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1
庞大的人口压力资源相对短缺自然资源总量在世界排名人均占有量占世界人均值的比例土地资源31/3矿产资源33/5耕地资源41/3河流径流量61/4森林面积61/5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仍在发展,并迅速向农村蔓延;水土流失、荒漠化等生态破坏的范围仍在扩大,程度在加剧深刻的环境危机一、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1、必然性•庞大的人口压力(总量大,素质低)•资源短缺令人担忧(资源需求量大,人均占有量少,利用率•深刻的环境危机深刻的环境危机体现在(P99):①一些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和消费方式,使得自然环境面临极大的危机。②以城市为中心,大气、水体、固体废弃物、噪声等环境污染在发展,并迅速向农村蔓延。另一方面,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和草地资源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为特征的生态破坏的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剧。2、提出:1994年,《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一、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二、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循环经济1、循环经济(P101)A、含义: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根据资源输入、资源和使废弃物再生资源化等三个原则,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B、特点:以为手段,以为核心,以环境友好方式利用经济资源和环境资源,实现经济活动的。2、实现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工业:清洁生产农业:生态农业环境无害化技术减量化再利用提高生态效益生态化项目传统经济循环经济资源利用方式粗放利用资源输入减量化,集约利用资源利用率一次性利用,利用率低资源再利用,利用率高废弃物处置污染和废弃物大量排放废弃物再生资源化物质流动物质单向流动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结果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带来环境问题经济和生态效益相结合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比较小结:循环经济能最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做到生产和消费“污染排放最小化,废弃物资源化和无害化”,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环境效益。3、清洁生产:(P101)A、含义:从原料开采——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来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B、效益(P102)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在生产过程中控制大部分污染•其实质是从原料开采到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实施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生产模式。8.清洁生产是一种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有机结合的生产方法和措施,它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A.清洁厂区清洁设备健康工人B.清洁环境清洁生产清洁消费C.清洁能源清洁生产过程清洁产品D.清洁原料清洁能源清洁产品(C)比较项目清洁生产末端处理思考方式控制过程控制效果产污量排污量资源利用率资源耗用产品产量产品成本经济效益治理污染费用污染转移污染物消除在生产过程中污染物产生后再处理产品生产周期全过程控制污染物达标排放控制比较稳定产污量影响处理效果明显减少间接可推动减少减少减少增加无显著变化减少增加增加无显著变化降低增加(治理污染费用)增加减少(用于治理污染)减少随排放标准严格,费用增加无有可能河南某酒精总厂的清洁生产工艺流程清洁生产好处清洁生产前后对环境影响对比4、生态农业生态农业——用生态系统的观点,将农业生产和生态平衡纳入协调一致的轨道,充分发挥生态经济效益,以促进持续增产的农业经营方式。生态农业的案例:江西千烟州立体农业北京留民营生态农业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珠江三角洲基塘生产等前提:以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80年代我国创造了许多具有明显增产增收效益的生态农业模式,如稻田养鱼、养萍,林粮、林果、林药间作的主体农业模式;农、林、牧结合,粮、桑、渔结合,种、养、加结合等复合生态系统模式;鸡粪喂猪、猪粪喂鱼等有机废物多级综合利用的模式。生态农业的生产以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重要前提,根据生物与环境相协调适应、物种优化组合、能量物质高效率运转、输入输出平衡等原理,通过食物链网络化、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充分发挥资源潜力和物种多样性优势,建立良性物质循环体系,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地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因此,生态农业是一种知识密集型的现代农业体系,是农业发展的新型模式。留民营生态农业主要措施(p103):(1)调整产业结构变单一农业为农林牧副渔五业并举(2)实行综合循环利用净化环境,保护土地(3)开发利用沼气、太阳能等新能源不同时空、多层次、多形式的新能源利用网络。能源形式利用方式能源分类沼气沼气池新能源太阳能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采暖房生物能省柴灶常规能源广开源流,开发利用新能源农业资源得以再生、综合效益突出。实现良性循环、北京留民营的生态农业补充材料:中国日报网站消息:“据联合国统计,2002年我国约有包括农产品在内的价值74亿美元的出口商品因绿色壁垒受阻。”9月7日,对中国数以万计的菜农和对日出口企业是一个黑色的日子。从这一天起,日本开始实施新的《食品卫生法》修正案。根据该法案的有关规定,如果发现有残留农药超标问题,可以预先禁止该食品的进口,这意味着中国对日出口蔬菜在前一阶段屡屡受阻之后,面临着一个更为严格的贸易壁垒。——生态农业是保护环境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思考:你认为采取哪些措施可以打破绿色壁垒?思考:你认为采取哪些措施可以打破绿色壁垒?①不使用化肥、农药,推广使用有机肥(农家粪肥和绿肥);②培育抗病虫害的高产、优质农产品;③转变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管理技术;④树立国际绿色环保标准,进行标准化生产;⑤强化农业结构的调整等5、绿色食品(P105):绿色食品是特指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其生长和加工过程必须是采用一种生态的和对环境友善的方式。生产过程中,允许有限制地使用农药、化肥、激素等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什么是白色污染?做为学生你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落实可持续发展原则?公众参与讨论作为中学生,我们能可持续发展做些什么?•不使用一次性木筷•参与垃圾分类回收•使用不含磷洗衣粉•自备篮子购物,抵制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将旧衣物、书籍捐赠给需要的人,以节俭为荣•使用再生纸•研制节水开关装置•响应和执行近海“休渔”政策•使用无氟冰箱•骑车或乘公共交通工具、学习或购物•不使用发泡餐具下图为某酒精厂清洁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5.与该厂废弃物有关的大气环境问题是()A.酸雨B.大气保温(温室)效应C.臭氧层空洞D.扬尘6.实施清洁生产后,该厂()A.实现了无废弃物排放B.生产重点转向对废弃物的综合利用C.隔断了与其他工厂的工业联系D.从生产过程的每个环节减少对环境的污染(B)(D)思考:(1)珠江三角洲丰富的造纸原料有,可实现农产品和加工业的废物利用。(2)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珠江三角洲发展造纸业时,针对出现的问题而采取的措施有哪些?农作物秸秆、甘蔗渣①工厂要实行清洁生产;②禁止排污和砍树;③回收废纸等。1.下列关于循环经济叙述错误的是()A.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唯一途径B.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C.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既能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又能降低环境污染D.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其中包括加快发展“循环经济”A江苏省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行业有化学工业、计算机及其他设备制造,建立循环经济模式后,这些行业生产可以()A、实现无废弃物排放B、生产重点转向对废弃物的综合利用C、隔断与其他工厂的工业联系D、减少资源消费量和污染排放量D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牛粪栽培双孢菇技术农民养了奶牛,主要为了生产牛奶,但牛要排泄粪便,利用粪便来种植蘑菇,这就利用了物质循环的概念,粪便不做废物而是肥料,蘑菇吸收这种便的营养,形成蘑菇供人们食用,这就是循环经济。农民既卖牛获得收益,同时在第二阶段又卖蘑菇获得收益。材料二:右图1、材料二中的生产模式在中国平原上最多,此种农业生产模式属于农业。2、试分析牛粪栽培双孢菇技术属于循环经济中的清洁生产吗?3、试分析材料中农业生产模式的优点。华北生态牛粪栽培双孢菇仅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循环经济,它属于循环经济的表达方面,但清洁生产要求从原料采集、产品生产、产品销售都对环境无影响,这在材料中并未体现。A、有利于农业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B、有利于农产品产量提高C、有利于农业剩余劳动力利用,提高农民收入,促进社会发展。读经济与环境关系图分析:(1)读图,此经济模式是否合理?(2)我国建设和谐社会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原因是:(3)缓解市区人口可工业过于集中所引起的环境问题的主要措施有哪些?合理人口压力巨大、资源短缺、深刻的环境危机。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07广东45.有机农业是完全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不使用农药、化肥等农用化学物质的一种农业类型。我国发展有机农业的优势是()A.农村劳动力丰富B.大型农业机械广泛使用C.耕地资源十分丰富D.气候类型多样06广东46.都市农业的发展对城市环境的积极影响表现为()A.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新的休闲方式B.保护开敞地,防止非法倾倒垃圾C.有利于城市化水平的提高D.改善城市微气候,美化城市环境【答案】BD【分析】A这句话是正确的,但这不属于都市农业对“环境”的积极影响。AD47、(全国卷Ⅱ)图2示意某雏形生态工业园区的产业链,箭头表示物质、能量流动过程,其中虚线箭头表示副产品或废气物的流动。完成(1)—(3)题(1)图中a、b、c分别代表A.电厂、化工厂、盐场B.盐场、电厂、化工厂C.电厂、盐场、化工厂D.盐场、化工厂、电厂(2)该生态工业园区中A.发电厂的废水、废气与废渣得到有效利用B.制盐的副产品得到利用C.建材厂有效果利用了盐场的废气物D.化工厂的废气物得到利用(3)该生态工业园区可能位于A.晋南B.粤北C.冀东D.闽西(C)(B)(C)思考:有盐场的地方应在哪里?(1)以甲地为代表的/////所示地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2)丙所在的地形区是________,这个地区的大城市由于大气污染形成的环境问题主要是________,形成这一环境问题的气候条件是________,当地的能源消费结构特点是________。(3)乙为低山丘陵地区,由于气候多雨,加之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这一地区的易发生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4)图中1-8各城市面临的最大环境资源问题是________,其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图中A-F各城市,由于能源结构以________为主,冬季采暖季长,又以_____工业最为集中,所以环境污染以________最为突出。(6)从以上事例,可以总结得出,环境问题的分布具有明显的________性特征,这主要是由于各地区的社会经济不同,以及________条件的差异所致。荒漠化盆地酸雨湿润多雨以燃煤为主不合理耕作,过度砍伐树木水土流失水资源缺乏河流水量及地下水量小;冬季降水少,春季多风,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燃煤重大气污染地域自然环境第六章结构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直面环境问题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依照时间线索,侧重历史发展侧重当代的环境问题侧重当代和未来解决环境问题的出路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时间线索)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必然性途径庞大的人口基数严重的资源短缺深刻的环境危机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生态农业发展中大国
本文标题: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3734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