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园林工程 > 《离骚》PPT课堂大赛一等奖
学习目标:1、诵读诗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把握诗中的人物形象;3、理解诗中作者的爱国忧民的情怀及他执着追求理想的高尚节操。整体感知,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1.速读课文,找出谇,替,悔,往等字,并概括所节选两段的主要内容。2.因为“惠纕”“揽茝”遭嫉,被贬,反映出怎样的现实?3.对于这种社会现实,对自己遭受的不公正的待遇,作者是否一味哀怨?作者报以怎样的态度?对于这种社会现实,对自己遭受的不公正的待遇,作者是否一味哀怨?作者报以怎样的态度?整体感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坚持真理,献身祖国)宁溘死以流亡兮,吾不忍为此态兮(嫉恶如仇,不同流合污)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刚正不阿,一身正气)结构图示第一段诗人形象:忧国忧民、修身洁行社会现实风俗伤败、群奸肆虐灵修荒唐、群小构陷心态:余心所善、九死未悔第二段退隐的闪念回车复路退修初服爱国的决心好修为常体解未变合作探究:1、一首诗是一个心灵活的雕塑,那么,作者在这首诗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从外部、内部两个角度来把握。外在形象高高的帽子长长的佩剑荷叶做的上衣荷叶缝缀的下装众多的饰品扑鼻的香气唯美高洁内在品质余心所善,九死不悔:宁溘死流亡,不为此态:伏清白死直,固前圣所厚:民生各有所乐,余独好修为常:进不入以离尤,退修初服:忧国忧民,心系祖国坚持真理,献身理想嫉恶如仇,不同流合污刚正不阿,一身正气洁身自好,自我完善上下求索,不改初衷哀民生多艰,怨灵修浩荡:至美至善比兴手法。“蕙纕”“揽茝”“鸷鸟”“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高余冠之岌岌(jí)兮,长余佩之陆离”“芳”等字句告诉我们作者用异花香草来装饰自己,都表现了作者对美德的追求,表现了作者人格的高洁。“众女”则喻指奸佞小人,表现了作者对小人的轻蔑与不屑。作者主要通过哪种艺术手段为我们塑造了这一“可与日月争光”的光辉形象?除了比兴手法,还有对比和夸张:对比使现实中的忠奸、美丑、善恶形成鲜明的对照,产生了言简意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人物形象更加鲜明,栩栩如生;诗人以异花香草来象征自己的品德,已富有优美的形象,而这种集中的夸张的描写,更把诗人的形象刻画得崇高、伟岸、挺拔,在写实的基础上增加了异样的光芒和色彩。:高考古诗歌试题中鉴赏人物形象始于2008年广东卷,在此之后,2009年天津卷,2010年山东卷、福建卷,2011年四川卷、山东卷,2012年安徽卷、湖北卷、江苏卷,2013年辽宁卷、重庆卷都有此类题目。人物形象鉴赏题目类型:1、这首诗塑造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2、试概括这首诗中人物形象特点,并简要分析。3、通过诗中的形象塑造,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人物形象描摹:写了谁?形象概括:特征+身份人物形象刻画:有什么特征?鉴赏诗歌形象三要点人物形象塑造:有什么意义?即:表现人物怎样的思想、情感、志向、品格等,以及作者的情感态度与写作意图。结合诗句(手法)具体分析人物形象鉴赏人物形象——思维切入点明特点——析特征——明意义(感情)1、形象是什么(概括形象)2、形象的特征(结合诗句分析)3、形象的意义(思想内容或观点态度)人物形象类鉴赏题的答题步骤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就是分析诗中诗人所塑造的人物的行为,神态,情感,性格,观点,处境等内容,把握人物形象的个性特征。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分析这首诗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答案】本诗刻画了一个因在客中度节而思念家人的形象。(要点一)“抱膝”二字,活画出枯坐的神态。只有抱膝枯坐的影子陪伴着抱膝枯坐的身子,(要点二)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之感和思家之情。“还应说着远行人”既说明诗人对家人的思念也体现了家人对诗人的思念。(要点三)答:这首诗刻画了一位心境悠闲、陶醉于自然美景而欣然忘我的诗人形象。(步骤一)诗人只顾追寻胜景而不觉春寒,驻足春风夕阳中凝望东山。(步骤二)从这些动作与心理的描写中,可以看到诗人对东山雪景充满喜爱之情。(步骤三)最爱东山晴后雪①[宋]杨万里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注]①本诗为《雪后晚晴,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最爱东山晴后雪二.绝句》中的一首。提问: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4分)【提示】①人即使身处逆境,也要为崇高的理想奋斗,决不动摇。②理想的道路是曲折,为了真理应不屈不挠。③在污浊的环境中,应保持高洁品质。学习这篇诗文,你有哪些做人的启发?对于屈原的抱石沉江,你有什么看法?课堂练笔请以“屈原,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段真情告白,150字左右。
本文标题:《离骚》PPT课堂大赛一等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3041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