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2016 _多彩的消费 一轮复习
考点考向概览考点概览考向定位3、多彩的消费(1)消费及其类型①影响消费的因素②消费类型③消费结构(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①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②正确的消费原则1.从知识的考查看:试题立足影响消费的因素,重点考查扩大内需的具体措施。消费结构(与生活水平的关系)、消费心理、消费观念也是选择题常考的内容。2.从试题类型上看:材料题主要立足城乡收入差距,融合消费结构和影响消费的因素,考查刺激消费的措施。选择题多考查恩格尔系数的变化、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消费心理的区别。消费观念经常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企业生产相结合。知识点1:影响消费的因素因素关系措施生产生产决定消费(根本)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居民收入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主要)当前可支配收入(书本表述)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坚持和完善分配制度,个人要通过自己的知识和劳动,增加个人收入。未来收入预期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提升居民消费信心。社会收入差距(基尼系数大小)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统筹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缩小差距,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出分配再分配物价水平物价影响人们的购买力(上一框)通过经济手段加强宏观调控,稳定物价。消费观念影响消费水平与习惯消费者转变观念,倡导科学、理性消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其他:市场环境,要宏观调控,整顿规范市场秩序;培育新的消费热点产品质量信誉:要诚信经营,适销对路中等收入占大多数1.[2012·锦州模拟]近几年来,人们的休闲方式不断“升级”,昔日的某些“贵族运动”,如出国旅游、健身运动等,如今已经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人们的休闲方式不断“升级”的根本原因是()A.社会经济不断发展B.居民收入水平提高C.社会商品、服务的价格水平下降D.居民家庭人口数量减少[点拨]生产是消费的决定因素,收入是前提和基础,物价是直接因素,国家宏观政策属于间接因素。2.(2011高考福建卷32)扩大居民消费必须使居民“有更多钱花”、“有钱更敢花”、“有钱花得舒心”,与之相对应的有效措施是①促进就业②提高恩格尔系数③健全社会信用体系④扩大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A.④—③—①B.①—③—④C.①—④—③D.②—④—③【解析】要想使居民有更多的钱花,就必须促进就业,使劳动者获得收入;要想居民有钱更敢花,就需要扩大社会养老保险覆盖,消除因增加消费带来的后续问题困扰;要想使居民有钱花得舒心,就必须健全社会信用体系,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因此,可以得出正确答案是C。黑格尔系数是指人们的食品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系数越大,消费水平越低,②与题目无关。•1.消费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居民收入直接影响居民消费需求。在右图中,合理表示居民收入与居民消费需求量的关系的是()•A.A1曲线•B.A2曲线•C.A3曲线•D.A4曲线A(2010年安徽卷37)年份城镇居民实际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农村居民实际人均纯收入增长率(%)城镇居民消费实际增长率(%)农村居民消费实际增长率(%)200712.49.615.85.820088.68.213.25.2200910.18.713.75.4某市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增长率变化表注:2009年该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21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365元。运用收入影响消费知识分析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现象。8分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城乡居民实际收入增长率的变化影响其消费实际增长率的变化。②未来收入预期影响居民消费,城镇居民消费实际增长率总体高于其实际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农村则相反,原因之一在于城镇居民收入预期高于农村居民收入预期。③收入差距影响社会总体消费,城乡居民收入存在一定差距也会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①生产决定消费,由于汽车生产的扩大刺激了汽车消费的迅速增长。②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的持续增长,从而促进了汽车消费。③物价的变动影响人们的购买能力。由于汽车成本降低,汽车价格下降,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④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促进了汽车消费。材料一:受居民收入的提高、汽车成本降低、政策效应的影响,近年来汽车消费不断增长私家车成为城乡群众消费的热点。2011年1~11月,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672.83万辆和1681.5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00%和2.56%,我国汽车产销均列世界第一。结合材料一谈谈私家车为什么成为城乡群众消费的热点?2、消费类型划分依据类型特点交易方式钱货两清消费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所有权发生转移★★★贷款消费预支未来收入,提高生活水平租赁消费所有权不变更,使用权暂时出让消费目的生存资料消费较低层次,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发展资料消费提高自身素质,全面发展享受资料消费身心愉悦,丰富生活贷款消费未必就是超前消费贷款消费意义:国家、企业、个人生存、发展、享受的变化规律?2、消费类型考点一:消费及其类型(3)按消费目的不同,可以分为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生存资料消费重在解决温饱,是最基本的消费,发展资料消费重在提高素质,享受资料消费重在身心愉悦。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会越来越追求身心愉悦和全面发展,这时,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的消费将逐渐增加。发生变化的原因;总量与比例?(2011年高考重庆卷)2009年,我国实施较为宽松的汽车信贷政策,助推了汽车消费的增长。2010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均突破1800万量,位居世界第一。由材料可知A.国家运用行政手段调节汽车的生产与消费B.汽车消费增长是汽车生产增长的决定性因素C.汽车信贷政策的变化影响汽车的销售和生产D.贷款买车属于超前消费,背离了正确的消费观【解析】信贷政策属于货币政策,是宏观调控中的经济手段,故A项错误。B项隐含着“消费决定生产”这一判断,是错误的。D项过于绝对,贷款买车是否属于超前消费,须具体分析。如果贷款数额过大,超过偿还能力,则属于超前消费;如果贷款数额没有超过偿还能力,则仍然属于适度消费。C项符合题意。(2011北京卷)近期,我国批准成立了一些消费金融公司,向个人和家庭提供消费贷款。消费贷款之所以有助于提高居民当前消费水平,是因其能()A.减轻社会不平等程度B.促进宏观经济的稳定C.增强人们当前支付能力D.增加人们的预期收入[解析]本题是考查居民贷款消费的知识点。贷款消费是“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的消费,一次性付款可能会超出一些消费者的支付能力,而消费贷款能够弥补一次性付款这方面的缺陷,增强人们当前支付能力,刺激消费,C说法符合题意。A、B、D说法均与题意不符。故选C。3、消费结构(1)消费结构:反映人们________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费用/各项消费总支出费用×100%。)(2)变化规律:消费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________的发展,_______的变化而变化。(3)衡量标准:恩格尔系数①含义:________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被称为恩格尔系数。②意义:恩格尔系数越大,消费水平越低;恩格尔系数越小,通常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优化。各类消费经济收入食品支出根据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2011·上海卷]下表为市民袁先生家2010年的开支清单。据此可算出恩格尔系数约为()A.27%B.42%C.38%D.32%[解析]本题比较简单,首先知道恩格尔系数=食品总支出/家庭消费总支出,其次注意国债、股票、储蓄不是家庭消费总支出,因此恩格尔系数为4÷(4+1.6+2.3+1.7)≈42%。标新立异心理从众心理求异心理攀比心理求实心理特点仿效、重复、盲目炫耀盲目符合实际、实惠利健康合理的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可以带动一个产业的发展展示个性、推动新工艺新产品的出现对个人和社会都有利弊不健康不合理的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会误导经济的良性发展过分标新立异代价大,社会不一定认可不实用,对个人生活不利态度具体分析,盲目从众不可取过分标新立异不值得提倡不健康的心态、不可取是理智的消费观,应大力提倡践行考点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1、消费心理:如尾数定价19.98与打折促销的影响定制服务(2013·上海)漫画《推销良机》(见右图中,汽车商迈克让推销员去向鲍威尔推销新车,是因为()A鲍威尔是个崇尚个性的人B.鲍威尔喜欢价廉物美的商品C.想让鲍威尔与邻居竞争提高售价D.想利用鲍威尔的攀比心理推销汽车►易错点3对四种消费心理区分不清[2012·杭州模拟]在成为了卡奴、房奴之后,80后、90后最近又光荣地成为了“抠抠族”和“海囤族”。随着日用品价格一天一变,大家纷纷在网上晒出省钱秘籍,大到省了上万元的房子、车子,小到省了几毛钱的一把青菜、一块肥皂。这是()A.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B.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C.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D.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点拨]合理区分几种消费心理:从众心理——人有我有。求异心理——与众不同。攀比心理——人无我有。求实心理——消费考虑自身实际,注重物美价廉。(2012·四川高考)近年来,在收入有限的年轻人中流行着“CPW”一词。CPW=P/N(P为衣物单价,N为着装次数),常被用来衡量要购买的着装衣物是否“物有所值”。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依据CPW概念,建议购买的衣物是()①会连穿几季的普通衣物②婚纱等用于特定场合的衣物③不常穿的名贵时髦服装④耐用常穿价格偏高的牛仔裤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考点突破·深度剖析解析本题的题眼在于公式“CPW=P/N”。通过公式可以看出“物有所值”的衣服应是穿着次数多、衣物单价低,因此①④符合题意。②③由于价格高、穿着次数少,与题意不符,故排除。2、消费行为(践行正确的消费原则)(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A、总体要求:在经济承受能力范围内进行消费B、理解:①消费支出应与收入相适应(“入”=当前收入+未来收入预期)②在经济承受能力内,应提倡积极合理的消费而不能抑制消费。否则,会影响个人生活质量和社会生产的发展。③在自己经济承受能力之内的消费,既不超前,也不滞后。C、意义:①避免了消费的盲目性、攀比性和滞后性,是一种理性消费②有利于提高个人的生活水平和质量③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考点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2、消费行为(践行正确的消费原则)(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A、总体要求:B、理解:在消费过程中应注意三个避免①要避免盲目跟风②尽量避免情绪化消费③只重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的倾向坚持从个人实际需要出发,理性消费。C、意义:①有利于养成良好的消费心态②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提高生活质量考点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2、消费行为(践行正确的消费原则)(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A、总体要求:树立生态文明观念,保持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B、绿色消费的内涵:绿色消费就是指以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的总称,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C、绿色消费的特点(要求):“5R”D、意义:①有利于保护消费者的生命健康②有利于提高产品的质量,促进绿色产业的发展③有利于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考点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2、消费行为(践行正确的消费原则)(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A、总体要求:戒奢以俭B、注意点:①是我们提倡的一种精神,而不是一种具体的消费行为和消费方式②作为一种精神财富,任何时候都应弘扬C、意义:①国家自立自强,个人战胜困难、成就事业的精神财富②有利于个人优良品德的形成和情操的陶冶考点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2011高考上海文综卷12)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在地震中受损的福岛核电站出现核泄漏现象,核辐射超标,引起了作为日本近邻的中国的一些民众的恐慌。有人谣传食用碘盐可预防核辐射,海水被放射性物质污染而没法再提炼盐,广东、浙江、安徽、江西等多地市民抢购碘盐,导致食盐脱销。这一现象表明()①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水平②商品的质量、性能会影响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③消费者应当树立科学的消费观,避免盲从,理性消费④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
本文标题:2016 _多彩的消费 一轮复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5545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