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高中生物选修一--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
纤维素酶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一般认为它至少包括三种组分,即C1酶(外切酶)、CX酶(内切酶)和葡萄糖苷酶,前两种酶使纤维素分解成纤维二糖,第三种酶将纤维二糖分解成葡萄糖。纤维二糖C1酶、Cx酶葡萄糖苷酶葡萄糖纤维素①取二支20mL的试管实验:纤维素酶分解纤维素的实验②各加入一张滤纸条③各加入pH4.8,物质量为0.1mol/L的醋酸-醋酸钠缓冲液11ml和10ml甲乙④在乙试管中加入1mL纤维素酶⑤两支试管固定在锥形瓶中,放在140r/min的摇床上振荡1h⑥结果:乙试管的滤纸条消失讨论:乙试管的滤纸条为什么会消失?甲试管的作用是什么?提示:本实验的自变量是纤维素酶的有无自变量的操纵方法是:在一支试管中添加适量(1mL)的纤维素酶溶液,另一支试管不添加纤维素酶,但需加入等量的缓冲液,不能加入蒸馏水,否则会影响溶液的pH。实验分析:P27的小实验是如何构成对照的?可根据是否产生透明圈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培养基成分分析培养基组成提供主要的营养物质纤维素粉5g碳源(能源)NaNO31g氮源、无机盐KCl0.5gNa2HPO4·7H2O1.2gKH2PO40.9gMgSO4·7H2O0.5g无机盐酵母膏0.5g生长因子、氮源、少量碳源水解酵素0.5g氮素、生长因子溶解后,蒸馏水定容至1000mL水比较项目分解尿素的细菌纤维素分解菌选择培养基原理培养基类型目的鉴定培养基原理现象方法将细菌涂布在只有尿素做氮源的选择培养基上将细菌涂布在只有纤维素粉做碳源的选择培养基上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筛选菌株选择培养思考:本实验的流程与课题2中的实验流程有哪些异同?课题2是将土样制成的菌悬液直接涂布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选择性培养基上,直接分离得到菌落。本课题通过选择培养,使纤维素分解菌得到增殖后,再将菌液涂布在选择培养基上。其他步骤基本一致。按照课题1的稀释操作方法,将选择培养后的培养基进行等比稀释101~107倍。3.梯度稀释1011021031041051064.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1)制备鉴别培养基:(2)涂布平板:将稀释度为104~106的菌悬液各取0.1ml涂布到平板培养基上,30℃倒置培养。培养基组成提供的主要营养物质CMC-Na5~10g碳源酵母膏1g碳源、氮源、生长因子KH2PO40.25g无机盐土豆汁100mL碳源、生长因子琼脂15g凝固剂上述物质溶解后,加蒸馏水定容至1000mL氢元素、氧元素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水溶性羧甲基纤维素钠)方法一:先,再加入刚果红进行颜色反应。方法二:在时就加入刚果红。培养微生物倒平板5.刚果红染色法挑选产生透明圈的菌落,一般即为分解纤维素的菌落。这两种方法各有哪些优点与不足?染色法优点缺点方法一方法二颜色反应基本上是纤维素分解菌的作用操作繁琐刚果红会使菌落之间发生混杂操作简便不存在菌落混杂问题1.产生淀粉酶的微生物也产生模糊透明圈2.有些微生物能降解色素,形成明显的透明圈。比较项目分解尿素的细菌纤维素分解菌选择培养原理培养基类型目的鉴定培养基原理现象方法在细菌分解尿素的化学反应中,细菌合成的脲酶将尿素分解成了氨,氨会使培养基的碱性增强,pH升高。在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如果pH升高指示剂会变红刚果红可以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当纤维素被纤维素酶催化分解后红色复合物无法形成,培养基上就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观察菌落周围是否有着色的环带出现来鉴定尿素分解菌观察菌落周围是否出现透明圈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脲酶检测法刚果红染色法在产生明显的透明圈的菌落,挑取并接种到纤维素分解菌的选择培养基上,在300C-370C培养,可获得纯化培养。6、纯化培养为了确定分离得到的是纤维素分解菌,还需要进行_____________实验,纤维素酶的发酵方法有______发酵和______发酵。纤维素酶测定方法是对纤维素酶分解滤纸等纤维素所产生的________含量进行定量测定。发酵产纤维素酶液体固体葡萄糖五、课题延伸
本文标题:高中生物选修一--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303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