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 青教版小学教学目标整理
一、知识技能数与代数:一年级上册:1、在具体情境中能熟练地认、读、写20以内的数,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位置与顺序;认识“”、“”、“=”的含义,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描述20以内的数的大小;能认识个位和十位,识别十位和个位上数字的含义。2、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加减法的意义;能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及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结合现实素材,进行初步的估算。一年级下册:1、在实际情境中能正确地认、读、写100以内的数,并能认识计数单位“百”,知道100以内数的组成和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2、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会计算100以内的加减法。3、在现实情境中,能正确认识整时、半时、几时刚过和快到几时。4、在现实情境中,认识元、角、分,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计算。5、结合绝提情境,理解乘法的意义,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二年级上册: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除法、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知道除法货物有余数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能正确地运用乘法口诀求积、求商。2、理解“倍”的意义。3、会用口诀计算简单的乘加、乘减、连乘、连除、乘除混合运算。二年级下册: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运算的意义,会口算百以内加减法、整十(百)数乘一位数,能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及两步的加减混合运算,会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结合现实素材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2、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三年级上册:1、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会进行同分母分数的和几分之一分数大小比较。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加减法。2、在现实情境中,进一步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3、能用连乘、连除、乘除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4、认识时、分,会读写时间,知道1时=60分。会进行有关经过时间的简单计算。认识秒,知道1分=60秒。三年级下册:1、结合具体情境,能认、读、写万以上的数,了解十进制计数法,会用万、亿位单位表示大数;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对大数进行估计。2、在现实的情境中,进一步理解四则混合运算的意义,会进行整百数乘除整十数的口算;会笔算三位数乘除两位数,会计算带有中括号或小括号的三级运算四则混合题;能在具体情境下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发现并掌握乘除运算中的一些规律。3、结合具体情境,会认、读、写小数,会比较小数的大小,并能进行简单的小数加减运算。4、结合生活经验,认识年、月、日,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学会24时计时法。5、能用连乘、连除、乘除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四年级上册: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会用字母表示数、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初步学会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2、理解并掌握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律以及减法的一些运算性质,并能用字母表示;能够运用所学的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3、了解加减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会在实际计算中应用。4、结合具体情境,通过观察、类比等活动理解小数的意义,会比较小数的大小,理解小数的性质,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借助计算器,探索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能进行十进制复名数与小数之间的改写。会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会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5、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小数四则运算及混合运算的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理解整数运算律对小数同样适用,并能运用这些运算律进行小数简便计算。6、能根据“四舍五入法”求积、商的近似值;认识有限小数、无限小数、循环小数。四年级下册: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方程的意义、等式的性质;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易方程;能够运用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结合具体实例,理解因数与倍数的意义;知道2、3、5的倍数的特征;能找出100以内的2、3、5的倍数;理解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的含义;会分解质因数。3、结合现实生活,了解正负数的意义;会用正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4、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分数的意义;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认识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并能将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5、结合具体实例,理解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及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意义。会找两个数的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结合现实素材理解约分的意义,会约分。会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及加减混合运算;会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五年级上册:1、结合具体情境,掌握通分的方法;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意义,会正确地计算,并能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2、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分数乘除的意义,并能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3、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解决有关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4、能正确进行分数乘除和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能解决生活中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5、能用“一一列举”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五年级下册: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正确读写百分数;会进行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结合具体实例,理解成数、税率、折扣与利息的意义,能运用百分数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乘正、反比例的量;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轴的方格纸上画图,并能根据给定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能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明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和比例尺三者之间的关系;能运用比例尺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4、通过回顾整理,能系统地掌握有关整数、小数、分数、比和比例,方程等基础知识;能熟练地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会使用学过的简便算法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会解简易方程;系统掌握所学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方法,能够比较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5、通过回顾整理,巩固已形成的一些计量单位的表象,牢固地掌握所学计量单位的进率,并能较熟练地进行名数的简单改写。空间与图形:一年级上册:1、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2、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一年级下册:1、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能识别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2、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厘米、米的含义,知道1米=100厘米;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二年级上册: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角。2、能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3、会根据给定东、西、南、北中的一个方向,判断其余三个的方向。4、能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二年级下册:1、通过观察、操作,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五边形、六边形。2、结合生活实际认识千米、分米、毫米和克、千克、吨,能结合实际恰当地选择单位,并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估测、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或质量。三年级上册:1、结合实例,进一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2、知道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方向,会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3、结合实例认识周长,并能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4、结合实例理解面积的含义,认识面积单位,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5、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三年级下册:1、结合实例,初步认识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形。2、结合实例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两条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体会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知道两点间的距离及点到直线的距离;了解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会画平行线、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3、经历从具体实例中抽象出角的过程,系统全面地认识角,知道周角、平角、钝角、直角和锐角的大小关系;会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度数,会画指定度数的角。四年级上册:1、通过观察、操作,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2、能够自觉运用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3、通过具体观察活动,能辨认从不同方向(前面、侧面、上面)看到的一组立体图形的形状图;在操作与观察中发现从同一角度观察一组(4个)正方体拼搭成的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看到的平面图形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四年级下册:1、利用方格纸和割补等方法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计算其面积;了解简单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2、用折纸等方法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根据给出的轴对称图形的一半画出另一半;通过观察,认识图形的平移与旋转,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平移或旋转90°;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对称、平移与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五年级上册:1、会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能根据方向与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会描述简单的线路图。2、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认识常用的体积(容积)单位,能进行单位间的换算。3、会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会求出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五年级下册:1、通过观察、操作等方法,认识圆;会用工具画圆;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特征;掌握圆柱表面积、体积和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圆柱、圆锥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通过回顾整理,比较系统地掌握所学几何形体的特征,熟练计算这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巩固所学简单的画图、测量等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统计与概率:一年级上册:能按照给定标准对物体进行比较和分类。一年级下册: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出整理数据的结果,感受数据所蕴含的信息,体会用数据表达与交流的作用。二年级上册:无二年级下册:1、能用合适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2、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掌握分类统计的方法。三年级上册:了解调查、测量等收集数据的方法,感受数据蕴含信息。三年级下册:1、通过实例,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多个单位)2、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四年级上册:1、通过生活实例,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学会求平均数的方法,能运用平均数分析与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在具体统计活动中学会分段整理的方法,同时对两种数量进行数据统计,认识单式分段统计表和复式分段统计表,能根据统计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四年级下册:结合具体事例,认识折线统计图,知道折线统计图的作用,会用折线统计图来表示数据;能根据需要选择条形统计图或者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能根据统计结果作出简单的分析和判断。五年级上册:1、借助摸球游戏,体会事件发生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2、通过统计摸出不同颜色球的数量,估计袋中哪种球更多。在不确定的基础上,体会可能性有大有小。3、能根据实际问题设计简单的调查表。4、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五年级下册:1、结合具体实例认识扇形统计图,知道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2、综合应用统计知识解决问题。3、通过回顾整理,系统掌握统计图表、统计量及可能性等有关知识。综合与实践:一年级上册:1、加深对20以内的数有关知识的理解。2、加深对分类与比较方面知识的理解。一年级下册:1、加深对百以内数的认识与计算方法、图形等知识的理解。2、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米和厘米的认识。二年级上册:1、通过拼摆图形等活动,加深对角及乘法的认识和理解。2、能在现实情境中辨认方位。二年级下册:1、加深对万以内数的认识及长度、质量单位的认识。2、加深对统计意义的理解,巩固分类统计的方法。三年级上册:1、应用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及测量等知识解决问题。2、在实践活动中,初步了解分析、研究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三年级下册:1、通过综合与实践活动,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2、在实践活动中,初步了解分析研究问题的方法
本文标题:青教版小学教学目标整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2065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