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试卷(人教版)含答案
1图2初中2014级示范学校第三学期期中教学质量监测物理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其中试题卷由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组成,共4页;答题卷共2页.满分100分.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答题卷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哪一种现象(或规律)不属于世界各民族在了解自然奥秘的探索之路上取得的成就()A.象形文字B.日心说体系C.“天圆地方”的宇宙观D.绿水青山与江河湖海2.在电视连续剧《西游记》里,常常能见到孙悟空“腾云驾雾”的镜头,这通常是采用“背景拍摄法”:让“孙悟空”站在平台上,做着飞行的动作,在他的背后展现出蓝天和急速飘动的白云,同时加上烟雾效果:摄影师把人物动作、飘动的白云、以及下面的烟雾等一起摄入镜头。放映时,观众就感觉到孙悟空在白云中穿行。在这里,观众所选的参照物是()A.飘动的白云B.平台C.“孙悟空”D.烟雾3.如图1是一张我国主要城市间的里程表(单位:千米)。由图可知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北京与天津相距146千米B.南京与上海相距370千米C.北京与南京相距1417千米D.天津与上海相距1787千米4.一次课堂计算比赛中,四位同学的计算过程中正确的是()A.2.7mm=2.7mm310=3102.7mB.15m=61015=1.5×107μmC.5.2km=5.2km410cm=4105.2cmD.6100.3cm=2610100.3m=4100.3m5.小轩用刻度尺测量铁块的长度(如图2所示),方法正确的是()6.某学生测得木块长度的四次记录分别为17.58cm、17.56cm、17.59cm、17.56cm,那么,木块的长度最接近()A.17.5725cmB.17.57cmC.17.56cmD.17.58cm7.学了物理,小华同学对与身边物理量的大小很关注,并进行了估测:()①手指甲的宽度约为1.2cm②一座四层楼的高度约为12m③一般人的身高为4500mm以上估测中合理的是()图12图3图61110912cmA图5A.①②③B.①②C.②③D.①③8.据报道,某国际科研小组以一种超低温原子云为‘介质’成功地使光在其中的传播速度降低到17m/s,下列哪项运动速度比这个速度快()A.苍蝇的飞行速度可达每分钟66mB.汽车在高速公路上每小时行驶72kmC.乌龟每小时爬行40m左右D.奥运冠军刘翔用12秒91跑完110m栏9.汽车司机座位前安装有速度计,它可以指示汽车的行驶速度。如果速度计的指针位置如图3所示,汽车用这个速度行驶30min通过的距离是()A.128kmB.35kmC.70kmD.32.5km10.下列事物中,不属于声源的是()A.放在书包里的口琴B.泉水叮咚响中流动的水C.正在发出悦耳哨声的哨子D.牛叫时的声带11.下列的实验和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一组是()①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②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有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的不同;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消失了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2.在相同的条件下,声音在下列三种介质中传播速度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A.铝、海水、空气B.铝、空气、海水C.空气、铝、海水D.空气、海水、铝13.唐诗《枫桥夜泊》中的名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包含着声学知识.对其中声现象的解释中,错.误.的是()A.客船上的人根据音调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B.客船上的人根据音色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C.钟声通过空气传播到客船D.钟声是由钟的振动产生的14.在公路旁的医院、学校及政府办公的场所附近都有交警部门设立的“禁鸣标志”,图4中的所列出的标志中,禁鸣标志是()15.我国的宇航员费俊龙和聂海盛已乘坐着宇宙飞船“神舟6号”邀游太空.宇航员在太空舱中可以直接对话,但在飞船外作业时,他们之间不能直接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信设备进行交流,其原因是()A.用通信设备对话是为了方便B.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C.太空中噪声太大D.声音只能在地面上传播16.“B超”机是利用超声波来诊断病情的,但是人们都听不到它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A.声音太大B.声音太小C.声音的频率大于人能听到声音的频率D.声音的频率小于人能听到声音的频率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17.“采用最新技术制成的纳米机器人小得像跳蚤一样”,“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距我们约4.3光年”。这里提到的“纳米”、“光年”都是的单位。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海拔高度为8848m,我国最长的河流长江长约6400。18.如图5所示为某同学用刻度尺测量物体A的长度,该刻度尺的分度值5kmABCD图43图9是_________,物体A的长度是_________m。19.某小组同学设计了一个探究羽毛球在空中下落时的速度变化的实验,当木块从刻度尺的零刻度开始释放,记录到1s、3s、5s时羽毛球的位置分别是8cm、32cm和72cm,则羽毛球是做(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它在后2s的平均速度是。20.如图6所示,司机小李看到路旁路牌标志,标志中的“40”表示,则小李由此处到图中路牌标志地点最快需要小时.21.你知道吗?蛇是没有耳朵的.不过,如果蛇将头贴在地面上,头中的一块骨头就会接收到正在接近它的动物活动时发出的声音.由此可见.蛇是利用__________去“倾听”敌人和猎物的.22.音乐厅正举行音乐会,音乐会的声音我们听起来有丰富的立体感,这主要是由于人的听觉具有________效应。23.张平同学学了“声学”知识后做了一个如图7所示的小实验.A是一根一固定桌面上的橡皮筋,另一端用细绳绕一个定滑轮连着一个小盘B,在小盘中逐渐地增加小石子或硬币,就能利用竹片在橡皮筋上弹出不同的声音.解释:(1)这些声音主要区别是______不同;(2)声音有这些区别的原因是____________.图724.看下面的简谱,我们唱该段简谱时,音调最低的是。25.超声波加湿器应用了超声波________的特点.(填“高能量”或“沿直线传播”)26.蜜蜂载着花蜜飞行时,它的翅膀平均每2秒振动600次,不载花蜜时平均每3秒振动1320次,采了蜜飞回的蜜蜂发出的声音的音调比飞出的蜜蜂发出的音调。三、图示、简答题每小题3分,共6分27.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使,为了反映两辆车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某人拍摄了一张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的照片,如图8所示.已知每隔2秒曝光一次,两车的运动有什么不同?28.地震前夕,一些动物有异常表现,如老鼠出洞,鸡鸣狗叫等,对这种现象的合理解释是什么?四、实验、探究题共17分29.(4分)阅读下列短文,回答短文后的问题。小明准备骑自行车(图9)外出时发现车胎瘪了,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呢?他根据自己对自行车了解的常识和经验想到,也许是车胎破了,也许是气嘴的螺丝松了,或者是气嘴里的小橡皮管坏了……究竟上述哪一种可能是正确的呢?小明仔细查看了外胎,没有发现有破的痕迹;他又查看气嘴的螺丝,也没有发现松动。后来他把螺帽卸下,取出气门芯,图84发现小橡皮管也是好的。他给车胎打气,仔细查看和倾听,一会儿车胎又瘪了,他想,也许是内胎的某个地方出现了一个小小的孔。后来,他请修车的师傅把内胎取出,把充气的内胎放到水里边,发现气泡从内胎表面的某处不停地往上升。小明非常高兴,自行车胎漏气的原因终于找到了。问题:你认为,解决上述自行车胎漏气问题的过程与科学家的探究过程有哪些相似的地方?30.(6分)某校八年级(1)班的同学进行“测量纸片下落的速度”的实验,该实验:(1)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2)需要的测量工具是:(3)请你设计记录数据的表格.31.(3分)请设计三种测量操场跑道周长的方法。32.(4分)小兰在观察提琴、吉他、二胡等弦乐器的弦振动时,猜想:即使在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的音调高低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有关。于是她想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下面是她在实验时控制的琴弦条件。编号琴弦的材料琴弦的长度/cm琴弦的横截面积/mm2A钢200.3B钢200.7C尼龙丝300.5D铜400.5E尼龙丝400.5⑴如果小兰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材料的关系,你认为她应该选用表中编号为的琴弦(只填字母代号)。⑵探究过程通常采用下列一些步骤:①实验研究;②分析归纳;③提出问题(或猜想);④得出结论等。你认为小兰要完成本探究的全过程,所采取步骤的合理顺序应该是:(只填写数字代号)。五、计算与综合题共15分33.(5分)当调节收音机的电位器,使其音量增大时,发现扬声器的纸盆的振动幅度也加大.(1)这表明声音的响度与声源的什么有关?(2)当你逐渐远离收音机时,听到的声音有什么感觉?这又表明声音的响度是否还与什么因素有关系?(3)当你站在高速行驶的列车旁(注意相隔铁路50m以上),你听到列车声音有何变化?对此你可作出何种猜想?34.(4分)某一时期,常州开往黄山的202次旅游列车,当天晚上从常州发车,第二天早晨到达黄山,全程运行506km,列车时刻表如下表所示.求:(1)202次列车运行全程的时间是多少小时?(2)列车运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35.(6分)第一次测定铸铁里的声速是用下述方法进行的,在铸铁管的一端敲一下钟,在管的另一端,听到两次响声,第一次是由铸铁传来的,第二次是由空气传来的。管长931m,两次响声相隔2.5s,如果当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求铸铁中的声速。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卷答案(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答案:D。解析:“绿水青山与江河湖海”是自然形成的,不是人类的探索成就。2.答案:A。解析:若选平台作参照物,孙悟空是静止的;感觉到孙悟空在白云中穿行是不能选“孙悟空”为参照物;选择烟雾作参照物,孙悟空就无法在白云中穿行。选项B、C、D错误,应选A。3.答案:C。解析:解读图1可知,A、B、D是正确的,所以应选C。4.答案:D。解析:7.2mm=7.2×1mm=7.2×10-3m,选项A错误;15m=15×109μm=1.5×1010μm,选项B错误;2.5km=2.5×103×102cm=2.5×105cm,选项C错误;选项D正确。5.答案:D。解析:刻度尺太厚,刻度无法贴近铁块,不符合测量规则,选项A错误;测量时刻度尺斜放,不符合测量规则,选项B错误;零刻度线没有对准被测铁块的始边,测量的差错很大,且刻度尺太厚,刻度无法贴近铁块,不符合测量规则,选项C错误;选项D正确。6.答案:B。解析:根据数据记录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毫米,四次测量的平均值为:(17.58cm+17.56cm+17.59cm+17.56cm)/4=70.29cm/4=17.5725cm,木块的长度为17.57cm。7.B。解析:手指甲的宽度约为1.2cm,一座四层楼的高度约为12m,应选B。8.B。解析:苍蝇的飞行速度为1.1m/s,汽车在高速公路上的行驶速度为20m/s,乌龟的爬行速度为0.011m/s,奥运冠军刘翔的速度为8.52m/s,汽车的速度20m/s超过17m/s,所以选项B正确。9.B。解析:观察速度计可知汽车的速度为70km/h,行驶30min通过的距离s=vt=70km/h×0.5h=35km,所以选项B正确。10.A。解析:泉水叮咚响中流动的水是声源,正在发出悦耳哨声的哨子是声源,牛叫时的声带也是声源,B、C、D错误,选项A正确。11.D。解析: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的不同,能说明音调的高低与振动的频率有关,所以选D。12.D。解析: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左右,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左右,声音在铝中的传播速度为5000m/s左右,所以选项D正确。13.A。解析:钟声是由钟的振动产生的,钟
本文标题: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试卷(人教版)含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458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