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2019版高考总复习语文课件:第四部分 写 作 学案一高考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第四部分写作专题高考作文序列化写作训练学案一高考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经典试题(2017·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佳作展示秉承传统与时俱进说起过去的中国,你会想到舞台上吟哦着的“咿咿呀呀”的京剧,盘旋在山岭的雄伟长城;说起当下的中国,你会想到四通八达、飞驰万里的中国高铁,如火如荼开展着的“一带一路”建设宏图。中国,它秉承传统又与时俱进。我们秉承传统,守着一方热土,展示着文化自信。展开中国的画轴,沿着古老的丝绸之路,我们可以触摸到历史文化的丰厚;五千年的文化沉淀,让中国在社会飞速发展的当今依旧秉承传统。我们秉承传统,糖人、年画存在于大街小巷,“全聚德”“同仁堂”老字号保留至今;我们秉承传统,清歌婉转,水袖挥舞在舞榭歌台;我们秉承传统,儒家修齐治平的传统美德我们依旧恪守;我们秉承传统,不少人还穿起了汉服,向世人彰显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脉动!“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这个绵延五千年的古老国度,在国际社会树立的形象,依旧是那个拥有悠久历史的礼仪之邦。我们与时俱进,为着伟大梦想,释放着创造能量。当今的中国屹立在世界之林,犹如茂林修竹,汲取营养,蓬勃壮大,发展国力。我们与时俱进,着眼发展,“一带一路”展现美好宏图;我们与时俱进,创新科技,壮观的高铁路线四通八达;我们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移动支付遍布生活;我们与时俱进,敞开怀抱,迎接交融着各式各样的文化;我们与时俱进,姿态翩然,昂首走进世界舞台中心,杭州西子湖畔G20峰会万人瞩目,“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共谋发展。充满活力的中国向外界展示着强大的综合国力和民族凝聚力,也展示着融入世界、拥抱世界,共创美好未来的信心!中国,与时俱进,披荆斩棘,拥有着巨大的创造和发展潜力。我们继往开来,向着伟大的中国梦,坚定前行!我们能打造大都市摩天大厦的灯火辉煌,也能精心建设出没有空气污染的美丽乡村;我们拥有享誉世界的中华美食,又可以方便地享用汉堡包、肯德基;我们既吟诵着四书五经,又可以用流利的英语和外国人交流;我们处事内敛含蓄,我们的思想又活跃开放。我们注重传统文化,却不代表我们墨守成规、夜郎自大,我们用开放而又友好的态度,迎接世界。我的祖国,既秉承传统又与时俱进。远方的朋友,回望中国走过的足迹,看看中国的天空大地,想想中国明天的机遇和挑战,你就能够读懂中国!佳作品评这篇文章审题准,立意新。严格按照题目要求选取了“一带一路、高铁、移动支付”等词语,紧扣“秉承传统,与时俱进”这一思路介绍中国,思路清晰。其次,本文的语言文采飞扬,排比句俯拾即是,气势充沛,信心十足,充分展示了中国的过去与现在,显示了考生的文字功底。其三,文章结构清晰,三个分论点,逻辑表达严密,逐层深入对论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其不足之处是“面”的内容较多,而少“点”的内容,从而本文稍显空洞。不过瑕不掩瑜,本文是考场不可多得的高分作文。一、新材料作文特点及分类新材料作文是在材料作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作文样式,这种命题形式从本质上讲,是材料作文,材料(内涵)是考生作文立意的源头;但在表现形式上看,又是话题作文,它给定材料,但不限定话题,允许考生对材料进行多角度解读,从中提炼出不同方面的话题,进而确立其文章主旨。新材料作文既有规定的限制性,如要求不脱离材料的内容或含意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又有灵活的自由度,如允许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等。由于它较好地融合了话题作文、材料作文的长处,因此近年深受命题者的青睐。2017年高考,3套全国卷以及山东卷、江苏卷、浙江卷都采用了这种题型考查写作,新材料作文是当今高考作文的主流题型。材料类型审题指导从材料内容的繁简看单一材料要着眼于对材料主旨内涵的提取多则材料要注意理清相互关系,存异求同从材料主旨的表达看含蓄类材料(如寓言类材料)要从喻旨或寓意入手直观性材料(如新闻类材料)透过现象看本质,抽象成观点话题性材料辨明话题的不同拓展方向二、审题与立意的概念与要求1.审题就是深入思考和反复推敲作文材料,理解其含意,确立写作中心(明确立意),确定感情抒发的基调或确立自己的观点态度,明确写作文体和方法的过程。它包括理解试题所要求的作文的角度、内容、中心、文体和字数等。在高考作文评分中,“审题”分为四个等级:一等为“切合题意”,指审题准确、深刻、独到;二等为“符合题意”,指审题准确,在命题要求范围内,但个性色彩不鲜明;三等为“基本符合题意”,指审题大体准确,中心基本明确,但论述或叙述时有游离中心的现象;四等为“偏离题意”,指完全脱离题意、指向、范围和要求。2.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主题思想,也就是作者通过所写的内容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或态度。明人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道:“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古人以“帅”为喻,形象地说明了立意的重要性。高考作文对立意有4点要求一是立意要正确。所谓“正确”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思想内容正确,其次是文章的立意要符合题意的要求,即切题。二是立意要新颖。就是有自己的独特感受和发现。三是立意要深刻。“深刻”就是能“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写出“人人心中皆有,人人笔下俱无”的意思来。四是立意要集中。一篇文章立意必须单一明确,多中心就等于没有中心了,思想可以丰富,主题必须集中,即只能有一个主题。三、审题立意的6方法1.抓关键句法关键句常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所以,有些材料中的关键性语句可以作为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口。在材料中,关键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材料中人物的评议性语句自然是关键句,但千万不可忽视命题者的提示性语言,它们往往才是真正的关键句。[典例]2016年高考江苏卷作文: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俗话说,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有人却说,有话则短,无话则长——别人已说的我不必再说,别人无话可说处我也许有话要说。有时这是个性的彰显,有时则是创新意识的闪现。立意分析首先要正确理解“有话则短,无话则长”的原因,应抓住破折号后面的内容“别人已说的我不必再说,别人无话可说处我也许有话要说”;再抓住最后两句“有时这是个性的彰显,有时则是创新意识的闪现”。由此可以确定从“彰显个性”“创新意识”“守规与创新”等角度立意。2.多角度解读法任何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事物之间的关系主要有依存关系、主次关系、取舍关系。审题时理清、辨明了关系,就抓住了关键,找到了立意的突破口。[典例]2016年高考山东卷作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行囊已经备好,开始一段新的旅程。路途漫漫,翻检行囊会发现,有的东西很快用到了,有的暂时用不上,有的想用而未曾准备,有的会一直伴随我们走向远方……立意分析本题可写的东西很多,角度也有很多。可以谈准备与未准备,预知和不可预知,有用和无用等,可以单独谈一个方面,也可以谈两者的关系。“旅程”与“行囊”当然可以坐实,但虚化地理解为人生旅途似乎可以有更广阔的展开空间。参考立意: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②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③人生中有很多不可预知的东西;④“不可预知”正是人生的魅力所在;⑤人生不可彩排,每时每刻都是直播;⑥“没用”的东西也是我们人生的陪伴者。3.由果推因法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有很多事物都是以因果关系的联系形式存在的。写材料作文,审题时如果能由材料中列举的现象或结果推究出造成所列现象或结果的本质原因,往往就能找到最佳的立意。[典例]材料兔子站在山涧的边缘,望着对面草地上的绿草,垂涎三尺。但山涧有几十米宽,除非长着翅膀的鸟才能到对岸。兔子心想,自己长着翅膀就好了,那样就可以轻而易举地飞到对面的草地上美餐一顿……忽然一股巨大的旋风刮过来,兔子被刮上天空,它只觉得天旋地转,一会儿它轻轻地落在了地上。自己竟然“飞”过了山涧!黄牛、山羊、野猪等动物见山涧对面飞过来一个东西,惊呆了:这个会飞的东西竟是兔子!从此,兔子成了动物界的体育明星。黄牛、山羊、野猪先后请兔子到自己的领地,给同类做报告。兔子常伴着阵阵掌声登上讲台,慷慨陈词,讲自己飞跃山涧的实践与体会,在一片赞赏和喝彩声中,兔子觉得自己真的成了一只会飞的兔子了。一天,它站在山涧边上,为大家再次表演飞跃山涧的绝技,只见它用足力气,猛地向对面跃去。可是,它只“飞”出几米便坠到山涧里去了。立意分析本题可用由果推因的方法来审题立意,兔子为什么会坠入山涧,原因就是没有认清自己仅仅是只兔子,根本不会飞翔,故考生可从以下角度立意:①正确认识自己,在鲜花与掌声中不要迷失自我;②正确看待鲜花与掌声,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③生活中的“偶然”未必就是“必然”,我们应该正确对待生活中的“偶然”。4.揣摩倾向法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语句常常蕴含着命题者的情感,审题时必须充分捕捉这些语言信息,体会命题者的感情色彩,这样才能根据命题者的感情倾向确立最佳的立意角度。[典例]材料狼与羊在长达千年的争斗之后,终于握手言和了,这对双方来说都是求之不得的。为了促进信任,两方交换了“人质”,羊交出了牧羊犬,而狼则献出了狼崽。仪式进行得十分隆重,并且有公证人大象出席。转眼间,小狼已经长大,它们个个嗜血成性,咬死了许多羊羔,并叼着跑回了森林之中。而作为抵押物的牧羊犬因相信了狼的花言巧语,在睡梦中遭到狼的袭击,被狼撕扯成碎片,变成了冤魂。立意分析本材料有明显的感情倾向句,即“而作为抵押物的牧羊犬因相信了狼的花言巧语,在睡梦中遭到狼的袭击,被狼撕扯成碎片,变成了冤魂”。在这句话中,“花言巧语”和“冤魂”两词明显地表达了对狼的批判和对羊及牧羊犬的同情,所以考生必须在坚持材料对二者的感情倾向的基础上立意。然而许多考生却忽视了这个感情倾向,提出了“兵不厌诈”“要善于动脑筋”“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等观点,对狼大加赞赏。这样褒贬不分的作文只能被判为四类文,即跑题作文。5.抓关系法新材料作文中提供的对象、要素多是多元的,能从中抓住一对关系或一组矛盾来审题立意,不仅能扣题,而且往往被视为立意深刻。[典例]材料一片罂粟开花了,娇艳美丽的花朵在风中摇曳。罂粟对过路的人说:“如果你能采食我的果实,一定会给你带来快乐。”路人对罂粟说:“如果陶醉于你片刻的快乐,就会给我带来长久的痛苦!”立意分析这则对话中有一个“快乐”与“痛苦”的矛盾问题,只要抓住了这两者的辩证关系,就抓住了立意的核心。6.求异同法(异中求同,同中求异)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有多则材料,且各则材料的内涵相对或相反的材料作文。先分析各则材料的内涵,再找出联系点,该联系点即立意所在。[典例]2017·全国卷Ⅱ作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③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④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⑤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作、敢当。(鲁迅)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立意分析分析材料,我们需要分别确定六则名句的含意。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强调的是人要靠自己,培养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表现的是深切的思乡之情。③“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写的是桂花,即使没有鲜艳的颜色(外在),桂花仍是花中最美的,因为桂花色淡香浓,以内在美取胜,所以可理解为内在美比外在美更重要,也可以解读为从容和自信。④说的是接受的光照越微小视野就会越狭隘,接受的光照越高远视野就
本文标题:2019版高考总复习语文课件:第四部分 写 作 学案一高考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403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