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张绪兵常州天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轴承基础知识1.轴承的作用2.轴承的分类3.滑动轴承、滚动轴承基础主要内容:4.轴承的选型与使用5.轴承的安装与拆卸一、轴承的作用1、支撑轴及轴上零件,保持轴的旋转精度;2、减少转子在旋转过程中的摩擦和磨损;二、轴承的分类1.根据摩擦性质:滑动摩擦轴承和滚动摩擦轴承内圈滚动体保持架外圈a.向心轴承(径向轴承):c.向心推力轴承(径向止推轴承):b.推力轴承(止推轴承):承受径向力承受轴向力承受径向力和轴向力径向滑动轴承推力滑动轴承滚动轴承(向心轴承)二、轴承的分类2.按受载方向不同:三、滑动轴承、滚动轴承滑动轴承主要用于工作转速特高、支承要求特精、特重型、承受具大冲击、须成剖分式等特殊工作条件。1.滑动轴承的构造与特点结构:由轴承座、轴承盖、轴瓦、连接螺栓等组成特点:①、承载能力大,耐冲击;②、工作平稳,噪音低;③、结构简单,径向尺寸小,轴向尺寸大。滑动轴承的应用场合:①、高速、高精度、重载的场合;如汽轮发电机、水轮发电机、机床等;②、极大型的、极微型的、极简单的场合;③、结构上要求剖分的场合;如曲轴轴承;④、受冲击与振动载荷的场合;如轧钢机。三、滑动轴承、滚动轴承2.滑动轴承的分类:整体滑径向动式;剖分式径向滑动轴承特点: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但轴套磨损后轴承间隙过大无法调整,不便装拆粗重的轴。应用:低速、轻载或间歇性工作的机械中。特点:轴承装拆方便,轴瓦磨损后便于调整轴承间隙。应用:工作转速特高、支承要求特精、承受具大冲击、须成剖分式等三、滑动轴承、滚动轴承三、滑动轴承、滚动轴承1.滚动轴承的构造组成滚动轴承的四大件:序号部件代号1外圈2内圈3滚动体4保持架三、滑动轴承、滚动轴承为了适用于某些特殊的使用要求,有的轴承会增加或减少一些零件。1.滚动轴承的构造组成(续)无内圈轴承带油脂密封轴承外圈带止动环轴承既无外圈也无内圈无外圈轴承三、滑动轴承、滚动轴承◆内圈通常与轴是紧配合,并与轴一起旋转。◆滚动体借助保持架均匀的排列在内、外圈之间,它的行状、大小和数量直接决定轴承的承载能力。◆保持架将滚动体均匀的分隔开,引导滚动体在正确的轨道上运动。2、滚动轴承四大件的功能三、滑动轴承、滚动轴承圆锥滚子球面滚子(对称形)滚针圆柱滚子滚珠(钢球)球面滚子(非对称形)3、滚动体的类型滚子形状、大小、数量对轴承载荷和性能的影响?三、滑动轴承、滚动轴承4、保持架的类型非金属保持架黑色金属保持架有色金属保持架黄铜\青铜\铝合金低碳钢\不锈钢胶木\塑料(尼龙66)三、滑动轴承、滚动轴承5、滚动轴承的分类◆按照轴承所承受的载荷方向分类;◆按照轴承的外形尺寸大小分类;◆按照轴承滚动体形状分类;◆按照轴承运动方式分类;◆按照轴承滚动体的列数分类;◆按照轴承部件是否可分离进行分类;三、滑动轴承、滚动轴承◆按照轴承所承受的载荷方向分类:向心轴承;推力轴承5、滚动轴承的分类(续)◆向心轴承包括径向接触轴承和向心角接触轴承。径向接触轴承—公称接触角为0°,主要用于承受径向载荷,也能在承受径向载荷的同时,承受不大的轴向载荷。向心角接触轴承—公称接触角大于0°到45°的向心轴承,能承受轴向和径向的联合载荷三、滑动轴承、滚动轴承深沟球圆柱滚子角接触圆锥滚子球面滚子径向接触轴承向心角接触轴承5、滚动轴承的分类(续)三、滑动轴承、滚动轴承◆推力轴承包括轴向接触轴承和推力角接触轴承。轴向接触轴承—公称接触角为90°的推力轴承,仅用于承受轴向载荷。推力角接触轴承—公称接触角大于45°但小于90°推力轴承,主要用于承受轴向载荷,也能在承受轴向载荷的同时承受较小的径向载荷。5、滚动轴承的分类(续)三、滑动轴承、滚动轴承5、滚动轴承的分类(续)推力球圆柱滚子角接触圆锥滚子轴向接触轴承推力角接触轴承三、滑动轴承、滚动轴承5、滚动轴承的分类(续)◆按照滚动体的类型滚动轴承可分为:(1)球轴承(2)滚子轴承●从形状上看,滚针和滚柱区别的标准有两种:第一就是比例2.5为分界点。第二种标准是以比例4为标准。圆柱轴承与滚针轴承的区分原则:●从受力的角度来讲,滚针完全不承受轴向力(滚针的端面是不磨的,如果和挡肩接触,则摩擦非常大),而滚柱,如果滚道带挡肩的话是可以承受一定轴向力的,当然不能太大,原则是不超过径向力的1/10。●从应用上看,滚针主要应用于空间受限制的场合,所以汽车,摩托车,纺机上应用广泛。而且滚针的内圈是选配的,说白了就是如果轴的硬度,粗糙度等符合要求的,可以不配内圈(空间本来就有限),但是如果轴的加工程度比较低,或者比较软,则需要另配内圈作为滚道。而滚柱常用于支撑轴的浮动端,以吸收轴的膨胀量。扎机上四列滚柱用的较多,主要是滚柱承载力非常大。三、滑动轴承、滚动轴承5、滚动轴承的分类(续)◆根据滚动轴承外形尺寸大小的分类原则:1、微型轴承——公称外径尺寸范围D<26mm的轴承;2、小型轴承——公称外径尺寸范围为26≤D<60mm的轴承;3、中小型轴承——公称外径尺寸范围为60≤D<120mm的轴承;4、中大型轴承——公称外径尺寸范围为120≤D<200mm的轴承;5、大型轴承——公称外径尺寸范围为200≤D<400mm的轴承;6、特大型轴承——公称外径尺寸范围400≤D<2000mm的轴承;7、重大型轴承——公称外径尺寸范围D≥2000mm的轴承;三、滑动轴承、滚动轴承6.滚动轴承的代号滚动轴承的种类很多。为了便于选用,国家标准规定用代号来表示滚动轴承。代号能表示出滚动轴承的结构,尺寸,公差等级和技术性能等特性。滚动轴承代号用字母加数字组成。完整的代号包括前置代号、基本代号和后置代号三部分。基本代号表示轴承的基本类型,结构和尺寸,是轴承代号的基础。三、滑动轴承、滚动轴承∣轴承分部件代号∣密封与防尘代号五四三二一∣类型代号∣宽度系列代号∣直径系列代号∣内径代号∣保持架及材料代号∣特殊轴承材料代号∣公差等级代号∣内部结构代号∣游隙代号∣其他代号①前置代号(字母)②基本代号(数字、字母)③后置代号(字母+数字)滚动轴承代号是用字母加数字来表示轴承结构、尺寸、公差等级、技术性能等特征的产品符号。国家标准GB/T272-93规定轴承的代号由三部分组成:常用滚动轴承的代号三、滑动轴承、滚动轴承轴承类型代号轴承类型代号调心球轴承1角接触球轴承7调心磙子轴承2推力磙子轴承8圆锥磙子轴承3推力圆锥磙子轴承9双列深沟球轴承4圆柱磙子轴承N推力球轴承5滚针轴承NA深沟球轴承6外球面球轴承U常见轴承的基本类型代号三、滑动轴承、滚动轴承6─深沟球轴承,3─中系列,08─内径d=40mm,公差等级为0级,游隙组为0组;6308:7214AC/P4:7─角接触球轴承,2─轻系列,14─内径d=70mm,公差等级为4级,游隙组为0组;N105/P5:N─圆柱滚子轴承,1─特轻系列,05─内径d=20mm,公差等级为5级,游隙组为0组;四、轴承的选型与使用选用原则:a、球轴承比滚子轴承的极限转速高,应优先选用球轴承;b、在高速时,以选用超轻、特轻及轻系列的轴承(内径相同时,外径越小,滚动体就越轻小,产生的离心惯性力也小);c、保持架的材料对轴承转速影响极大,实体保持架比冲压保持架允许有更高一些的转速;d、推力轴承的极限转速很低,当工作转速高时,若轴向载荷不是十分大,可以采用角接触球轴承来承受纯轴向力;e、若工作转速超过了轴承样本,可以用提高公差等级、适当增大游隙、选用循环冷却等方法。四、轴承的选型与使用1.径向游隙所谓轴承内部游隙,即指轴承在未安装于轴或轴承箱时,将其内圈或外圈的一个方向固定,另一个未被固定的套圈做径向或轴向移动时的位移。根据移动方向可分为径向游隙和轴向游隙。游隙大:载荷减小,应力大,精度下降,噪音大,寿命短。游隙小:精度高,易升温,容易引起抱轴现象发生。四、轴承的选型与使用2.轴承的损坏主要原因:①材料疲劳;②润滑不良;③污染;④安装问题;⑤处理不当大体上讲,有三分之一的轴承损坏原因是材料疲劳;有三分之一是润滑不良;另外三分之一是污染物进入轴承或安装处理不当。轴承从开始使用到第一个材料疲劳点的出现的时间长短是和这段时间轴承的转数、负载大小、润滑及清洁度有关。疲劳是负载表面下剪应力周期性出现所形成的结果,经过一段时间后,便会引发微小的裂纹,然后渐渐延伸至表面。当滚动体经过这些裂纹形成的小块面积后,便有些裂块开始脱落,形成所谓的剥皮现象,随着剥皮的继续扩大,轴承损坏不能使用。最初发生在表面下,虽然最初的剥皮通常非常轻微,但随着应力的增加及裂块的增多,导致剥皮面积的蔓延,这种过程通常持续很长一段时间,期间有明显的振动和噪音,因此在没坏之前,应有足够的时间来更换它。四、轴承的选型与使用3.通常表现出的异常症状A:轴承过热;B:噪音大;C:振动;D:机械性能达不到满意效果;E:轴承在轴上松动F:更换频率高;G:轴心转动困难。随着轴承不同程度的破坏,往往都是二次破坏的结果,要有效的排除这些轴承问题,必须先观察这些轴承应用情况,然后再分析这些损坏的原因。四、轴承的选型与使用4.轴承过热:(1).润滑脂或机油失效或选用错误。相应的办法是:选择正确的润滑脂或机油,检查润滑脂或机油的相容性。(2).油位太低,润滑剂从油封流失,轴承箱内润滑脂不足。对策:油位应该略低于最下面一个滚动体的中心,轴承箱内润滑脂填充约1/3至1/2空间。(3).油位太高或轴承箱润滑脂完全添满,这样会导致润滑剂充分搅拌而产生高温或漏油。对策:润滑脂添入箱内至1/2;若机油润滑,油位略低于最下方体的中心。(4).轴承间隙不适当,当有热流通过轴心时,导致内环过分膨胀。对策:检查过热轴承的间隙是否是原始的设计范围。四、轴承的选型与使用轴承润滑油位示意图四、轴承的选型与使用(5).接触型(摩擦)油封太干或弹簧过紧。对策:更换接触型的油封,并润滑其油封表面。(6).轴承箱内孔不圆,轴承箱扭曲变形、支撑面不平坦、箱孔内径过小。对策:检查轴承箱、内孔,调整底座调整片均匀分布。(7).旋转油封与压盖相磨擦,或轴肩摩擦到轴承密封盖上。对策;检查旋转的油封的运转间隙以避免摩擦,防止不对正。4.轴承过热:弹簧四、轴承的选型与使用(8).交叉定位或一轴上有两个定位轴承,由于过多轴向膨胀而导致轴承内间隙不足。对策:1)在轴承箱和端盖凸缘之间插入调整片以释放轴承的轴向预压。2)将任一轴承箱的端盖往外移,利用调整片以获得介于轴承箱和外环之间的间隙,有可能的话施加轴向弹簧力量在外环上,以降低轴的轴向浮动。(9).紧定套过分紧锁:放松固定螺帽与套筒,重新锁紧,确保轴承能自由的旋转。(10).具有两个或多个轴承的轴心耦合时,产生不正确的直线偏差或角度歪斜。对策;由调整片来调整正确的对位,确保轴心耦合在一条直线上,尤其是当轴上同时有三个或多个轴承运转时,更得注意。4.轴承过热:四、轴承的选型与使用(11).轴的直径过大,导致内环膨胀过多,减少轴承间隙。对策:1)研磨轴径,使轴与轴承内环之间获得一适当的配合。2)改用径向间隙大的轴承。(12).由于轴承箱孔的材质太软受力后孔径变大,导致外环在箱孔内打滑。对策:改善箱体材质或加工一个钢质衬套挤进箱孔,然后加工衬套内孔至正确尺寸。4.轴承过热:5.噪音四、轴承的选型与使用(1).润滑脂或机油失效,润滑剂型号选择不当。对策:选择适当的润滑剂,应确认它们的相容性。(2).油位太低或轴承箱润滑脂不足。对策:油位应略低于最下方滚动体的中心,轴承箱内填充润滑脂1/3~1/2空间。(3).轴承内部间隙不适当,紧定套筒过分锁紧,轴径过大与轴承内孔过盈太大等都能造成轴承间隙减小,当轴面有热流通过时,导致内环过分膨胀。对策:1)检查过热轴承间隙是否与原始设计相符,如果依旧,可以改用较大间隙。如由“0”组改成“C3”由“C3”改成“C4”。2)改善紧定套筒锁紧量,检测径向间隙,确定在适当的位置。3)调整轴与轴承内孔的配合关系。四、轴承的选型与使用5.噪音(10).外环与轴承箱扭曲,轴与内环扭曲。是由于箱孔圆角过大;没有足够的支撑。轴肩圆角过大,没有足够支撑,两端面靠不实。对策:重新加工箱
本文标题:轴承,你过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5299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