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会议纪要 > 王良同志在全市服务业发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1王良同志在全市服务业发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1年4月26日)同志们:这次会议是市政府确定召开的,主要任务是传达全省服务业发展工作会议精神,总结我市十一五服务业发展经验,贯彻落实十二五规划纲要,统一思想认识,明确任务目标,安排部署今年的工作,加快推动我市服务业实现跨越发展。刚才,家滨同志总结了去年我市服务业发展情况,提出了今年服务业发展思路,几个单位做了典型发言,介绍了自己的经验做法,交流了下一步的工作思路和措施,讲的都很好。下面,我讲几点意见。一、“十一五”时期我市服务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十一五”以来,我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率先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的目标,按照“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打造现代产业体系”的总体要求,把服务业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强化政策措施,完善工作机制,服务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2010年,全市实现服务业增加值2058.2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52.6%,比2005年提高5.8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15.8%,分别高出GDP和工业增速1.9和2.4个百分点。“十一五”期间,全市服务2业累计完成投资4503.9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62.3%。2010年服务业实现地方税收157.8亿元,占全市的72.5%。服务业从业人员达到159.6万人,占全市从业人员的42%,成为吸纳新增劳动就业的主要渠道。2010年,金融、信息软件、文化旅游、商务会展等现代服务业实现增加值918亿元,占服务业的比重达到44.6%,比2005年提高2.8个百分点。服务业在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等方面发挥了积极重要的作用。过去五年服务业发展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五年的主要工作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组织领导工作不断加强。市委、市政府每年召开全市服务业发展工作会议,不断提升发展氛围。市委九届八次全体会议,通过了《关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实施意见》,提出了把服务业打造成为“首位经济”的目标。市政府调整充实了服务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服务业重点产业和重点工作协调推进制度,各县(市)区也相应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加强了对各县(市)区、部门服务业工作的考核,对先进单位进行表彰奖励,全市发展服务业的积极性日益提高。二是服务业发展空间不断拓展。坚持把推进城市化作为服务业发展的有力支撑,抢抓全运会、京沪高铁建设等战略机遇,着力抓好东部新区、西部新区和小清河滨河新区“三大新区”规划建设,积极组织实施老城区改造提升,强力推进16个城市综合体规划建设,打造集多种功能于一身的商贸中心、金融中心、奥体中心、文化中心、枢纽中心,服务业发展的空间日益广阔。三是体制机制改3革深入推进。持续加大改革力度,打破体制机制性障碍,培育多元化的市场竞争主体,文化、旅游、金融、公用事业等领域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进程迈出了坚实的步伐。成功入选了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为进一步争取国家倾斜支持,实现发展改革的重大突破奠定了坚实基础。四是政策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先后在市级和有条件的区建立了服务业引导资金,积极引导信贷资金和民间资本加大投入。市委、市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服务业跨越发展的若干政策》等10多项政策文件。全市服务业用电、用气、用热价格已与工业并轨。对服务企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一律按下限额度收取。市财政将省返还的上交省级营业税增幅超过15%部分,全额返还有关县(市)区,重点用于支持区域服务业发展。五是载体建设工作稳步推进。按照全省加快培育服务业“四大载体”的部署,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培育服务业发展载体的意见》,加快推进重点城区、园区、企业、项目建设。2010年,历下、市中等7个重点城区实现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的94%;泉城路商业集聚区等9个省级重点园区实现营业收入1205亿元,入园企业达到4900家;全市年营业收入过亿元的服务业企业达到332家,实现营业收入2611亿元,占全部服务业的40%以上。西客站站前商务综合体、万达广场等一批重点服务业项目和地标性建筑加快建设,为服务业持续健康发展构筑了有力支撑。4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市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一是产业规模较小、发展服务业的综合优势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虽然服务业比重较高,但是建立在总体经济实力不强的基础上,服务业绝对量规模不大,对比先进城市还有较大差距。2010年我市完成服务业增加值2058.2亿元,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列第11位,比青岛少572.4亿元,比南京少482.4亿元,仅相当于深圳的41%,广州的32%。二是服务业产业结构不合理,质量效益不高。传统服务业比重较大,现代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的比重还较低。2010年,我市交通运输、商贸餐饮等传统服务业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55.4%,金融业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仅有12.9%,比杭州低8个百分点。与先进城市相比,我市服务业企业组织结构不够合理,普遍规模偏小、实力较弱,缺少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大企业、大集团。服务业外向度不高,外资银行只有汇丰1家,而青岛市达到11家。各县(市)区之间、城乡之间产业发展不平衡,农村服务业发展还比较薄弱。三是服务业投资不足,后劲不大。2010年,全市服务业完成投资1242.1亿元,比青岛少467.8亿元,比南京少424.3亿元。对这些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在下一步的工作中着力加以解决。二、明确服务业跨越发展的目标任务“十二五”时期,是我市经济发展转型升级、城市建设跨越提升、社会事业全面突破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市服务业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根据市委九届九次全会精神和《济南市国民5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要求,“十二五”时期我市服务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全省服务业发展工作会议精神,按照“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打造现代产业体系”的总体要求,积极把握好承办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和率先迈入“高铁时代”的重大机遇,以开展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为重要抓手,依托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强化综合服务功能,增强集聚辐射能力;加强服务业城区、园区,企业、项目等载体建设,全面提升产业素质;精心培育核心竞争力突出、特色优势明显、发展方式先进的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着力构建“信息服务、商贸物流、金融服务、文化旅游、商务会展”五大区域性中心,加快把服务业打造成为我市的首位经济,率先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促进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一)深刻认识服务业跨越发展的重要意义。各级各部门、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进一步提高并深化对实现服务业跨越发展的认识。首先,加快发展服务业是贯彻国家、省战略部署的客观要求。党的十七大提出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随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中央关于“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把服务业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推动服务业实现大发展,“十二五”期间,全国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要提高4个百分点。省委、省政府对发展服务业高度重视,异康书记、大明省长分别出席全省服务业发展工作会议并作重要讲6话。省委、省政府先后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服务业跨越发展的若干政策》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山东省“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到“十二五”末,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力争达到2.7万亿元以上,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5%以上,每年提高2个百分点左右,目标要求之高、工作力度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第二,推动服务业跨越发展关系我市经济发展大局。市委九届九次全会指出,对照省会城市应有的地位,“十二五”期间我市面临的主要矛盾仍然是发展不充分的问题,加快科学发展仍然是我们不可动摇的首要任务。目前,我市服务业增加值已占全市生产总值的52.6%,实现服务业跨越发展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全局性的战略意义。可以说,没有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就不可能有全市经济的快速发展。积极推动服务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不断提高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省会经济发展的题中之义和必然选择。第三,推动服务业跨越发展是转变发展方式的迫切要求。加快发展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不断提升研发、设计、品牌、营销水平,可以增强第一、第二产业的竞争力,促进三次产业在更高水平上协同发展。发展服务业也有利于节约资源,有关资料表明,服务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是第二产业的1/5,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可下降0.92个百分点。只有推动服务业跨越发展,才能进一步强化集约发展能力,推进节能减排,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最后,7推进服务业跨越式发展是富民惠民的重要途径。服务业广泛渗透在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关系人民群众基本需求和发展需求的诸多方面。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上学、医疗、住房等突出问题,服务业的发展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推动服务业跨越发展,才能不断增强地方财力,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提升城乡公共服务和保障能力,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福利水平和幸福指数。(二)明确服务业跨越发展的任务目标。根据《济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确定的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到“十二五”末,全市服务业发展的主要任务目标是:力争服务业增加值达到3800亿元,“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13%以上,占全市GDP的比重提高到58%,服务业累计投资达到1万亿元以上,从业人员的比重提高到47%,占全部税收的比重提高到55%,现代服务业比重提高到48%以上。服务业跨越发展的任务目标,是市委、市政府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确定的,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符合济南实际。市委九届八次会议提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十二五”服务业发展任务目标的设定,正是这一理念的具体体现。到“十二五”末,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8%,现代服务业比重提高到48%以上,标志着我市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现代服务产业体系基本形成,服务业发展的质8量效益明显提升,社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为打造实力济南、魅力济南、宜居济南,建设与山东经济文化强省相适应的现代化省会城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各级各部门要紧紧围绕上述发展目标,切实增强发展服务业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树立率先的意识,研究率先的思路,采取率先的举措,努力推动我市服务业在新的起点上迈上新的台阶。(三)突出重点,全面推动服务业跨越发展围绕实现上述目标任务,根据我市“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和去年全市服务业发展工作会议要求,重点培植十大优势产业,推动服务业提质增效、结构升级。金融业。加快推进金融商务中心区、金融后台服务集聚区、高新区企业上市示范区、章丘农村现代金融制度改革示范区四大片区建设。积极发展股权投资、贵金属交易、企业债券交易市场。着力构建区域性金融机构聚集中心、金融管理中心、资金结算中心、金融交易中心和金融后台服务中心。到2015年,金融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比“十一五”末提高2个百分点。信息服务业。加快打造“中国软件名城”、“数字泉城”、“动漫泉城”和世界知名服务外包基地。加快齐鲁外包城、浪潮云计算平台、物联网基地等重点项目建设,培育一批大型软件企业集团,“十二五”期间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年均增长25%以上。现代物流业。依托航空、铁路、公路枢纽优势和城市路网布局,建设提升盖家沟、担山屯、郭店等三大物流园区及各级物流节点。大力培植第三方、第四方物流和集团型物流企业。整合物流公共信息技9术平台,提升物流业专业化、信息化水平。到2015年,物流成本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下降到14%左右。文化旅游业。举全市之力办好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加快建设省会文化艺术中心、世博山东馆重建等一批精品项目。改造提升一批文化产业街区,培育一批创意设计园区。到201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左右。突出“天下泉城”文化旅游品牌,打造5A级“天下第一泉”景区,系统整合发展南部山区旅游,加快建设平阴阿胶古城、济阳澄波湖休闲旅游度假区等一批旅游综合体,培育
本文标题:王良同志在全市服务业发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255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