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虞美人》与《浪淘沙》赏析
虞美人李煜了解作者•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第三任国君,史称李后主。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其中词的成就最高。内容主要可分作两类:第一类为降宋之前所写,主要反映宫廷生活和男女情爱,题材较窄;第二类为降宋后,李煜以亡国的悲痛,富以自身感情而作,此时期的作品成就远远超过前期,可谓“神品”。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相见欢》《望江南》《子夜歌》、《破阵子》等,皆成于此时。此时期的词作大多哀婉凄凉,主要抒发了自己凭栏远望、梦里重归的情感,表达了对往事的无限眷恋词人。李煜在中国词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被称为“千古词帝”,对后世影响甚大。他继承了晚唐以来花间派词人的传统,但又通过具体可感的个性形象,反映现实生活中具有一般意义的某种意境。写作背景•此词大约作于李煜归宋后的第三年。词中流露了不加掩饰的故国之思,据说是促使宋太宗下令毒死李煜的原因之一。那么,它等于是李煜的绝命词了。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诵读译文•春花秋月什么时候才了结?往事知道有多少!小楼上昨夜又刮来了春天的东风,在月明中对已亡的本国不忍回首去想念。•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在,只是朱红的颜色已经改变。问您能有多少愁?正象一江春水向东流。整体感知:你认为全词的词眼是什么?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思考:作者的愁情是如何表现的?意象:•春花秋月往事•小楼东风故国明月•雕栏玉砌朱颜小组讨论•1、最后一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具有什么表达效果?让你产生了那些想象?•2、“春花秋月”本来是美好的事物,李煜为什么希望它们结束呢?•2、“小楼昨夜又东风”中的“又”字有什么深刻含义?1、最后一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具有什么表达效果?让你产生了那些想象?•设问、比喻。用春水来比喻愁,表现了李煜满怀的愁、无穷无尽的愁、汹涌澎湃的愁。2、春花秋月”本来是美好的事物,李煜为什么希望它们结束呢?李煜虽名为王侯,实为亡国奴、阶下囚。在对人生已经绝望之时,曾经拥有的春花秋月对他来说,不过是一种“过去的美好已永远失去”的感情折磨,不能不让他悲痛,希望这一切都结束。奇语劈空而下,问得很奇,却又在情理之中。以乐景写哀情3、“小楼昨夜又东风”中的“又”有什么深刻含义?“东风”表示季节更替,“又”则说明囚宋后又过了一年,时光飞逝,这引起他无限的感慨,感慨人的生命随着花谢月残而长逝不返,复国之梦随着花开月圆而逐渐破灭!“愁”•往事之叹•亡国之恨•离家之痛•思家之苦“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小结:此词所表现的是作者的故国之恋:念念不忘东风是故国吹来,春水又向故乡流去,这在宋太祖看来是不是会有“东归故国”之意呢?可以这样说,两个“东”字,断送了一代文章圣手的性命。一个亡国之君念念不忘他过去的美好生活,自然会招来杀身之祸,充满悲恨凄楚的感情色彩,感情深沉强烈,大胆抒发故国之思与亡国之恨。对比《浪淘沙》•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译文•门帘外传来雨声潺潺,浓郁的春意又要凋残。罗织的锦被受不住五更时的冷寒。只有迷梦中忘掉自身是羁旅之客,才能享受片时的喜欢。•独自一人在暮色苍茫时依靠画栏,遥望辽阔无边的旧日江山。离别它是容易的,再要见到它就很艰难。象流失的江水凋落的红花跟春天一起回去也,今昔对比,一是天上一是人间。讨论虞美人浪淘沙共同点不同点内容手法对比《虞美人》与《浪淘沙》共同点不同点内容都抒发了作者对故国的强烈的怀念感伤之情,都表达了作者的浓浓愁绪以及国破家亡,物是人非,今不如昔的无限感慨《虞美人》主要抒发了作者对屈辱生活的无比厌烦和满腔愁绪;《浪淘沙》主要抒发了作者对故国江山的无比眷恋和对国破家亡的千古遗恨。手法都属于借景抒情之作;都是看到眼前的景物从而引发了对故国的无限思念,都在下片抒发了作者心中的感慨《虞美人》在修辞上侧重比喻和借代;《浪淘沙》在修辞上则侧重对比。
本文标题:《虞美人》与《浪淘沙》赏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2681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