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什么是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是一场发生于欧美60年代,并于70与80年代流行于西方的艺术、社会文化与哲学思潮。其要旨在于放弃现代性的基本前提及其规范内容。其本质是一种反理性主义、反本质主义和反普遍主义。后现代主义“后现代”是与“现代”相对应的词。后现代主义的“后”表达了“反对‘的意思,即与现代主义的对立,后现代主义作为现代主义的对立面而出现;同时“后现代主义”又是时间概念,表示了现代主义结束后必须经过的历史阶段。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是以亵渎神圣、消解崇高、反叛权利、颠覆传统,反主流、反文化、反传统、否定一切终极价值为特征。西方后现代主义产生于以“信息爆炸”和“知识爆炸”为特征的后工业社会后现代主义利奥塔将后现代主义定义为对元叙事的不信任。这里所谓的元叙事就是指启蒙关于永恒真理和人类解放的故事。对于后现代主义者来说,启蒙不仅是一个老掉牙的过时故事,而且还是一个完全失败的故事。正是这种对启蒙故事的不信任导致了后现代主义的造反。一是真理的放逐后现代主义者把启蒙故事指斥为大叙事,所谓大叙事就是以真理的名义讲话。真理是一切知识的基础,获得永恒真理是启蒙的基本理想之一。在启蒙的理想中,真理是全部科学围绕的中心,是知识金字塔的最高点。真理在各种话语中占有一种优先和特权的地位,关于真理的话语变成了元话语。真理的放逐利奥塔坚决拒斥大叙事,把将真理置于优先地位称为真理的白色恐怖;罗蒂强烈批评启蒙哲学追求大写的真理,他自己则主张追求小写的真理;福柯剥掉了真理的神圣外衣,将真理与权力紧紧地捆绑在一起。针对启蒙哲学的基础主义,后现代主义强调差别,主张多元论,宣扬异教主义。“基础主义”的要害是“霸权主义”什么是真理?尼采提出,尽管在西方哲学中真理一直以客观性的口气讲话,然而真正起作用的是人的权力意志;福柯揭示,真理同权力是不可分离的。人们表面上服从的是真理,实质上是屈服于权力。真理被树立为标准也就获得了霸权:所有话语或知识都必须向真理看齐,真理也必然压迫弱势话语和非主流话语。福柯福柯通过考古学和系谱学对精神病史、医学史、监狱史和性史的挖掘,就是试图打开被尘封的另一种历史,让被压抑的声音讲话,颠覆主流思想的霸权主义。真理的放逐德里达对寻求文本意义的这一努力的排斥与否定,德里达的一句名言就是“本文之外,别无它物”,就是说本文与文字之外没有真理,也不显示真理。没有了意义的寻求,没有了真理的寻求,一切就是游戏而已相对主义费耶阿本德的著名命题“什么都行”,无疑是这种反理性主义的最好写照传统理性主义割裂真理的绝对与相对的辩证关系,追求认识的绝对确定性,把绝对性加以绝对化,自有其弊端,但反理性主义尤其是后现代中的反理性主义又走向了另一极端,片面强调认识的相对性,把相对性加以了绝对化传统的反理性主义虽然反对人们可以通过理性的方式去把握事物的一般本质和普遍规律,但由于设定了某种“实在”的存在,至少肯定了人们可以通过一定的认知方式,如体验、直觉、情绪等去把握这种“实在”。后现代主义中的反理性主义根本否定了事物之后的“实在”的存在,因而认识就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去把握什么东西,一切都是在差异、流变之中,人们对待现实与世界的态度就只能采取游戏的态度,而且就连游戏的规则也是不必要的。二是价值的失落里斯曼在《孤独的人群》中,把历史划分为三种社会形式,一是传统社会,由“传统引导”的社会;二是市场资本主义,由“内在引导”的社会,主要是由个体对自我价值的确定来引导行为,三是我们今天所处的社会,由“他人引导”的社会,这正是后现代社会的特征,而这种“他人引导”的实质则是整一性,不能容忍个体与他人有任何差别。后现代主义者提出“人的死亡”根本否定主体的地位和作用。巴尔特(《作者之死》)反对把作者看成是作品意义的最终确定者,拒绝理性、知识、法则。福柯提出了“人的死亡”的命题。他认为,“知识型”决定了知识、决定了社会,从而决定了人,因而,在知识和社会的发展上,人都不起作用,因此他断言“人类已经死亡”。既然“人”已死亡,价值也就无依附之所,因为价值总是与主体的人相关的。后现代主义提出的“人之死”是对被公认为后现代主义思想之父的尼采的“上帝之死”的进一步发展。在尼采那里,“上帝”不仅是宗教意义上的,而且是哲学意义和价值意义上的,代表的是西方传统理性主义孜孜以求的价值理想和终极关怀。“上帝之死”标明了人的内在规定和外在追求的丧失,实际包含了作为主体的人的地位和价值的降低,“上帝一死,人就‘从中心滚向X’尼采“超人”尼采毕竟提出了一个“超人”的形象作为一种价值追求。而后现代主义则更为彻底化,不仅没有设立自己的价值理想,而且把主体的人化为乌有,从而否定一切价值。因此,在主体被掏空之后,后现代主义的一些思想家认为传统理性主义的人道主义的观念也是应该加以抛弃的,因为根本没有什么人的本质虚无主义后现代主义对主体、价值以及人道主义观念的批判,虽然包含着对现存的观念、原则、制度的批判,但却由此走向了否定一切价值的极端的虚无主义。批判关于启蒙哲学主体的神话如果说在基督教神学中是上帝创造了世界,那么在启蒙哲学中则是人赋予世界以秩序。这种赋予世界以秩序的人就是主体。那么这种主体是如何在启蒙哲学中诞生的呢?福柯指出,主体的诞生是一件晚近的事情,而使人取代上帝自封为主体的东西则是人的有限性。批判关于启蒙哲学主体的神话启蒙哲学发现,由于人以某种有限的(特定的)方式认识世界,世界才对人显现为如此这般的样子;由于人不能以其他的(非人的)方式认识世界,所以人获得知识才具有如此这般的确实性和确定性。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正是人的有限性把人构造为至高无上的主体。福柯批评启蒙哲学从人的有限性创造出人作为主体的神话。“上帝死了”与“人死了”启蒙之前,基督教神学是最高权威,评价一切的标准是上帝而不是人类制定的,所以它们是“客观的”。启蒙宣布“上帝死了”之后,其位置由人来代替,评价标准是作为主体的人确立的,从而它们也就变成“主观的”。后现代主义消解主体之后,任何标准都没有了,无论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三是历史的断裂后现代主义者反对把历史看成是一个连续的、进步的过程。认为历史是零乱性或片断性。历史的断裂在现代主义中,要探讨的是历史传统与个人记忆两方面,而在后现代主义中,关于过去的这种深度感消失了,我们只存在于现时,没有历史;历史只是一堆文本、档案,记录的是个确已不存在的事件或时代,留下来只是一些纸、文件袋。历史的断裂在后现代主义者那里,历史成了碎片或成了文本,是因为历史并无意义可言,并不像是传统理性主义所言的那样有一个历史趋向的终极的目的可言。传统的反理性主义的历史观虽然不抱乐观的态度,但总是抱着悲观的态度,而这种态度本身则包含了某种价值判断在里面,例如,萨特虽然视现实世界与社会历史为纯粹偶然性的堆积,毫无意义可言,但认为现实的意义正在于主体的赋予,以主体这能动性来抗争现实的荒谬性,所以萨特把自己的存在主义视为一种人道主义。后现代主义反理性主义的历史观既不抱乐观也不抱悲观的态度,因为不论那种态度总是预设了某种价值,就仍然是“形而上学”的“中心主义”的体现。所以,后现代主义者不但放弃对历史的连续性的看法,而且干脆把历史看成是碎裂的,只是在现时之中去寻找满足与慰藉。反普遍主义启蒙关于人类解放的思想是普遍主义的,它要“解放”的不仅仅是西方人,而且是世界上的所有人。主张全人类会逐步趋向同一,所有民族最终都会接受同样的价值、制度和实践。达到这种全人类同一的方式就是现代化。启蒙为全世界树立了一种社会发展模式,“现代化就是西方化”。这种普遍主义的典型表现就是西方向全世界极力推销它们自己的政治和经济制度。普遍主义是西方中心主义启蒙以来,西方文明一直处于统治地位,而“普遍主义”则是西方推行其霸权的工具,是一种用来压制非西方文明的意识形态,是“文化帝国主义”的另一种说法。启蒙把西方文明推举为高级文明,将其他文明都视为“原始的”或“野蛮的”。因而都必须接受西方的启蒙。后现代主义的积极意义由于现代自然科学迅猛发展,现实事物的相对性、非确定性、不完全性不断被揭示,长期以来人们固有的确定性的世界观和两极对立的思维模式发生了动摇。后现代主义致力于意义、同一性、统一性的消解,强调否定性、非中心化、破碎性、反正统性、不确定性、非连续性以及多元性,这是有合理成分和进步意义的,它从根本上摧毁了有关资本主义永恒的神话,拓宽了人类思维空间和观察客观世界的视野哈贝马斯对后现代主义的批评对于后现代主义,启蒙是一个完全失败的故事,关于永恒真理和普遍解放的理想已经破灭了,人类现在正承受着启蒙的消极遗产。对于哈贝马斯,启蒙则是一份包含着进步(成功)和倒退(失败)的双重遗产(故事):启蒙所带来的理性、民主、自由、平等、科学、道德、法律、艺术是进步(成功)的,而人的物化和生活世界的殖民化则是倒退(失败)的。哈贝马斯对后现代主义的批评哈贝马斯批评后现代主义的眼睛只盯住启蒙的负面后果,攻击一步(启蒙的失败故事),不计其余(启蒙的成功故事),既没有对启蒙采取一种公正的态度,也没有认识到启蒙是一项未竟的事业。
本文标题:社会学的后现代理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391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