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主题五近现代西方大国的沉浮与近现代的中国梦新航路开辟开启了世界近代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历程,直至今天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快,世界大国经历了兴衰。世界不同国家有不同崛起之路,或以贸易取胜,或以军事取胜;世界大国崛起具有不同的条件,其兴衰实质反映了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演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主题解读]本主题涉及的英国的兴衰、德国的崛起与衰落、美国的持续发展、苏联(俄罗斯)的兴衰、亚洲强国——日本等及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独立富强的“中国梦”,一直是高考命题考查的重点。高考主要从近代以来世界大国兴衰历程中吸取经验教训,同时注重对近代以来几代先进中国人为争取民族独立、国家富强进行的抗争与探索的考查。[命题视角]视角一近现代以来西方大国之梦的条件、特点及大国沉浮的借鉴与启示【考情荟萃】2015年:山东卷第40题从史学研究角度,考查英国近代崛起及对世界的贡献的分析认识;安徽卷第37题从经济体系形成与演变角度考查英国、美国大国沉浮的历程及认识。2014年:山东卷第39题,以“奴隶贸易”为切入点,考查英国近代经济发展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江苏卷第25题考查英国现代化过程中,农业革命与工业革命的关系等。2013年:江苏卷第23题以罗斯福新政切入考查美国经济体制的调整;天津卷第14题考查英国近代化历程。2012年:天津卷第14题考查德意志崛起及特点。2011年:江苏卷第23题考查英国在政治变革与经济发展方面的现代化潮流变革等。【考题例证】(2015·安徽文综,3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有学者认为,在16~19世纪中叶的世界经济发展中,英国的地位步步上升,最终独占鳌头,成为世界经济体系中的最大剥削者。下表所列为英国在这一进程中的历史事件。表英国历史大事年表(部分)1562年英国的非洲奴隶贸易开始1583年英国人开始在北美殖民1600年伦敦商人组建东印度公司1651年英国议会颁布《航海条例》17世纪中后期三次英荷战争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1742年英国与西班牙发生贸易战争1825年史蒂芬孙的蒸汽机车运行成功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材料二“二战”后世界经济演进的路线,是由解决了欧洲欠美国重建债务的盟国间金融协定所决定的。针对这些协定的谈判,将冲突从战场上转移到了外交家的会议室里。盟国与轴心国之间此前的角逐让位于盟国彼此之间的竞赛,而美国则从这场竞赛中胜出。——[美]迈克尔·郝德森《金融帝国:美国金融霸权的来源和基础》材料三任何国家和民族在追求自身发展时,若一直忽视甚至无视全人类共同利益的存在,则不仅损害自身,更要殃及全人类。——贺金瑞《全球化与交往实践》(1)结合所学知识,为材料一中的“英国历史大事年表”补充两件大事并说明理由。(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在“二战”后世界经济演进中是如何胜出的?(3)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和美国确立各自经济地位主要方式的不同及其启示。命题立意本题利用图文材料综合考查对近现代英美两国经济发展的变化,隐性考查英美两国崛起这一热点的分析、综合评价的认识。解题突破第(1)问,依据材料一“16~19世纪中叶”时间限定,参照表中所给事件,可以判断出“重大事件”主要是英国在早期殖民扩张时期和工业革命时期的表现,据此结合所学史实回答;第二小问理由,分别从开始确立海上霸权、开始工业革命、推动“蒸汽时代”到来、最终确立世界殖民霸权等方面归纳。第(2)问,根据材料二“欧洲欠美国重建债务”“金融协定”“金融帝国”“美国金融霸权”等关键信息,结合所学,可以从二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背景、美国对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贸总协定的控制、实施马歇尔计划等方面归纳。第(3)问,第一小问不同,据材料,结合所学,可以从英国侧重殖民方式和直接的经济入侵、美国侧重利用优势经济资源以相对和平的方式进行发展;第二小问启示,可以从经济发展中心的变化、影响经济发展因素的变化、世界经济发展的方向、国家利益与人类整体利益的关系等角度分别归纳。参考答案(1)大事:1588年,英国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理由:英国开始确立海上霸权,有利于其海外扩张。大事:1785年,瓦特改良的蒸汽机投入使用。理由:导致“蒸汽时代”的到来。(2)分析:二战后,西欧国家普遍衰落,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以英镑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难以难系。美国利用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贸总协定,加强其在国际金融和贸易领域的特权和支配地位;实施马歇尔计划扶持和控制西欧国家。(3)不同:英国:通过殖民扩张,商品输出和不平等贸易,在19世纪中后期成为世界工厂和贸易中心。美国:利用资金、技术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优势,以资本输出为主,通过谈判协商,在二战后的世界金融和贸易体系中占主导地位。启示:世界经济体系的中心不是一成不变的;促使世界经济体系变化的因素是多样的;世界经济日益朝着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各国在追求自身发展时,应注重全人类共同利益,追求互利共赢。【深化拓展】对近现代大国崛起的反思及认识(1)反思①俄罗斯(苏联、俄国):经济、政治、法律等各项改革要协调进行;经济改革要关注民生的改善;政治改革要注重权力的监督和法制建设;各项政策要随环境、历史背景的变化而不断调整;改革的挫折意味着新起点的开始。②德国:分裂削弱国家实力,统一能增强国力;外交是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手段;在欧洲大陆的政治版图上结盟或不结盟都是为了谋求国家利益;积极的民族精神能使国家奋起,扭曲的民族精神易使国家偏离正确的轨道。③美国:科技是国家发展的根本;善于抓住机遇和吸收外来优秀成果提升自己;法律是自由的保障,重视法律制度建设;发展不能以强权为保护伞。(2)认识①大国崛起不能靠武力。②许多大国只是昙花一现,唯有葡萄牙、西班牙、英、法、美、俄才算得上是真正大国。③葡萄牙、西班牙是市场经济的发端国,英、法是自由市场经济和多党议会制的创始国,美国是用市场经济无形的手与政府干预有形的手共同调节经济的开山之祖。④这些国家都没有离开市场经济,都有一个稳定的宪政制度。⑤全球经济一体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视角二先进中国人争取民主、独立、富强,探索与抗争的近代“中国梦”【考情荟萃】2015年:天津卷第13题从外交角度切入,考查清末至近代中国的外交考查中国民族独立富强之梦的历程;浙江卷第38题从近现代中国的外交及国际地位的变化考查中华民族独立富强之路等。2014年:课标全国I卷第41题通过修改中学历史教科书“抗日战争”内容的目录,考查全民族抗战的史实。2013年:江苏卷第22题通过不同时期国共两党关系考查争取民族独立富强的探索史实。2012年:福建卷第38题考查近代以来为了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艰辛探索的民族复兴之路;广东卷第38题考查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2011年:福建卷第38题考查中国文明历程及中国形象等。【考题例证】(2013·江苏单科,22)不同的历史时期,国共两党合则有利于民族的利益,分则有损民族的利益。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二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日本侵略者眼中看到的只有武器而看不到人。他们只从两国军事力量的对比出发,以为只要给中国有力的“一击”,只需要几个月就可以使中国屈服。可是,他们的算盘完全打错了,结果大大出乎他们意料,深深地陷入中国全民族抗战的泥淖中无法自拔。——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材料三孙先生手创之中国国民党,历尽艰辛,无数先烈前仆后继,终于推翻帝制,建立民国。光辉业迹,已成定论。国共两度合作,均对国家民族作出巨大贡献。首次合作,孙先生领导,吾辈虽幼,亦知一二。再次合作,老先生主其事,吾辈身在其中,应知梗概。事虽经纬万端,但纵观全局,合则对国家有利,分则必伤民族元气。今日吾弟在台主政,三次合作,大责难谢。……评价历史,展望未来,应天下为公,以国家民族利益为最高准则,何发党私之论!——1982年7月24日《廖承志致蒋经国先生信》(节选)请回答:(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当时中国所处的政治状况。为了深入地推进革命,国共两党发动了哪一重大军事斗争?结合所学知识,辩证地指出国民革命运动的结局。(2)综合材料一、二,指出日本侵略者对中国形势的错误估计。材料二提及“民族凝聚力”深刻影响了这场反侵略斗争,举例说明这种“凝聚力”在政治、军事上的主要表现。(3)书信往往带有浓厚的亲情、乡情,反映写信者的诚挚愿望。据材料三,指出作者的政治愿望。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有利于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积极因素。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两次国共合作及新时期海峡两岸关系的进展,实际考查了中国近代追求民族独立、富强的历程,折射出对近代中国梦的考查,主要考查分析、说明、归纳现象的能力。解题突破第(1)问,结合地图中北伐战争前中国军阀割据混战局面及国民大革命的结局概括回答。第(2)问,结合材料一当时中国内战状况及材料二“日本侵略者眼中看到的只有武器而看不到人。他们只从两国军事力量的对比出发”信息概括日本的“错误估计”,结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及国共合作抗日的史实概括回答“主要表现”。第(3)问,结合材料三“今日吾弟在台主政,三次合作,大责难谢。……评价历史,展望未来,应天下为公,以国家民族利益为最高准则,何发党私之论!”信息概括回答“政治愿望”,第二小问,从历史传统、民族感情和交流实践概括回答。参考答案(1)状况:军阀割据;国民党在南方建立革命根据地。斗争:国共联合发动北伐战争。结局:动摇了(或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民革命失败(或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2)错误估计:日本认为国民革命失败导致内战纷争,忽视中国再次的凝聚团结;日本认为军事上强于中国,忽视中国人民的斗志。主要表现:政治上:国共两党合作,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军事上:国民政府组织正面战场抗战,共产党领导敌后抗日,战略上相互配合。(3)政治愿望:国共再度合作,实现民族的复兴。积极因素:两岸同胞的民族感情;国共合作的历史传统;海峡两岸交流日趋频繁(或“九二共识”等)。【深化必备】近代中国的主要“救国”思潮(1)资产阶级改良思想: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为发展资本主义,维护清朝统治,在接受早期维新思想的基础上,创立了比较完整的中国资本主义改良思想。维新思想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一种进步思想,对封建专制制度和传统观念进行了冲击,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为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打下了基础,具有思想解放的启蒙作用。但由于资产阶级的局限性,维新思想还包含了浓厚的封建色彩,它最终没能挽救清朝的腐朽统治,更没能挽救中国的民族危机。(2)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面对中华民族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以孙中山、章太炎、邹容、陈天华等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发展资本主义,振兴中华,创立了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思想。三民主义是其思想的主体。(3)民主与科学思想:以陈独秀、胡适、李大钊等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为打破封建束缚,求得“思想的解放”,在思想文化领域向封建思想文化发起猛攻。其思想的主要内容有:以民权、平等思想和达尔文进化论作指导思想,倡导民主、自由、平等、科学等。民主与科学的思想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思想,它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促成了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开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视角三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的“中国梦”【考情荟萃】2014年:浙江卷第39题考查中法两国及两大文明交流下的外交、世界政治格局、文学艺术。2013年:福建卷第38题链接考查中国现代工业化的道路。2012年:福建卷第38题考查近代以来为了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艰辛探索的民族复兴之路;重庆卷第39题考查中国梦内涵的阐释。2011年:广东卷第39题考查对新中国计划经济体
本文标题:2016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课件:高考特色串讲 主题五 近现代西方大国的沉浮与近现代的中国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357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