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佛山市信息化发展“31”规划纲要
佛山市信息化发展“3+1”规划纲要(2008—2012)二○○八年十二月提要佛山市信息化发展“3+1”规划,“3+1”是指三个目标和一个环境配套。第一个目标: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第二个目标:信息化提升城市化,第三个目标:信息化加快国际化;一个环境配套:政策、资金、人才和技术等4个方面的保障体系。《佛山市信息化发展“3+1”规划纲要(2008—2012)》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佛山市信息化事业发展,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信息化提升城市化,信息化加快国际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现代制造基地、产业服务中心、岭南文化名城、美丽富裕家园”的重要规划。它全面分析了佛山信息化事业的发展基础和面对的重大机遇,指出了佛山信息化事业现阶段存在的6个主要问题,确立了佛山信息化发展的总体目标:到2012年,信息技术普遍应用、信息资源合理利用、覆盖整个社会经济领域的信息化体系较为完备;信息产业成为全市经济增长的“绿色引擎”和重要支柱;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无线化成为市民生活工作的主要方式;信息化成为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主导力量,“数字佛山”基本建成,信息化总体水平达到全国先进行列。同时,也提出了具体发展目标:加速“一个融合”—深化信息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加速信息化与工业化、城市化、国际化的高度融合。实现“两个跨越”—实现信息技术自主创新的跨越、信息产业发展的跨越。促进“三个转变”—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城市和社会管理方法的转变、网络文化繁荣发展的转变。提升“四个水平”—提升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应用水平、信息资源共享水平、公共信息服务水平和网络创新创业发展水平。构建“五个体系”—构建“数字佛山”基础信息网络体系、城乡信息化协调发展体系、网络协同技术服务体系、电子商务发展支撑体系和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确立了发展定位:到2012年,把佛山建设成信息产业创意基地,现代信息服务业之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先行地,农村信息化示范家园。提出了实现规划纲要的三大任务: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提高产业综合竞争力;信息化提升城市化,增强城市发展竞争力;信息化加快国际化,提升经济发展国际竞争力。把宏观的战略规划与可操作的工程项目结合起来,设计了“十大信息化工程”,即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工程、现代信息服务业发展工程、农村信息化工程、U-佛山建设工程、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信息化便民工程、城市数字管理工程、数字文化产业工程、电子商务工程、国际合作信息化工程,并提出了从政策、资金、人才和技术等4个方面的保障体系。目录一、发展基础……………………………………………………………(7)(一)电子信息产业快速发展……………………………………………(7)(二)电子政务建设成效显著……………………………………………(9)(三)企业信息化和电子商务稳步推进…………………………………(10)(四)社会和公共事业信息化发展迅速…………………………………(11)(五)信息化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11)二、发展环境与存在的问题…………………………………………(12)(一)发展环境……………………………………………………………(12)(二)存在问题……………………………………………………………(13)三、发展战略与目标……………………………………………………(14)(一)指导思想……………………………………………………………(14)(二)基本原则……………………………………………………………(14)1、统筹规划,协调发展…………………………………………………(14)2、市场导向,服务社会…………………………………………………(15)3、深化应用,务求实效…………………………………………………(15)4、自主创新,产业融合………………………………………………(15)5、统一规范,保证安全…………………………………………………(15)(三)发展目标……………………………………………………………(16)1、加速“一个融合”…………………………………………………(16)2、实现“两个跨越”……………………………………………………(16)3、促进“三个转变”……………………………………………………(16)4、提升“四个水平”……………………………………………………(16)5、构建“五个体系”…………………………………………………(16)(四)发展定位……………………………………………………………(17)1、信息产业创意基地…………………………………………………(18)2、现代信息服务业之都………………………………………………(18)3、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先行地………………………………………(18)4、农村信息化示范家园………………………………………………(19)四、主要任务……………………………………………………………(19)(一)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19)1、信息化促进工业化,推动制造业加快转型和升级…………………(20)2、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发展壮大信息产业……………………………(24)3、信息化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提升服务水平………………………(27)4、信息化促进农业产业化,开创“三农”建设新局面………………(29)(二)信息化提升城市化,增强城市发展竞争力………………………(31)1、建设U-佛山,提升城市竞争力………………………………………(31)2、打造电子政府,提高行政效能………………………………………(32)3、促进社会事业信息化,切实提高民生质量…………………………(34)4、以信息化促进公共事业发展,共创和谐社会………………………(35)5、推进社区信息化建设,切实提高人民生活质量……………………(38)6、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夯实“数字佛山”基础…………………(38)(三)信息化加快国际化,提升经济发展国际竞争力…………………(41)1、通关电子化、一体化,减低物流成本,提高通关效率……………(41)2、加强国际贸易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推动外向型经济快速发展……(41)3、加强佛、港、澳电子商务应用合作,推动三地经济和谐发展……(42)4、应用信息技术,把重点专业会展变成国际性博览会………………(43)5、加快信息服务外包业发展,打造广东重要外包基地………………(44)五、保障体系……………………………………………………………(44)(一)政策保障……………………………………………………………(44)1、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和完善政府协调推进机制……………………(44)2、创新信息化的管理机制,促进信息化建设快速发展………………(45)3、健全扶持机制,充分发挥中介机构作用……………………………(45)4、健全投入机制,有效支撑信息化建设………………………………(46)5、制定相关法规政策,改善信息化建设运行环境……………………(47)6、健全考核、评估、监督管理机制,保障运转效率…………………(47)7、建立对外合作机制,拓展信息化发展空间…………………………(48)(二)资金保障……………………………………………………………(48)1、科学编制预算,加大政府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48)2、引入风险投资基金,发展信息化项目建设…………………………(49)3、积极争取上级政府部门的支持………………………………………(49)(三)人才保障……………………………………………………………(49)1、加大信息化人才培训力度,保障人才供给…………………………(49)2、广泛吸引外来人才,提升人才质量…………………………………(49)(四)技术保障……………………………………………………………(50)1、加强信息标准化体系建设,夯实发展基础…………………………(50)2、强化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确保健康运行………………………(50)六、“3+1”规划信息化建设重点工程………………………………(51)(一)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工程…………………………………………(51)(二)现代信息服务业发展工程…………………………………………(51)(三)农村信息化工程……………………………………………………(52)(四)U-佛山建设工程……………………………………………………(52)(五)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工程……………………………………………(53)(六)信息化便民工程……………………………………………………(53)(七)城市数字管理工程…………………………………………………(53)(八)数字文化产业工程…………………………………………………(53)(九)电子商务工程………………………………………………………(54)(十)国际合作信息化工程………………………………………………(54)佛山市信息化发展“3+1”规划纲要(2008—2012)纵观当今世界,信息化发展突飞猛进,信息技术层出不穷,并渗透到经济和社会的各个领域,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未来5年是佛山重要的战略发展时期,如何充分发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信息化提升城市化、信息化加快国际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重大课题。因此,佛山市政府决定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信息化提升城市化、信息化加快国际化发展规划(简称“3+1”规划),这对于佛山推进“现代制造基地、产业服务中心、岭南文化名城、美丽富裕家园”建设,促进佛山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一、发展基础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佛山信息化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被确定为广东省信息化建设试点城市,为佛山信息化事业实现更好更快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一)电子信息产业快速发展一是信息产业的规模和效益有新突破。佛山信息产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速度,经济运行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呈现出速度和效益同步增长的良好发展态势,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和先导地位日益显现。2007年全市信息产业产值达到2330.71亿元,其中电子信息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017.62亿元;工业增加值481.2亿元;信息服务业的业务总量313.09亿元,增加值126.23亿元。信息产业作为高科技、高附加值产业,对原材料消耗少,对佛山的产业结构调整及“绿地佛山”的建设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为明显的是现代信息服务业,每万元GDP电量能耗不到全市平均每万元GDP电力耗费量的1/5,对环境污染小,基本实现二氧化硫等主要污染物“零排放”,为佛山经济发展、为节能降耗做出了突出贡献。二是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和引进有新进展。南海奇美液晶显示器模组项目进展顺利。2008年追加投资1.3亿美元,投资额增加到4.8亿美元,预计上下游企业合理配套后总投资额将达20亿美元,是佛山迄今最大的引资项目。目前首条液晶电视模组生产线正式投产,至2008年底月产量突破20万片,到2009年全年出货量将超过1000万片,营业额达25亿美元。广东中显科技有限公司—国内第一个低温多晶硅TFTAMOLED显示屏的产业化项目落户佛山,将带动低温多晶硅TFT面板技术和OLED新专利技术及大规模生产工艺的广泛应用,构建完整的低温多晶硅TFTAMOLED产业链,推动电子信息产业跨越式发展。三是信息产业发展的载体有新亮点。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国家(佛山)显示器件产业园、国家(顺德)家用电子产品产业园等产业发展载体建设顺利推进。同时注重新技术领域产业发展载体建设,2008年佛山被省信息产业厅批准建立广东省无线射频识别产业(佛山)基地,并已与香港物品编码协会建立合作关系,成立RFID产业发展联盟,制定了基地发展5年规划。基地作为推动佛山RFID产业发展的新载体,将会带动RFID产业在佛山形成产业集群。四是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有新提升。结合重大项目建设,联合有关高校、企业组建了广东液晶电视研究中心、广东平板显示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公共创新平台,着力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问题。启动建设广东数字创新产业公共服务平台,这对提升佛山创新能力和产业高级化
本文标题:佛山市信息化发展“31”规划纲要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2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