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第5课开辟新航路教学目标测试内容测试要求教学要求新航路的开辟(1)了解开辟新航路的史实(2)认识新航路开辟的影响(1)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2)认识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3)感受探险家们勇于进取的开拓精神新课导入有人说:西欧封建社会的末期,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同学们知道这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吗?由此导入新课。基础达标1.“即使哥伦布没有发现美洲大陆,达·伽马没有绕好望角航行,在以后的几十年中其他人也会这么做。总之,西方社会已经达到起飞点,即将起飞。”最能说明上述观点的依据是(A)A.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B.传播基督教思想的需要C.转口贸易利润的刺激D.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解析15世纪前后,西欧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是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所以,假如没有哥伦布、达·伽马,那么也会有人来代替他们,也会出现开辟新航路的历史壮举。2.哥伦布在遗言中说:“承万能主宰的佑助,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我发现了很多其他住着食人者的岛屿……并在我所发现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结合这段材料和所学知识,下列结论具有真实性的是(B)A.哥伦布曾经到达过印度并在印度建立了殖民地B.哥伦布根本没有到达印度C.哥伦布到达印度时,印度附近岛屿上住着食人者D.哥伦布在死时才知道他发现了印度解析本题的关键所在就是弄清哥伦布发现的新大陆是否是印度。哥伦布没有到达印度,他只是到达了美洲的一些地区。3.(2014年无锡模拟卷)历史学家巴若斯在描写一位葡萄牙航海家的航海发现时写道:“船员们-2-惊异地凝望着这个隐藏了多少世纪的壮美的岬角。他们不仅发现了一个凸兀的海角,而且发现了一个新的世界。”下列有关此次航海叙述正确的是(A)A.这位航海家是迪亚士B.此次航海路线是向东横渡太平洋C.此次航海抵达了印度D.此次航海促使世界市场基本形成解析注意材料中的关键词“葡萄牙航海家”、“凸兀的海角”。前者指的是迪亚士,后者指的是好望角。4.1492年哥伦布登陆美洲,1497年达·伽马航向印度洋,1519年麦哲伦环球航行,这些历史事件反映了(A)A.地中海时代被大西洋时代所取代B.欧亚陆地强国霸权的结束C.文艺复兴运动的开始D.欧洲资产阶级开始主宰世界解析新航路开辟后,国际贸易中心由原来的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世界贸易格局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所以说“地中海时代被大西洋时代所取代”,A项正确。5.(2014年宿迁模拟卷)船队进入今肯尼亚的马林迪,在这里雇了一个阿拉伯水手引航,横渡印度洋,(返回之时)买进胡椒、肉桂等东方物品,这批货的卖价,为这次航海费用的60倍。这是人类史上第一次完成从西欧绕非洲来到东方的航行,从而开创了东西方之间最短的海上航路。率领这支船队的航海家应是(B)A.迪亚士B.达·伽马C.哥伦布D.麦哲伦解析学习这段历史时头脑中应该有基本的地理概念,记住四次重要远航的基本路线图。材料中提到了他们经过的重要地点“肯尼亚的马林迪”、“横渡印度洋”,材料中还提到了这次远航的意义“是人类史上第一次完成从西欧绕非洲来到东方的航行”,据此判断应该指的是达·伽马的远航。6.地图是研究历史的重要工具。下图是新航路开辟过程中的一条航路的示意图,对这一航路表述正确的是(D)A.该航路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性B.使葡萄牙殖民活动据点延伸至非洲C.英国凭借此航路成为日不落帝国D.哥伦布首开此航路发现美洲新大陆解析地图上仅有的一条航线是横渡大西洋往返于欧洲和美洲的。1492年,哥伦布率船队横渡大西洋,航行到美洲。D项正确。7.(2014年连云港模拟卷)到18世纪70年代,非洲和美洲的大西洋世界比欧洲或亚洲消耗了更多的美国出口品,消耗了英国几乎全部棉纺织业和冶铁业的出口品。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D)A.英国工业革命提高工业化水平-3-B.英国国内市场狭小依赖出口C.交通运输业的革命缩短世界距离D.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联系加强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影响。新航路的开辟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欧洲的商人们直接同世界各地建立商业联系,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8.史学家黄邦和在《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哥伦布以来东西两半球汇合的世界影响》一书中说:“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及接踵而来……给欧洲人送去了新世界新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这一评价(D)①夸大了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影响②立足于文明史观和现代史观③是为西方殖民行为开脱的言论④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重大历史事件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对新航路开辟影响的评论符合历史事实,没有夸大,只是视角不同,排除①③;材料中“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的大汇合”体现的是文明的交融,立足于文明史观;“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除了体现文明史观外,还体现了现代史观,②正确;对新航路的评价视角不同,结论不同,可以从不同视角观察,④正确。故本题选D项。9.(判断正误)下图是1992年美国芝加哥为庆祝哥伦布航行到美洲400周年而发行的一枚邮票。(B)解析哥伦布1492年航行到美洲,发现“新大陆”,为纪念其400周年发现邮票应是1892年,到1992年应是哥伦布航行到美洲500周年。本题错误。10.(判断正误)新航路开辟时期,麦哲伦船队的勇士归来后得到的礼物中有一件是地球仪,在地球仪上题着这样一句话——“你首先拥抱了我!”(A)解析1519—1522年,西班牙支持的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完成了世界上首次环球航行,成功地证明了地圆学说,所以地球仪上题写着“你首先拥抱了我!”本题正确。巩固提升一、选择题1.(冲A)(2014年无锡模拟卷)“14世纪,葡萄牙人对阿拉伯三角帆船索具的改进同样重要,它使船只更适于迎风航行。船体结构和船帆索具方面的这些进步表明,这时的船只综合了北欧、地中海和中东早期船只各自的特点。其结果是船体更大,速度更快,操纵更灵敏,同时也更经济,因为它减少了100到200个划手及其食物和装备,大大增加了存放货物的空间。(《全球通史》)”与这段材料具有因果关系的史实是(B)-4-A.造船技术的进步B.新航路开辟C.工业革命D.蒸汽机的改良解析本题材料讲的是“造船技术的进步”,学生会去选A项。但题目问的是“与这段材料具有因果关系的史实”,如果不注意这一点就很容易答错。“造船技术的进步”是“新航路开辟”的条件,二者具有“因果关系”。B项正确。亨利王子2.15世纪中叶,有“航海家”之称的葡萄牙亨利王子,组织人力对西非沿海进行探航。这说明(A)A.新航路开辟受到封建统治者的支持B.葡萄牙亨利王子喜欢探险C.葡萄牙亨利王子热衷于传播天主教D.当时的欧洲王室都是航海家出身解析本题考查对新航路开辟原因、条件的理解。B项只是表面现象;C项不符合题干内容;D项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3.(2014年南京模拟卷)“麦哲伦十字架”(Magellan�sCross)位于宿雾岛东方的马克丹岛上。这是麦哲伦到达菲律宾后登陆的第一个地方。现在立于宿雾市政府对面那座小神殿中的“麦哲伦十字架”(见右图)是后来当地教会为纪念麦哲伦而修建的。菲律宾人此举是为了纪念他(C)A.完成了环球航行B.证明了地圆学说C.传播了西方文明D.带来了殖民灾难解析如果评价麦哲伦船队的航行,本题四个选项都是对的。但材料局限于麦哲伦本人,麦哲伦是死于菲律宾的,其本人并没有完成环球航行,因此他也没能证明地圆学说,A、B两项可以排除。C、D两项中,从材料来看,对麦哲伦是赞扬的、纪念的,可以排除D项,C项正确。4.(2014年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卷)16世纪,来自美国的玉米、烟草,亚洲的香料、茶叶,非洲的黄金、象牙等源源不断地流入欧洲市场。这一现象的出现得益于(A)A.新航路的开辟B.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C.汽船的出现D.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解析新航路开辟后,出现了“商业革命”,商品流通的数量和品种增多,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5-雏形开始出现。5.一知名旅行社宣称:“500年前,欧洲的探险家们凭着过人的毅力和白人的梦想,带着还算足够规模的船队征服了大西洋,触摸另一个‘野蛮’部落。其实你不用崇拜他们,今天你也可以参加‘重走新航路’实现你的航海家梦想。”材料中征服大西洋的航海家及其航行结果是(B)A.迪亚士——发现好望角B.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C.达·伽马——到达印度D.麦哲伦——证实地圆学说解析仔细解读材料,材料表明船队一直航行在大海中,最终发现了一个“野蛮”部落,说明这是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的记载。6.地圆说的流行是新航路开辟的重要条件之一。下图是新航路开辟不久一位德国人绘制的世界地图(图中只有欧洲、北非、南美洲及亚洲的一些地方),它反映出(C)A.世界各国的封闭状态被打破B.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C.人们对世界尚缺乏全面了解D.中国与西方的贸易日渐频繁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分析历史材料的能力。A项虽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但是应注意题干限定词“新航路开辟不久”,由图中也可以看出有许多地方还未发现,所以谈不上是“世界各国的封闭状态被打破”;B项形成的时间是在19世纪中期;新航路开辟是在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当时中国处于明朝统治时期,“海禁”政策阻碍了与西方的经济交流,故D项表述错误。二、非选择题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如果全球化把欧洲人迈入大洋当做开始的话,那么走在前列的首先是伊比利亚半岛国家。他们以高效的行政机器组织远航,怀揣着传播上帝福音和寻找黄金的期盼揭开了不同种族、不同文明的大碰撞,充满“内在动力”的帆船运载着奴隶、黄金、香料,也洒播着诸如“地球是圆的”等进步光芒。——巴勒克拉夫《处于变动世界中的历史》材料二处于欧洲上升时期的人们,对黄金的渴望近乎到了癫狂。仅1545—1560年间,西班牙每年从新大陆就运回黄金5500公斤,白银246000公斤,在这次世界范围内的财富大迁移过程中,西班牙和葡萄牙成为了无可争辩的运输队,而荷兰和英国则成为这次财富大迁移的最终受益者。——摘自方舟《从海洋开始人生的冒险家们》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伊比利亚半岛国家的西班牙、葡萄牙远航的“内在动力”是什么?(2)请你从整体史观的角度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影响。(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大量贵重金属的涌入对欧洲社会的发展变化产生的影响。-6-(4)西班牙、葡萄牙成为“无可争辩的运输队”的实际含义是指什么?解析第一问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用“概括”的方法回答新航路开辟的原因;第二问要求用“整体史观”来回答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回答此问必须站在一定的高度,有全局观念,高屋建瓴,对高二的学生来说难度较大;第三问也是答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但和上一问的影响不同,题目要求的很具体,答具体的某一个影响,不要把什么影响都答上去,人教版课本上可以找到有关表述;第四问课本上没有表述,教师或可以对学生进行简单介绍扫清障碍,或可以作为课外探究问题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答案(1)内在动力:建立高效的行政机器;对黄金的渴求;热衷传播天主教;科技的进步等。(2)影响:打破世界各文明区域间孤立、分散、隔绝的状态,世界市场初具雏形。(3)影响:由于黄金、白银大量流入欧洲,造成物价上涨,依靠固定地租为生的封建地主地位下降,从事商品生产的资产阶级实力上升,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封建制度的衰落。(4)含义:掠夺来的财富供本国封建统治阶级挥霍享乐,未能转化为资本的原始积累,财富最终流入工业比较发达的英国。史料研读殖民者海外探险与郑和下西洋的不同目的材料一你应了解有关中国人的情况,他们何时到来?他们来自多远的地方?他们什么时候前来马六甲或其他地方贸易?他们带来多少商品?他们每年驶来多少艘船?他们船只的形状和大小如何?他们是否当年返航回国?他们在马六甲或其他任何国家是否设有商栈?他们是否是富有的商人?他们生性懦弱还是尚武好战?他们有无武器或火炮?他们身穿什么样的服装?他们身材等方面的情况如何?他们是基督徒还是异教徒?他们的国家是否很大?他们是否有几个国王?他们国中
本文标题:【名师导学】2015年春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3408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