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高考生物 116 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专讲专练(含详解)新人教版必修2
课后限时练十六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1.(2012·银川一中考试)以下二倍体生物的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是()①有丝分裂中期细胞②有丝分裂后期细胞③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细胞④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细胞⑤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⑥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A.①②③B.①③⑤C.①③⑤⑥D.①④⑤⑥解析在有丝分裂过程中,间前中三个细胞时期,细胞中染色体着丝点没有变化,染色体条数就不变,所以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组仍是两个;而后期由于着丝点分裂后,染色体数目加倍,所以后期应含四个染色体组。同理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染色体只复制一次,减Ⅰ的间前中后几个时期中染色体着丝点个数没有变化,所以这几个时期细胞中也是有两个染色体组。减Ⅱ的前中期,由于减Ⅰ的同源染色体分开而造成染色体减半,所以细胞中染色体组变为一个。减Ⅱ后期着丝点分裂,此期细胞内染色体在减半基础上加倍,所以染色体组又恢复为两个。答案C2.(2012·东北三校联考)向某动物卵巢中注射含3H的脱氧核苷酸后,检测细胞在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放射性变化。如图为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示意图,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甲、乙细胞中每个核DNA分子均具有放射性B.丙细胞中有2条染色体具有放射性C.三个细胞中均含有2个染色体组D.丙细胞可能产生两个基因型不同的子细胞解析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同样只复制一次,根据DNA分子半保留复制的特点,所以无论哪个时期,细胞内的DNA分子均具有放射性。在DNA复制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基因突变,或发生了基因重组,所以丙产生的两个细胞的基因型可能不同。答案B3.如图为精原细胞增殖以及形成精子过程的示意图。图中标明了部分染色体与染色体上的基因。设①和③细胞都处于染色体的着丝点向两极移动的时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中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为2n,DNA数目为4aB.②中有姐妹染色单体,①和③也可能有姐妹染色单体C.②中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为2n,DNA数目为4aD.③中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为n,DNA数目为2a解析从精原细胞的染色体组成看,该生物为二倍体。①为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已分裂,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为4n,DNA分子数目为4a;②为初级精母细胞,含有姐妹染色单体,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①及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③中不含姐妹染色单体;③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为2n。答案C4.图1表示动物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图中①②③表示有关细胞),图2表示此过程中某时期的细胞。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正常情况下,细胞Ⅱ中含一个染色体组B.图1中的细胞Ⅱ、Ⅲ中均不含同源染色体C.正常情况下,细胞Ⅳ可能的基因型有四种D.图2对应于图1中的②,图1中细胞Ⅳ的基因型为B解析图1中卵原细胞含有两个染色体组,正常情况下减数第一次分裂后同源染色体分离,形成的细胞Ⅱ中含一个染色体组,故A正确;图2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且细胞质均等分裂,故其应为极体,对应于图1中的②,A、a所在的染色体属于同源染色体,应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分离,而图2中A、a进入同一细胞中,由此可知它们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没有分离,所以,图1中的细胞Ⅲ中含同源染色体,细胞Ⅳ的基因型只能为B,故B错误、D正确;图1中卵原细胞中含两对同源染色体,正常情况下形成的卵细胞的可能种类有四种,故C正确。答案B5.在一个动物细胞的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核DNA分子的数量比不可能是()解析在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可能出现核DNA数:染色体数=1:2的情况。答案A6.如图1是某种二倍体动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局部),三个细胞均来自同一动物个体;图2是该动物某种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组数的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1中丙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B.图2中的cd段只能对应图1中的乙细胞C.m所代表的数值是1或2D.cd段细胞内的DNA分子数为4m解析据图1分析可知,三个细胞分裂示意图中,所示的染色体都向一极移动,故三个细胞都处于细胞分裂的后期。其中甲细胞中移向一极的染色体中无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含有姐妹染色单体,应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乙和丙细胞中都无姐妹染色单体,但乙细胞中含同源染色体,丙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故乙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丙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据图2分析可知,在该种细胞分裂前后,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保持不变,故图2是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组数的变化曲线,cd段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暂时加倍,应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该动物为二倍体生物,说明其正常体细胞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由此推出图2中的m所代表的数值是2,不可能是1。据图1可知,该生物正常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4条,故在cd段(有丝分裂后期)细胞内的染色体数为8条,所以cd段细胞内的DNA分子数为4m。答案C7.下列是某个高等二倍体动物的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图象。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细胞不可能代表浆细胞、效应T细胞B.乙细胞含有的两条X染色体不属于同源染色体C.丙细胞的子细胞为卵细胞、极体或精细胞D.丁细胞不可能发生A和a、B和b这两对等位基因的分离解析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浆细胞与效应T细胞均不能进行分裂;乙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且细胞质不均等分裂,故乙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该动物个体为雌性,故丙细胞的子细胞为卵细胞或极体;丁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不会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答案C8.某精原细胞在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发生了如图所示的染色体易位,则该精原细胞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中异常精细胞所占比例可能为()①1/4②3/4③1/2④1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该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将产生4个精细胞,在产生精细胞的过程中,可能出现下列2种组合方式:1与3、2与4组合,此时产生的异常精细胞与正常精细胞的数量比为:0;或者1与4、2与3组合,此时产生的异常精细胞与正常精细胞的数量比为:2。答案B9.对性腺组织细胞进行荧光标记,等位基因A、a都被标记为黄色,在荧光显微镜下进行观察。下列有关推测合理的是()A.若观察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则在赤道板附近会出现4个黄色荧光点B.若观察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则某条染色体上一定有2个黄色荧光点C.若观察处于四分体时期的细胞,则所有四分体都有4个黄色荧光点D.若观察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细胞,则某条染色体上一定有2个黄色荧光点解析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如果DNA已经复制,则某条染色体上含有2个黄色荧光点;如果DNA没有复制,则某条染色体上只有一个黄色荧光点。处于四分体时期的细胞中只有含有A、a基因的四分体才有4个黄色荧光点。在正常情况下,如果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或中期,则其某条染色体上有2个黄色荧光点,而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末期的细胞中某条染色体上只有1个黄色荧光点。答案A10.(2012·湖北八校联考)如图甲、乙均为二倍体生物的细胞分裂模式图,图丙为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在细胞分裂各时期的变化,图丁为细胞分裂各时期染色体与DNA分子的相对含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乙两图所示细胞都有2个染色体组B.甲、乙两图所示细胞所处的时期分别对应图丙的BC段和DE段C.图丁中a时期可对应图丙的DE段,图丁中b时期的细胞可以是图乙所示的细胞D.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变化均可用图丙表示解析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乙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含有2个染色体组;图丙中BC段的每条染色体含有2个DNA分子,与图甲对应,DE段每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DNA分子,与图乙对应;图丁中a时期DNA和染色体数目相同,都为4,应为有丝分裂后期,同丙的DE段表示着丝点分裂后,每条染色体含有1个DNA分子,可对应图丁中a时期,图丁中b时期DNA数目是染色体数目的2倍,说明一条染色体上含2条染色单体,可对应图甲细胞;图丙纵坐标表示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曲线既可代表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变化,也可代表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变化。答案C11.如图,A、B、C、D分别表示某种哺乳动物细胞(2n)进行减数分裂的不同时期,其中a表示细胞数目。请判断b、c、d依次代表()A.DNA分子数、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B.DNA分子数、染色单体数、染色体数C.染色体数、DNA分子数、染色单体数D.染色单体数、染色体数、DNA分子数解析由坐标中直方图可看出:d由A时期不存在到B时期为4,再减半直至最后消失,可判断d为染色单体数;b由A时期到B时期加倍,经C、D两时期连续减半,由此推断b是DNA分子数。答案A12.假如有10个基因型为AaBbCcDd的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后形成的精子和卵细胞的种类最多分别是()A.2种和1种B.16种和10种C.16种和16种D.16种和8种解析一个精原细胞可形成4个2种精子(不考虑交叉互换),考虑交叉互换时一个精原细胞最多可形成4个4种精子,一个基因型为AaBbCcDd的个体最多可产生16种精子,所以10个精原细胞产生的精子种类最多是16种。一个卵原细胞可形成1个1种卵细胞,所以10个卵原细胞产生的卵细胞种类最多是10个10种。答案B13.(2012·福建厦门模拟)某种昆虫长翅(A)对残翅(a)、直翅(B)对弯翅(b)、有刺刚毛(D)对无刺刚毛(d)为显性,控制这三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如图表示某一个体的基因组成,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控制长翅和残翅、直翅和弯翅的基因遗传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该个体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所产生的精细胞基因型有四种C.该个体的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移向细胞同一极的基因为AbD或abdD.该个体与另一个体测交,后代基因型比例为1:1:1:1解析控制长翅和残翅、直翅和弯翅的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一个初级精母细胞所产生的精细胞有四个、两种。有丝分裂不改变细胞基因型,移向同一极的基因是该细胞中的所有基因。该个体能产生四种数量相等的配子:AbD、abd、Abd、abD,与另一个体测交,后代基因型比例为1:1:1:1。答案D14.如图中A是某二倍体高等雌性动物体细胞染色体示意图,B~F是A的各分裂期图。请分析回答:(1)以上A~F细胞有可能同时在该动物的________(器官)中观察到。其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________。具有四分体的细胞是________。(2)B细胞位于____________期,含有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E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此细胞含有________个染色体组。(3)理论上这种动物可产生________种卵细胞。A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卵细胞的过程依次是(用字母排序表示)_____________。(4)A在形成图中卵细胞的同时,还伴随形成三个极体,请在下图中画出它们的染色体组成。答案(1)卵巢A、B、D(缺一不可)D(2)有丝分裂后4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缺一不可)1(3)4A—D—E—F—C(缺一、错一、颠倒都不对)(4)15.(2012·江西省丰、樟、高、宜四市联考)下列两图为某种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的坐标图和细胞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的②为________数目变化;b阶段为________分裂过程;c阶段中除了包括有丝分裂过程外,还包括________过程。(2)图乙中D的子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3)图乙中B的上一个时期对应图甲中________段;C对应图甲中________段。(用图中字母表示)(4)图甲中,如果在A点时将全部核DNA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而分裂过程中所用的原料不含放射性同位素,则在GH段可检测到有放射性的脱氧核苷酸链占全部核苷酸链的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细胞的染色体数、核DNA数的变化规律。(1)由图甲曲线特征可直接判断出a、b、c分别代表有丝分裂过程中核DNA(加倍一次,减半一次)的变化、减数分裂过程中核D
本文标题:高考生物 116 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专讲专练(含详解)新人教版必修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306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