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GB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7167-2006代替GB/T17167-1997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eneralprincipleforequippingandmanagingofthemeasuringinstrumentofenergyinorganizationofenergyusing2006-06-02发布2007-01-01实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GB17167-2006介绍1中共中央对能源消耗提出了指标要求《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十一五”(2006年~2010年)期末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2000年~2005年)期末降低20%左右。这是针对中国资源环境日益穾出的问题提出的,是“十一五”规划目标中最重要的约束性指标之一。2国家五部委——联合提出了节能行动实施方案2006年4月7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领导小组、国家统计局、国家质检总局与国务院国资委联合印发了571号文件《关于印发千家企业节能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要求国家质检总局“加强能源计量工作,对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情况进行检查,要按照计量法律法规的要求,引导企业建立和完善测量管理体系,督促企业定期对所配备的能源计量器具进行检定、校准,指导企业加强对能源计量检测数据的应用等。”3国家质检总局——加强能源计量工作的意见★2005年7月国家质检总局与国家发改委联合印发了247号《加强能源计量工作的意见》文件;★2006年3月6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71号文件《关于对重点耗能企业开展节能降耗服务活动的通知》,提出服务活动使重点耗能单位达到三大目标:①达到《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中提出的主要产品(工作量)单位能耗指标;2010年总体达到或接近20世纪90年代初期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大中型企业达到本世纪初国际先进水平;②满足GB17167国家标准及行业的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③满足国家标准19022《测量管理体系》对企业计量管理的要求。★2006年6月发布了强制性国家标准GB17167-2006《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2007年1月1日起实施。4中启认证中心——配合国家节能政策提出要求★年耗能5万吨标准煤以上的企业申请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时要把能源计量通则作为认证依据中的一个必要条件。★年度监督时,对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时未进行过能源计量专项审核的重点耗能企业,必须进行能源计量的年度监督检查。65四川省经委、质监局川经〔2007〕431号《关于开展化工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检查考核工作的通知》检查项目如下:1能源计量体系及人员管理(机构/文件/人员/资质/档案)2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每降低1%扣0.2分,单项分≥90%)3能源计量器具管理(包括台账、分类、档案、溯源图、检定规程、自校规范、强制检定、标识、使用等)4能源计量数据管理(报表制度、记录、统计报表、及时性、网络化等)5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精度等级评分标准:每个项目100分,单项90分合格,95分良好,≥98分优秀总分500分,450分达标,475分良好,≥490分优秀GB17167标准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能源计量器具配备…………………………………………………14.1能源计量的种类及范围……………………………………………14.2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原则…………………………………………24.3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要求………………………………………25能源计量器具的管理要求…………………………………………55.1能源计量制度………………………………………………………55.2能源计量人员………………………………………………………55.3能源计量器具………………………………………………………55.4能源计量数据………………………………………………………6“前言”的要点:1本标准的4.3.2、4.3.3、4.3.4、4.3.5、4.3.8是强制性条款,其余是推荐性的。2本标准代替GB/T17167—1997《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导则》。3本标准与GB/T17167—1997相比,主要变化如下:★标准名称改为“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标准变为强制性标准;★增加了非工业企业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和管理要求;★对用能单位、主要次级用能单位、主要用能设备的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进行了调整;★对能源计量器具的准确度等级要求进行了调整。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的基本要求。本标准适用于企业、事业单位、行政机关、社会团体等独立核算的用能单位。要点:1本标准是基本要求2覆盖范围——用能单位的定义3术语和定义3.2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能源计量器具实际的安装配备数量占理论需要量的百分数。注:能源计量器具理论需要量是指为测量全部能源量值所需配备的计量器具数量。lxpNNRpRxNlN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按下式计算:×100%-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能源计量器具实际的安装配备数量;—能源计量器具理论需要数量。式中:要点:3.3次级用能单位用能单位下属的能源核算单位。要点:▲用能单位的规模大小各异,较大的用能单位又下属了各个部门,而每个部门又可能下属多个子部门,标准中把用能单位下属部门、子部门、子子部门均称为次级用能单位▲某一用能单位可以有很多次级用能单位,也可以没有次级用能单位。▲标准中又将用能单位分为主要次级用能单位和非主要次级用能单位。只有用能量超过一定限额(≥表1规定)的次级用能单位才被称作主要次级用能单位。能源的定义:直接或者通过加工、转换而取得有用能的各种资源。如,煤炭、原油、天然气、焦炭、煤气、热力、成品油、石油液化气、生物质能和其他资源。能源分类:1按能源形态、特性等分类:化石燃料、水能、核能、电能、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海洋能、地热能等。2按形成条件分类: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a.一次能源:指从自然界取得的未经任何加工、改变或转换的能源。如原煤、原油、天然气、生物质能、水能、核燃料,及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等。b.二次能源:二次能源也称“次级能源”或“人工能源”,是由一次能源通过加工或转换得到的其它种类或形式的能源。包括煤气、焦炭、汽油、煤油、柴油、重油、电力、蒸气、热水、氢能等。一次能源无论经过几次转换所得到的另一种能源,都被称作二次能源。★在生产过程中的余热、余压,排放的高温烟气、废蒸气、废热水、有压流体等也属于二次能源。3按资源形态分类:载体能源、过程能源。a.载体能源:载体能源指提供能量的含能物质,如各种燃料、蒸汽等可以直接储存和运输的物质。煤、石油、天然气和电是目前使用最广的载体能源,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氢和微波会成为重要的载体能源。b.过程能源:可以提供能量的一种物质运动,如水流、风力、潮汐、波浪等。能量存在于物质运动过程中,一般很难储存和运输。★载能工质:由于本身状态参数的变化而能够吸收或放出能量的介质,即介质成为能量的载体。水蒸气和有温度变化的水是最重要的载能工质。水是否载体是以其温度决定的,标准中把有温度变化的水的也纳入了计量的对象。4能源计量器具配备能源的计量表示方式1以能源的实物量来表示:例如常用的实物量计量单位为:吨(t)、升(L)、立方米、千瓦•时(kW•h)2以能量来表示:例如常用的能量计量单位为:焦耳(J)、千瓦.时(kW•h)、卡(cal)三种。3以当量单位来表示:用标准燃料表示。当量单位一种是标准煤,另一种是标准油。我国用的能源当量单位是标准煤的单位,符号:tce能源标准煤=能源实物量X能源折算系数能源折算系数=能源实际含热值/标准煤热值各种能源与tce的折算系数具体值请询问能源处4.1能源计量的种类及范围能源计量范围:a)输入用能单位、次级用能单位和用能设备的能源及载能工质;b)输出用能单位、次级用能单位和用能设备的能源及载能工质;c)用能单位、次级用能单位和用能设备使用(消耗)的能源及载能工质;d)用能单位、次级用能单位和用能设备自产的能源及载能工质;e)用能单位、次级用能单位和用能设备可回收利用的余能资源。能源计量的过程能源计量的内容能源计量的对象4.2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原则4.2.1应满足能源分类计量的要求。4.2.2应满足用能单位实现能源分级分项考核的要求。要点:★要对不同种类的能源进行分类计量。并满足各类能源计量的要求。即:对电能、机械能、热能等要分别计量,对煤、油、气等也要分类计量,并分别满足各类能源计量的要求。★用能单位对能源的分配与使用应针对不同用途、不同部门的能源进行分级分项计量。实行购入储存、加工转换、输运分配、生产(主要生产、辅助生产)过程、运输、采暖(空调)、照明、生活、排放、自用与外销分别计量。★实现这种分别计量的主要目就是要为能源的定额考核。制定各种能源消耗定额,实行按能耗定额供应能,按产品单耗考核各用能单位、各用能环节。★在各用能单位、各种能源使用过程的各个环节上,实现能源的定额考核应该通过合理配置能源计量器具,健全能源消耗统计台帐,得到真实的能源消耗数据,以实现能源消耗定量化管理。准确计量,科学计算单耗,促进各级用能单位重视合理用能和节约用能,为分析研究各用能环节能耗变化提供可靠信息,找出浪费能源的原因和薄弱环节。4.2.3重点用能单位应配备必要的便携式能源检测仪表,以满足自检自查的要求。要点:重点用能单位★标准所指重点用能单位是我国《节能法》第二十条规定的重点用能单位,即年综合能源消耗总量1万吨标准煤以上的用能单位;国务院有关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指定的年综合能源消耗总量5000吨以上不满1万吨标准煤的用能单位。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时,按年消耗能源5万吨标准煤以上的企业要把能源计量通则作为认证依据中的一个必要条件。★《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第十四条规定:“重点用能单位应建立能源消费统计和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制度。重点用能单位应在每年1月底前向主管经济贸易委员会报送上一年度的能源利用状况报告。报告应包括能源购入、能源加工转换与消费、单位产品能耗、主要耗能设备和工艺能耗、能源利用效率、能源管理、节能措施和节能经济效益分析、预测能源消费等。★由于一般的检测标准对能源计量仪表的配置要求比较高,所以重点用能单位配置必要的、便携式的能源检测仪表对于降低配表成本,满足能源利用报告制度是很有必要的。4,3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要求4.3.1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按下式计算:(略)4.3.2用能单位应加装能源计量器具。要点:1.本条款是强制性条款。2.用能单位应加装能源计量器具。这是对用能单位的最基本要求。3.能源计量率按下式计算:能源计量率,%;实际配备的能源计量器具的能源计量量;能源消耗总量。能源计量率是指对约定的能源核算单位或对象,经过计量的某类能源量占同类能源总量的百分数。本标准不直接考核用能单位的能源计量率,而考核用能单位的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以计量器具台件数计算比较简单,与用能单位的实际用能量的变化无关。%100lxPMMQPQxMlM4.3.3用能量(产能量或输运能量)大于或等于表1中一种或多种能源消耗量限定值的次级用能单位为主要次级用能单位。主要次级用能单位应按表三的要求加装能源计量器具。表1主要次级用能单位能源消耗量(或功率)限定值能源种类电力煤炭、焦炭原油、成品油、石油液化气重油、渣油煤气、天然气蒸汽、热水水其它单位kWt/at/at/am3/aGJ/at/aGJ/a限定值10100408010000500050002926注1:表中a是法定计量单位中“年”的符号。注2:表中m3指在标准状态下,表2同。注3:2926GJ相当于100t标准煤。4.3.4单台设备能源消耗量大于或等于表2中一种或多种能源消耗量限定值的为主要用能设备。主要用能设备应加装能源计量器具。能源种类电力煤炭
本文标题:能源通则介绍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459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