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第12课 大一统的汉朝
秦始皇汉武帝标题一:请输入文本……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沁园春·雪请问:这里的秦皇汉武分别指谁?第十二课大一统的汉朝阅读材料:西汉建立后,面临的是一种怎样的经济形势?民失作业,而大饥馑。·····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汉书·食货志》注:①饥馑(jin):指庄稼收成不好或没有收成.②醇驷(chunsi):四匹毛色一样的马.荒凉、萧条、贫困如此萧条的经济形势,是怎样造成的?汉高祖和他的后继者又是怎样解决这一问题的呢?一、文景之治萧条原因:秦的暴政和长年的战争采取措施:①吸取秦亡教训,轻徭薄赋②注重发展农业生产,奖励农桑③提倡节俭,以身作则④以德化民经过汉高祖、文帝和景帝的共同努力,汉朝经济发展了吗?你能从教材中找出一个事例证明吗?一、文景之治结果:社会安定、百姓富裕、文景之治事例:1、粮仓丰满、新谷子压着陈谷子一直堆到仓外2、大量铜钱多年不用,串钱的绳子烂了,散钱多的无法计算文景之治时的盛世景象:“海内安宁,家给人足。”——《资治通鉴》“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汉书•食货志》注:①都鄙:城市和农村。②廪庾(linyu):粮仓。评价:文景之治是我国封建社会第一个“治世”,为西汉鼎盛局面的到来奠定了物质基础。二、汉武帝的大一统大一统局面出现的原因:①客观条件:汉初六七十年的休养生息带来的经济繁荣,为西汉进入繁盛时期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②主观因素:汉武帝雄才大略,善于用人。二、汉武帝的大一统16岁的刘彻登上大汉帝国宝座之后,雄心勃勃,准备一展雄才大略。你认为,困扰他的问题有哪些?状况一:P68倒数第二段状况二:P68末段诸侯国问题(王国问题)思想不统一主父,朕今日听闻梁王出行都与朕无异了,还自造弓箭数十万,库存的珠宝玉器多于京师,长此下去,必影响国体,朕欲除此祸患,不知主父可有高见?主父偃:•“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于是上从其计。(一)政治上: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国势力;并借故削去了当时半数的侯国。想一想:“推恩令”有何巧妙之处?诸侯国嫡长子长子次子儿子中央统辖儿子儿子儿子儿子儿子儿子假如一个诸侯王的封地有左图那么大,他有4个儿子。根据推恩令,他的封地变成多大了呢?推恩令后的诸侯王封地董爱卿,近来朕心中颇为烦闷,诸王门下的那些宾客又在批评朕的政策,指责中央,唧唧歪歪,吵得朕心神不宁,不知爱卿可有对策?(二)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道家韩非子法家废除诸子百家的主张,把儒家思想作为正统思想。董仲舒仅仅如此是不够的,为了大一统思想深入人心,我们还应该采取更多的措施。(三)文化上:大力推行儒家教育,设太学,以儒家的《五经》作为教材我国古代最高学府同学们,朕在政治、思想、文化的问题解决了,但在经济、军事上还存在严重的问题?朕又该怎样解决呢?(四)经济上:把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五)军事上:抗击匈奴西汉进入鼎盛时期弹性教材:P69动脑筋题董仲舒死后,汉武帝有一次经过他的墓地,特意下马。后来把他的墓叫做“下马陵”。武帝在那儿下马说明了什么?说明武帝对董仲舒的怀念和敬重。三、东汉的政治自读提示(一)东汉建立的时间、开国皇帝、都城?(二)东汉初期出现了怎样的政治局面?(三)中期以后的政治局面怎样,结果如何?(一)东汉的建立公元__年,西汉灭亡。公元___年,____称帝,定都___,史称____。刘秀就是______。925刘秀洛阳东汉光武帝“光武中兴”(二)中期以后:外戚宦官交替专权这副图反映了什么问题?影响怎样?政治黑暗统治腐朽(三)结果:大规模农民战争爆发,东汉名存实亡背景:措施①减轻农民的、和;②注重发展生产;③提倡,并以身作则;④重视“”。意义(作用):西汉初年,经济。萧条节俭以德化民农业徭役兵役赋税使社会安定,百姓富裕起来,国库充裕,景帝后期经济繁荣,为“大一统”的局面奠定物质基础。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治世”/“盛世”。客观:文景之治主观:汉武帝雄才大略,善于用人汉武帝的大一统政治:推恩令,削弱诸侯国势力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文化:兴办太学,以儒家五经为教材经济:把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发行五铢钱军事:抗击匈奴使西汉进入鼎盛时期原因措施结果—1、辨识图:下列图中,能正确表示西汉与东汉关系的是哪一幅?西汉东汉西汉东汉西汉东汉√练一练你能做对吗2、以下四个皇帝的在位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汉高祖②汉武帝③汉景帝④汉文帝A.①④③②B.③④①②C.①②③④D.②③④①3、汉武帝“罢黜百家”中的“百家”是指()A、诸子百家B、道家和兵家C、法家和墨家D、除儒家以外的诸子百家4、假如你生活在汉武帝时期,要进入全国的最高学府太学接受教育,必须到()A.长安B.洛阳C.咸阳D.开封5、汉武帝时期提出“推恩令”的是哪位大臣?()A.董仲舒B.晁错C.李斯D.主父偃6、汉武帝削弱诸侯国势力的实质是()A.剥夺王国的封地B.分割王国的封地C.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封建统治D.收回王国官吏的任免权7、当今党和政府正在带领全国人民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努力,而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也曾出现过“文景之治”的和谐社会景象。它是指()A.西汉初年的政治统治局面B.西汉文帝、景帝时期的清明统治C.汉武帝时期的大一统局面D.文帝、景帝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8、“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及了中国古代多位杰出君王。其中“汉武”最主要的功绩是()A.创立中央集权B.实行郡国并行制C.实现了西汉的大一统D.使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秦始皇的“焚书坑儒”的异同点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相同点目的实质不同点方式和结果加强中央集权文化专制采用法家思想,对其它思想粗暴破坏,加速了秦朝的灭亡独尊儒术(吸收法、道思想),以儒学为正统思想,促进了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和巩固谢谢观看
本文标题:第12课 大一统的汉朝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3489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