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规章制度 > 关于做好迎接南宁市义务教育学校常规管理达标县评估工...
关于做好迎接南宁市义务教育学校常规管理达标县评估工作交叉检查的通知各乡镇中心学校、初中,县直学校,县体校,民办学校:3月份,南宁市在全市组织开展义务教育学校常规管理达标县评估交叉检查工作。为使我县顺利通过市级评估,根据局领导的工作指示,现将有关迎检准备工作通知如下:一、明确市级检查时间:3月8日—19日,我县受评时间待定,但学校各项准备工作必须在3月14日前完成。二、明确检查内容:检查内容主要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义务教育学校常规管理规定》为主,按照7大项一级指标和42项二级指标逐一检查,检查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义务教育学校常规管理达标县(市、区)评估标准及评估办法》进行(见横教发[2009]35号附件2和附件3),重点检查:1.以现场察看为主,查阅档案材料为辅,把重点放在实施“常规管理年”以来学校整改所发生的变化,督促学校查找本校常规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将整改措施和整改成效当作当前学校的工作重点;2.检查学校是否已达到共识,初步建立起落实学校常规管理的长效机制,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三、明确检查程序和方式:(一)听取县(区)教育局开展义务教育常规管理达标县(区)工作情况汇报。(二)随机抽检12所义务教育学校。其中初中6所,小学6所(乡镇中心小学3所、村完小3所)。(三)深入检查学校,实地察看学校校容校貌、查阅学校档案材料,并在实地察看过程中随机对被检学校校长进行常规管理相关问题的询问。(四)检查组检查结束后,集中向县(区)教育局反馈检查情。四、切实做好有关迎检工作:(一)各学校准备“学校简介”一份,复印份数等候通知。学校简介内容主要突出学校基本情况、开展常规管理做法和成效、下步学校发展思路等,做到图文并茂,一页纸以内。(二)学校撰写一份开展常规管理活动以来的工作情况汇报材料,内容包括学校基本情况、办学取得的成绩、开展常规管理的做法及成效等(参考内容见附件2)。(三)完善档案材料:1.档案材料收集从2009年秋期到现在,各校要自行整理完善;2.按照县评估时的反馈意见进行整改;3.根据材料的多少按7大项或42小项建立档案盒;4.修改好自查报告,用自治区《检查评分表》填好自评分,复印份数等候通知。(四)组织师生学习《义务教育学校常规管理规定》,做到教师和学生都知晓。注意做好学生的迎检教育。(五)制作一版活动板报(不能手抄),内容包括学校基本情况、开展常规管理的做法和成效、常规管理问答等,做到图文并茂,反映出学校开展活动来的变化。(六)积极营造浓厚的迎检氛围:1.搞好校园清洁卫生;2.尽量搞好校园文化建设;3.布置好教室和各功能室;4.悬挂横额或条幅、张贴标语(参考内容见附件1)、插挂彩旗、摆放欢迎词(内容:热烈欢迎南宁市义务教育学校常规管理达标县评估组领导、专家到我校检查、指导工作!)5.在校园适当位置摆放花坛或花带;6.粉刷旧墙脚。附件1:1.校门横额:齐心协力抓管理,一心一意谋发展!2.学校建筑横额或条幅、标语:①执行规定,精细管理,促进学校持续快速发展。②认真贯彻《常规管理规定》,全面提高教育管理质量。③向管理要质量,以管理求发展。④以人为本,规范管理,和谐发展,争创常规管理达标学校。⑤加强学校常规管理,努力提高办学效益。⑥学习贯彻学校常规管理规定,切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⑦百年大计,教育为本。⑧知识照耀前程,学习创造未来。⑨加强常规管理,巩固“两基”成果,提高全民素质。⑩改善学校办学条件,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⑾齐心协力抓管理,一心一意谋发展。附件2:义务教育常规管理达标学校评估工作培训交流材料坚持科学管理办人民满意教育——南宁市三十七中常规管理工作纪实南宁市三十七中前身是南铁二中,2004年遵从国家战略调整,属地化管理移交南宁市后,五年间有了质的飞跃,从移交时默默无闻的普通学校,在校学生仅有1351人的规模,发展到现在3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102人,教职员工163人;办学规模名列南宁市同类学校前茅。又好又快的发展,靠的就是科学、规范地抓好抓实常规管理工作。管理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千头万绪,从何抓起?如何抓好?南宁市三十七中在南宁市、城区教育局领导和专家的关心和指导下,依照“让学生能发展,让教师有成就,创建品牌学校”的办学理念,找准教师队伍管理和学生德育管理两个突破口,注重三个抓手,扎实推进,带动学校各项管理工作的全面展开。抓手之一是加强学校管理制度的建设和完善,近年来,学校制定和完善了教师队伍建设、德育工作、教学工作、教育教学管理等各方面的制度200多个,使学校管理有章可循;二是着力建设优良的学校文化,将“和谐、合作、严谨、创新”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主题,真正落实“办学制度化,管理人文化”;三是以点带面,找准突破口。学校以规范的高效的管理品牌带动教师品牌、质量品牌、特色品牌的打造,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属地化管理五年来,南宁市三十七中的办学业绩一年上一个台阶。2004年中考实行等级分计算以来,中考全A+人数已达16人;总分A+成绩193人,80%以上的学生考上示范性高中,连续五年中考成绩居全市前茅、六城区所有中学第一名。2008年中考更加辉煌,有4人考取全科A+,57人考取总分A+,167人考上市二中三中,586人考上示范性高中;学科优秀人数居南宁市公办学校前三名,成为六城区中学的典范。艺术体育同步发展,2007、2008年南宁市中学生艺术节团体总分都获得第二名,单项金奖6个,银奖4个;体育中考连续两年优秀率都名列全市第一名。作文教学已成学校特色,2008年7月,被团中央授予“全国十佳文学校园”、“作文指导先进学校”。目前南宁市三十七中是世界银行贷款/英国政府赠款“西部地区基础教育发展”项目省级师资培训基地、广西中小学校长骨干教师培训基地、广西师范学院青少年德育研究所研究基地、广西师范学院实习基地、广西民族大学实习基地、广西教育学院实习基地、自治区绿色学校、自治区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自治区国防教育先进单位、自治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示范基地、南宁市先进单位、市德育先进集体、市课程改革先进单位、市规范管理示范校、市优秀家长学校、市科技特色学校。一、以责任教育为主线,开展特色德育管理工作(一)明确教育理念,确立教育目标,让特色德育管理氛围更浓厚。三十七中以“让学生能发展,让教师有成就,创建品牌学校”为办学理念;以“做同龄人中的优秀分子,成为共和国的合格公民”为德育目标。对中学生进行以“责任”为核心的政治思想和品德教育,以唤醒他们的责任意识,激发他们的责任情感,培养他们履行责任的能力,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责任行为,逐步建立科学的责任感,从而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加强学校器物文化建设,营造学生责任教育的氛围。学校特别建设了地理园,让学生做到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增长了学生的知识,开阔了学生的胸怀。建了宣传橱窗28个,定期出版、更新宣传内容;建设和完善校园网站,在网站上定期发表师生责任教育的文章,发布学校德育动态,使全体师生参与责任文化建设。(二)依托高校资源进行管理,让责任教育的层次更高更远首先是依托高效培养一支具有高水平而又充满责任意识的德育队伍。南宁市三十七中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加强德育队伍的建设,先后请了北京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学院、广西教育学院的专家教授到学校多次进行高强度的培训,培训主题涉及中层干部执行力、教师职业素养和班主任管理策略等多方面。其次是开展教育科研活动。南宁市三十七中与广西师范学院德育研究所、广西师范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广西民族大学合作建立教育研究基地。共同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和责任能力,学校与广西师范学院德育研究所合作开展的“提高学困生个人学习能力(SPS)”课题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新近合作研究的“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SSEQ)”课题也已全面展开。这些科研课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也为学校进行责任教育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指导。(三)构建特色的管理体系,让责任教育实践活动丰富多彩1、完善制度,严格管理,明确学生的责任意识。(1)入学培训制度。每届新生入学时,学校专门用三天时间对其进行教育培训。中心内容就是:学会承担社会责任。要他们明确,作为中学生,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对自己都有自己独特的责任。(2)新生军训制度。每届新生入学进行三天教育后,即进入军营进行为期一周的军训。在军营里,一切按照部队制度对其进行管理、训练。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纪律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和基本的军事教育等。这一活动我校从1996年坚持至今,效果良好。通过军训,学生的责任意识、履责能力均有显著提高。(3)对班级的量化管理制度。每周由政教室组织对全校所有班级所有学生的日常表现进行考察,考察内容包括:仪容仪表、按时上学放学、课堂纪律、完成作业等共二十多项。根据班级学生表现,政教处对每个班级按标准评分,每周一对优秀班级颁发量化红旗。班级根据本周的表现,对本班学生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这一管理活动,能有效地规范学生行为,使学生逐步明确自己作为学生,首要责任就是遵守学校规范,并为其承担其他社会责任打下良好的基础。(4)对班级卫生的管理制度。实行周卫生评比制度。进行责任教育,要求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爱护环境,保持班级和学校卫生,是学生的最基本的责任,学校由政教室制定了班级卫生评比细则,每天对各班的教室卫生、责任区的卫生情况进行评比打分。每周根据检查情况对卫生优秀班级进行表扬并颁发卫生先进红旗。(5)升旗承诺制度。为了让学生通过履行职责的实践,实现责任的体验和内化,让责任意识渗透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学校每周进行班级承诺活动。各班级把承诺的内容公布在教室门口,接受学校老师和同学的监督、检查。班主任每周对班级承诺完成情况进行小结,政教处对每个班级的承诺完成情况进行监督、总结。承诺制度,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阶段性责任,并通过自己的努力,与同学的合作实现自己的承诺,勇于履行班级和自己的责任。2、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承担责任的能力。三十七中以各种丰富的教育活动为载体,对学生进行责任教育。(1)感恩教育活动,使学生从源头学会承担责任。学会感恩,是承担责任的源头,也是勇于承担责任的具体表现。从2005年开始,学校开展了系列感恩教育活动。邀请了著名的感恩教育专家杨华永教授到学校做现场感恩教育报告,使学生领悟到学校提出的“读书的意义在于自我实现和过负责任的生活”。(2)抓实践,增强学生责任意识和履责能力。南宁三十七中从培养学生的集体责任意识出发,每年组织学生到博物馆、科技馆、药用植物园、良凤江国家森林公园等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集体观念、集体责任意识,拓展学生的社会能力。每年清明节前后,组织学生到烈士陵园、南湖公园、人民公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缅怀革命烈士,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其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责任意识。(3)做义工,使责任教育渗透到社区。南宁市三十七中坚持每周一小时义工活动,成为广西中学中一道独特的风景。全校2100多学生都进行了志愿者注册,每位学生每周必须为所在社区做一个小时以上的义工。每周一由校团委组织检查统计、总结公示,定期对按要求完成义工活动的学生进行表彰,对不完成义工的学生开展专门教育培训。这一活动,让学校责任教育渗透进社区,使学校教育不再孤立,培养了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4)开展为贫困人群的捐款活动。近两年来,学校师生共为社会捐款近二十万元。活动的每一次开展,都使学生受到一次责任教育的洗礼。(5)主题班会活动。班会主题由学校研究决定,班主任围绕学校定的主题,通过不同的形式开展班会,或讲解、或学生表演、获邀请家长参加,形式丰富多彩,效果良好。3、加强校讯通建设,让学校管理渗透到家庭。为了让责任教育渗透到家庭,学校加强了校讯通建设。学生进出校门自觉刷卡,刷卡机把学生上学信息发到家长手机进行监督;科任老师和班主任可以通过校讯通网络把家庭作业、学生在校表现、家长会培训内容以及家校配合要求等信息,通过网络发给家长,家长接到信息后主动承担家庭教育的职责。家长也可以通过校讯通网络把孩子在家中的表现、在家中的学习情况以及对学校教育建议等信息发给老师。校讯通紧密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联系,使学校常规
本文标题:关于做好迎接南宁市义务教育学校常规管理达标县评估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529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