期,我们致力于统筹城乡发展,切实加强城乡建设,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是我市城乡建设投入最多、变化最大的时期。高起点、高标准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和镇村发展规划,健全完善产业发展、生态保护、村屯撤并等分项规划,为城乡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累计投入近2亿元实施了主要街道升级改造、迎宾路景观大道、五道街开通、休闲广场等市政工程,市区楼房实现集中供热,污水处理厂建成运行,市区及通往近郊乡镇公交线路开通,城市服务功能、文化品味和整体形象明显提升,被评为省级卫生城市。城市棚户区和农村泥草房改造积极推进,市区楼房面积达到170万平方米,是2005年的2.6倍;城镇人均住房面积增加了12.5平方米,农村住房砖瓦化率提高了5.4个百分点。累计投入2.5亿元建设通乡通村公路531公里,通往外地的主要公路全部为白色路面,所有乡镇和89%的行政村通了水泥路,被评为全省农村公路建设先进市。新农村建设两批试点通过验收,我市、龙镇和发展村分别被评为全省新农村建设先进市、先进镇和先进村,发展村成为新农村建设样板村。龙镇城乡一体化示范镇和德安村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四)抓福祉促和谐,民生事业实现蓬勃发展。“十一五”时期,我们致力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实施民生工程,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是我市城乡群众得实惠最多的时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实现10850元,首次突破万元大关,是2005年的2.8倍;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实现8200元,是2005年的2.7倍,两项指标均提前三年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城镇职工平均工资五年增长88%。积极稳妥地推进中小学教学网点布局调整和标准化学校建设,累计投入1亿多元为教育改善办学条件,异地新建了高级中学,建设了职教中心实验实训楼、第一小学及萌芽幼儿园、第二中学寄宿制学校、团结乡寄宿制学校等教学楼,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我市代表省政府通过了国家“两基”教育督导评估。累计投入7000多万元异地新建了市人民医院,建设了9个乡镇卫生院,配备了先进医疗设备,就医环境和医疗条件明显改善。累计投入3100多万元建设了市广播电视中心、市体育馆、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农家书屋,农村有线电视实现全覆盖,市区有线电视实现数字化,群众文体活动丰富多彩。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切实加强,市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和4个乡镇计生站投入使用。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取得实效,被评为中国全面小康生态文明市和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城市。异地新建了环卫业务用房,更新了一批环卫机械和设施,提高了环卫工人工资标准。认真落实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累计发放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1600万元,新增就业107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低于调控目标。社会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城乡低保补助标准逐步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100%,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全面启动,市属差额事业单位职工全部纳入医疗保险,符合条件的“五七工”、“家属工”全部纳入基本养老保险,企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和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按时足额发放。市中心敬老院投入使用,在黑河市率先实现农村五保老人进城集中供养。城市“一帮一”、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和扶贫开发等工作扎实推进,困难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省级、黑河市级文明单位、文明村镇达到109个。“五五”普法圆满完成,全民法律素质得到提高。认真解决群众合理诉求,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总体上看,“十一五”时期是我市抢抓机遇、夯实基础、奋起直追、加快发展的时期,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民群众享受更多改革发展成果的时期。回顾五年来的工作实践,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必须以科学发展为主线,不断完善经济社会发展思路。始终坚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顺应形势的发展变化,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抢抓机遇、用好机遇,在发展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矿泉旅游文化名城”内涵,进一步明确了“矿泉旅游名城、休闲养生之都”的城市发展定位,提出了重点培育“五大产业”的发展战略,思路更清晰,目标更明确,把各项工作引领上了科学发展的轨道。——必须以项目建设为载体,全力推进市域经济快速发展。始终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市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克服地处偏远、交通不便、资源匮乏和金融危机等不利因素影响,迎难而上,真抓实干,通过招商引资和向上争取建设了一批大项目,培育产业、改善民生、夯实基础,为市域经济发展增添了强大动力。——必须以执政为民为宗旨,切实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始终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财政拮据的情况下,加大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卫生、文体、交通等民生工程投入力度,千方百计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着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认真解决就业、社会保障、信访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营造了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必须以党的建设为保障,努力形成科学发展强大合力。始终坚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以创建科学发展型领导班子、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等活动为载体,切实加强新时期党的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充分发挥市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科学民主决策,形成了团结协作、务实创新、干事创业、共谋发展的强大合力。二、客观分析形势,明确目标要求,认真谋划“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蓝图“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矿泉旅游名城、休闲养生之都”建设的重要阶段,也是乘势而上、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面临的新形势,抓住历史机遇和战略机遇,对于推动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外部环境看,后危机时代各国贸易摩擦加大,国家审时度势提出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实施东北地区振兴规划,为我市加快发展、缩小差距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省委、省政府深入推进“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建设,黑河市提出重点发展现代农业、旅游等产业,并将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为我市转变发展方式、壮大主导产业、完善基础设施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从我市实际看,经过历届班子和全市人民的不懈努力,主导产业发育初具规模,发展基础更加坚实;社会事业长足进步,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各级班子和党员干部抓改革、促发展的热情高涨,形成了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良好氛围,具备了持续较快发展的条件。随着我市农林、矿泉、旅游等资源和清洁能源开发的深入,规模化、产业化水平的提升,资源优势将转化为巨大的经济优势。特别是国务院将我市确定为资源枯竭城市、划入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以及五大连池风景区“申遗”和高速公路、铁路、机场的建设,为我市赢得发展优势、加快发展步伐创造了有利条件,为五大连池未来发展开辟了更加广阔的空间。我们一定要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良好发展态势,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战略机遇期,切实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以各项工作的新成效推动经济社会的大发展。未来五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也面临着诸多困难与挑战。国内外、省内外形势的变化,都会给我市发展带来很多不确定因素,宏观经济形势依然严峻。我市地处偏远、气候寒冷、资源匮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发展。经济基础差、底子薄,财政支撑发展的能力较弱,欠发达的基本市情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经济结构不够合理,农业比重大、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能力差,工业经济总量小、缺少立市项目和创税型企业,现代服务业和新兴产业发展相对缓慢、配套服务档次和水平不高。受财政拮据、投入能力有限等因素影响,一些民生问题解决得还不够好,在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上还有一定差距。一些党员干部思想、工作作风与科学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领导发展、服务发展的能力和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对此,一定要保持清醒认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今后五年,我们必须在挑战中把握机遇,认真贯彻党中央、省委和黑河市委各项部署,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以满足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盼为根本出发点,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大项目建设为支撑,以经济实力明显增强、财政收入大幅增长、城乡居民收入显著增加为目标,坚定不移地发展“五大产业”,积极培育新兴产业,聚精
本文标题:范志国同志在市委六届十四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187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