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基本定义定义:是由一种新的冠状病毒(SARS相关冠状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又成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主要通过短距离飞沫、接触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及密切接触有关。临床表现:发热、头痛、肌肉酸痛、乏力、干咳少痰为特征,严重者出现呼吸急促或呼吸窘迫。病原学•冠状病毒科•单股正链RNA病毒•SARS病毒特异性IgM和IgG在起病10-14天出现。其中IgM在急性期和恢复期达高峰,持续3个月。•IgG在第3周可以达到高峰,9个月达到高效价,有可能为保护性抗体。流行病学•传染源•患者急性期患者体内病毒含量高,且症状明显•呼吸道分泌物•消化道排泄物•院内感染•潜伏期患者,康复者意义有限。传播途径•飞沫传播•接触传播易感性及免疫力•人群普遍易感•青壮年居多,老人,儿童少见•患者家庭成员和收治患者的医务人员属于高危人群。流行特征•冬春季•有明显的家庭和医院聚集现象,大城市多见。发病机制•病毒直接损伤•免疫损伤临床表现•1.起病急发热常超过38C,不规则热型或稽留热发热越高,病情越严重。•2.3~7天出现干咳、少痰等,肺部体征不明显。少许湿罗音•3.10~14天高峰发热、乏力,频繁咳嗽、气促,呼吸困难,心悸等,易有继发感染。•4.2~3周,发热渐退,其他症状逐渐消失。实验室检查•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一般不升高,或降低;常有淋巴细胞计数减少。•CD3+CD4+CD8+显著减少•血生化检测ALTLDH及其同功酶升高血清学检测•血清病毒特异性抗体在SARS发病10天以上者阳性率高,抗体检测有助于确立发病10天以上SARS的血清学诊断。IFA和ELISA检测SARS病毒抗体的一致性较好。实验室检查•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肺部有不同程度的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或呈网状改变,部分病人进展迅速,呈大片状阴影;常为双侧改变,阴影吸收消散较慢。肺部阴影与症状体征可不一致。若检查结果阴性,1至2天后应予复查。诊断•诊断依据:•1.流行病学资料:与发病者有密切接触史,或属受传染的群体发病者之一,或有明确传染他人的证据;发病前2周内曾到过或居住于报告有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并出现继发感染病人的区域或病前2周内处理或接触过SARS患者标本或病毒株。诊断依据•2.起病急,以发热为首发症状,体温一般高于38℃,偶有畏寒;可伴有头痛、关节酸痛、肌肉酸痛、乏力、腹泻;常无上呼吸道卡他症状;可有咳嗽,多为干咳、少痰,偶有血丝痰;可有胸闷,严重者出现呼吸加速,气促,或明显呼吸窘迫。肺部体征不明显,部分病人可闻少许湿罗音,或有肺实变体征。有少数患者不以发热为首现症状。诊断依据•实验室检查•3.实验室检查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一般不升高,或降低;常有淋巴细胞计数减少。•4.胸部X线检查•肺部有不同程度的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或呈网状改变,部分病人进展迅速,呈大片状阴影;常为双侧改变,阴影吸收消散较慢。肺部阴影与症状体征可不一致。若检查结果阴性,1至2天后应予复查。诊断依据5.抗生素无效诊断标准•疑似诊断•临床诊断•医学观察•重症诊断鉴别诊断治疗•一般措施:1、住院隔离、卧床休息,重视支持疗法,2、适当补充液体,量应偏少,速度要慢,避免增加心、肺负担。(二)对症治疗:•1、体温超过38.5℃时,可使用解热镇痛药。•2、在无痰干咳频繁情况下,可给可待因或复方桔梗片,尤其应在睡前口服,以避免剧烈咳嗽;•3、根据全血生化检查进行补充(三)发病初期(5病日内),可给口服抗病毒药,如病毒唑、达菲等或干扰素滴鼻。(四)为了防止细菌性感染,可采用大环内酯类抗菌素。若有明确的病原菌发现,可采用相应的敏感抗菌素。治疗•(五)给氧是治疗非典型肺炎综合治疗中的一项重要措施,应持续鼻管给氧,流量为3~5升/分钟;对有胸闷、呼吸困难或达到重型诊断标准的患者,要进行监护。(六)糖皮质激素的应用。糖皮质激素有抗炎、抗渗出、抗高热、抗纤维化的作用。对高热或有发展成重型趋向的患者可采用。一般不作长时间应用,以防继发感染。儿童慎用。(七)增强免疫功能药物,如常用的胸腺肽等。(八)支持疗法:凡年老、体弱、贫血,或白细胞数过低,或起病后摄入量明显减少,或缺氧症状明显的较重患者,可少量输新鲜全血100ml或丙种球蛋白。(九)中医中药辅助治疗。预防控制•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本文标题: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3132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