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2015高考二轮化学专题9――选择题客观题应对策略
专题九热点重点难点专题透析·化学(QG)专题九热点重点难点专题透析·化学(QG)【高考信息链接】专题九热点重点难点专题透析·化学(QG)专题九热点重点难点专题透析·化学(QG)专题九热点重点难点专题透析·化学(QG)专题九热点重点难点专题透析·化学(QG)【知能在线诊断】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玻璃(Na2O·CaO·2SiO2)、莫尔盐[(NH4)2SO4·FeSO4·6H2O]均属于纯净物B.氧化铝、氧化镁、二氧化硅熔点高,均可用于制耐高温坩埚C.陶瓷、水泥、光导纤维的化学组成都是硅酸盐D.煤经气化、液化和干馏三个物理变化过程,可变为清洁能源【解析】玻璃没有固定的熔点,属于混合物,A项错误;氧化铝、氧化镁、二氧化硅均可用于制耐高温坩埚,B项正确;光导纤维的成分是二氧化硅,二氧化硅不是硅酸盐,C项错误;煤的气化、液化和干馏均属于化学变化,D项错误。专题九热点重点难点专题透析·化学(QG)【答案】B2.下列叙述或操作正确的是()。A.蒸发皿使用时需垫石棉网B.用图甲所示方式熄灭酒精灯C.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会使溶液浓度偏高D.实验室中用图乙装置除去H2中混有的少量NH3甲乙【解析】蒸发皿使用时不需垫石棉网,A项错误;仰视容量瓶刻度线会使所配溶液体积偏大,溶液浓度偏小,C项错误;U形管中盛装的是液态干燥剂,会导致气体无法通过,D项错误。专题九热点重点难点专题透析·化学(QG)【答案】B3.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短周期元素,已知X与W同主族,且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总数的23,Y2-和Z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原子半径:ZXY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YXWC.非金属性:WXYD.碱性:KOHNaOHZ(OH)2【解析】依题意可知X是碳,Y是氧,Z是镁,W是硅。可知C项错误。【答案】C4.室温下,对于pH=11的氨水,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专题九热点重点难点专题透析·化学(QG)A.c(OH-)=c(NH4+)+c(H+)B.加入少量NH4Cl固体后,𝑐(NH4+)·𝐾w𝑐(NH3·H2O)·𝑐(H+)不变C.加入一定量pH=11的NaOH溶液后,可使溶液的pH增加到12D.与等体积pH=3的盐酸混合后所得溶液:c(NH4+)c(Cl-)c(OH-)c(H+)【解析】根据电荷守恒可知,A项正确;根据一水合氨的电离常数表达式和水的离子积常数可知,B项正确;向pH=11的氨水中加入一定量pH=11的NaOH溶液,溶液的pH仍为11,C项错误;与等体积pH=3的盐酸溶液混合后氨水过量,所得溶液显碱性,D项正确。【答案】C专题九热点重点难点专题透析·化学(QG)5.(2014福建理综·11)某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电池总反应为2Ag+Cl22AgC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正极反应为AgCl+e-Ag+Cl-B.放电时,交换膜右侧溶液中有大量白色沉淀生成C.若用NaCl溶液代替盐酸,则电池总反应随之改变D.当电路中转移0.01mole-时,交换膜左侧溶液中约减少0.02mol离子【解析】正极反应为氯气得电子并与银离子结合成氯化银沉淀,A项错误;放电时交换膜右侧不会出现大量沉淀,B项错误;用氯化钠溶液代替盐酸,电池总反应不变,C项专题九热点重点难点专题透析·化学(QG)错误;当电路中转移0.01mole-时,左侧溶液中减少0.02mol离子,D项正确。【答案】D6.符合下列要求的X、Y、Z、W的结构数目最少的是(均不考虑立体异构)()。A.某烯烃X主链上有4个碳原子,且含有甲基、乙基2个支链B.某烷烃Y中含有20个氢原子,且Y的一氯代物的结构有2种C.某有机物Z是的一氯代物D.某有机物W的分子式为C4H8O2,且W能与NaOH溶液反应专题九热点重点难点专题透析·化学(QG)【解析】主链上有4个C,则乙基只能在2号C上,甲基只能在3号碳上C上,其结构只能为3-甲基-2-乙基-1-丁烯;根据烷烃的组成可知Y的分子式为C9H20,其一氯代物有2种的物质有3、3-二乙基戊烷和2,2,4,4-四甲基戊烷;有机物Z的对称线为,一氯代物有5种;分子式为C4H8O2,且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物质可以是酯或酸:甲酸异丙酯、甲酸丙酯、乙酸乙酯、丙酸甲酯,以及正丁酸、异丁酸,共6种。【答案】A7.(2014四川理综·4)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专题九热点重点难点专题透析·化学(QG)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检验CH3CH2Br在NaOH溶液中是否发生水解将CH3CH2Br和NaOH溶液共热。冷却后取出上层水溶液,用稀HNO3酸化,加入AgNO3溶液,观察是否产生淡黄色沉淀专题九热点重点难点专题透析·化学(QG)B检验Fe(NO3)2晶体是否已氧化变质将Fe(NO3)2样品溶于稀H2SO4后,滴加KSCN溶液,观察溶液是否变红C验证Br2的氧化性强于I2将少量溴水加入KI溶液中,再加入CCl4,振荡,静置,可观察到下层液体呈紫色专题九热点重点难点专题透析·化学(QG)D验证Fe(OH)3的溶解度小于Mg(OH)2将FeCl3溶液加入Mg(OH)2悬浊液中,振荡,可观察到沉淀由白色变为红褐色专题九热点重点难点专题透析·化学(QG)【解析】检验CH3CH2Br是否发生水解,只需要检验溶液中是否有Br-,A项正确;Fe(NO3)2样品溶于稀硫酸后,Fe2+与H+、NO3-不能共存,被氧化成Fe3+,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不能判定Fe(NO3)2晶体是否已氧化变质,B项错误;将少量溴水加入KI溶液中,再加入CCl4,振荡,静置,可观察到下层液体呈紫色,证明Br2的氧化性强于I2;将FeCl3溶液加入Mg(OH)2悬浊液中,振荡,可观察到沉淀由白色变为红褐色,证明Fe(OH)3的溶解度小于Mg(OH)2,D项正确。【答案】B专题九热点重点难点专题透析·化学(QG)【题型应对策略】一、化学选择题客观题型的特点在新课标全国理科综合卷中有7道化学选择题,共42分,占化学学科总分的权重为42%。由此可以看出,选择题在高考考查中占有重要地位,属高考试卷中稳定、成熟的题型。因此,提高化学选择题得分率对提高化学学科得分以及理科综合的总分有着重大作用,特别是对中等水平以上的考生来说,保证化学选择题的满分至关重要。如果能用最短的时间、最少的精力,迅速、准确、全面、简捷地拿下化学选择题,将会取得全卷的主动权。这也成为高考成功的一个关键点,因此解选择题的基本原则是“要小题巧做”“敢于打破常规”,解题时不问为什么,多问怎么办,只要能“一准二快”地找出正确答案就是好手段。专题九热点重点难点专题透析·化学(QG)选择题的结构包括题干和选项两部分,其题干和选项都是经过精心设置的。从最近几年的试题来看,化学选择题的题干往往简单直接,信息明确,没有很多的迷惑性,但是选项往往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很强的迷惑性。另外,既然在选项中已经有了正确的答案,所以,只要找到正确答案就行,而不要过多地要求步骤和理论,可以灵活地使用各式各样的解题方法。高考化学选择题在高考理科综合试卷中,不但题目多,概括性强,而且知识覆盖面广,又有一定的综合性和深度,大多数选择题主要考查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计算和解题方法,属于中难度题。在新课标高考体系中,选择题正朝着多知识点综合、灵活新颖两个方面转化,因此解答选择题时,重点可以放在对题目和选项的分析和解读上。专题九热点重点难点专题透析·化学(QG)二、化学选择题客观题型的解题方法及思路1.仔细审题,吃透题意审题是正确解题的首要前提条件,通过审题,可以掌握解题所需的第一手资料即已知信息,还可以弄清楚题目的具体要求。仔细审题的目的在于充分理解题意,在试题中往往会有一些陷阱,不仔细推敲就容易出错。由于考试时间紧,考生往往会匆匆看一下就提笔,这样容易“上当受骗”,因此,必须养成仔细审题的习惯。审题的第一个关键点:明确概念、公式、定理等。概念、公式、定理等基础知识是理解问题的基础,是解题的主要依据,是我们在解选择题时需要首先回忆的对象,也是平时理解、记忆、整理的内容和运用的重点。尤其是那些概念性专题九热点重点难点专题透析·化学(QG)的选择题,要求概念应十分明确,因此要特别注意那些容易混淆、模糊的概念,这样做题时才能有较大把握,才能选出正确的答案。审题的第二个关键点:发现题目中的隐含条件。这些藏在题中的“机关”,往往是该题“价值”之所在,也是考生失分的“隐患”。审题的过程还是一个解题方法的抉择过程,开阔的解题思路能使我们思潮澎湃,适宜的解题方法则有助于我们事半功倍。反复析题,去伪存真,形成解题思路。析题就是剖析题意,析题的过程就是根据题中所给已知条件,结合学过的基础知识,形成自己的解题思路的过程。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对全题进行仔细分析和解剖,由于选择题具有相近、相关的特点,对于一些似是而非的选项,专题九热点重点难点专题透析·化学(QG)需要结合题目,将选项逐一比较,分析与验证,为正确解题寻得路径,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从而提高解题的正确率。2.抓住关键,确立解题方法,正确计算通过审题、析题找到题目的关键所在十分重要,在具体解题过程中,还得从关键处入手,找准突破口,运用正确、有效、简单的解题方法,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严密推理,准确计算,得出正确的答案,才不会跳入“陷阱”,误入“机关”。3.反复检查,认真核对在审题、析题、解题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错误,因而,仔细检查,认真核对,是解答选择题必不可少的步骤之一。4.珍惜第一次的判断,不要轻易更改答案从历年考生的选择题答题经验来看,第一次选择判断的正确率比较高。许多考生进入考场后,心情紧张,也就是说专题九热点重点难点专题透析·化学(QG)考生在开始答题后,心态还没有进入正常状态,由于紧张,选错的概率就比较高。这时推翻第一次判断也是需要的,珍惜并不等于绝对。等到心态进入正常状态后,再复查前面的选项,进行必要的纠正也是必需的。不过由于考试题量大,考生用于复查的时间往往很少,所以,短时间内把心态调整到正常状态是考生们在平时就需要加以训练的。平时就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地研究、分析自己,掌握自己答题的节奏和个性特点,进而提高选择题的得分率。5.提高抗干扰能力高考选择题在选项的设置上是有具体要求的,命题时要求其他选项要对正确选项进行干扰,一要干扰,二要干扰有专题九热点重点难点专题透析·化学(QG)效,三要干扰出考生的典型错误。干扰是命题者的初衷,也是评价选择题的一项重要标准。化学选择题的选项是四选一,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选项,或是符合题意的选项,那么其他三项叫什么呢?叫作“干扰选项”。命题者在研究某一试题的正确选项和干扰选项时,既分析了知识与能力要求的层次,也分析了考生面对试题时可能暴露出来的知识漏洞与能力差异,这样在A、B、C、D四个选项中所设置的三个干扰选项才能对正确选项构成干扰,才能干扰出考生的典型错误。从另外一个角度讲,要干扰出考生的典型错误,那一定是深层次的干扰。那么如何提高抗干扰能力呢?专题九热点重点难点专题透析·化学(QG)审题十分重要,要看清楚、看明白,而且要想清楚、想明白。平时复习时首先要注意夯实基础,要明确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其次要提高自己的学科能力和其他方面的能力,高考试题没有一道不是在考查能力的,选择题也不例外。具备了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一定程度的能力,排除干扰的能力也就会相应得到提高。6.提高信息筛选能力关于新课程标准,学生应具备的各种能力要求中,筛选信息的能力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能力。高考测试中始终将测试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作为一个重点,渗透到各个学科的试题中。高考试题在创设的情景中、在提供的材料中、在提供的已知条件中,包含着大量的信息、数据和条件,对于分析、解决某一问题,有的信息是有用的,有的信息是无用的,专题九热点重点难点专题透析·化学(QG)学生应具备筛选信息的能力,把有用的信息筛选出来,从而分析、解决问题。有一道化学实验题,简单且有趣。题目所提供的情景是这
本文标题:2015高考二轮化学专题9――选择题客观题应对策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2875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