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天津市河东区2016年中考数学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word版)
天津市河东区2016年中考数学模拟试卷(解析版)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2题,共计36分)1.下列运算:sin30°=,=2,π0=π,2﹣2=﹣4,其中运算结果正确的个数为()A.4B.3C.2D.1【分析】根据特殊角三角函数值,可判断第一个;根据算术平方根,可判断第二个;根据非零的零次幂,可判断第三个;根据负整数指数幂,可判断第四个.【解答】解:sin30°=,=2,π0=1,2﹣2=,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特殊角三角函数值,熟记特殊角三角函数值是解题关键,注意负整数指数幂与正整数指数幂互为倒数.2.在△ABC中,∠A:∠B:∠C=3:4:5,则∠C等于()A.45°B.60°C.75°D.90°【分析】首先根据∠A:∠B:∠C=3:4:5,求出∠C的度数占三角形的内角和的几分之几;然后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180°乘以∠C的度数占三角形的内角和的分率,求出∠C等于多少度即可.【解答】解:180°×==75°即∠C等于75°.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3.一元二次方程4x2+1=4x的根的情况是()A.没有实数根B.只有一个实数根C.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D.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分析】先求出△的值,再判断出其符号即可.【解答】解:原方程可化为:4x2﹣4x+1=0,∵△=42﹣4×4×1=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根的判别式,熟知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与△的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4.顺次连接矩形ABCD各边中点,所得四边形必定是()A.邻边不等的平行四边形B.矩形C.正方形D.菱形【分析】作出图形,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可得EF=GH=AC,FG=EH=BD,再根据矩形的对角线相等可得AC=BD,从而得到四边形EFGH的四条边都相等,然后根据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解答.【解答】解:如图,连接AC、BD,∵E、F、G、H分别是矩形ABCD的AB、BC、CD、AD边上的中点,∴EF=GH=AC,FG=EH=BD(三角形的中位线等于第三边的一半),∵矩形ABCD的对角线AC=BD,∴EF=GH=FG=EH,∴四边形EFGH是菱形.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菱形的判定,矩形的性质,作辅助线构造出三角形,然后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是解题的关键.5.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x2﹣6x﹣10=0时,下列变形正确的为()A.2=1C.2=19【分析】方程移项变形后,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化简得到结果,即可做出判断.【解答】解:方程移项得:x2﹣6x=10,配方得:x2﹣6x+9=19,即(x﹣3)2=19,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熟练掌握完全平方公式是解本题的关键.6.某校九年级数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调查了若干名家长对“初中学生带手机上学”现象的看法,统计整理并制作了如下的条形与扇形统计图.依据图中信息,得出下列结论:(1)接受这次调查的家长人数为200人(2)在扇形统计图中,“不赞同”的家长部分所对应的扇形圆心角大小为162°(3)表示“无所谓”的家长人数为40人(4)随机抽查一名接受调查的家长,恰好抽到“很赞同”的家长的概率是.其中正确的结论个数为()A.4B.3C.2D.1【分析】(1)根据表示赞同的人数是50,所占的百分比是25%即可求得总人数;(2)利用360°乘以对应的百分比即可求得圆心角的度数;(3)利用总人数乘以对应的百分比即可求解;(4)求得表示很赞同的人数,然后利用概率公式求解.【解答】解:(1)接受这次调查的家长人数为:50÷25%=200(人),故命题正确;(2)“不赞同”的家长部分所对应的扇形圆心角大小是:360×=162°,故命题正确;(3)表示“无所谓”的家长人数为200×20%=40(人),故命题正确;(4)表示很赞同的人数是:200﹣50﹣40﹣90=20(人),则随机抽查一名接受调查的家长,恰好抽到“很赞同”的家长的概率是=,故命题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综合运用,从不同的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扇形统计图直接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大小.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总体数目=部分数目÷相应百分比.7.若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的长为2,则其内切圆半径的长为()A.B.2﹣2C.2﹣D.﹣2【分析】由于直角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是斜边的一半,由此可求得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进而可求得两条直角边的长;然后根据直角三角形内切圆半径公式求出内切圆半径的长.【解答】解:∵等腰直角三角形外接圆半径为2,∴此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4,两条直角边分别为2,∴它的内切圆半径为:R=(2+2﹣4)=2﹣2.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外接圆和三角形的内切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要注意直角三角形内切圆半径与外接圆半径的区别:直角三角形的内切圆半径:r=(a+b﹣c);(a、b为直角边,c为斜边)直角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R=c.8.函数y=﹣x+1与函数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大致图象是()A.B.C.D.【分析】根据一次函数的图象性质得到y=﹣x+1经过第一、二、四象限;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性质得到y=﹣分布在第二、四象限,然后对各选项进行判断.【解答】解:函数y=﹣x+1经过第一、二、四象限,函数y=﹣分布在第二、四象限.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反比例函数y=(k≠0)的图象为双曲线,当k>0,图象分布在第一、三象限;当k<0,图象分布在第二、四象限.也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图象.9.如图,直线l与半径为5cm的⊙O相交于A、B两点,且与半径OC垂直,垂足为H.若AB=8cm,l要与⊙O相切,则l应沿OC所在直线向下平移()A.1cmB.2cmC.3cmD.4cm【分析】连接OB,根据已知条件可以推出HB=4cm,所以OH=3cm,HC=2cm,所以l应沿OC所在直线向下平移2cm.【解答】解:连接OB,∴OB=5cm,∵直线l⊙O相交于A、B两点,且与AB⊥OC,AB=8cm,∴HB=4cm,∴OH=3cm,∴HC=2cm.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垂径定理、勾股定理、切线性质,解题的关键在于求HC和OH的长度.10.如图,在直角∠O的内部有一滑动杆AB,当端点A沿直线AO向下滑动时,端点B会随之自动地沿直线OB向左滑动,如果滑动杆从图中AB处滑动到A′B′处,那么滑动杆的中点C所经过的路径是()A.直线的一部分B.圆的一部分C.双曲线的一部分D.抛物线的一部分【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得到OC=AB=A′B′=OC′,从而得出滑动杆的中点C所经过的路径是一段圆弧.【解答】解:连接OC、OC′,如图,∵∠AOB=90°,C为AB中点,∴OC=AB=A′B′=OC′,∴当端点A沿直线AO向下滑动时,AB的中点C到O的距离始终为定长,∴滑动杆的中点C所经过的路径是一段圆弧.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轨迹,圆的定义与性质,掌握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是解题的关键.11.如图,在x轴的上方,直角∠BOA绕原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若∠BOA的两边分别与函数y=﹣、y=的图象交于B、A两点,则∠OAB的大小的变化趋势为()A.逐渐变小B.逐渐变大C.时大时小D.保持不变【分析】如图,作辅助线;首先证明△BOM∽△OAN,得到;设B(﹣m,),A(n,),得到BM=,AN=,OM=m,ON=n,进而得到mn=,mn=,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性结论;运用三角函数的定义证明知tan∠OAB=为定值,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如图,分别过点A、B作AN⊥x轴、BM⊥x轴;∵∠AOB=90°,∴∠BOM+∠AON=∠AON+∠OAN=90°,∴∠BOM=∠OAN,∵∠BMO=∠ANO=90°,∴△BOM∽△OAN,∴;设B(﹣m,),A(n,),则BM=,AN=,OM=m,ON=n,∴mn=,mn=;∵∠AOB=90°,∴tan∠OAB=①;∵△BOM∽△OAN,∴===②,由①②知tan∠OAB=为定值,∴∠OAB的大小不变,故选:D.【点评】该题主要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等知识点及其应用问题;解题的方法是作辅助线,将分散的条件集中;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等知识点来分析、判断、推理或解答.12.二次函数y=ax2+bx+c(a≠0)的部分图象如图,图象过点(﹣1,0),对称轴为直线x=2,下列结论:①4a+b=0;②9a+c>3b;③8a+7b+2c>0;④当x>﹣1时,y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增大.其中正确的结论有()A.1个B.2个C.3个D.4个【分析】根据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2,则有4a+b=0;观察函数图象得到当x=﹣3时,函数值小于0,则9a﹣3b+c<0,即9a+c<3b;由于x=﹣1时,y=0,则a﹣b+c=0,易得c=﹣5a,所以8a+7b+2c=8a﹣28a﹣10a=﹣30a,再根据抛物线开口向下得a<0,于是有8a+7b+2c>0;由于对称轴为直线x=2,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得到当x>2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解答】解:∵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2,∴b=﹣4a,即4a+b=0,(故①正确);∵当x=﹣3时,y<0,∴9a﹣3b+c<0,即9a+c<3b,(故②错误);∵抛物线与x轴的一个交点为(﹣1,0),∴a﹣b+c=0,而b=﹣4a,∴a+4a+c=0,即c=﹣5a,∴8a+7b+2c=8a﹣28a﹣10a=﹣30a,∵抛物线开口向下,∴a<0,∴8a+7b+2c>0,(故③正确);∵对称轴为直线x=2,∴当﹣1<x<2时,y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增大,当x>2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故④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二次函数y=ax2+bx+c(a≠0),二次项系数a决定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和大小,当a>0时,抛物线向上开口;当a<0时,抛物线向下开口;一次项系数b和二次项系数a共同决定对称轴的位置,当a与b同号时(即ab>0),对称轴在y轴左;当a与b异号时(即ab<0),对称轴在y轴右;常数项c决定抛物线与y轴交点.抛物线与y轴交于(0,c);抛物线与x轴交点个数由△决定,△=b2﹣4ac>0时,抛物线与x轴有2个交点;△=b2﹣4ac=0时,抛物线与x轴有1个交点;△=b2﹣4ac<0时,抛物线与x轴没有交点.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6题,共计18分)13.计算(+)(﹣)的结果为﹣1.【分析】根据平方差公式:(a+b)(a﹣b)=a2﹣b2,求出算式(+)(﹣)的结果为多少即可.【解答】解:(+)(﹣)==2﹣3=﹣1∴(+)(﹣)的结果为﹣1.故答案为:﹣1.【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①与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一致,运算顺序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②在运算中每个根式可以看做是一个“单项式”,多个不同类的二次根式的和可以看“多项式”.(2)此题还考查了平方差公式的应用:(a+b)(a﹣b)=a2﹣b2,要熟练掌握.14.因式分解:4m2﹣16=4(m+2)(m﹣2).【分析】此题应先提公因式4,再利用平方差公式继续分解.平方差公式:a2﹣b2=(a+b)(a﹣b).【解答】解:4m2﹣16,=4(m2﹣4),=4(m+2)(m﹣2).【点评】本题考查了用提公因式法和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一个多项式有公因式首先提取公因式,然后再用其他方法进行因式分解,同时因式分解要彻底,直到不能分解为止.15.用2,3,4三个数字排成一个三位数,则排出的数是偶数的概率为.【分析】首先利用列举法可得:用2,3,4三个数字排成一个三位数,等可能的结果有:234,243,324,342,423,43
本文标题:天津市河东区2016年中考数学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word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344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