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人民币国际化的利弊分析关键词:人民币国际化,特里芬难题,货币替代,政策两难,机遇摘要: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不断深入,人民币国际化问题成为备受关注的热点。学者们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含义、条件以及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途径等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形成了很多有价值的的成果,其中也包括对人民币国际化利弊的两面性阐述。在以往前人的研究基础之上,进一步对该问题作了具体的解析。一、人民币国际化的含义货币国际化是指一种货币在国际范围内发挥价值尺度、支付手段、价值储备等货币功能,最终成为被国际市场广泛使用和持有的国际货币的过程。关于人民币国际化,国内学者有不同意见。一种观点认为,它指人民币具有国际货币职能,因此,在人民币还未成为自由兑换货币的情况下,不具备国际货币资格,至于人民币目前在部分周边国家和地区流通,属非制度性安排,是区域内国际经济贸易便利化之举。另一种观点认为,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走向国际化的趋势,因此,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长期过程,目前人民币在部分周边国家和地区流通,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开始。也有学者认为,1996年12月人民币实现在经常项目下可自由兑换,标志着人民币开始向国际化迈进,或者说人民币国际化趋势已正式开始。本人的观点是,人民币国际化指人民币从走向国际化趋势开始,最终成为可自由兑换的具国际货币职能的世界货币。事实上,自20世纪90年代起,人民币已在部分周边国家和地区开始使用,且范围逐渐扩大,人民币已部分充当交易货币和国际清算手段。近些年,在中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边境贸易中,人民币已被普遍作为支付和结算的硬通货,人民币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货币可自由兑换,在一些国家和地区甚至可以全境或局部通用,有的国家和地区官方已正式宣布人民币为可自由兑换货币并公布人民币的外汇牌价。特别是在东南亚地区,人民币已享有“第二美元”的待遇,许多居民把它作为一种重要的储藏手段。以上种种迹象表明,人民币国际化至少可以说区域国际化趋势已开始呈现。但是,我们更应看到,目前人民币国际化还处于初步阶段,人民币在周边国家和地区流通与真正意义上履行国际货币职能尚有较大差距。一般来说,一国货币要真正成为国际货币,首先必须是完全可自由兑换,即在资本项目下也是可以自由兑换的,这是一个基本条件,很显然,人民币目前尚做不到这一点。其次,在衡量货币国际化程度的各项指标中,人民币在境外除作为支付手段和结算货币之外,其他指标都很弱。再次,人民币在境外流通最多的国家和地区主要是东南亚,而东南亚地区的经济总量在全球经济贸易中所占份额相当有限。此外,人民币在部分周边国家和地区流通仅仅是一种自发行为,具有民间性质,还不是官方所作的正式的制度性安排。二、人民币国际化的必要性在国内改革开放、向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稳步迈进的背景下,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货币走向国际化具有客观必要性。改革开放30年来的政策极大地改变了我国的经济面貌,市场经济观念深入人心。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只有主动调整自己,融人世界经济大循环中,才不至于再次失去历史性机会。金融体制改革是我国经济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市场金融体系必定是开放的体系,货币的可兑换性是这个体系的应有之义。顺应自然,创造条件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可以说是我们的历史选择。在今后的20多年内,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及实力将名列世界前茅,但要使我国角逐国际市场,成为世界性经济大国,必须解决人民币的可兑换问题,进而使之成为国际货币。人民币逐步国际化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深化的客观要求。(一)在我国加入WTO的背景下看人民币的国际化。2001年11月,我国加入了WTO。加入WTO为人民币在资本项目的可自由兑换创造了有利条件。我国加入WTO后,金融业将按照“金融服务协议”的要求和内容来运作,到2005年外商独资银行可以全方位经营人民币零售业务。如果我们仍坚持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不可自由兑换,显然违背了同等国民待遇的要求;即使我国引用各种例外规则坚持资本项目不可自由兑换,在全方位开放银行零售业经营之后,监管资本项目的资金流动的成本将会非常高,监管的效果也不可能好。因此,在我国加入WTO后,金融开放的外在现实压力大大加强了,加入WTO从客观上加快了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二)在重新建立国际金融新秩序的背景下看人民币的国际化在国际贸易、劳务和金融进一步融合、一体化以及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呼声日高、重新建立国际金融新秩序的背景下看人民币的国际化。一国货币在国际货币结构中的地位,与该国的经济实力有很高的相关性。在建立21世纪国际金融新秩序中,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人民币的地位理应得到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也必将从其可兑换性和国际干预能力中体现出来。(三)在祖国统一大业的背景下看人民币的国际化从货币可兑换角度讲,港元、澳元均属可兑换货币,只是其普遍性不如美元、日元。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与内地的各种交流日益紧密,在一个主权国家内,货币的融合是必然趋势,而货币的可兑换性一般也是大势所趋。台湾与香港、澳门和内地之间的经济联系也达到相当深度。两岸之间的经济合作进一步加强,要想实现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资源最佳配置就必须最终实现货币一体化。要想在中国范围内使用同一种货币会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民族归属感,积极推进人民币自由兑换极具必要性。三、人民币国际化有利方面的分析人民币国际化作为一种国际趋势,对于发展中的中国来说无疑是一种利好的信号。通过人民币的区域化、国际化,可以为中国带来经济方面(可观的收入,低汇兑成本及风险,促进贸易)和政治方面(国际地位提升)的一系列的收益。1、我国可以享受可观的铸币税收入和通货膨胀税收益。所谓铸币税是指货币发行者凭借发行货币的特权所获得的纸币发行额与纸币发行成本之间的差额。在货币币值稳定的情况下,纸币所代表的价值会远远高于纸币的发行成本,其溢价部分当然归纸币的发行国所占有。人民币替代外币后,将会从国外获得部分铸币税收入,我国就可以用很小的纸币发行成本占有和使用外国的资源和物品。据测算,2002年人民币区域化带来的国际铸币税收入可能为152.8亿美元,到2015年约为224.6亿美元,到2020年约为300.2亿美元,我国将因人民币国际化替代外币获得的铸币税收入至少可以稳定在25亿美元左右。另外,通过人民币的境外流通,我国还可以获得通货膨胀税。所谓的通货膨胀税是指在税率固定和累进税率的前提下,通货膨胀会使国内经济主体的名义收入增加从而缴纳的税收增加,或名义收入增加但实际收入减少,政府据此获得的收入。当人民币替代周边国家货币,就会使得本该由他国获得的部分通货膨胀税转移至我国政府,而使政府财政收入增加。2、可以降低汇兑成本和汇率风险,促进国际贸易和边境旅游业的发展。人民币替代周边国家的货币使得人民币在双边贸易中可以被接受为计价货币,有利于降低汇率风险。人民币替代外币,境内机构签订进出口合同时可以采用人民币作为计价货币,使境内机构在对外经贸往来中可以采取更加灵活的计价和结算方式,从而有助于我国边境贸易和区域贸易的发展。这些可以避免以往使用外币所支付的汇兑成本和汇价波动的风险。另外,与我国接壤的许多国家或地区大多属于外汇短缺的发展中国家,使用人民币结算可以增强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国际支付能力,更多地从我国进口商品和劳务。在人民币不能完全自由兑换的情况下,人民币替代周边国家的货币,可以使中国公民无须兑换外汇就可以赴周边国家或地区旅游,大大方便了中国公民赴周边国家或地区的旅游。3、人民币替代周边国家货币而大量流通可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人民币替代周边国家货币是我国综合国力持续提高的象征,是我国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象征。也标志着我国经济运行良好,对外开放程度提高,国内政局稳定,我国的国家信用度不断提高。人民币替代周边外币之后,中国也掌握了一种区域性国际货币的发行权和调节权,对使用人民币国家的经济将产生一定的影响,也可以在世界经济运行中掌握一定的主动权,在全球经济活动中的发言权也将增加,从而提高中国的区域进而国际地位。4、可以缓解货币错配状况。由于人民币替代周边国家货币发挥价值尺度、交易媒介和储藏手段的职能,这可以看作是人民币区域化的开始,也可以说是货币国际化的前奏。当我国的人民币满足国际化的条件并成为国际货币之一后,在国际贸易和国际融资中,我国就可以直接采用人民币来计价定值,这样就可以避免或减轻货币错配的严重程度。5、促进我国金融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和国际化的发展,增强竞争实力和影响力。从历史事实来看,来自国际货币发行国的金融机构将比其竞争者具有先天的优势。人民币虽然还未成为国际货币,但它在周边国家的大规模流通,将会有更多的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以人民币为计价货币,在这些交易中,我国银行业及其他金融部门具有明显的先天优势,从而增强我国金融业的竞争实力,推动其国际化的发展。6、运用国外拥有的本国货币的净收益。国外政府、企业、个人等持有的国际货币,除少量的现金外,实际上不会离开货币发行国,成为货币发行国商业银行存款和国债的重要资金来源。通过银行和政府的资金运用,货币发行国金融机构和政府会获得资金利差收入。而且,国际货币提供的结算和支付服务要通过发行国银行体系来完成,这也给相关金融机构带来佣金收入。7、减少国际储备的收益。国际货币发行国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特殊的货币地位,使其在面临国际支付缺口时,既可通过增发本国货币进行清偿,也容易筹集到其他国际货币。国际储备的节约,既可以使国际货币发行国把尽可能多的资金投入生产经营,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减少储备货币的低收益损失,还能减少储备货币价值变化的损失。8、促进货币发行国对外贸易、投资和金融的发展。无汇率风险和稳定的收益预期,会促进国际货币发行国企业扩大对外贸易、投资的积极性;其他国家对国际货币的需要,会使这些国家向国际货币发行国开放市场,这些都会促进国际货币发行国扩大对外贸易、投资,从而拉动国内生产的发展。非国际货币发行国为取得国际货币而以优惠条件向国际货币发行国出口商品,也会给国际货币发行国带来利益。国际货币发行国都是世界主要的金融市场,大量资金的汇集和交易,既会给国际货币发行国金融业带来巨大服务和利息收益,也会大大方便其国内企业筹资,给国内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促进国内经济的发展。这些影响带给国际货币发行国的收益巨大,但收益规模无法准确进行估算。四、人民币国际化不利方面的分析人民币国际化为我国带来一系列经济、政治收益,与此同时人民币国际化也为存在着一些不利的影响。人民币国际化所带来的外汇市场的开放,使得我国的一系列货币政策的效果减弱;国外资本尤其是投机资本的流入会给我国经济造成剧烈震动;以及“特里芬难题”的出现。这些都会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负面的影响。1、货币政策的独立性遭到削弱,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受到影响。由于存在货币替代现象,当人们对人民币币值有下降的预期时,就会将其财富转换成那些币值坚挺的外币来保存,流通领域中的外币数量就会增加,货币替代最终使得我国央行独立运用货币政策的能力遭到削弱。这主要表现在货币供应量调节和利率政策上:①货币供应量调节的两难。一国货币成为国际货币后,该国将有大量本币在境外流通(为方便起见,本文定义在货币发行国境外流通的、不受货币发行国的国内法令管制的货币为境外货币),这可能会扰乱该国的国内货币政策。如国内实行紧缩政策时,该国商业银行可很方便地从境外市场借入大量的本币资金以满足客户的借款需求,其他逐利性资本也会迅速流入。大量的货币迅速回流,使紧缩政策很难发挥作用。当增加政策工具来处理本国境外货币回流问题时,可能也会对货币政策产生不利影响。如中央银行采取紧缩政策,当预测会有大量的货币回流时,可能会采取更加紧缩的政策,试图抵消货币回流导致的影响。但是若回流没有实现,必然造成国内货币环境的过度紧缩。②利率政策上的两难。利率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杠杆,一国政府可通过它的变动,促进资本的理想配置。但是,若该国货币是国际货币,利率杠杆的作用就会受到限制。一方面,低利率有于资本输出,因为外国人更愿意借入低成本的该国货币,本国投资者为获利也愿意输出资本,而增加了该货币的国际流通量。但较低的利率也减少了这种货币的吸引力,人们不会愿意过多或过久持有这种低收益的货币资产,
本文标题:人民币国际化利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374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