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依托税收信息化建设提高税源管理水平
1依托税收信息化建设提高税源管理水平刘海江威海市地税局高区分局摘要:为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推进税收信息化建设是提高税务部门税源管理水平的必然选择。本文运用管理学和经济学有关学说、观点并紧密结合税收基层工作,力求通过科学分析、广泛借鉴、理论联系实际等手段评估当前税收信息化建设和税源管理的现状,阐述依托税收信息化建设提高税源管理水平的理论依据和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并对如何开展税收信息化建设,使之更好的作用于税源管理工作提出积极的建议。文章作者过去十余年一直从事基层税务工作,拥有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培训背景,具有较好的专业知识技能和较为丰富的基层税务工作经验,对税收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各项具体措施在税源管理工作中收到的实效比较了解,相信通过纵向横向的比对分析和细致思考,能够为税收信息化建设和税源管理水平的提高做出有益的探索。关键词:税收信息化税源管理税收是国家依据法律法规,强制、无偿、定量地取得财政收入的重要手段,是现代政府向社会公众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先决条件。税务机关履行征收责任是法律赋予的神圣使命。税收收入能够依法、足额、及时的缴纳离不开税务机关对于税源的科学有效管理。当今社会,随着新技术的大量应用,世界各国的税源管理手段也被赋予了鲜明的时代特色,新设备、新软件、新方法推动税源管理工作进入了信息化时代。税收信息化就是将信息技术运用于税收管理,从而实现税收管理信息的系统化、网络化、智能化、现代化。当前税收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各级税务部门广泛开展的一项工作,探索如何依托税收信息化建设提高税源管理水平,成为税务机关需要深入研究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1、发达国家税收信息化在税源管理方面运用的特点分析研究国外税收信息化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一是起步较早。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税收信息化进程普遍开始的较早,例如美国,早在六七十年代就拥有全国性的计算机征管网络,将包括登记、征收、评估、稽查等税收工作的诸多方面纳入其中,经过了近半个世纪的运行完善,已经能够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联邦税收收入通过信息化网络进行征管。二是系统完善。主要表现在:功能全面、兼容性高、共享度好、采集量大。其中,意大利的税收信息管理系统ITIS(ItalyTaxInformationSystem)是欧盟国家中最大的管理系统,它由涵盖税务登记、税务检查、增值、所得等十六个子系统构成,不仅实现了税务机关与纳税人、政府各部门之间,甚至实现了与欧洲公用数据网的对接,每天的数据处理信息量高达数百万笔。三是运行稳定。西班牙的税务管理总部和下属的几十个省级中心实现了软件的统一研制开发,硬件的开放式采购,建立健全管理人才的专门培训和使用机制,使得全国的税收信息化运行保持了高度的运行稳定,升级扩容方便,数据处理能力很强。四是普及度高。由于信息化系统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便,不仅税务部门各个机构均能熟练的使用信息化系统处理各项工作事宜,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广大的纳税人(数据显示欧美2国家超过八成)能够方便快捷的通过税收信息化系统办理纳税、咨询、反馈、申辩等日常业务,民众对税收信息化管理认可接受,反响良好。对比其他发达国家的税收信息化建设,可以更加明确我国的信息化的发展方向,更快的提高税源管理的水平。2、我国税收信息化建设的沿革和税源管理方面取得的成果2.1沿革我国的税收信息化建设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经过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基本形成了较具规模和专业特色的信息化网络,对于我国的税收征收和税源管理工作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分析研究我国的税收信息化进程,大体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阶段:一是“半自动化时代”,又可称为“后手工时代”。主要表现为电子设备的应用,这一时期互联性质的局域网络尚未建立,信息化程度主要停留在基础信息的采集、归类,数据的打印、整理等水平上。二是“电子化时代”。以电脑终端、电子媒介、数据传输、软件开发为主要载体的税收信息化进程开创了我国税收事业的新时代。税收征管水平、执法能力、征纳效率均获得大幅度提升,税收信息的互联时代即将到来。三是“数据化时代”,又称为“大集中时代”。即为当前我们的税收信息化所处的时期,不仅微处理技术十分强大,无线有线的互联网络日益普及,税收法制法规更加健全,专业化软件覆盖面迅速提高,应对各种复杂经济形式的处理能力显著增强,税源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税收专业化程度继续升华。四是“智能化时代”。随着世界科技进步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对于税收信息化建设的引领作用将更加突出,税源管理将进入“智能化时代”。作为我们税收信息化改革的未来发展方向,“智能化时代”不仅将带领税收信息化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也将真正实现税收征管和税源管理工作的现代化,突出表现在系统性、专业性、全面性、普遍性等方面。2.2收到的效果税收信息化建设在税源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顺应了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客观需要。二是适应了依法治税,科学管理的工作要求。三是促进了税源管理水平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四是保证了各级财政收入,有力的支持了国家经济政策的实施五是改变的传统的征收观念,提供了更加优质的纳税服务。六是降低了税收征纳成本,增强了税务机构的工作效能。七是提高了税收稽核、检查、评估、分析、监控等水平。八是加快了基层征管部门的工作效率,队伍专业化水平显著提高。具体表现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两个图,能够比较直观的看到实现信息化之前和之后,税源管理工作的变化。3税源管理纳税人税务机构事件事件税务机构税源管理事件纳税人信息系统图1税收信息化之前的税源管理图2税收信息化之后的税源管理通过图1,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个问题,在引入税收信息化之前,我们的税源管理和纳税人的直接经营活动实际上是脱节的,税源管理的直接对象-“事件”同纳税人的“事件”是存在时间差或者一定错位的,这就造成我们的税源管理工作往往滞后于纳税人的实际情况,由此衍生出许多征管的问题。通过图2,在引入税收信息系统并且该系统日益健全后,通过税收信息系统我们可以直接将“事件”进行分析处理,这一方面保证了处理事件的及时性、完整性原则,另一方面也极大地提高了税收工作的效率。但是图2中的虚线部分恰恰体现了目前信息化建设的薄弱环节,本文将在下面的篇幅中进行说明。3、当前税源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我国税收信息化建设二十多年的成果是显著的,但是为了更好的促进我国信息化建设向纵深化、智能化发展,认真地总结分析当前税收信息化在税源管理中的问题也是十分必要的。当前的税收信息化在税源管理方面的工作存在的问题可以概括为两句话:自上而下的执行不充分,自下而上的反馈不到位。具体有以下几点:第一,先进的信息化手段与与之相配合的管理机制不协调。国外成功的税收管理经验表明“技术永远只是手段,只有与先进的管理思想、管理体制相吻合,才能产生巨大的效益”,“管理主体必须更新观念和知识”,目前我们的基层税务部门在应对密集的税收信息化进程中,应对不及时,观念守旧,管理手段相对单调。第二,税源管理的执行环节缺少明确、具体、易行的操作规程。主要表现在基层税务人员在面对先进的信息化系统表现出运用不到位,准备不充分,灵活驾驭能力不强,个别岗位疲于应付,主观能动性不足。4第三,上下环节衔接不够顺畅,信息系统的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由于具体工作模块的设计推广往往是由不同部门分别执行,其中出现交叉的概率较高,基层部门在应对过程中呈“倒金字塔”,一点应对较多部门,压力较大。第四,在信息化推广过程中,具体的措施制订部门和落实的执行部门存在脱节现象。造成良好的设想达不到效果,个体的差别难以兼容,税源管理的信息化升级缓慢,重复性工作较多,影响了其他方面的管理工作。第五,数据形式单一化,软件功能亟需提高。税源管理的现代化进程客观上需要税收信息化系统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信息和辅助性措施,这有助于基层税务管理人员摆脱数据的束缚,灵活的运用数据进行管理。第六,税收信息系统在与纳税人的直接互动方面期待突破。正如上文所言,图2中的虚线部分说明一个现状,我们的税收信息系统目前只能较为简单的接收纳税人的基础申报信息,互动性不强。税源管理的作用点还是通过人与人的接触联系,信息系统直接参与度不高。第七,税源管理人员的专业化素质需要加强,针对性的培训不足。根据中外对比和我国的税收信息化进程和特点,更加有必要深入的探索提高税源管理水平的理论依据和相应对策,以期更好的促进税收信息化建设。4、依托信息化建设提高税源管理水平的政策建议4.1税收信息化与税源管理的理论模型税源管理的信息化过程是关系到税务部门战略性的课题,在系统化的分步推广过程中应该首先从理论的高度进一步明确税源管理信息化的一系列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理论方法解决在推进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例如根据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理论,我们的税收信息化改革概括为以下几方面的因素:税收信息化和税源管理的主体A(税务政策制定部门A1、具体执行部门A2)、客体B(纳税人B1、涉税问题B2)、税源信息化管理的环境C(外部C1、内部C2)。根据SWOT(strength内部优势,weakness内部不足,opportunity外部机会,threat外部隐患)分析法,明确税源管理信息化战略面临的各方面问题,分门别类的制定实施办法和应对措施(如表1所示),相关部门分工明确,职责清晰,协调行动,上下一致,许多束缚我们信息化进程的因素也将迎刃而解。表1SWOT分析法的应用优势-SA1:A2:C2:不足-WA1:A2:C2:机会-OB1:B2:C1:SO战略具体措施WO战略具体措施威胁-TB1:B2:C1:ST战略具体措施WT战略具体措施5在确定战略性方案之后,针对税收信息化过程中推行的各项措施,可以引入政策效果评估的方法加以评估,确保推行的政策落到实处,提高效率,例如图3的“前后对比分析法”等;或者通过实验比对的方法对比分析,这样既可以有效的监控各项信息化手段的执行情况,也能够针对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调整,保证效果,例如图4的“控制-实验对比分析法”等。政策执行前政策执行后﹒A2A2-A1=考核效果﹒A1图3“前—后”对比分析政策执行前政策执行后A2A为实验对象B为控制对象B2A2-B2为政策效果A1B1图4“控制—实验”对比分析4.2税源管理信息化的基本要求在探讨了税源管理信息化的战略指导思想后,我们不妨沿着这个方向对税收信息化进程和税源管理的发展做出如下的归纳:第一,着重抓好改革进程中的“人”的问题。包括征纳双方、征收主体及其内部各系统。第二,稳步推进信息化建设的“物”的方面。包括软件开发、硬件配套、环境建设。第三,研究部署以上二者结合的问题,即“效率”的问题。运用科学的方法,系统地安排,全面地整合,为过渡到智能化管理阶段做出积极的准备。根据以上三方面的各自要求,制定有针对性地具体的措施,既能够将税源管理信息化的整体战略思想贯彻其中,也能够高效的推进税源管理的信息化进程,保证及时准确地应对出现的各种问题,发挥税收信息化系统的最大效能,最终实现我国税收管理现代化的整体要求。即在宏观战略思想和总体部署下稳步推进的税源管理信息化改革才是依托税收信息化建设提高税源管理水平的行之有效的快速发展之路。我们的税收信息化进程已经进入到了上文所归纳的“数据化时代”的攻坚阶段,也是改革成败的关键所在,更加需要上下一心、共同努力。为了让已经进行的有关工作更趋完善,今后主攻方向更加明确,根据今后税制改革基本思想,从“整合资源”和“模块管理”两方面入手,做出以下的判断。64.3税源管理信息化的政策建议第一,完善税源管理机制。建立健全适应信息化时代发展所应具备的管理手段和管理体制,从制度上保证税收信息化建设的成果,从源头上清除束缚税源管理信息化进程的负面影响,从根本上解决制约改革的人和物的因素。以体制保发展,以机制促提高,通过自上而下的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思路的树立,将税收信息化建设纳入科学、有效、有序、合理的发展道路,这既是税收工作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切合基层税务工作的客观需要。第二,明确信息化操作流程。在税源管理所有涉及信息化的各个环节,尽快明确规范操作流程,并尽可能的保证操作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使税源管理部门和纳
本文标题:依托税收信息化建设提高税源管理水平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2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