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基层财源建设工作中的问题和建议
基层财源建设工作中的问题和建议摘要:财源建设是基层政府化解财政收支压力、优化财政收入结构的重要抓手。目前,基层财源建设工作存在的问题表现为财政收入结构不合理、政府部门财源意识不够强、现行的财政体制对基层政府激励不足。基层政府要化解财政收支矛盾,破解财源建设难题,必须重点培育三产服务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完善激励措施、优化投资环境,坚持非均衡发展战略。关键词:财源建设工作;基层0引言财源建设是政府财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加强财源建设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基层政府财政困难,实现财税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如何搞好财源建设,壮大财政实力,既是当前基层政府财政工作面临的现实问题,也是其今后财政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特别是对经济欠发达、市场竞争能力比较弱的地方来说,要想减少冲击和震荡,尽快把发展搞上去,必须趋利避害,与时俱进,全面创造性地抓好财源建设。1基层财源建设工作中的主要问题基层财源建设工作的主要问题表现为以下方面:1)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和财政增长不同步,尽管中央财政收入增长迅速,但地方特别是基层财政收入增幅仍不足,且结构并不合理,大部分增幅实际是中央留成,如中西部地区的资源型城镇,财政收入规模大,增幅快,但地方政府留成偏低,经济欠发达地区反映尤为突出,根源在于经济运行质量不高,结构不够合理。2)财源意识不够强。各级政府和财政部门对财政支出中要确保和兜底的项目、对象、标准在不断地扩大、提高,并且都以立法的形式固定下来;但对财政收入却没有类似的法规、政策加以强化。有的地方之所以财政始终摆脱不了窘困境地,其中一个最主要的方面,就是财源结构单一,固守已经萎缩甚至即将枯死的阵地不放,没有把着眼点放在大力开发潜在的新兴财源上,结果市场一波动,财源就出现断层,基层政府“生财”意识有待进一步强化。3)现行的财政体制对地方发展经济、培植财源的激励作用有待加强。1994年实施分税制改革重点涉及省市级财政分权,县乡级财政分权不够,许多基层政府入不敷出,财政支出压力较大,医保、教育、交通等方面的支出都得不到保证,基层政府发展经济的激励不足、难度较大。2基层财源建设工作的建议基层政府要化解财政收支矛盾,破解财源建设难题,就必须采取“扩大财源规模,优化财源结构,提高财源效益,增强财源后劲”的工作思路,努力形成“结构合理,布局均衡,后劲充足,长期受益”的地方财源体系,认真做好以下工作:1)重点培育三产服务业。根据目前的分税制体制,基层政府发展三产服务业的财税边际贡献要高于二产。因此,基层政府要利用现有工业产业的基础优势、资源优势,延伸产业链,引进建设一批产业关联度强、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生产型服务业项目,带动推进工业化进程;要着力培植旅游文化产业财源,坚持走文化和旅游相结合的路子,打造旅游新品牌、推出旅游新产品,形成财政支持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反哺地方经济的良性互动格局;要着力培植商贸物流产业财源,要充分发挥区域经济中心城市的集聚效应,培育特色市场和大型专业市场,搭建商贸物流新平台;要着力培育特色优势产业财源,积极培育和壮大烟草烟辅、汽车机械、食品饮料、水泥建材、生物制药、轻工纺织、电力等特色优势产业,形成有优势的特色工业园区和产业集群。2)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目前,基层政府仍然离不开招商引资,甚至必须高度依赖招商引资。一是要突出一个“大”字,要树立“招大引强”的理念,继续加大政府投资,引进外来投资,千方百计通过项目投资拉动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二是要突出一个“优”字。变项目前期服务为整体服务、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从单纯依靠政策的吸引坐等招商的模式向改善政府服务、提高环境竞争力上转变。三是突出一个“强”字。切实强化对项目工作的领导,建立“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把重大项目建设作为发展的第一抓手。要加强对重点项目建设的跟踪服务力度,及时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现有的重点财税项目,如年纳税额100万元以上的骨干企业,通过全方位扶持,促其做大、做强、做优。对于招商引资项目,要以能否增加地方财政收入为标准,有重点地加以筛选引进。在招商引资过程中,财政部门要全方位介入项目的前期论证工作,当好参谋,做好决策,把项目建设的最佳选择和财源建设的整体性结合起来,把政府产业引导和财源建设结合起来,实现投资项目最大效益。3)完善激励措施。充分利用财政税收杠杆作用,通过财政贴息、税收奖励等优惠政策,在加大优惠政策宣传力度的同时,引导一批富有成效的财税项目落户。全力支持骨干企业发挥龙头集聚作用,引导社会资源向龙头企业集聚,综合运用金融、财税、土地等政策措施,推动以龙头企业为中心的产业集聚,壮大支柱财源。提高企业的纳税意识,并为招商引资工作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按照税收受益与贡献奖励的原则,一方面,对财政贡献大的纳税户,尤其是工业企业,可将现行财税奖励扶持政策改为企业贷款贴息、垫息及其他投资补助,以促进企业通过技术改造来做大做强。另一方面,建立重点财源项目贴息配套资金。对列入计划的年新增税金在500万元以上的项目和企业生产流动资金贷款,给予一定的财政贴息补助,对重大财源项目可适当延长贴息期限,以此来扶持涵养税源。在“三高”创税农业上求财源。着眼于农民增收、财政增长,把支持农业产业化与培植地方财源税源结合起来,建立完善的农业基础财源体系。通过“产量农业”向“产业农业”的转变,加快形成“稳定的种植业、发达的养殖业、先进的加工业、活跃的流通业”的产业格局。4)优化投资环境。投资环境是财源繁荣的前提条件。一是创优税费公平环境。要加大税收环境的治理力度,确保公平税负。让企业健康、协调和谐发展和公平竞争。只有深入组织开展税收检查,才能从整体上有效遏制各类涉税违法犯罪行为,维护正常的税收秩序,营造全社会依法纳税、诚信纳税的风尚。二是创优金融信贷环境。中小企业贷款难是制约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普遍性问题。解决企业贷款难的问题,除企业本身和银行之间建立良好的信用外,抓紧设立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对企业的扶持和奖励或委托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办理中小企业的信用贷款,以此支持企业的发展,壮大园区的后续财源。5)坚持非均衡发展战略。著名经济学家艾伯特·赫希曼指出,非均衡发展是区域经济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奥秘所在。同样的道理,基层政府在后续税源培植上也不可能“齐步走”。一是要利用集聚效应建设财源。将有区位优势的地区发展成地方的“板块财源”,利用集聚效应进一步吸引物流、资金流、信息类等流量资源,提高其GDP和财政收入占地方总量的比重。二是要发展优势产业建设财源。要调整产业结构,资源配置优先向支柱产业倾斜,扬优成势,构建有市场竞争力的产业支撑财源。只有通过这种非均衡的思路,基层财源建设才能快速发展。
本文标题:基层财源建设工作中的问题和建议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4339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