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小学数学各课型基本教学环节及实施建议
1小学数学各课型基本教学环节及实施建议新授课情境导入:其要义是关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旧知。要起到的效果是激起学习疑问,焕发兴趣。贴切的情境对于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来说,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情境对于课堂学习来说并不是必不可少的。情境的要点是:有数学问题蕴藏其中;信息比较集中,可能干扰学习的无关信息尽量剔除;简洁明了,利于教学,一般耗时不应多于5分钟。创设情境的方法和形式:数学问题情境可以简单地分为基于现实问题的情境,基于直观形象的情境,和基于抽象知识的情境,所以,可以对应地运用视频、回顾调查情况、挂图、操作、虚构的故事、直接面对数学问题等方式。思索探究:其根本的理念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其要义是学习方式的多样,其最终的出发点是促使孩子思考,经历学习的过程。在课堂情境中,并不唯一地崇尚探究式学习方式,更科学更贴近小学生年龄特点及知识能力的发展状况的,应该是思索、操作、探究、听讲等多种方式的综合,绝对不应该是单一学习方式把持课堂的始终。实施要点:提出问题。由前述的情境出发,由教师或学生提出明确的数学问题,或分析激发疑惑,引发思考。自主思考。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个学生围绕要解决的问题,自己尝试运用旧知解决问题。适时引领。根据实际情况,教师给予点拨或提示:或组织操作,或引发相互间讨论,或精要讲解,或题组引导…交流共享:其要义是课堂成员间(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对话互动,要达到的效果是把握和完善思考探究的数学结论、技能要点。数学学习经历思考过程重要,掌握数学结论也重要。可以运用的形式:个人展示大家补充:请个别学生汇报想法,其他同学补充;组际间交流完善:以一个学习小组的汇报为主,其他小组完善;教师重点补充提示:就同学们没有考虑到的方面,新知识的重点、易错点,与旧知识的混淆处,教师做精要讲解提示,并辅之于关键词板书。“思考探究”和“交流共享”表达上的分列,并不表示这两个环节在实施过程中必须分开实施。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运用,更多情况下,两者是融合在一起的。备课时,如果融合在一起,标题可以为“探究交流”。2反馈完善:必要的练习对于学好数学是必不可少的,要保证一定题量的练习,但要提高练习的效能,其一要有反馈,要着力了解学生的解答情况,据此判断教学的状况,为教学的调整和补救提供依据;其二,比纯粹的做题更重要的是题与题之间的比较、题组的组织、做题后的总结,做题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通过训练提高学生的理解程度,发展能力,这就是完善。完善的内容还可以包括全课的学习体会,也就是原先的“全课小结”。为此,备课中要预先明确总结什么,引导学生反思什么。时间安排上,一般不少于5分钟。练习课知识再现:相关数学知识的再现,也可以通过做了最基本练习之后通过交流来呈现。一般通过做最基本练习之后的“为什么这样做”追问来完成,教师可以做相关板书。但这里一二个题的基本练习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再现知识,所以,此环节不可少。基本练习:可以是运用所学的最基础练习,以及所学新知重难点的针对性专项练习。书上习题的运用:认真根据本班学情,对练习题在讲解的时候注意详略,对大多数学生能解决的交流后就放,对一些多数学生存在问题,在学生间交流的基础上要讲透、讲清。备课中要明确各类题练习的目的所在和总结要点。针对性专项练习:所学的新知识中将学生已经掌握的技能剥离后,剩下的难点所在,应该要设计和组织专项练习,让学生通过新技能的专项训练,尽快掌握新知识。类似于除法中判断第一位够不够商,乘法中得数的对齐等练习。综合练习:此阶段应是练习课的主体,此处的“综合”更多地是指各种练习侧重点的综合,不仅仅是练习题的综合性。可以设计应包括变式性练习、改错性练习、比较性练习、综合运用性练习。一般,一个新授完成后的规范练习课,改错性练习、比较性练习、综合运用性练习是必不可少的。其中,改错性练习来自于作业批改中收集的学生错解,教法上以学生间先相互纠错,教师再总结为主;比较性练习主要进行新旧知识、相似知识的比较,常用题组形式出现,教法上做完题后要追问“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这样做而不那样做”;综合运用性练习类似于教科书中每个练习的最后几题,这样的题量不一定要多,教法上以学生先充分做题,尔后交流明确解法为主。3练习课选取的习题宜突出针对性:或针对所教知识的重点和难点,或针对学生学习的薄弱点,或针对新旧知识的异同点,或针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等。备课中要明确各个练习的训练价值,不能仅仅列举题目。上述两个环节是练习课的主体,在实施过程中并不泾渭分明,只不过在练习题的难度上有区别而已。在练习中要突出先练后讲,反对先讲后练。此外,要辩证地处理好练习的量和质之间的关系,没有一定的练习量是不可能形成能力的,但光靠机械地做题作用也是有限的,要注意多运用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等形式,把每一道题用透、用妙。因此,备课中要备出怎样用题进行训练。反思总结:做题后的收获不在于做了多少题,而在于做题后的交流总结,这个环节可以安排在课的最后,也可以穿插在各主要练习之后。复习课知识整理:实施要义是学生先独立整理,再交流辨析;重要的是辨清知识间内在的逻辑联系,而不是罗列本单元所学的知识点。1.教师根据复习的内容,适当地引导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主动的进行整理。首先让学生回忆与课题有关的知识,允许学生翻书,自己整理所学知识点,唤起学生的回忆,初步建立记忆表象。其次让学生合作交流,每位学生在小组里交流自己整理的思路,在相互补充的过程中完善知识体系,找准联系与区别,以文字、图表等表现形式将所学过的知识梳理总结,形成网络(知识树)。再次是全班交流,介绍自己的整理意图、表现形式等,老师根据学生所说归纳知识点,并根据汇报整理成板书,以便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低年级可以由老师带领学生对知识进行梳理,积累梳理的方法;高年级可以放手让学生进行梳理。重点要把那些内在联系的知识点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串联在一起,做到学一点懂一片,学一片会一面的目标。一般最多用时10~15分钟。因此,有时布置学生预先自我回顾总结是必要的。2、备课中要体现出:①这些内容中哪些知识是最根本的(相当于知识树的根部),包含哪些双基是以后学习所必需的(概念、法则、公式、思想方法),重难点关键是什么?4②平时学生对这些知识、技能掌握得如何,出现过哪些普遍性、典型性的错误,原因是什么?③哪些学生哪些地方没掌握好,他们的困难在哪里?查缺补漏:要针对学生易错、易混淆、难掌握的知识点,精心设计针对性强的练习,弥补学生不完善的知识体系。可设计、精选以下几种类型的题目:1.书上“整理与复习”中的题目。2.学生平时作业中的常错题。3.单元测试经典题。低年级还可以想办法创设一些故事情境,把他们吸引过来,把复习题一道一道的融入到故事情境中,让他们去闯关、去游戏、去玩,这样吸引他们的兴趣。通过复习,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综合运用:1、综合性练习。复习课更注重考查学生知识间的沟通与联系,学生能通过综合性题目所提供的信息,搜寻解决问题的相关知识点。将这些知识点灵活组合,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2、探索性练习。这类练习对所学知识进行适度拓宽延伸,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拓学生视野。3、开放性练习。开放题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和问题答案的不唯一性,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使不同能力的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思维都能得到训练。4、解决实际问题练习。学习数学的目的是为了能运用数学知识、数学思维去解决实际问题。复习课练习的设计必须联系实际。为了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练习后不妨引导学生思考解题运用了什么知识点,由此体会是怎样运用数学概念进行判断推理的,提高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为了提高复习的效率,备课中要备出习题如何变化使用的。作为复习的三个阶段,可以根据复习内容的多少安排在一个课时中实施完成,也可以安排在几个课时中实施完成。讲评课5测试情况概述:教师要认真对试卷进行有关的成绩统计、分析(包括全班的最高分、最低分、优秀率、及格率等),了解学生对各部分知识的掌握情况。对答卷进行客观的分析,做到心中有数。特别是对学生答题的分析,既要看到学生的进步,对有创意的解题方法加以肯定,又要找出学生答卷出错率较高的试题或典型的错误,细致“诊断”学生的解答,找出错误的症结,弄清出错的原因等。这样,有利于评讲在学生知识的缺漏、暴露出的学习缺陷和思维受阻处,保障评讲效果。典型错例点评:在课前卷面分析的前提下,就普遍性错误、重难点知识的典型性错误进行讲评。方式可以有:归类讲评,对出现的问题要进行归类讲评,切忌头疼医头,脚疼医脚。重点讲评,精讲不等于少讲,而是有针对讲评。有针对讲评,从大的方面来说,讲重点、讲热点、讲双基应用的薄弱点,讲学生的易错、易混、易模糊点。具体讲每一个题时,应重在讲思路、讲方法、讲规律。注重过程评析。要创设条件,让学生充分展现思维过程(你是怎么想的,你为什么要这样想?);针对学生思维缺陷,切实讲清错因,以达到“与其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教学效果。变式讲评。注重变式(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多题归一)训练,从多角度归纳总结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规律,讲评不仅就题论题,更重要借题发挥,讲这个题的规范解答;讲这个题的深化变形;讲这个题与同类型题目的联系等,使讲评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讲评课也不能“满堂灌”,必须给学生留有思考时间与反思的余地。可以将典型题的多种解法呈现出来,让学生作辨析的主人。一般,此环节要确保10分钟以上。简化了此环节,容易把评讲课异化为闷头做题。这样,学生不懂的还是不懂。平行补救练习:针对学生存在的重点问题,要设置跟踪补偿练习,补偿练习又分当堂补偿和专题补偿,当堂补偿练习,短小精悍,数量不多,质量要高,针对性要强。补救练习也可以和典型错误点评穿插结合在一起进行。掌握情况再测:根据练习情况,再次对学生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作出判断,以决定后续教学的安排。可以作为课堂作业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在批阅中了6解学生再次学习的情况。此环节可以和“平行补救练习”结合在一起进行,但一定要有学生掌握情况的再了解和判断。此环节独立安排时,一般用时5分钟。
本文标题:小学数学各课型基本教学环节及实施建议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4185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