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香料工艺学演讲ppt
*发展优势广西素有“香料王国”的美称,是香料、精油、松节油以及相关原料的主产地之一,在国内香料市场及出口创汇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随着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以及农村经济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广大农民种植香料植物的热情空前高涨,广西香料产业步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2002年,八角、茴油产品产量占全国总量的85%,以玉桂、桂油及松香、松节油深加工为主的产品产量占全国的50%以上,总产值近百亿元。在最近召开的广西国际香料会议上,来自世界各地的香料客商一致看好广西香料产业的发展前景,当场与我区各地、市参会代表团签订了数亿元的引资意向和贸易合同。可见,进一步做大做强广西香料产业,使之成为广西国民经济中又一个独特的产业体系,无疑是全区香料界的一件大好事。发展优势广西地处南亚热带季风湿润区,长年热量充足,雨量充沛,雨热同季,山地资源丰富,非常适合各种香料植物的生存和繁衍。据调查,全区有香料植物90科140属约600余种,分布于全区各地,尤其在雨量充沛的山地、丘陵地带种类更为丰富。其中种类比较集中的几个科有:芸香科、樟科、番荔枝科、桃金娘科、伞形科、唇形科、木兰科、菊科及姜科等。从开发利用情况看,虽然我区香料植物资源种类丰富,但开发利用的仅占少部分,形成工业化规模利用的则更少。薄荷目前,在生产上大面积种植的品种有:八角、玉桂、松树、茉莉、灵香草、桂花等,2002年八角林保存面积32.29万hm2,挂果面积30.47hm2,年产干果8.28万t,产茴油1647t;玉桂林保存面积15.05万hm2,投产面积8.95万hm2,年产桂皮2.11万t、桂油753t;松林面积300多万hm2,年产松香30万t、松节油3.5万t;茉莉花种植面积4237hm2,年产鲜花6万t。此外,山苍子、柠檬桉、薄荷、香草兰、九里香等品种也有一定的栽培面积。茉莉花桂花香料植物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卷烟、日用化工和医药等工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其在芳香疗法、杀虫灭菌、饲料加香、环境清新等方面的用途也在不断拓宽。目前我区的香料产品除了满足国内市场需要外,还远销美国、欧洲、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桂林、南宁、梧州、防城港等城市已成为国内著名的主要香料出口地。我区开发的松节油、樟油、山苍子油、桉叶油、柠檬油、大蒜油、姜油、灵香草浸膏、茉莉花浸膏、桂花浸膏、田七浸膏、紫薇浸膏等20多个产品以及调制的近200个植物香精品种在国内外市场上也广受欢迎。此外,通过深加工开发的茴油系列产品、松节油系列产品以及柠檬醛、香芹酮等数十种单体香料产品逐渐成为我区新一代天然香料拳头产品。从近几年国际香料贸易情况看,八角、茴油、茴香脑、茴醇、桂油、桂皮、桂花浸膏、灵香草浸膏等在我区出口创汇植物产品中最具特色和优势,是国内其他省区无法取代的产品,为广西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强劲的生机,使广西香料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展示了广阔的前景。小茴香广西香料工业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经过40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特别是以八角、玉桂为主的调香料产品,已经成为一些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目前全区从事香料生产、加工的企业(含个体、集体、国营)有70余家,整个产业链从业人员超百万人,拥有香料种植基地近20万hm2。在诸多企业中,生产历史较长、香料加工规模较大、国内外市场业务开拓比较成功的是容县香料集团,该公司注重高新产品的开发与创新,先后引进了法国628型高效热敏性香料分馏设备、330型多功能鲜花浸提萃取设备、522型浸膏生产装置、金属网波填料分馏设备、CC-14B系列气相色谱仪等,生产工艺及设备均达到了国内一流水平。桂林、防城、南宁、梧州、钦州、德保、金秀等地的香料厂也十分注重产品附加值的提升,近年来通过设备更新、技术改进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规模,基本上能满足当地现有香料原料初、深加工的需要。松油1、开发利用深度和广度不够在全区已知的600多种香料植物中,被开发利用的仅占少部分,尚有较大的资源利用空间。其次,对于已经开发或者正在开发利用的种类,目前大多数仍处在初级开发阶段,产品品种少,质量较差,缺乏市场竞争力,效益不佳。2、栽培管理技术落后长期以来,全区香料作物大部分由农户种植,管理粗放,良种率低,规模偏小。加之农民普遍存在有种就育,有苗就种,密种密得,不管不肥等思想,一些地方品种退化,病虫害严重,单产水平低。3、科技投入不足主要表现为研发经费不足和人才培养滞后。据了解,我区香料研发经费历来都是依靠企、事业单位的自我积累或自筹资金,只有少部分通过政府财政拨款以及重大项目立项渠道获取。受此影响,目前全区尚未正式成立有专门的香料研发机构,就连一些曾经从事过这方面研究工作的机构或人员由于经费缺乏,也不得不削弱甚至中断项目的研究。因科技投入不足,造成人才流失严重,创新能力不强,科研水平低已经成为产业发展的一大障碍。4、缺乏宏观调控与指导在全区现有70余家香料加工企业中,真正具备生产许可证的不过20余家。这20余家精加工企业又分别隶属于轻工、外贸、林业、农垦、城镇集体、乡镇企业等不同部门,这种分散式管理模式不仅加剧了行业之间的恶性竞争,造成生产上的盲目性和无序性,而且对整个香料产业的长期稳定和创新发展极为不利。5、加工、销售滞后在全区现有香料加工企业中,仅有小部分为国营、集体所有制,其余大多数属于个体的/土法0小型作坊。这种小作坊工艺、设备落后,生产能力低,资源、能量消耗大,以粗加工为主,其产品质量差,效益低。此外,在销售环节上,目前全区尚未建立起统一、规范的交易流通体系,香料产品卖难问题仍较为突出,个别地方,曾经发生过农民将一筐筐上好的茉莉花当众焚毁的惨痛教训;又如一些边远山区的农民迫于销售无门,只好将生产出来的产品低价卖给个体商贩,或者干脆任由其在山上自然烂掉。所有这些均反映出我区香料流通渠道严重滞后。八角发展趋势继续开展香料植物资源的普查、鉴定和利用研究我区香料植物资源异常丰富,除了目前已被开发利用的之外,还有许多尚未被世人所发现和认识。那些已被认识的香料植物还有许多潜在的用途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因此,应在全区范围内继续对香料植物资源进行深入调查和鉴定,根据调查鉴定情况做好中长期保护开发利用规划,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有效地保护这些珍稀的植物资源,满足产业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需要。此外,对已认识的香料资源的各种隐含性用途也要进行系统深入研究开发。柠檬加强良种繁育推广和栽培模式研究,扩大种植规模良种繁育推广是有效防治病虫害、确保丰产、优质的前提条件。目前我区的八角、肉桂主产区普遍面临着中低产园改造和品种老化严重等问题。因此,除继续开展已进行的一部分香料作物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研究外,应加强重要品种或经济效益较高的品种的引种、试种、选育、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研究,提高这些作物的单产水平。同时,还要根据国内外市场需要,运用组培快繁等先进手段,通过工厂化育苗带动原料生产基地建设以及特色产业区域化布局的合理延伸,不断扩大香料作物的种植规模,实现集约化生产。山苍子增加科技投入,满足产业创新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需要随着我区香料产业的不断发展,过去非常有限的投入已经不能适应新阶段产业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形成政府财政拨款、项目立项投资、企事业自筹资金、银行贷款融资以及外引内联、社会筹资等多元化投入体制,以确保研发工作的深入持久开展,提升产业的科技创新水平和产品科技含量。与此同时,各级政府应向从事香料研发工作的机构提供一定的优惠政策,如在一定时期内减免研发机构的税收,以弥补国家对科研机构经费投入的不足,促其滚动增值,形成以生产养科研、以科研促生产的良性循环。此外,针对我区香料生产技术与经营管理人员严重匮乏的现状,必须进一步加大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力度,主要做法有:培养一批香料产业的骨干人才和学科带头人,并通过他们培养和培训中层人才;开展广泛的国内外合作研究,积极拓宽资源共建共享渠道;在区内有关高校设立香料专业学科,加快专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培养;建立香料培训中心,聘请国内外专家重点培训香料主产区的技术员和农户。桉树叶建立加工、销售保障机制,进一步畅通产品流通渠道加工、销售是推进香料作物产业化经营、实现产业优化升级的核心和基础。目前,制约我区香料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加工和销售环节滞后。因此,必须从建立健全加工、销售保障体系,进一步理顺和完善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的利益关系,具体做法有:一是积极扶持一批国营、集体所有制加工企业,运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开发具有地方区域特色的优质香料品种,开拓国外市场;二是引导农民个体所有的小型加工作坊通过入股参股、整合和扩大企业规模、承包等形式参与市场竞争,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和转化率;三是按照/公司+基地+农户或科研单位+基地+农户0等模式,不断拓宽产品流通渠道;四是加强产品销售环节中的合同管理和政策规范,确保所有香料生产者的利益不受损害。松节油松香加强宏观调控与指导,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布局香料行业多头管理的格局不仅给整个香料产业带来不利的影响,而且无法体现资源合理配置的客观要求。因此,必须彻底打破行业内部这种分散管理模式,通过成立专门协调机构或者从现有机构中指定其中一个负责强化产业的宏观调控和监督管理,包括行业准入、内外协调以及内部竞争机制的实施等等,充分发挥行业的整体优势,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合理分配利用。更为重要的是,实行统一管理模式能促使经济、技术、科研力量雄厚的大香料集团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使香料产业真正成为我区优势产业。灵香草
本文标题:香料工艺学演讲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5185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