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电流的磁场》教案及教学反思
电流的磁场教案及教学反思一、背景和教学任务分析:经过一个学期的物理学习,学生对物理这门学科充满兴趣,也逐步了解了学习物理的基本方法,但也有个别学生基础较弱,动手探究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本节课的任务是通过实验,体验和探究通电直导线和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学生在课前应掌握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磁场的基本性质、条形磁铁周围的磁场分布等相关知识,并具备电学实验的相关操作技能。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电流周围存在磁场(2)知道通电螺线管对外相当于一个条形磁铁(3)知道右手螺旋定则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体验通电导体与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初步了解电和磁之间的关系(2)通过合作探究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分布情况,感悟建立模型的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图片、漫画让学生感悟到奥斯特善于发现问题,勇于科学探索的精神;通过体验电和磁之间的联系,初步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界的奥秘。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教学难点:右手螺旋定则四、教学设计思路和教学流程:本节课是在学生学完磁铁周围的磁场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电流的磁场。要突出的重点是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方法是通过实验探究并与条形磁铁磁场进行对比,帮助学生理解。要突破的难点是判别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方向,概括出右手螺旋定则。方法是让每位学生自己绕制螺线管,借助实物,结合多媒体动画,让学生对右手螺旋定则有深入的理解。本设计重视学生科学情意教育,动漫简介奥斯特的事迹,激发学生积极探索的欲望。在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互相合作与交流的能力。完成本设计的内容需要1课时。教学流程图:五、学习资料和器材准备:1、演示用的:磁针、导线、滑动变阻器、电源、条形磁铁、细铁屑、玻璃板2、学生探究实验:学生电源、小磁针、硬导线、大功率灯泡3、实物投影仪、电脑、多媒体投影设备六、案例实录:教学过程点评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堂引入:魔术:听话的小磁针板书:电流的磁场简介奥斯特奥斯特实验,将导线隐藏在白纸下,并用实物投影将小磁针投在屏幕上,增加可视性。将白纸拿去,让隐藏的通电导线露出。利用多媒体动画简介奥斯特生平事迹。分析、猜测小磁针转动的种种可能原因。利用实验器材重现奥斯特实验,并让学生尝试得出实验结论观看并交流心得。小魔术的设计充分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实验电路中接入灯泡目的有三:一是防电路短路;二是可通过灯泡的亮与灭来判断电路中电流的有无。三是增加了可视性,有利于教师对班级的调控。情景Ⅰ魔术情景Ⅱ介绍奥斯特活动Ⅰ实验探究活动Ⅱ课堂练习电流周围存在磁场右手螺旋定则创设情景、引入通电螺线管多媒体展示工厂中电磁起重机工作情景。介绍核心部件:通电螺线管(现场绕制)学生观看图片学生绕制螺线管媒体应用适时,充分体现物理与生活的的紧密联系通电螺线管的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对外相当于条形磁铁通电螺线管磁极与电流方向的关系右手螺旋定则问:磁场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怎样让无形的磁场现身呢?实物投影比较通电螺线管与条形磁铁的磁场投影比较不同组别的探究记录,注意选四种情况对比。(1)根据学生记录的活动卡,介绍右手螺旋定则。(2)用flash动画展示通电螺线管电流变化与磁极变化的关系,突破学生的学习障碍。回忆磁铁的磁场。磁感线是用来描述磁场的。可用小磁针或细铁屑来形象显示。描述通电螺管的磁场:与条形磁铁相似。学生利用小磁针来探究通电螺线管与电流方向间的关系。并填写活动卡。得出通电螺线管磁极与电流方向有关的结论结合自己的活动记录卡,练习使用右手螺旋定则。实物投影对比,形象直观学生反思、质疑。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或疑问?学生谈本节课收获,提出存在的疑问。问法人性,缩短了与学生的距离作业:用给定的配套材料(漆包线、线架框、铁芯),探究通电螺线管磁性的强弱,看谁的通电螺线管能吸起更重的铁钉。分发材料作业布置新颖,跳出传统框框,有创意七、教学反思:本课的教学设计以情景(“魔术”——听话的磁针)引出问题→学生实验探究→分析、归纳总结(右手螺旋定则)→应用。当通过实物投影仪演示小魔术时,学生便会产生疑问,激发他们探究学习的欲望,让学生带着问题:为什么小磁针会发生偏转?去体验奥斯特实验。在实验的过程中自己去解开疑问。并适时的利用媒体介绍奥斯特,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接着通过一组画面(电磁铁的应用)很自然的过渡到第二部分内容:通电螺线管的学习。首先让学生自己动手绕制螺线管,通过与条形磁铁磁场的直观对比,得出通电螺线管对外相当于一个条形磁铁。既然相当于一个条形磁铁,就有N、S两个磁极,那么自己手中绕制的螺线管通电后,哪端是N极,哪端是S极?这是学生们急切想知道的,于是他们分组,自己设计实验,去探究,并将探究的结果记录在活动卡上。在交流探究的结果时,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活动卡,结果发现,绕法相同的螺线管,存在N、S极不同的情况。这样问题就产生了,通电螺线管的磁极与什么因素有关呢?这就进一步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于是学生再次分组实验探究,通过实验找出与什么因素有关,并作好记录,再次交流实验的结果,通过多组记录的分析、比较归纳出右手螺旋定则,并应用它对实验结果加以验证。在学生探究的实验设计上,采取了先易后难的思路,重点内容让学生探索体验,引起学生思维的碰撞,有利于难点的化解。同时,奥斯特实验用验证的方法,为后面的探究通电螺线管的螺场方向作热身,节约了时间。在作业布置上改变常规,由学生自主交流本节课的收获,以及还存在的疑问,结合学生的问题:通电螺线管磁性的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布置了回家作业,发放器材,让学生回家继续探究。第一次我的设计第一次我是以游戏:让小磁针动起来,让学生实际操作(用手拨,用嘴吹,用磁铁等),回顾磁场的基本性质。再通过“魔术”演示奥斯特实验,让学生猜测找原因,并动手做奥斯特实验,分析归纳得出结论。利用媒体介绍奥斯特事迹。接下来,通过设问:通电直导线周围存在磁场,大家还有没有什么新的设想?若把导线绕成其他形式,通电后有没有磁场呢?过渡到研究通电螺线管的磁场。让学生动手绕制螺线管,分组探究,交流结果。再与条形磁铁的磁场进行对比,得出:通电螺线管对外相当于一个条形磁铁。紧接着再去探究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方向,判断磁极,交流,归纳右手螺旋定则。再通过媒体动画展示电流方向与磁极的变化,加深印象。我为什么这么做磁场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奥斯特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是通过多年研究得出的。若让我们的学生一下能猜测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比较困难。因此,用游戏做个铺垫,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借助于小磁针,利用直观的物体,把看不见的磁场显示出来,让学生自己探索、交流。同事给我的建议1、奥斯特实验,采用干电池电源短路来获得大电流,这是不可取的。2、游戏可以让学生上台演示,并说明理由。3、介绍奥斯特事迹时,画面过于简单,不能很好地吸引学生,诱其反思。4、磁场方向可能跟什么有关,应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究。5、条形磁铁与通电螺线管磁场的分布,应当场演示,实物投影。我是这么想的1、第一次试讲,感觉这节课比较混乱,没有较好地把握住重点和难点。2、决定采纳同事的意见。第二次决定的改进(第二次改进)游戏:让小磁针动起来,让学生上讲台演示,并自己说明理由,以此来复习磁场的基本性质。再通过魔术来演示奥斯特实验,在学生猜测原因的基础上,进行魔术揭密,并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奥斯特实验,适时的利用媒体动漫展示奥斯特事迹,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接着通过设问过渡到研究通电螺线管的磁场,让学生利用自己绕制的螺线管去研究通电螺线管周围是否存在磁场,如何显示它的分布情况?并演示、投影比较通电螺线管与条形磁铁的磁感线。再让学生自己探究通电螺线管磁场的方向跟什么因素有关?交流结果。再用多媒体flash课件展示电流方向与磁极的变化,归纳右手螺旋定则,结合自己记录的结果练习。课堂中的调整1、利用学生电源串联大功率灯泡来做实验。2、现场演示条形磁铁磁场的分布,并与通电螺线管的磁场进行直观的对比。3、延长学生探究磁场方向的时间,并把探究的结果记录在活动卡上。调整的原因1、串联灯泡不仅可以避免电源短路,而且便于老师控制探究过程。2、现场演示条形磁铁磁场,可以让学生非常直观地对比,自然而然的得出结论。同事的感受及建议1、时间分配不够合理,开头引入要简化。探究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时间不够充足。2、奥斯特实验对学生来说难度较大。3、由奥斯特实验通过过渡到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如何改进才能更加自然。我是这么想的1、开头的游戏比较简单,不能有效的激发学生兴趣。2、奥斯特实验,学生操作时,导线与磁针的位置不能确定,耗时太多,现象不明显。3、探究通电螺线管磁场方向时,学生还是比较混乱,没有时间更好的交流,我决定放慢节奏,利用活动卡更好地引导学生,把探究结果记录后,再进行交流。我的体会1、开头引入费时太多2、重点应放在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上,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第三次我决定的改进(第三次设计)直接由“魔术”——听话的小磁针来引入新课。很明显,学生的积极性很快被调动起来。接着提问:磁针为什么会动?让学生猜测找原因。再进行魔术揭密,展示奥斯特实验的实物图,并提示该实验的注意事项,让学生分组体验奥斯特实验,并讨论小磁针转动的原因,得出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结合媒体漫画介绍奥斯特的事迹,重现当年奥斯特发现电流磁场的场景。为了从直导线的磁场自然过渡到通电螺线管的磁场,设计了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场景:如电铃、电磁起重机等。学生动手绕制螺线管,目的是让学生直观感受两种绕法。将通电螺线管磁场与条形磁铁对比投影,是让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条形磁铁磁场知识的正迁移,降低了学习难度,对如何判断通电螺线管两端极性,要求学生把结果记录在活动卡上,通过交流,学生自然会发现绕法相同的螺线管磁极不同,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影响磁极因素的欲望。再根据学生探究的结果,归纳出右手螺旋定则,最后利用多媒体动画展示螺线管中电流方向与磁极的变化,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会使用右手螺旋定则,最后让学生归纳总结自己的收获及还存在的疑问,分发配套材料让学生探究磁性强弱。课堂中的调整1、直接由魔术引入新课。2、把奥斯特实验的实物图直接展示,再让学生去体验。3、利用电铃、电磁起重机图片过渡到通电螺线管调整的原因1、更好地激发兴趣,并节省了引入时间。2、降低难度,为后面的实验又作了热身。3、过渡更自然,重点突出。同事的感受和建议1、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2、重点和难点处理得较好,能够较好地实现教学目标。3、结束部分有新意,作业布置新颖。4、探究通电螺线管的磁极与电流关系可以更加完善一些我的体会通过一个魔术引入课题,对于初中学生,能更好的激发他们探究学习的欲望,让学生带着疑问走进课堂。结束部分让学生自主交流本节课的收获,以及还存在的疑问。结合学生的问题:通电螺线管磁性的强弱与什么因素有关?布置了回家作业:发放器材,让学生继续探究。将教学延伸到课外。学生这种敢于质疑并积极参与探究、解疑的精神正是创造力的萌芽,是培养创新思维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正是新课程大力提倡的。学生探究实验的设计,采取了先易后难的思路。奥斯特实验用验证的方法,为后面探究作热身,节约了时间。重点内容让学生自主探索,充分交流,引起学生思维的碰撞,有利于难点的化解。课堂反应很好,气氛活跃。八.案后语:这是一堂教学设计有想法、教学行为有做法的比较流畅的新授课。一系列情境的精心创设为新知识的呈现做好了铺垫,也使各个环节之间的过渡圆润、自然。教学设计完全从学生的立场出发,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让学生充分去体验知识获得的乐趣,并重视物理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的同时使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层次上的到了发展。1.亮点之一在于探究点的选择相当到位,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是本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而且这一探究点的选择又具有可操作性,同时与考试的有机结合还很好的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2.亮点之二在奥斯特实验中增加了一个小灯泡。作用之一:避免了短路;作用之二:教师可以从小灯泡的亮或暗轻松掌握学生的探究活动是否完成。这一细节充分体现了教师在备课时的精心与细心。还值得一提的是本堂课信息技术的运用与学科内容的
本文标题:《电流的磁场》教案及教学反思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430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