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2017-6-医院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范
医院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范的解读杨怀(主任技师、硕导)贵州省人民医院医院感染管理科主任贵州省医院感染管理培训基地主任中国医院协会医院感染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华预防医学会医院感染控制分会委员中国老年医学学会院感管理与质控分会常委贵州省医院协会院感管理专业委员会主委贵州省医学会理事、贵州省医学会医院感染管理学分会主委《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中国感染控制杂志》编委2017-6内容前言A——医用织物管理的相关背景B——国家医用织物管理的相关政策C——《医院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范》前言医疗污染织物清洗消毒管理是医院感染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医院洗涤中心承担着医院可重复使用的医疗污染织物清洗消毒工作任务。做好洗涤中心的全程管理,对预防院内交叉感染,确保医疗安全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A)背景•国内外医疗机构织物的清洗消毒管理现状:微生物污染对于人类的威胁与日俱增从2003年的SARS(非典)肆虐,到禽流感、手足口病、H1N1甲流的暴发和近期新型超级细菌(MDRO)向全球的蔓延,令民众感到微生物污染对于人类的威胁与日俱增。台湾医院职业性接触感染事件报导2003年台湾台北和平医院一名洗衣工因职业性接触发生SARS感染死亡,医院被诉讼判赔偿748万元新台币。美国职业性接触感染事件报道(摘自英国英国工会联盟网站)1995年12月《洗衣新闻》报道,根据美国CDC资料记录,至少有一个人,可能多达7人因为在医院的洗衣场所职业性接触血液、体液而感染HIV病毒。1981年至2006年,美国CDC记录确定了2例洗衣人员由于职业性接触血液感染艾滋病,另还发现13例怀疑病例。2008年初美国CDC曾跟踪调查4宗以上洗衣及清洁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因为针刺受伤导致感染艾滋病的案例。美国CDC报道,在CDC57例记录在案和140例对HIV呈阳性反应的美国医护人员中,调查显示他们没有任何其他感染HIV病毒的原因,只有职业性接触血液、体液或HIV传染性物质的可能性,其中26人证实患艾滋病。美国CDC和职业安全及健康研究所(NIOSH)估计每年有多达80多万医护人员、洗衣和清洁人员因医疗针扎受伤,而且至少有一半的发生事件没有上报到CDC。美国CDC和职业安全及健康研究所警告,洗衣房和清洁人员由于针扎受伤而感染艾滋病毒的可能性会更加高。美国CDC记录,美国一家医院自1993年以来曾因医院织物发生过9名感染病例。美国CDC记录,2008年8月至2009年7月因医院织物发生过6起感染病例,其中1人感染了社区性脑膜脑炎,5人感染严重的皮肤病,患者为新生儿至13岁的病人。医用纺织物的清洗消毒质量是关系到医患安全的重要内容,是防控院感的重要环节!!由于不断的事件发生在过去的五年中各国对医疗卫生领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监管要求,特别是对卫生纺织品的监管要求尤为强烈。(法国.BernardJomard)西方国家对医疗卫生类纺织品制定了最严格的控制、管理标准日益提高的医疗卫生标准给纺织品的清洗消毒及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德国.KlausJaha)国内、外医疗织物防感控工作的差异?一、目前我国在医疗纺织品院感控制(包括织物收集、运送、分类、洗涤、烘干、折叠和运送)方面还没有统一的国家标准,标准化、制度化管理还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而西方国家对医疗卫生类纺织品制定了最严格的控制、管理标准,可喜的是国家及一些地方已正加大了医疗纺织品处理时微生物污染控制的标准化工作,如国家正在制定的《洗涤机构消毒卫生要求》,北京市已制定了地方强制性标准《医院布草洗涤规范》,湖北省已制定了《医疗机构可重复使用污染织物清洗消毒规范》、吉林、湖南省制定《医疗机构可重复使用污染织物清洗消毒规范》。二、医疗机构织物洗涤工作的社会化,洗涤操作工作人员素质低下以及对消毒隔离、感染知识认识不足等问题与目前医疗织物医院感染控制管理工作重视不够,医疗织物洗涤行业标准化、制度化管理的不健全之间的缺失,使得院内感染变成社会感染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令医疗织物的管理控制工作显得更加重要和迫切。美国医疗卫生洗涤鉴定资格委员会(HLAC)2005年成立,承接医院的洗衣服务时必须接受了医疗洗衣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监管和授权。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指引:卫生保健场所的环境感染控制指引(2003年6月6日颁布)天花病菌的环境控制指引(2003年6月6日颁布)美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局(OSHA)指引医院、护理院的清洁服务、衣物洗涤指引(2001年11月27日颁布)血液病原体处理的职业安全指引(2001年11月27日发布)欧洲EN14065标准(2002年9月23日)纺织品与再加工纺织品洗涤烫熨生物污染防治体系。英国国家医疗总局(NHS)健康服务指引(HSG)NHS,HSG(95)18《医院医用衣物及感染衣物洗涤指引》《医院洗衣管理规定》三.国内、外在医疗织物洗涤的感控管理方面的理念存在较大的区别,目前国内对医疗织物的质量控制主要是通过洗涤后抽查来实施结果控制。而国外在医疗织物的管理控制方面重点是通过对织物处理的每个环节(包括织物收集、运送、分类、洗涤、烘干、折叠和运送)进行规范化的过程控制,使得织物感染控制更加有效。着重过程控制---欧洲EN14065标准介绍EN14065中的风险分析和生物污染的重要原则,其中:设定洗涤系统中微生物危害目录和防治措施目录。洗涤部门需要确定洗涤系统(包括织物收集、运送、分类、洗涤、烘干、折叠和运送)中每一步骤与产品或洗涤人员有关的微生物危害点,并对微生物危害引起的纺织品生物污染风险水平进行确定和分类,然后制定防治措施。四.国内医疗织物洗涤的区域虽然已按要求进行了清洁区和污染区的划分,但目前大部分医疗机构洗涤区域的清洁区和污染区之间都没有进行完全密闭的隔离,织物在无封闭的情况下进行处理,因空气的传播,不仅增加了污染性病原菌对操作人员的感染,而且使清洁区也处于感染的空间中。五.目前国内普遍使用非隔离式洗涤设备(单舱门洗涤设备),洗涤设施的污衣投放口和净衣取出口同为一个舱口,共处在一个污染区中,织物在无封闭的情况下进行投放时,会造成环境和机器舱门附近区域的污染,从而引起消毒清洗后的衣物在取出时容易发生再次污染。而国外(包括非发达的发展中国家)基本上都是使用隔离式洗涤设备(双舱门洗涤设备)。国内某医院清洁区和污染区之间无密闭隔离污衣投放口和净衣取出口同为一个舱口香港政府医院洗衣房使用隔离式洗涤设备照片国内医院洗涤状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目前国内许多医院管理制度不健全,职责不明确,监控不到位!存在感染隐患较多!对污染性织物进行收集包装,由于在洗涤前需进行开包操作处理,无法真正实现院内全过程污染织物的封闭隔离,衣物在无封闭情况下混放及采用非隔离式洗涤设备或混机洗涤消毒的时候容易造成污染程度不同的织物或污染织物和干净织物互相交叉污染。美国洗衣房的照片:英国国家公共医疗系统(NHS)健康服务指引(HSG)NHS,HSG(95)18《医院已用衣物及感染衣物洗涤指引》《医院洗衣管理规定》七、目前国内、外在医疗织物收集过程的处理方式存有较大的不同,区别主要是:1、国内许多医疗机构对带有血液、体液或其他潜在感染材料的织物都没有即时进行单独密闭的包装处理,令污染程度不同的织物在混放时容易发生交叉污染。2、国内许多医疗机构在织物收集后都需在临床病区内进行清点交接(存在医院感染严重隐患!)高危险清点工作污染程度不同织物的混放存在严重的医院感染隐患!!!必须规范医院织物的清洗消毒流程(B)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加强医疗机构医用织物洗涤消毒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15〕70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医用织物的洗涤消毒工作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环节之一,随着医疗机构后勤工作社会化的逐步推进,医用织物交由社会化洗涤服务机构处理存在环境卫生、洗涤质量问题。为加强医疗机构医用织物管理,保障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现就有关工作提出如下要求:我国卫计委非常重视医用织物的洗涤消毒工作!一、充分认识加强医用织物洗涤消毒管理的重要性,强化责任意识•医用织物作为特殊的医用物品,多数将接触患者和医务人员皮肤。加强医疗机构医用织物洗涤消毒管理,对于提高医院管理水平、预防医院感染、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具有重要意义。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应当充分认识加强医用织物洗涤消毒管理的重要性,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将医用织物洗涤消毒工作纳入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常抓不懈,建立常态化管理机制。落实医疗机构对本机构医用织物洗涤消毒的主体责任,强化责任意识,依法依规开展医用织物洗涤消毒工作,确保洗涤消毒质量符合临床使用要求。二、加强医用织物洗涤消毒管理,保障洗涤消毒质量(一)自行洗涤消毒的医疗机构。要加强内设洗衣房管理。一是完善组织管理框架。设置专门部门或专(兼)职人员,建立后勤、医务、医院感染、护理等相关部门分工合作的管理机制,明确管理职责,落实责任到位(MDT模式)。二是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完善医用织物洗涤消毒管理工作制度,至少包括医用织物回收、洗涤消毒、质量管理、定期更换等制度,并保障制度落实到位。三是加强洗衣房环境卫生管理。合理规划布局,符合环保要求。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分区明确。设置独立的人流和物流通道;接收污染的医用织物与发放洗涤消毒后的医用织物应当分区管理。工作流程合理,物流由污染区到清洁区,不交叉、不逆行。四是加强环节管理。加强医用织物分类回收管理,传染性疾病科使用后的医用织物,以及被血液、呕吐物和患者其他体液污染的医用织物应当单独回收并洗涤消毒。严格按照洗涤消毒标准操作规程,根据医用织物的污染性质、程度和使用对象进行分类洗涤消毒。对洗涤消毒后的医用织物进行妥善保存并及时提供临床使用。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要求,加强医疗废物管理,医疗废水排放应当符合环保要求。五是加强洗涤消毒质量控制。对洗涤消毒后的医用织物,应当有专人对其性状、表面污渍、破损等进行检查,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微生物学监测。六是加强人员培训。加强洗衣房工作人员岗前培训和能力培训,熟练掌握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能和医院感染防控基本要求。(二)由社会化洗涤服务机构承担洗涤消毒工作的医疗机构。一是要认真审核社会化洗涤服务机构资质。医用织物交由社会化洗涤服务机构或其他医疗机构洗涤消毒的,医疗机构应当在签定合同前对其资质进行严格审核,必要时进行现场调研;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双方责任,约定医用织物回收、运输、分类洗涤消毒操作流程,特别是洗涤消毒应当达到的质量要求。二是加强对洗涤消毒后医用织物的质量验收和反馈。建立医用织物交接、保管和分发等相应制度。医疗机构应当设专人接收洗涤消毒后医用织物,并对其抽样进行性状、表面污渍、破损等检查。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洗涤消毒后医用织物微生物学监测。设置洁污分开的医用织物轮转库。加强与社会化洗涤服务机构等沟通,必要时进行现场查验。建立医用织物使用科室意见反馈制度,定期收集使用科室对医用织物洗涤消毒质量的意见,针对科室发的问题查找原因并及时处理。三、加强对医用织物洗涤消毒的监督管理•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医疗现机构医用织物洗涤消毒工作的监督管理,定期开展综合性和专项督导检查,及时发现并纠正存在的问题。对与无资质或者不符合质量要求的社会化洗涤服务机构合作,存在潜在医院感染风险的情况,一经查实,应当立即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内部管理,定期开展医用织物洗涤消毒自查自纠,加强医用织物回收、运输、分类洗涤消毒、接收保管和分发等全流程管理,确保为临床提供合格的医用织物。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2015年8月19日C、《医院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范》(2017年6月1日开始执行)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医院医用织物洗涤消毒的基本要求,分类收集、运送与储存操作要求,洗涤、消毒的原则与方法,清洁织物卫生质量要求,资料管理与保存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医院和提供医用织物洗涤服务的社会化洗涤服务机构。其他医疗机构可参照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
本文标题:2017-6-医院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243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