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复习
20古诗两首生字(注音并组词)Mènghàolíngcíwéishèjūnhè孟浩陵辞唯舍君鹤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1.作者简介李白,号太白(公元701-----762年)是唐代伟大的诗人。他小时候学习了很多书,十五岁,做的文章已经很出色。他喜欢游览山水名胜。从二十岁起,他差不多游遍了四川境内的名山大川。在青年时期,李白就有了丰富的学问和很高的文学修养。他富于正义感,热爱自由,性格豪放。他给我们留下了一千多首诗,人们称他“诗仙”。他和杜甫合称“李杜”2.背诵本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3.字词解释故人:西辞:烟花:下:尽:唯:天际:这里指老朋友(孟浩然)。因黄鹤楼在广陵之西,孟浩然由西去东,所以说“西辞”。形容花开得繁茂,像浮动的烟雾。顺流东下。消失。只。天边。4.全诗翻译老朋友(孟浩然)在西面的黄鹤楼与我辞别,在烟雾迷漫、繁花似锦的三月份去扬州。孤船的帆影渐渐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长江水浩浩荡荡地向天边流去。5本诗主题是什么?这首诗前两行叙事,后两行写景,通过写春天送别好友时的情景,表达了李白与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送元二使安西1.作者简介王维(701-761),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和孟浩然并称“王孟”。原籍祁(今山西祁县),迁至蒲州(今山西永济),崇信佛教,晚年居于蓝田辋川别墅,汉族。善画人物、丛竹、山水。苏轼评价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他是唐代山水田园派的代表。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2.背诵本诗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3.字词解释送: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新:君:更尽:阳关:故人:送别。出使。唐代安西都护府,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在今陕西咸阳。早上的小雨。湿润。地上的沙土。这里指为客人设宴送别的地方。清新。对人的尊称,表示『您』的意思。再饮完。汉朝设置的边关名,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古代跟玉门关同是出塞必经的关口。老朋友。4.全诗翻译渭城的晨雨,湿润了地上的沙土,客舍旁的柳枝在雨中分外清新。请你再饮完一杯醇香的美酒。只因你西出了阳关之后就再也没有交情深厚的老友了。5.本诗主题是什么?通过写细雨中设宴为朋友饯行时劝酒的情景,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恋恋不舍之情。6.除课本外,列举2至3首送别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赠汪伦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别董大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21搭石1.生字(拼音并组词)hóngbàoměngzhǎngkùduòwěnsúhéngxù洪暴猛涨裤惰稳俗衡序fúchuòqiǎnxié伏绰谴协2.常用词语汛期俗语协调有序挽裤懒惰间隔人影绰绰谴责伏下身子山洪暴发联结清波漾漾平衡理所当然3.扩句(根据课文内容)搭石是石头。搭石是()的石头。搭石是摆在()的(平整方正)的石头。搭石是()摆在(小溪里)的(平整方正)的石头。搭石是()(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摆在(小溪里)的(平整方正)的石头。搭石是()(家乡的人们)(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摆在(小溪里)的(平整方正)的石头。搭石是(秋天)(家乡的人们)(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摆在(小溪里)的(平整方正)的石头,方便()。平整方正小溪里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家乡的人们秋天人们过小溪4.什么是俗语?试举例。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也叫俗话。举例:紧走搭石慢过桥笨鸟儿先飞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磨刀不误砍柴工不肯僧面看佛面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5.课文中人们把哪些事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假如遇上小孩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假如遇上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总要伏下身子背孩子过去,老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6.词句理解你是怎样理解“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这段话的意思?这句话含义深刻,不仅写了搭石任人踩踏、默默奉献的精神,而且赞扬了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搭石也是乡亲们相亲相爱、友好互助的情感纽带。7.主题作者通过描绘摆搭石、走搭石等生活中的几个平凡情景,赞颂了搭石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同时也赞美了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传统美德。8.背诵本课第2、3、5自然段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1.生字(拼音并组词)Xiáguìyíwānbǐxíyúhuáikuàngzànbāo峡桂移湾彼袭余怀旷暂胞Màidiāobāoqū脉凋苞躯2.词句理解(1)“凋零”原意是什么?课文中指的是什么?原意指草木凋谢零落。课文把年轻人的生命比作含苞的花朵,不曾开放就将凋零,让我们痛心地看到,正值如花年华的年轻人,如果不进行骨髓移植,就将结束短暂的生命。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灿烂的阳光没有使他苍白的脸红润起来。此时此刻,跑到空旷的地方才比较安全。但是,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2)两个“静静地躺在病床上”是什么意思?体现了台湾青年的什么精神?(1)身患重病的小钱是因为缺乏生命力,奄奄一息地躺在病床上。(2)台湾青年在持续不断的余震不顾自己的安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是因为他知道大陆18岁的小钱正期待着他的骨髓,而将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体现了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无私奉献的精神。)静静地躺在病床上(3)“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指的是什么?宝岛台湾与大陆虽然被台湾海峡所隔,但两岸同胞的血脉亲情是无法割断的,这种血脉亲情就是“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座用爱心架起的生命桥一定会永远屹立在两岸同胞的心中;这种血脉亲情是生命的火种,必将愈燃愈烈,经久不熄,世代相传。3.本文主题课文主要讲了大陆青年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台湾同胞冒着生命危险,用爱心挽救了小钱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赞颂了两岸同胞难以割舍的血脉亲情。1.小钱几经辗转,终于。2.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台湾青年的骨髓,终于。3.经过十几小时的奔波,李博士终于4.经过两岸同胞的全力救助,小钱终于。在台湾找到了适合移植的骨髓从身躯里涓涓流出赶到杭州,连夜为小钱做了骨髓移植手术得救了,他们共同用亲情和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4.联系课文并填空。23卡罗纳1.生字(拼音并组词)Zāomǐnníngfùtáo遭悯咛咐啕2.常用词语遭遇不幸怜悯屏息凝神号啕大哭端详目不转睛叮咛恍然大悟嘱咐3.根据意思写词语1、一下子明白过来。()2、不转眼珠地看。形容注意力非常集中。()3、暂时抑止呼吸,聚精会神地看。()4、形容大声地哭。()4.《爱的教育》是一部日记体儿童小说,作者是亚米契斯原名《心》。书中以小学生的口吻,记述了发生在四年级学生中的一百个动人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主要是学生,还有老师以及学生的父母亲等平凡的人。他们都是具有高尚的品质。小说写出了他们对祖国和人民、对父母和兄弟、对老师和同学深厚而真挚的爱。小说在1886年发表后,轰动了意大利文坛,先后被译成许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国广流传。5.本文主题本文主要讲述了小男孩卡罗纳在遭遇了失去母亲的巨大不幸后,第一天来上学,老师、同学等给予他理解、安慰和鼓励的故事。使人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真诚理解和关爱,诠释了爱的真谛。24给予是快乐的1.常用词语给予圣诞羡慕宽裕饶有兴趣湿润喜悦不由自主2.全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讲述了在()前夜,保罗偶然结识了一个生活贫困的(),在短暂的相处中,()的言行强烈地震撼了()心灵,使他深深体会到()。圣诞节男孩男孩保罗的给予是快乐的3.词句理解•保罗的眼睛湿润了。他下了车,把小弟弟抱进了车里。那个男孩眼睛里闪着喜悦的光芒,也坐了进去。他们三个人一起过了一个难忘的晚上。(1)、保罗的眼睛为什么湿润了?保罗被小男孩善良、无私的言行,深深地打动了,激动得快要流泪了。从这个细节中我们能够从另一个侧面更深地体会到小男孩的优秀品质。(2)、为什么说“他们三个人在一起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小弟弟是因为第一次这样乘车并亲眼看到圣诞之夜的风光而难忘。小男孩是因为给弟弟许下了一个美好的诺言并让弟弟得到了一次意外的欢乐而难忘。保罗是因为懂得了给予是快乐的这个深刻的道理并感受到帮助别人的快乐而难忘。在那个夜晚,他们一起共同体会着给予带来的快乐。(3)、为什么保罗认为给予是快乐的?这个夜晚,保罗从内心里感受到,给予是令人快乐的。在这个不寻常的圣诞节的前夜,保罗被男孩只奉献不索取的精神所感染,也将关爱传送给了男孩和他的弟弟,从而深切地感受到给予别人帮助的同时,自己的内心会有一种欣慰与满足、一种愉悦身心的快乐。因为爱可以启迪爱,快乐能够繁衍快乐;乐于给予,人生才会美好充实。4.本文主题本文主要讲了在圣诞节前夜,保罗偶然结识了一个生活贫困的小男孩,在短暂的相处中,小男孩的言行强烈地震撼了保罗的心灵,使他深深体会到给予是快乐的。歌颂了告诉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人间真情。语文园地六1.背诵日积月累古诗过故人庄(唐)孟浩然shǔxiá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pǔhuán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具:准备至:去合:环绕郭:外城墙过:访问村庄的四周开轩:打开窗户把酒:拿起酒杯桑麻:庄稼待:等还:再就:欣赏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本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世称孟襄阳。以写田园山水诗为主。本诗描绘了______的自然风光和________________的农家生活,表达了_______________农村秀美恬淡闲适诗人与故人的真挚友情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本文标题: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复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2258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