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书法临摹关注的视角——诸子百家沉淀到儒家、道家、释家(中土化)中国传统审美的哲学基础儒:儒家文化的美学哲学是“实”,即面向现实的道德和责任。道:道家文化探求世界的本源和本质,重视人性的自由与解放,从而得出一种“清净无为”的世界观。在艺术呈现的动态过程中,道家文化强调创作者的“无为无不为”的审美。这种审美意向的形成,其深刻的思想文化渊源就是老庄哲学的“自然之道”。释:佛家崇尚的是“空”,它影响了中国艺术审美意趣的“空”的取舍。虚实结合当中的“虚”的意趣,当从释家文化演化而来。虚实结合的艺术思维过程,正是禅宗美学的思维核心,这是逻辑思维向艺术思维的转变。道家思想道家把“美”和“自然”两个观念统一起来,追求个人自由,在师法上反对正统,主张“旷达”、“超迈”、“放任不羁”。在学习上反对知识的积累,“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在书法上讲“熟而后生”,技术必须熟,但不可仅止限于熟;生是超越技术的自性表现。在做人态度上是出世的,尚慕清静淡泊,排斥人间烟火气,所以在书法上讲“空灵”、“清虚”、“简澹”。艺术到了最高境地,不是人格的完成,而是人性融入自然性,人天相泯,所以在书法上讲“自然”、“天然”、“同自然之妙有”用比喻来描述,即所谓“芙蓉出水”、“舞女低腰,仙人啸树”、“野竹过雨,轻燕侧风”、“白云出岫,舒卷自如”。儒家思想儒家的思想是生命的成长,充实,完成。既有发展就有发展的方向,这方向是“善”,以至“至善”;所以在艺术上把“美”和“善”两个观念统一起来。有了这个目标,就有向这目标前去的努力,所以讲“君子以自强不息”,讲“发强刚毅”;在书法上讲“刚劲”、“雄强”。在生活态度上是入世的,接受生活中的甘苦,吸取真实生活的经验,所以在书法上讲“茂美”、“酣厚”、“浓郁”。儒家赞美人格的逐渐成熟,所以在书法上讲“苍老”、“浑厚”、“浑成”、“严重”。最高理想的人格是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和实践,所以在书法上讲“雄浑”、“丰伟”、“大气磅礴”,用比喻来描述,即所谓“危峰阻日”、“万岁枯藤”、“华岳三峰,黄河九曲”、“轩辕古圣,端冕垂裳。”颜真卿(709-784,一说709-785),字清臣,汉族,唐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籍唐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唐代中期杰出书法家。他创立的“颜体”楷书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楷书四大家”。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中进士,登甲科,曾4次被任命御史,为监察迁殿中侍御史。因受到当时的权臣杨国忠排斥,被贬黜到平原(今属山东德州陵县)任太守,人称“颜平原”。建中四年(783年),遭宰相卢杞陷害,被遣往叛将李希烈部晓谕,被李希烈缢杀。欧阳修:“颜公书如忠臣烈士,道德君子,其端严尊重,人初见而畏之,然愈久而愈可爱也。其见宝于世者有必多,然虽多而不厌也。”朱长文:“点如坠石,画如夏云,钩如屈金,戈如发弩,纵横有象,低昂有志,自羲、献以来,未有如公者也。”苏轼:“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画至于吴道子,书至于颜鲁公,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尽矣。”郭虚己墓志749年多宝塔碑752年东方朔画赞754年祭侄文稿758年祭伯文稿758年与蔡明远帖759年争做位帖764年郭家庙碑764年鹿脯帖765年逍遥楼刻石770年麻姑仙坛记771年大唐中兴颂摩崖771年送刘太冲序772年八关斋报德碑772年宋璟碑772年臧怀恪碑772年元次山碑772年裴将军诗772年干禄字书774年放生池碑额表774年刘中使帖775年李玄靖碑777年颜勤礼碑779年颜氏家庙碑780年自书告身帖780年目前颜帖存世54帖,其风格各异。但它们都带有典型颜真卿符号。颜真卿的真书雄秀端庄,结字由初唐的瘦长变为方形,方中见圆,具有向心力。用笔浑厚强劲,善用中锋笔法,饶有筋骨,亦有锋芒,一般横画略细,竖画、点、撇与捺略粗。这一书风,大气磅礴,多力筋骨,具有盛唐的气象。他的行草书,遒劲有力、真情流露,结构沉着,点画飞扬,在王派之后为行草书开一生面。《多宝塔碑》宋朱长文《续书断》评:“遒劲婉熟,已与欧、虞、徐、沈辈笔相上下。”启功评《多宝塔碑》“书体结构严密,匀整,风格秀媚多姿,更多地保留了写经的书风。”《郭家庙碑》古诗言:曾闻碧海掣鲸鱼,神力苍茫运太虚。间气古今三鼎足,杜诗韩笔与颜书。王世贞云:“余尝评颜鲁公《郭家庙碑》以为今隶中之有玉筋体者。风华骨格,庄密挺秀。真书家至宝。”《东方朔画赞碑》苏东坡题云:“颜鲁公平生写碑,唯此碑为淸雄。字间不失清远,其后见王右军本,乃知字字临此书,虽大小相悬,而气韵良是。”明人有云:“书法峭拔奋张,固是鲁公得意笔也。”《麻姑仙坛记》欧阳修有评:“鲁公喜书大字,惟干禄字书法最为小字,而其体法持重舒和而不局蹙,《麻姑仙坛记》则道峻紧结,大为精悍,把玩久之,笔画巨细皆有法,愈看愈佳,然后知非鲁公不能书也。”(《集古录》)《大唐中兴颂》《集古录》称赞此摩崖刻石:“书字尤奇伟而文辞古雅。”《广川书跋》评为:“太师以书名,中兴颂尤瑰玮,故世贵之。”《自书告身帖》詹景风称此书:“书法高古苍劲,一笔有千钧之力,而体合天成。其使转真如北人用马,南人用舟,虽一笔之内,时富三转。”董其昌谓:“官告世多传本,然唐时如颜平原书者绝少。平原如此卷之奇古豪荡者又绝少。米元晖、蔡君谟既已赏鉴矣,余何容赞一言。”蔡襄跋:“鲁公末年告身,忠贤不得而见也。莆阳蔡襄斋戒以观。”????????这些的具体区分在哪里?造型古拙——典雅质感苍劲——秀润势态雄放——内敛思考:影响风格的条件是什么?黑白比例关系是最直观的风格区分因素,所谓的整体笔画的粗细都是一种相对关系,此消彼长,在同等空间里笔画粗则空白小,反之,点画之间的空白大则点画细。在达到一定临界点时,其性质将会改变。密——疏、阳刚——阴柔。。。。。。郭虚己墓志749年多宝塔碑752年东方朔画赞754年郭家庙碑764年逍遥楼刻石770年麻姑仙坛记771年大唐中兴颂摩崖771年八关斋报德碑772年宋璟碑772年臧怀恪碑772年元次山碑772年元次山碑772年干禄字书774年放生池碑额表774年李玄靖碑777年颜勤礼碑779年颜氏家庙碑780年自书告身帖780年二.字形:字的外轮廓线形成的宏观形状,对此的把握和创造力,就是最基本造型能力。如:长、方、扁、梯形、三角形。。。。。宏观分类分类:方(端庄)长(修秀)扁(古朴)影响其因素:纵横比例(客观)横势与纵势(视觉因素)影响它的主要是秩序感,这种秩序在纵横之间服从于谁,势则从之郭虚己墓志749年多宝塔碑752年东方朔画赞754年郭家庙碑764年逍遥楼刻石770年麻姑仙坛记771年大唐中兴颂摩崖771年八关斋报德碑772年宋璟碑772年臧怀恪碑772年元次山碑772年干禄字书774年放生池碑额表774年李玄靖碑777年颜勤礼碑779年颜氏家庙碑780年自书告身帖780年书法的最小造型单元——“线形”方圆曲直提按规律粗细(渐变、突变;变化位置。。。。)宏观:精致-粗放郭虚己墓志749年多宝塔碑752年东方朔画赞754年郭家庙碑764年逍遥楼刻石770年麻姑仙坛记771年大唐中兴颂摩崖771年八关斋报德碑772年宋璟碑772年臧怀恪碑772年元次山碑772年干禄字书774年放生池碑额表774年李玄靖碑777年颜勤礼碑779年颜氏家庙碑780年自书告身帖780年线质是一种线条质量感觉的意向提示,它指向个人的审美经验,它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虽然不可量化,但又客观存在。影响线质因素:材质、力量、水墨含量、锋态等有关。清丽-浑朴、光洁-毛涩、丰润-干枯、刚劲-柔软。。。。。。郭虚己墓志749年多宝塔碑752年东方朔画赞754年郭家庙碑764年逍遥楼刻石770年麻姑仙坛记771年大唐中兴颂摩崖771年八关斋报德碑772年宋璟碑772年臧怀恪碑772年元次山碑772年干禄字书774年放生池碑额表774年李玄靖碑777年颜勤礼碑779年颜氏家庙碑780年自书告身帖780年空间关系这里指的主要是与字形相关的空间布白,以及它们之间的对比关系。如:内-外(宽结——紧结)布白均匀与否(平行等距——异距异向)郭虚己墓志749年多宝塔碑752年东方朔画赞754年郭家庙碑764年逍遥楼刻石770年麻姑仙坛记771年大唐中兴颂摩崖771年八关斋报德碑772年宋璟碑772年臧怀恪碑772年元次山碑772年干禄字书774年放生池碑额表774年李玄靖碑777年颜勤礼碑779年颜氏家庙碑780年自书告身帖780年重心点的位置(上、中、下)重心稳定与否重心的变化是个复杂因素相交集的结果,其对一个字的风格起决定因素,重心高字则秀,重心低则拙;重心稳定则端庄,重心游离变化则生动。。。。。郭虚己墓志749年多宝塔碑752年东方朔画赞754年郭家庙碑764年逍遥楼刻石770年麻姑仙坛记771年大唐中兴颂摩崖771年八关斋报德碑772年宋璟碑772年臧怀恪碑772年元次山碑772年干禄字书774年放生池碑额表774年李玄靖碑777年颜勤礼碑779年颜氏家庙碑780年自书告身帖780年奇正是字的一种体态,如果说字内虚实点是字的眼睛的话,奇正就是字的肢体语言。影响其之因素:字形、重心、结构关系(欹侧、俯仰、错落。。。。。。)等。。郭虚己墓志749年多宝塔碑752年东方朔画赞754年郭家庙碑764年逍遥楼刻石770年麻姑仙坛记771年大唐中兴颂摩崖771年八关斋报德碑772年宋璟碑772年臧怀恪碑772年元次山碑772年干禄字书774年放生池碑额表774年李玄靖碑777年颜勤礼碑779年颜氏家庙碑780年自书告身帖780年楷化——端正、匀称、完整、笔笔相断。。。。草化——书写随意化、连带的产生、用笔转折处的自然化,结构的生动化等郭虚己墓志749年多宝塔碑752年东方朔画赞754年郭家庙碑764年逍遥楼刻石770年麻姑仙坛记771年大唐中兴颂摩崖771年八关斋报德碑772年宋璟碑772年臧怀恪碑772年元次山碑772年干禄字书774年放生池碑额表774年李玄靖碑777年颜勤礼碑779年颜氏家庙碑780年自书告身帖780年焊接——搭接实-虚拙-巧顺转——拼折柔韧-刚硬郭虚己墓志749年多宝塔碑752年东方朔画赞754年郭家庙碑764年逍遥楼刻石770年麻姑仙坛记771年大唐中兴颂摩崖771年八关斋报德碑772年宋璟碑772年臧怀恪碑772年元次山碑772年干禄字书774年放生池碑额表774年李玄靖碑777年颜勤礼碑779年颜氏家庙碑780年自书告身帖780年米元晖、蔡君谟行与列疏密
本文标题:颜真卿楷书风格辨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540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