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古诗词鉴赏比较模拟仿写型试题解题技巧
湘阴县第三中学古诗词鉴赏比较模拟仿写型试题解题技巧高考要求: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一、考什么?比较04年和05年湖南卷古诗词鉴赏题找出其不同点和相同点一、怎么考?A、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B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不同点:①续写、模拟、仿写的形式;②涉及的考点。相同点:①04年是对一首诗的分析,05年为两首比较;②命题思维走向:04年为纵向拓展,05年为横向对比。综合分析:05年湖南卷的题型设计与04年比较,由去年的开放性、单一性赏析过渡到今年的聚敛性、对比性赏析,考察指向更加明确,能力和知识的检测目标更加具体,思维方法趋向综合性,可以界定为“比较模拟仿写型”。关键提示:1、认真审读题干,确定仿的对象,拟的形式。2、读懂文本,强调整体理解。两诗写作之时,作者都是贬谪之身,正值壮年的柳宗元被贬为柳州刺史.曾任宰相的李德裕则在垂暮之年被弃置崖州。从诗中看,两人的处境与心境是有所不同的。(1)两诗都着一“望”字。李诗之“望”在首句,实写登楼,引领全篇,既表达了对君国的眷念与向往,又蕴含了对“帝京”遥不可及的感伤。柳诗之“望”在末句,虚写置身峰头,收束全篇。既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更表现了对“京华亲故“一为援手的急切期待。(2)两诗都写到了“山”。李诗曰“青山留人”,是面对群山阻隔欲归不能的自我安慰。诗人运用拟人和象征手法,抒发了看似平静超然,实则深沉悲凉的情感。柳诗曰“尖山似剑”,表达的是在草木变衰的秋天,思念家国愁肠如割的痛楚。诗人在运用比喻手法的基础上展开想象,直接抒发了奔迸而出的强烈感情。听邻家吹笙郎士元凤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这是一首颇具特色的听笙诗。笙是一种由多根簧管组成的乐器,其形参差如凤翼,其声清亮如凤鸣,故有“凤吹”之称。传说仙人王子乔亦好吹笙作凤鸣,此诗有以此相喻的意思。第一句,写宛如凤鸣的笙曲似从天而降,极言其超凡绝俗。“隔彩霞”三字,不直接描摹笙声,而说笙声来自彩霞之上,通过想象中的奏乐环境之美,烘托出笙乐的明丽绚烂。第二句,紧承上句,写诗人对笙声实际来源的悬想揣问。笙声奇妙,引得诗人寻声暗问。这一句不仅点了题,同时也间接地表现了笙乐的吸引力。第三句,承第二句而来,但诗情产生了跌宕。一墙之隔,竟无法逾越,咫尺天涯,顿生“天上人间”的怅惘和更加强烈的憧憬,从而激发更为绚丽的幻想。第四句,写诗人寻访不得之后的想象;与首句呼应,仍然从奏乐环境着笔;通过花的繁盛烂漫,写出乐声的明丽、热烈欢快;一个“疑”字,写出了似真似幻的感觉;以视觉意想写听觉感受(通感),别具一格。实战演练之一齐安郡中偶题杜牧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暮热游荷池上杨万里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这首诗中的诗人之恨是什么呢?联系杜牧的遭遇来看,其所表现的就是这样一种芳时不再、美人迟暮之恨。杜牧是一个有政治抱负和主张的人,而不幸生在唐王朝的没落时期,平生志事,百无一酬,这时又受到排挤,出为外官,怀着壮志难酬的隐痛,所以在他的眼底、笔下,连眼前无情的绿荷,也仿佛充满哀愁了。一、二两句写在一个酷暑的傍晚,诗人来到荷池上渴望饱尝一阵快风,用“细草摇头忽报侬”写细草因风而动,仿佛在高兴的告知诗人来了一阵清风;三、四两句,正因为自己深感余热盈怀,所以觉得荷花也害怕热气,到了傍晚还深深躲在荷叶底下不愿露面,用荷花的“深藏”来写出天气之热,化静为动,富有动态美。整首诗充满生活气息,新鲜、轻松,写的是热,透露出的是“清爽”之情。这两首诗都运用了拟人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前一首的“绿荷”有“恨”而“背西风”,含有诗人之恨,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基调凄怨低沉。后一首的“荷花”因怕热(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是“愁热”,却呈现娇羞之态,)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趣。第一题实战演练之二柳李商隐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咏柳曾巩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1)两首咏柳诗中,李诗以柳自喻,重在抒情,以春日之柳的繁盛,反衬秋日之柳的零落憔悴,表现对秋柳也是对自己的悲叹之情;曾诗以柳喻人(喻指社会上的某种人),重在议论,以春柳的轻狂不可一世与其遭受清霜后的可耻悲惨下场对比,表达了对倚势猖狂、得志一时的小人的憎恶之情。(2)曾诗“倚”字和李诗“逐”字都运用拟人手法,“倚”字生动地突出了小人得志、倚势猖狂的丑态。李诗中本来是东风吹动柳枝,用一“逐”字,说柳枝追逐东风,变被动为主动,形象更加生动可爱,表现了柳枝的蓬勃生气;第二题战场小结!1、审明题目要求:给定赏析文字的限制和暗示、范围和指向。2、重要前提:读懂文本3、语言表达要简明精要,直奔关键,要言不烦,坚决摒弃“写得越多,得分越高”的侥幸心理。
本文标题:古诗词鉴赏比较模拟仿写型试题解题技巧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370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