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好】2.3《城市化》PPT课件
第三节城市化什么是城市化?城市等级上升城市数量增加城市人口增加,城市范围扩大乡村变为城市从图2.17中可以看出,1985年到2000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发展有哪些变化?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发展人口向_____集聚和城市范围_______乡村变为_____的过程。什么是城市化城镇不断扩大城市1、概念2.城市化的主要标志:城市人口增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城市化水平最重要的指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驱动力示意3、城市化的动力读图2.17讨论分析城市化的原因有那些?3、城市化的动力就业机会多城市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齐全拉力因素城市化推力因素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受自然灾害影响大农村读图2.17讨论分析城市化的原因有那些?边陲小镇老深圳全貌(1982)流光溢彩的深圳(2000年)从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宁静的渔村生活今日厂房内长长的流水线上的机械化生产深圳的城市化发展为什么如此迅速?改革开放,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有什么关系?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城市化水平反映经济发展水平。纵观世界经济发展史,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世界的城市化进程又如何呢?1.城市化起步2.城市化水平3.城市化速度世界城市化的进程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1.城市化起步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起步早起步晚2.城市化水平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水平高水平低3.城市化速度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速度(慢—快—慢)速度(慢—快)项目起步速度水平其他特点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早晚慢快高低1.发达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的差异世界城市化的进程项目起步速度水平其他特点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早晚慢快高低1.发达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的差异逆城市化现象分析城市化进程的三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25%-30%70%城市化水平较低、发展较慢水平较高,增长迅速城市化水平高,城市人口比重增长趋缓甚至停滞案例4英国的城市化进程城市化阶段水平发展速度地域扩展趋势常见的问题初期阶段中期阶段后期阶段低较高高慢快慢小幅度扩大迅速扩大,出现郊区城市化城市界限模糊,出现逆城市化表现不明显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大城市中心出现了失业率高、空旧房增多、犯罪率升高、市中心的空洞化等25%-30%70%后期成熟阶段中期加速阶段目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各处于哪个阶段?一、单选1、关于城市化的标志,表达不妥的是()A.城市人口增加,乡村人口减少B.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在上升C.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D.城市人口数量增加2.由下图可知,当前多数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所处的阶段分别是()A.①②B.①③C.②③D.以上说法都不对印度处于城市化的阶段________AC①4.下图为“某地城市城市化过程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城市化是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B.社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C.城市化缩小了城乡差距D.城市郊区化又叫逆城市化,这种现象在发展中国家的小城市周围比较明显D巩固强化下图箭头表示人口移动的状况,读图,完成1~2题。1.左图表示的是()A.逆城市化B.城市化C.郊区城市化D.再城市化2.右图表示的是()A.逆城市化B.城市化C.郊区城市化D.再城市化CA1.关于城市化的错误叙述是()A.城市化过程是农村人口向城市集聚B.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C.城市化水平体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D.城市化和区域经济发展是相互促进的2.关于城市化的标志,表达不妥的是()A.城市人口增加,乡村人口减少B.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在上升C.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D.城人口数量增加练习AA3.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城市化的特点是()A.世界城市化的速度、规模、范围都达空前的程度B.中小城市发展快,大城市发展慢C.由于城市人口不断集中,城市用地规模不断缩小D.城市化开始加速发展,城市人口的比重达到13.3%4.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的原因是:①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②乡村和小城镇的基础设施逐步完善;③交通运输的通达性不断增强;④乡村的人均收入高于城市;⑤城市的地价昂贵,房租高于农村。()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⑤D.①③④⑤练习AC年代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美国中国1950年64%10.6%1990年74%26.41%观察上表,回答下列问题:1.纵向比较说明什么问题?(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快)2.横向比较说明什么问题?(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低)原因:发达国家由于生产力水平高,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也高,再加上城市化起步早,因而城市水平较发展中国家高;而广大的发展中国家,由于长期遭受殖民统治,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再加上城市化起步晚,发展时间短,一时难以超越,因而城市化总体水平低。【随堂练习】测算1995-2000年城市人口比重的年增长率,结合我国的总人数计算每年新增加的城市人口数。根据计算,我国每年新增城市人口1200万,结合你的生活体验,说说城市化会给地理环境带来怎样的压力,并且提出缓解这些压力的措施.纽约的光化学烟雾拥挤的交通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城市化对地理环境产生影响的表现(1)生物多样性减少(2)土地质量的下降(3)对水循环的影响(4)对气候的影响城市化污染环境改善环境合理过快平整土地兴修水利绿化环境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噪声污染降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压力1.城市化对地理环境影响的两个方面3、降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影响的途径生态城市(1)、要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城市各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2)、使城市景观尽可能与山、河、湖、植被等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城市绿地系统的模式1、A模式优点是可以净化从郊区流入城市的空气,缺点是无法降低城市的热岛效应,城市中心污染物不易稀释,尤其是遇到大气稳定少动时更是如此2、B模式优点是在A模式基础上,绿地向城市中心延伸,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城市的热岛效应,缺点是城市中心地区其他用地面积比重大,向城市中心延伸的绿地在调节、净化环境等方面的作用有限。3、模式优点是在B模式基础上,绿地在城市中心形成网状,进一步减小了城市热岛效应。而且由于绿地从城市边缘伸到中心地区,使空气流动较通畅,有利于降低城市大气污染,缺点是城市中心地租高的地区,土地利用率降低。在城市中心建一些绿地城市内部开辟一些绿地改进意见改进意见逆城市化现象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的原因是:①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②乡村和小城镇的基础设施逐步完善;③交通运输的通达性不断增强;④乡村的人均收入高于城市;⑤城市的地价昂贵,房租高于农村。()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⑤D.①③④⑤C2、在三个发达国家均处在城市化的期,巴西为中期的阶段,印度为阶段;3、各国城市化发展趋势,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1、这些国家是世界城市化的典型代表。最早的,美国、日本城市化水平,巴西南美最大但“虚假城市化”,印度人口众多“滞后城市化”。英国但发展快,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起步晚,水平比较低,尚未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减速,外迁,城市中心衰落后初期高加速阶段。加速(中期)1、按照世界城市化进程的三个阶段,当前我国城市化正处于3020102,与发达国家相比当前我国城市化水平,发展速度,但由于城市化水平略高于经济发展水平,带来了,低快环境、问题。人口、交通拥挤、居住环境、就业、社会秩序等(1)图甲中虚线代表_______国家,实线代表________国家。目前,两类国家城市人口数量和增长情况是_____________。(2)图乙中世界人口超过百万特大城市数量变化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上表说明了发达国家城市化特点是________,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根据表中资料,在图丙中画出两类国家城市人口比例变化的曲线图发展中发达超过了发达国家,增长速度也较发达国家快数量不断增多,速度加快发展中国家数量增长速度更快,未来特大城市多数集中分布在发展中国家起步早,水平高,目前速度慢起步晚,水平低,目前速度快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自学检测一、根据自学内容对下列表述进行正误判断1.通常被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高低的标志是城市人口规模2.城市化水平体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3.城市化的含义是指人口向城市集聚的过程4.在城市化过程中,城乡居民的文化教育水平差异不断缩小5.在城市化过程中,城乡居民的劳动方式、生活方式差距加大6.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可以表示为一条稍微拉平的“S”型曲线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读图回答(1)1950年至2000年.该地区城市发展变化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般说来,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标志是____________。城市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增加城市数量增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增加二综合题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读图回答(4)城市发展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主要表现在_______(多项选择)A满足人们更多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求B促进产业结构的良性变化C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扩大城乡差别D增强规模经济效应和集聚效应ABD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现状如何?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问题我国有没有?发达国家的城市郊区化、逆城市化现象我们有没有出现?作业
本文标题:【好】2.3《城市化》PPT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4850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