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心理学——感觉与知觉其他感觉感觉知觉视觉感觉与知觉知觉感觉《感觉》顾城天是灰色的路是灰色的楼是灰色的雨是灰色的在一片死灰中走过两个孩子一个鲜红一个淡绿感觉概念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感觉皮肤觉感觉皮肤觉感觉的概念分析•感觉是一种直接反映,它要求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感觉所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而不是事物整体和全貌。•感觉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感觉的意义1、感觉是人的认识过程的初级阶段,是人认识客观世界的开端。2、感觉是各种高级、复杂心理活动的基础。没有感觉和知觉外部刺激就不可能进入人脑,人也不可能产生记忆思维,想象,情感等多种心理。3、感觉是维持和调节正常心理活动的重要因素。如“感觉剥夺”实验。感觉的特点感觉是一种直接的反应形式。感觉是人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感觉是单一分析器的活动过程,不同的感官活动,产生不同的感觉。感觉的分类远距离感觉近距离感觉内部感觉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皮肤觉机体觉、肌动觉和平衡觉感觉刺激的重要性•对一个正常人来说,没有感觉的生活是不可忍受的。在缺乏刺激的环境中不仅会引起厌烦,还会产生强烈的痛苦和损害健康。•为了解人在缺乏感觉刺激时的反应,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的心理学家进行了。感觉的作用感觉虽然简单,但却很重要,它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感觉是人类一切知识的来源。人对客观实际恶毒认识是从感觉开始的。通过感觉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开始了人对世界的认识。•感觉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平衡(信息超载与不足都会破坏信息平衡,个机体带来不良影响)。•感觉是一切高级心理活动的基础,是人全部心理现象的基础。感受性和感觉阈限•感受性是指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不同的人对刺激的感受性是不同的。人的感受系统只是强度在一定范围内的刺激作用发生反应。•检验感受性大小的基本指标称感觉阈限•感觉阈限是人感到某个刺激存在或刺激发生变化所需刺激强度的临界值。•感觉阈限与感受性的大小成反比例关系。感受性和感觉阈限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绝对感受性——对最小刺激量的感觉(觉察)能力,即感觉的灵敏度。两者的关系——数值上成反比.公式:E=1/R绝对感觉阈限不是绝对不变的;也不是“全或无”现象(阈下刺激也可以引起反应)。绝对感觉阈限值并非是绝对不变的。感受性和感觉阈限人类重要感觉的绝对阈限感觉类别绝对阈限视觉晴朗的夜空中可以见到30英里外的烛光听觉安静条件下可以听见20英尺外手表的滴答声味觉一茶匙糖溶于2加仑水中可以辨别出甜味嗅觉一滴香水扩散到三个房间的套房触觉一只蜜蜂翅膀从1厘米高处落在你的面颊温冷觉皮肤表面温度有摄氏1度之差既可觉察差别感觉阈限•差别感受阈限表示人们对两个刺激间最小差异的觉察能力。•差别感受性越高的人,引起差别感觉所需要的刺激差别越小,即差别感受阈限越低。•为了辨别一个刺激出现了差异,所需差异大小与该刺激本身的大小有关。——韦伯定律•在物理量增大时,为了感知到同样的差异,需要更大的刺激变化。——费希纳定律感觉适应指相同的刺激物持续地作用于某一特定感受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如视觉的对暗适应和对光适应;“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游泳的时候,看是觉得水是冷的,经过三四分钟后,不再觉得水冷等等。相比之下,听觉的适应很不明显,如,较强的连续的声音,持续作用于人,引起听觉感受性降低,甚至丧失,等等。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觉阈限差别感觉阈限——刚刚能够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的最小差别量(也称最小可觉差)。差别感受性——对最小差别量的感觉能力。两者的关系——数值上成反比。韦伯定律——为了引起差别感觉,刺激的增量与原刺激量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用公式表达为:K=∆I/I。在中等强度刺激下,韦伯数为一个常数。感觉对比指两种不同的刺激物作用于一种感受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一般分为两种:同时对比(两种刺激同时作用于一种感受器)和先后对比(两种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种感受器)。例如把一个灰色的小方块放在白色的背景上,看起来小方块暗些,放在黑色的背景上,看起来小方块亮些;放在红色的背景上,看起来显得带绿色,放在绿色的背景上,略带红色。红花与绿叶。吃了糖之后吃广柑,觉得很酸,吃了药之后,喝白开水觉得有甜味等等。凝视红色物体之后,再看白色物体,就会出现青绿色的后象等。知觉人们通过感官得到了外部世界的信息,这些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综合与解释),产生了对事物整体的认识,就是知觉。知觉概述:知觉概念: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的反映。://dxb.qiuyi.cn/zhen/40088.html://dxb.qiuyi.cn/zhs/40090.html://dxb.qiuyi.cn/zibo/40092.html://dxb.qiuyi.cn/anka/40095.html://dxb.qiuyi.cn/ansh/40098.html://dxb.qiuyi.cn/ansh/40100.html://dxb.qiuyi.cn/anya/40102.html://dxb.qiuyi.cn/bazh/40104.html://dxb.qiuyi.cn/bazh/40106.html://dxb.qiuyi.cn/baiy/40108.html://dxb.qiuyi.cn/bais/40110.html://dxb.qiuyi.cn/bais/40112.html://dxb.qiuyi.cn/baoj/40114.html://dxb.qiuyi.cn/baos/40116.html://dxb.qiuyi.cn/beih/40119.html://dxb.qiuyi.cn/beih/40121.html://dxb.qiuyi.cn/biji/40123.html://dxb.qiuyi.cn/zbzh/40127.html://dxb.qiuyi.cn/zbzh/40132.html://dxb.qiuyi.cn/xedb/40135.html://dxb.qiuyi.cn/xedb/40137.html://dxb.qiuyi.cn/xedb/40139.html://dxb.qiuyi.cn/xedb/40141.html://dxb.qiuyi.cn/xedb/40143.html://dxb.qiuyi.cn/knjh/40148.html://dxb.qiuyi.cn/knjh/40151.html://dxb.qiuyi.cn/zbyd/40155.html://dxb.qiuyi.cn/zbyd/40159.html://dxb.qiuyi.cn/zbyd/40162.html://dxb.qiuyi.cn/byss/40165.html://dxb.qiuyi.cn/byss/40167.html://dxb.qiuyi.cn/byss/40170.html://dxb.qiuyi.cn/byss/40172.html://dxb.qiuyi.cn/byss/40174.html://dxb.qiuyi.cn/kdnl/40176.html://dxb.qiuyi.cn/kdnl/40179.html://dxb.qiuyi.cn/kdnl/40182.html://dxb.qiuyi.cn/kdnl/40184.html://dxb.qiuyi.cn/zldx/40186.html://dxb.qiuyi.cn/zldx/40188.html://dxb.qiuyi.cn/zldx/40190.html://dxb.qiuyi.cn/zldx/40192.html://dxb.qiuyi.cn/zldx/40194.html://dxb.qiuyi.cn/byds/40196.htmlh
本文标题:心理学-感觉与知觉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270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