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张希三
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张希三二〇一三年十月廿四日2013年全国河湖流域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论坛2013年全国河湖流域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论坛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中说:“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大势的深刻把握和自觉认知,是执政理念的新发展。胡总书记的话几乎涵盖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方面面。这就是说,建设生态文明,要更高、更大。更高就是高层面,更大就是大范围,从这样的高度和角度去审视和解决我们国家十分突出的环境问题,积极探索中国环境保护的新道路、新方法、新措施。1.生态文明建设写进了党的十八大2013年全国河湖流域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论坛前几年我们强调“四个现代化”,工业、农业、国防、科学技术都实现现代化,这些都是物质的,而生态文明更涵盖了人的理性、人的精神方面的文明,是更高的层次。只有物质方面强大了,理念方面认识到了,才能提生态文明,十八大就是这个最佳的时机。2.为什么现在才突出生态文明2013年全国河湖流域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论坛“美丽中国”。这个提法既浪漫又响亮,还包含了深刻的含义:中国不仅要“富强”,还要“美丽”。中国若是生态破坏、环境恶劣,你怎能说她好看?你怎能说她美丽?中国若是污水横流、满目疮痍,你怎能满意?你又美得起来么?所以,建设“美丽中国”是一个更高标准的目标。3.“美丽中国”的含义2013年全国河湖流域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论坛“永续发展”就是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就是我们这代人做事,要考虑下一代,下下一代,下下下一代的利益和生存,不能给后人留下遗憾,不能给后人增添麻烦。4.一切为了实现永续发展2013年全国河湖流域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论坛5.1文明是什么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社会的标志。大自然孕育了人类,人类则在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过程中扬起了文明的风帆,驶向历史的长河。5.2人类文明发展的三个阶段在浩瀚的宇宙中,地球是迄今为止人类所知道的唯一有生命的星球。在悠远的时间长河中,地球上的生物在一个时期内生存和繁衍。人类在不断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过程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光辉灿烂的文明。先后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三个阶段。随着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识的不断加深,随着人类的环境意识的不断觉醒,又提出了“生态文明”。5.什么是“生态文明”2013年全国河湖流域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论坛5.3生态文明是什么?生态文明是一种新型的文明形态,其核心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早在1999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温家宝就说过:“21世纪是一个生态文明的世纪”。2002年十六大,把建设生态良好的文明社会列为小康社会的四大目标之一;2007年十七大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把生态文明的理念上升为国家意志。2012年十八大更把它放在突出的地位,号召全国人民去实现它。生态文明超越了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代表了一种更为高级的人类文明形态。它坚持的是可持续发展原则,它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它要实现的是生产发展和生态保护双赢的目标。5.什么是“生态文明”2013年全国河湖流域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论坛5.4生态文明是对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超越所谓生态是生物生存和发展的生境和状态。生物包括植物和动物,是大自然界与生以来原本就有的生命,是个大家庭、大组合,人不过是其中的一种高级动物而已。由于人“高级”,他就要利用自然发展经济,发展社会。他就不知不觉地破坏了自然,破坏了生态,违背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农业文明开始破坏生态,工业文明给生态与环境带来了更大的灾难,于是人类开始觉醒,提出了要绿色的原野、清洁的世界,地球宪章、森林公约、湿地公约、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一系列国际共识,一系列条约宣言。生态文明就由此而出,并且超越了人类以往的文明。5.什么是“生态文明”2013年全国河湖流域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论坛5.5生态文明的古代解读唐代孔颖达注疏《尚书》时,将文明解释为十二个字:“经天纬地曰文,照临四方曰明”,意思是改造自然(经天纬地)是物质文明,驱走愚昧(照临四方)是精神文明。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更高层次的文明状态。人要与飞禽走兽、花草树木同在,与蓝天白云、洁水净气共存。人不要违背自然,“顺其自然”这句成语现在可以说是道出了生态文明的真谛。天人合一,它本是我国古老的哲学思想,表达了人的本真、良知,是人所具有的本性:不做坏事,不做凶事。天与人是浑然一体的,不可分割的。天人合一也是当前对生态文明最简练的诠释。天就是自然的概括,天人合一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融为一体。这是生态文明的核心。5.什么是“生态文明”2013年全国河湖流域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论坛5.6生态文明的内容和特性生态文明的主要内容,有生态理念、生态伦理、生态经济、生态整治、生态科技、生态制度、生态行为、生态环境等方方面面的文明。生态文明的基本特征是自然性和规律性;和谐性和公平性;基础性和可持续性;整体性和多样性;开放性和循环性;伦理性和文化性;民生性和根本性;反思性和发展性。2013年全国河湖流域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论坛建设生态文明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基础和保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提高中国国际竞争力的重大举措;同时也是中国对世界发展所做的贡献。6.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意义2013年全国河湖流域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论坛7.1人和自然如何和谐人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然要开发利用资源,包括煤炭、石油、树木、天然气、金属及非金属矿藏、土地、水等等。这些资源隐藏在大自然中,要把它们开发出来,必然要破坏自然、破坏生态、破坏环境,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矛盾。人类不能停留在原始社会,不能老是原生态,否则人类就不能进步,社会就不会发展,时代就不会前进。那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呢?如何做到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呢?首先要改变过去那种与自然对立,把人置于自然之上的观点和理念,什么“人定胜天”,“改造自然”,“改天换地”,“与天斗,与地斗,其乐无穷”等。其次要改变掠夺式的,无穷尽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方式。要适度、合理、科学、可持续发展的利用资源。要节约、低碳,要同时保护生态,保护环境,不能只顾经济利益,忽视生态环境效益。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呵护人居环境,关爱河湖健康。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创建出生态文明来,创建出一个和谐社会,美丽中国来。7.怎样建设生态文明2013年全国河湖流域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论坛7.2生态是一个庞大的系统生态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它包括森林、沙漠、草原、农田、厂矿、荒地、海洋、湖泊、河流、湿地等等。而我们主要面临的是水生态系统,凡是有水(淡水)的领域都是我们建设生态文明的场所,都是我们开展水生态保护和修复的地方。7.3理念先行,国策引领首先要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水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树立起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其次要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列为我们的基本国策,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与生活环境。7.怎样建设生态文明2013年全国河湖流域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论坛7.4新建项目,要牢牢把握四条7.4.1要留出更多的生态修复空间先要在我们搞建设、搞规划、搞设计、搞施工的过程中,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青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的生态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的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蓝天、绿地、水净的美好家园。7.4.2建设节水型社会我们要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牢牢把握三条红线,建设节水型社会。7.怎样建设生态文明2013年全国河湖流域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论坛7.4.3防止污染,保护环境我们要加大自然生态系统水环境的保护力度,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的防治。7.4.4与绿色、低碳、清洁并联,创造更多的生态资产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低碳发展、清洁发展紧密相连,要进行综合的治理与开发,我们建设生态文明,就是要给后人留下更多的生态资产。7.怎样建设生态文明2013年全国河湖流域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论坛8.1河流8.1.1认识人对河流的依赖性人对河流的依赖性是长期存在的,河流兴,则人兴;河流亡,则人亡;人要像爱护自己一样爱护河流,维护河流。8.1.2按照客观规律开发利用河流河流作为自然的存在,它是无意识的,无理智的,但人是有意识有理智的,人要利用水资源,开发河流,一定要合理科学。不能无穷尽地、盘剥性地开发利用河流,只有又开发利用又和谐自然,才能使河流更好地为人类服务。8.河流与湿地的生态保护与修复2013年全国河湖流域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论坛8.1.3河流的生态修复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具体体现河流是人类及众多生物赖以生存的生态链条,也是壮美多姿的地球形态的主要部分。河流在昼夜不息的流动中滋养生命,孕育文明。然而,工业文明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提高,人类对河流的开发利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虽创造了繁荣的物质文明,也超越了河流的承受能力,使之面临生存的危机,并剧烈地反作用于人类自身。严峻的事实引起了人们的深刻的反思,认识到要维持人类社会的生存和持续发展,必须从人类文明形态的层面着力解决严重的生态危机,要重新认识河流的价值,维持河流健康的生命,与河流和谐相处。8.河流与湿地的生态保护与修复2013年全国河湖流域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论坛8.1.4尊重河流,维护河流的健康和生命河流与人一样有健康、生命,要尊重河流,量河而行,根据每一条河流的特点,制定综合的开发利用规划。要尽量保持河流原有的形态,随弯就弯,深槽浅滩,少裁弯取直,少刚性护岸、护坡,多用生态材料,尽量使河岸自然、绿色,这样,也保障了河流的健康和生命。2013年全国河湖流域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论坛8.2湿地8.2.1保护湿地生物群落的原有自然形态天然湿地未造成退化和萎缩的已不多,湿地的主要要素首先是有一片带水的湿地,这水要清,要足,不要太深。更重要的要素是要有生物群落,也就是水生植物和动物,例如芦苇、蒲草、浮萍、荷花;蝴蝶、萤火虫、蜻蜓;鱼虾、蛇、蚌;野鸭、天鹅、飞鸟等,为它们营造生境。8.2.2营造人为的生态环境在进行人工湿地的规划、设计、建设时,更要营造接近自然的生态环境,周边要植树造林绿化,水中要种水生植物,水要循环流动成活水,保持和补充清洁的充分的水。避免建设更多的景观、房屋、旅游设施等。要宁静、开阔、清爽、自然。8.河流与湿地的生态保护与修复2013年全国河湖流域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论坛只有牢牢地树立“生态文明建设”这个理念,并在我们每个人的具体工作中,坚决贯彻这一个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和治国方针,我们才是真正落实了生态文明的建设。9.结语2013年全国河湖流域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论坛谢谢!
本文标题: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张希三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633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