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诗歌鉴赏――人物形象
诗歌形象鉴赏之古诗词中的人物形象,一般包括两种:一是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这类诗歌多用第一人称的写法。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中的人物形象。二是诗人作品中刻画的人物形象,这类诗歌多用第三人称的写法。如柳宗元的《江雪》、杜甫的《咏怀古迹(群山万壑赴荆门)》。考点阐释: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描写了一个不怕天寒雪大,专心钓鱼的渔翁形象。在这样一个寒冷寂静的环境里,那渔翁形体虽然孤独,性格却显得清高孤傲。这实际上正是诗人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试简要的分析“蓑笠翁”的形象。(5分)例题引路:什么形象形象的特征访隐者【宋】郭正祥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寒云抱泉石。山翁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通过描写隐者独饮自己酿造的酒,足不出户,门外落花满地,无人造访,无人洒扫的隐居生活,写出了一个避世脱俗,随性自然的隐者形象。结合第三、四句,赏析“隐者”的形象。(3分)高考探秘:1、分析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把握人物特征。2、分析人物所处环境,包括时间、地点、周围景物等。3、分析诗中出现的具体景物的含义,理解这些物象所承载的思想感情。4、知人论世,了解相关背景资料。人物形象题型答题思路1、什么形象(概括形象)2、形象的特征(结合诗句分析)3、形象的意义(形象所反映出的作者的思想情感)方法总结:人物形象题的答题模式村晚雷震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诗歌刻画出牧童天真顽皮、无忧无虑的性格特点。作品在前两句的写景,突出了傍晚乡村静谧的特点,为牧童的出场作了铺垫。“横牛背”、“信口吹”等牧童的动作神态,活画出调皮天真的个性特征。诗中刻画了牧童什么样的性格特点?主要运用了什么方法?试作简要分析。(6分)例题引路:古诗刻画人物形象,展示性格特征的方法,主要有:(1)细节刻画法。(2)烘托渲染法。(3)对比衬托法。(4)比兴牵引法。(5)抒情寄托法。刻画人物形象方法题型答题思路①阅读诗歌,找出诗人描绘形象的相关诗句,仔细准确理解形象的基本含义。②结合诗句分析运用的表现技巧及其所表现的具体内容。③指出这种手法的运用表现了诗人(人物)怎样的心理、感情或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④紧扣要求,整理思路,形成答案。方法总结:结合全词,分析词中塑造的人物形象。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这首词前两句回忆当年在抗金前线的战斗生活:“关河梦断何处”是说一觉醒来,关河要塞不知在何处,意谓脱离了前线;“尘暗旧貂?”是说尘土积满从军时穿的貂皮大衣。下片表达敌人尚未消灭,自己衰鬓先斑的慨叹,“天山”代指抗金前线。“心在天山,身老沧洲”表达了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幽愤。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什么形象形象的特征形象意义实战演练:采莲词(唐)张潮朝出沙头日正红,晚来云起半江中。赖逢邻女曾相识,并著莲舟不畏风。采莲曲白居易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1)两首诗都写了采莲女,形象有所不同。请简要说明(4分)(2)两首诗在写人的手法上有哪些异同?请具体分析。(6分)(2)①两首诗前两句都通过景物描写烘托人物形象(2分,“烘托”也可写成“衬托”;或者写“景物描写为人物出场作铺垫”)。②白诗后两句采用神态描写(或“细节描写”)勾画人物形象(2分)。③张诗后两句采用白描手法(2分,如写“动作描写”给1分)。(1)白诗描写的是一位情窦初开(或“多情”,1分)、腼腆羞涩(或“羞涩”,或“腼腆”,1分)的采莲姑娘;张诗描写的是一群互助(或“团结”,或“友爱”,1分)、勇敢(1分)的采莲姑娘。比较人物形象的题目,一般从人物个性特征、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技巧以及表达的情感等方面入手设计题目。人物形象的比较题型答题思路①细致解读题目所选诗歌,分析每首诗各自刻画的人物形象的特点,运用了哪些表现方法,表达了什么思想情感。②求同析异,分析人物形象特点、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技巧以及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异同。③整理思路,组织答案。方法总结:常见人物形象类举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的《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的流下眼泪。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如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而杜甫的《兵车行》则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8.爱恨情长的形象。如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寻陆鸿渐不遇皎然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问: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前四句通过对陆鸿渐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他的高洁不俗。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什么形象形象特征形象意义实战演练:鹧鸪天辛弃疾(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籙,汉箭朝飞金仆姑。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诗歌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主要采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请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本词塑造了一个昔日纵横战场而今闲居田园的人物形象。诗人主要采用今昔对比的手法。上片通过对早年战事的回忆,刻画了一个英勇善战,豪情满怀的英雄形象;下片通过对自己年华已逝、闲置田园的悲凉处境的描写,给读者展现了一个报国无门的人物形象。通过鲜明的对比,寄寓了诗人壮志未酬的深沉感慨。实战演练:《江雪》蓑笠翁出现在一个没有鸟和人行走的雪天,在一个小船上独自钓鱼,刻画了一个退出江湖一身清高的老翁,同时也反映了他生活贫困,是一个贫苦的百姓。蓑笠翁指的是一个渔翁形象,描写环境的天寒地冻烘托了一个不畏严寒,不怕孤独的孤傲的渔翁形象。诗中描写了蓑笠翁的形象,描写了在寒冷的环境下一个不惧严寒,孤傲的渔翁形象,寄托了作者不同流合污,超然物外的思想感情。“隐者”一词是指隐居起来的人,三、四句从门外景物的描写,道出了隐者很少出门,甚至足不出户。表现了隐者一种不被打扰的生活,也表现了隐者居住地的人迹罕至。“山翁酒熟不出门”写出了隐者喜欢归隐的生活。“残花满地无人迹”写出了隐者远离外界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塑造了一个热衷归隐,不迷恋世俗的隐者形象。《访隐者》首先,景色的描写,刻画了牧童的悠闲、自在、随心所欲的无拘无束的生活。其次,夸张,草长满了池塘,水涨高到坡,说明了自然环境的优美,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向往。牧童横坐在牛背上回家,吹着自己随便吹的短笛,刻画了牧童悠闲自得、快乐天真、没有心事的性格特点。运用了景物烘托的手法,上阙描写了傍晚日落西山,池塘满是绿萍的生机景色,烘托了牧童悠闲自得的形象。刻画牧童无忧无虑、自由自在、活泼开朗的特点。运用细节描写的手法写了牧童来来往往都是横坐在牛背上,悠闲地吹着短笛。《村晚》
本文标题:诗歌鉴赏――人物形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420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