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江苏省淮北中学2016年高二语文教案——《唐诗宋词选读》《春夜别友人》教案知识与技能目标:1.让学生了解陈子昂的生平。2.理解诗歌表现的内容、感情。3.体会本文炼字艺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诗人在本诗中所传达的情感重点难点:理解诗人是如何通过空间和景色和转换表达离情别意的。教学过程:一、导入:由于交通落后,古人别离动辄数年,相会无期,故而古人更重离别。文人士大夫们离别时,不光是备酒饯行折柳相送,还常常写诗送给行者或留给居者。这类诗歌,统称为别离诗。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二、知人论世作者简介:1、陈子昂,唐代文学家。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有《陈伯玉集》(或《陈子昂集》)。2、主张:改革六朝以来绮靡纤弱的诗风,恢复《诗经》的“风、雅”传统,强调比兴寄托,提倡汉魏风骨。存诗100余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感遇》38首和《登幽州台歌》。3、地位:他的诗歌创作,是唐代诗坛从初唐向盛唐发展的一个分水岭。白居易评价:“杜甫陈子昂,才名括天地。”写作背景:陈子昂《春夜别友人》共有两首,这里所选的是其中的第一首。诗约作于武则天光宅元年(684)春,年方二十六岁的陈子昂告别家乡四川射洪,奔赴东都洛阳,准备向朝廷上书,求取功名。临行前,友人在一个温馨的夜晚设宴欢送他。席间,友人的一片真情触发了作者胸中的诗潮。面对金樽美酒。他不禁要歌唱依依不舍的离情,抒发自己的远大怀抱。这首离别之作,就从眼前宴会的情景落笔。三、文本研读1、初读诗歌,读懂诗意。江苏省淮北中学2016年高二语文教案——《唐诗宋词选读》银烛:晶莹洁白的蜡烛。绮筵:华丽的筵席。琴瑟:指朋友宴会之乐。语出《诗经·小雅·鹿鸣》:“我有嘉宾,鼓琴鼓瑟。”隐:隐藏。长河:即天上的银河。没:淹没。晓:天亮,黎明。2、再读诗歌,理解诗意。(1)用自己的话描述每一联的场景。(时间顺序)首联:写别筵将尽的撩人心绪和寂静状态。颔联:写离堂把臂伤琴瑟,别路遥迢情缠绵。颈联:写户外所见,时光无情催人离。沉静之中见真挚情愫。尾联:写遥望将赴之古道,隐隐哀愁胸中涌。(2)全诗通过什么事情表达了什么感情?明确:由一场筵席来表达朋友依依惜别之情。(3)诗中哪些词语写了“夜”?明确:银烛、明月、晓天(4)诗中哪些词语写出了“别”?明确:离堂、别路、金樽(5)全诗在时间上有一个怎样的流转变化?明确:夜晚→拂晓(6)全诗在空间上有怎样的流转变化?明确:室内→室外3、三读诗歌,赏析评点(1)首联“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描绘了一个别筵将尽,朋友分手在即的场景,句中的“吐”“对”字写出了友人怎样的神情?提示:先独立思考,然后与同位交流。参考:一“吐”字,运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银烛静静地冒着青烟。从而使人仿佛看到离人相对无言,怅然无绪,目光只是凝视着银烛的青烟出神的神情。一“对”字,其意是面对华筵,除却频举金樽“劝君更尽一杯酒”的意绪而外,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勉强相慰的话了。此中境界,于沉静之中更见别意的深沉。【方法点拨】炼字要点:①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可点出修辞手法)②展开想象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③点出该字构成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或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点出表现手江苏省淮北中学2016年高二语文教案——《唐诗宋词选读》法)(2)简要分析“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一联的表达效果“隐”“没”的妙用。参考:精于炼字,巧用衬托。“隐”字写出高高的树阴遮住了西沉的明月;“没”字写出了耿耿的长河淹没在破晓的曙光中,衬托出时光催人离别,不为离人暂停须臾,难舍难分的心绪。(3)最后两句“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中哪个字最能体现离别哀愁?结尾两句写目送友人沿着这条悠悠无尽的洛阳古道踽踽而去,不由兴起不知何年何月再能相聚之感。末句着一“何”字,强调后会难期,流露了离人之间的隐隐哀愁。(4)诗人是如何通过空间和景色的转换来表达离情别意的?明确:诗人根据离别的时间顺序来安排空间和景色的转换,景色随着空间而变化,情感随着景色的变化而逐渐加深。诗人先写离别华筵(室内)的人和物,再写朋友告别时的环境(室外),突出表现了朋友依依惜别之情。(5)试结合诗句分析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明确:这首诗没有套用长吁短叹的哀伤语句,却在沉静之中见深挚的情愫,觥筹交错之时,欢声笑语之外,显现淡淡的惆怅,别时容易相见难,离别在即,透出隐隐哀愁。四、拓展延伸:送别诗小结(一)送别习俗喝酒送别,折柳送别、古道相送、夕阳挥手、芳草离情(二)送别诗的意象1、长亭、短亭、劳劳亭、谢亭、灞陵亭、南浦。空间景色情感室内离堂华筵银烛吐青烟,相对无言离情缠绵金樽对绮筵。离堂思琴瑟,室外别路山川别路绕山川。时光催人难舍难分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遥想洛阳古道悠悠洛阳道,悠悠离情后会难期此会在何年。江苏省淮北中学2016年高二语文教案——《唐诗宋词选读》2、杨柳、杜鹃、鸿雁、浮萍。3、夕阳。4、酒。5、秋。(三)送别诗所写的具体内容及思想倾向1、依依惜别的感伤之情2、体贴入微的宽慰3、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4、前途艰险的担忧5、坦陈心志的告白6、积极奋发的勉励(四)送别诗常见的表现手法1、直接抒情。如高适的《送董大》中,“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直抒胸臆,表达自己虽不得意但满怀信心和力量。2、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如柳永《雨霖铃》词中的“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一句,表面写去路烟霭迷茫,道路修远,其实是要以此寄寓离愁之思,寓情于景显得含蓄蕴藉。3、想象联想(虚实结合)。如刘长卿的《送严士元》第三联写道:“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诗人由眼前的落日去帆这一实景而联想到严士元听去之地湖南应是万里草青。4、比喻修辞手法。如刘迁的《柳梢青·卢梅坡》“云边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来表现形单影只的孤独之感,飘泊无定的离别之苦。五、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下面问题。南浦别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问: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作者想写什么?离别的痛苦。(意图)有没有写出来?写出了。(达意)怎么写出来的?通过“看”这一动作。(方法)写得怎么样?淋漓尽致!(效果)参考: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
本文标题:《春夜别友人》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4924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