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2020年山东省专升本《大学语文》新增篇目之二十二——蝜蝂传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县)人,又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唐代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文学家,与韩愈齐名,同为“古文运动”的代表人物,世称“韩柳”。“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出身于中小官僚家庭,二十一岁中进士,二十六岁登博学宏词科,授集贤殿书院正字,后调任蓝田尉、监察御史里行(官名,非正官)。他政治上属于以王叔文为首的主张改良革新的政治集团,在王叔文一派执政期间,任礼部员外郎。不久革新失败,被贬为永州(今湖南省零陵县)司马,十年后,又改贬柳州(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刺史,又称“柳柳州”。卒于任所,年四十七岁。著有《柳河东集》,作品以《永州八记》最为脍炙人口。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王叔文集团倡导的永贞革新失败,柳宗元因此而遭贬。永贞元年九月,先贬邵州刺史;十一月,在赴任途中再加贬永州司马。从此时到元和十年(815年)一月接诏回长安,柳宗元在永州一共生活了十年。这篇文章即创作于贬官永州时期。永州十年,柳宗元生活环境恶劣,亲朋好友离散,四处求援无门,身体状况下降,精神世界痛苦,于是他写下这篇《蝜蝂传》,为的就是要冲破这恶劣的物质环境,冲破这苦闷的精神世界,要对着周围令人窒息的环境,对着自己不公平的命运发出愤怒的呐喊。①蝜蝂[fùbǎn]者,善负小虫也。行遇物,辄()持取,卬()其首负之。背愈重,虽困剧()不止也。其背甚涩(),物积因()不散,卒()踬仆[zhìpū]()不能起。人或怜之,为去()其负。苟()能行,又持取如故()。又好上高,极()其力不已(),至坠地死。立即,就同“昂”,仰,抬头非常困倦疲累。困,疲乏。剧,很,非常不光滑因而最后,最终跌倒,此指被东西压倒除去,拿掉原来只要,如果用尽停止译文:蝜蝂是一种善于背东西的小虫。它在爬行中遇到东西,就抓取过来,仰起头背着它们。背负的东西越来越重,即使非常疲乏劳累也不停止。它的背很粗糙,因而物体堆积不会散落,最终被压倒爬不起来。有时人们可怜它,替它除去背上的物体。可是如果它还能爬行,就像原先一样抓取物体。它又喜欢往高处爬,用尽力气也不停止,直至跌落到地上摔死。②今世之嗜()取者,遇货()不避,以厚()其室,不知为己累也,唯恐其不积。及其怠()而踬()也,黜弃()之,迁徙()之,亦以()病()矣。苟能起,又不艾()。日思高()其位,大()其禄,而贪取滋()甚,以近于危坠,观前之死亡(),不知戒()。虽其形魁()然大者也,其名人()也,而智则小虫也。亦足哀夫!贪,喜好泛指财物使…丰厚,增加通“殆”,松懈跌倒,指垮台失败罢官贬斥放逐,流放通“已”,已经疲惫止息,停息,悔改使…高使…丰厚更加以前因贪财而死的人吸取教训壮伟被叫做人译文:如今世上那些贪得无厌的人,见到钱财就不放过,用来增加他们的家产,不知道财货会成为自己的累赘,还只担心财富积聚得不够多。等到他们坏了事栽了跟头,有的被罢免官职,有的被流放到边远地区,这也够痛苦的了。一旦再被起用,他们仍不肯悔改,成天想着提高自己的官位,增加自己的俸禄,而且变本加厉地贪取钱财,因而面临着从高处摔下来的危险,看到前人由于极力求官贪财而自取灭亡也不知引以为戒。即使他们的外形看起来庞大,他们也被叫作人,可是智慧却和蝜蝂小虫一样。这也太可悲了!回答问题:1.全文共分为两段,第一段写蝜蝂,第二段写“人”,两者相互对照,形成强烈的讽喻效果。请找出文中两段文字中的相互对照部分。(1)写蝜蝂“行遇物,辄持取”;而人类中的嗜取者亦有“遇货不避,以厚其室”的特征。(2)写蝜蝂“背愈重,虽困剧不止”,到最后终于落得“踬仆不能起”的下场;而人类中的嗜取者因不知节制贪欲,最终也落得“怠而踬也,黜弃之,迁徙之”的局面。(3)蝜蝂身处危急之时,“人或怜之,为去其负;苟能行,又持取如故”;而人类中的嗜取者亦如此,因贪得无厌而生活遭逢变数,但只要有峰回路转的机会,使自身免于困顿之境时,却又“持取如故”。(4)蝜蝂“好上高,极其力不已,至坠地而死”,无止境的贪念使其最终步上绝路;而人类中的嗜取者“日思高其位,大其禄,而贪取滋甚,以近于危坠”,和蝜蝂同样自取灭亡,实在是既可怜又可悲。文中末尾提到,贪得无厌的人,“虽其形魁然大者也,其名人也,而智则小虫也。”人一向以“万物之灵”自居,而柳宗元却认为嗜取者的智慧只不过像小虫一样罢了,可谓极尽讽刺。2.这是一篇借物喻人的古代散文,阅读以后,你觉得作者为小虫蝜蝂写传是想说明什么呢?意在讽刺那些贪婪敛财、不择手段谋官的人。3.“行遇物,辄持取,卬其首负之。”这几句如果写成“行遇物,辄持取,负之”,所表达的意思与原句差不多,加上“卬其首”三字,好在哪里?“卬其首”三字,不但写出蝜蝂取物之后那种得意洋洋的神态,而且为下文写人的“不知为己累”作铺垫。4.“苟能行,又持取如故。”这两句话与本段中的哪两句话相呼应?它告诉了我们蝜蝂的什么特性?与本段中的“行遇物,辄持取”相呼应,它告诉我们,蝜蝂持物负重的本性不会改变。5.这篇文章对今天有什么启示?一切贪婪者,无论是贪财还是贪权,都不会有好下场。悟写作课堂训练一、解释下面句中划线词的意义卬其首负之(《蝜蝂传》)及其怠而踬也(《蝜蝂传》)迁徙之,亦以病矣(《蝜蝂传》)其名人也,而智则小虫也(《蝜蝂传》)遇货不避,以厚其室(《蝜蝂传》)日思高其位,大其禄(《蝜蝂传》)通“昂”,扬起通“殆”,跌倒,指失败垮台通“已”,已经古义:叫作人;今义:出名的人使动用法,使……丰厚使动用法,使…高(丰厚)二、翻译下面的句子1.蝜蝂者,善负小虫也(《蝜蝂传》)蝜蝂,是喜欢背东西的一种小虫。2.又好上高,极其力不已。至坠地死。这种小虫又喜欢往高处爬,用完了力气仍不停止,以致跌倒摔死在地上。3.苟能起,又不艾,日思高其位,大其禄如果一旦被起用,他们又不断绝,天天想着提高自己的地位,使自己的俸禄优厚再见(2019真题)经过韩愈、柳宗元倡导的“”得以全面发展,对后代散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唐代散文古文运动与宋以后各代不同,唐代科举及第并不能立即入仕,而是仅获得一定的出身品第,即任职资格,还需经过吏部的铨选考试方可释褐当官,即真正受到任命。为了解决科举出身后等待入仕所产生的问题,唐代采取了一些相应的措施,其中之一便是设置科目选,而博学宏词便是其中的重要科目。博学宏词(或作“宏辞”、“弘词”)科,据《辞海》“博学鸿词科”条解释说:“封建王朝临时设置的考试科目,为制科之一种。始于宋高宗绍兴三年(1133)。‘鸿’本作‘宏’,至清代乾隆中以音近清高宗名而改。”此条释文不够准确。其实,博学宏词科并非始于宋代,而是始于唐玄宗时;宋代此科仅偶尔实行且较冷落,清代也只于康熙十八年(1679)和乾隆元年(1736)开科两次,而唐代尤其是唐后期的博学宏词科不仅经常举行,而且内容丰富多彩,选拔了不少著名的人才。王叔文(753年-806年),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唐朝中期政治家、改革家。苏州司功出身,善围棋。唐德宗时,担任太子李诵侍读,“常为太子言民间疾苦”,深得太子的赏识和信任。永贞元年(805年)正月,唐德宗驾崩,唐顺宗即位后,即授王叔文翰林待诏兼度支使、盐铁转运使,联合王伾[pī]、刘禹锡等人,有意推行政治改革。王叔文拉拢德宗朝宰相兼度支使盐铁使的杜佑,但实际主导政事;再以世族出身、时任监察御史的柳宗元出任礼部员外郎,作为缓和官僚反弹之手段;在内侍省则以东宫系统的李忠言对抗神策军系统的俱文珍、刘光琦,但由于以整肃宦官为诉求,无法在内侍省得到支持。王叔文着手减免税赋,罢诸道速奉,废止宦官把持的宫市,史称“市里欢呼”,“人情大悦”。永贞元年(805年)三月,宦官俱文珍联合裴钧等人迫使顺宗立李淳(李纯)为太子,而王叔文随后与西川节度使韦皋决裂,韦皋投靠太子一方。八月,扶立宪宗,以顺宗为太上皇,是为“永贞内禅”,贬王叔文为渝州司户,元和元年(806年)赐死。王伾[pī]被贬为开州司马,不久病死。韩泰、陈谏、柳宗元、刘禹锡、韩晔、凌准、程异及韦执谊等八人先后被贬为边远八州司马,史称“二王八司马”。二王(王叔文、王伾)前后掌权146天,史称“永贞革新”。《永州八记》是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时,借写山水游记书写胸中愤郁的散文。实际上柳宗元写的山水游记中还有一记,即《游黄溪记》,由于前八记都在永州城郊,历代文人寻胜较多,故称《永州八记》。《永州八记》包含《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中学教材统一简作《小石潭记》)、《袁家渴[hè]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
本文标题:2020年山东省专升本《大学语文》新增篇目之二十二——蝜蝂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451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