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 村级管理规范年活动实施方案
**区**乡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管理使用规范年”活动实施方案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是农村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宣传政策、议事办事、开展活动的基本阵地,是联系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窗口。加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管理和使用工作,充分发挥其综合作用,对于发展现代农业,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作用。为了巩固扩大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成果,进一步加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管理和使用,切实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决定在全乡开展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管理使用规范年”活动。按照《**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管理使用规范年”活动实施方案》文件精神,结合我乡实际,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完善设施、增强功能,以人为本、便民利民的原则,以规范化管理、经常化使用、人性化服务为重点,加大改扩建力度,优化功能布局,提升服务水平,凝聚人心民心,夯实农村基层党建基础,使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真正成为群众满意的综合服务中心,为推全乡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2-二、目标任务2013年,通过开展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管理使用规范年”活动,重点解决村级组织活动场所配套设施不完善、资源闲置浪费、环境卫生脏乱差、管理运行不规范、议事办公不正常、作用发挥不充分等问题。年底力争75%的行政村活动场所整合农家书屋、卫生服务、农资超市、商品超市、幼儿园等资源,达到“六室八有”的要求;90%的行政村利用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开展代办式便民服务。三、主要内容1、整合资源,加强基础建设。结合“双联”行动,通过整合各类资源,对面积狭小、年久失修、功能单一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编列专门的计划,进行维修和改扩建,同时,紧抓农家书屋、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等项目的实施和农村教育布局调整的有利时机,加大资源整合力度,确保建设任务按期完成。2、明确标准,优化功能布局。按照决策议事、便民服务、学习培训、综合管理、文体活动“五位一体”的要求,优化功能布局,积极整合幼儿园、农资商品超市、卫生服务等设施,不断完善提升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服务功能。对原有设施较好而功能配套不够、面积较小的,逐步配套相关设施,通过改扩建,实现功能配套齐全。对面积较大而功能配套不够的,科学合理布局,保证基本功能,拓展服务功能,最大限度地满足群众需求。对整体结构完好、功能基本适应需求的,不搞大拆大建,完善配套设施-3-和设备,使其达到规范化要求。3、强化服务,提高使用效率。一是突出主阵地作用。突出主阵地作用,保证村级党组织办公议事、党员活动的经常化、制度化,使村级组织活动场所逐步成为党员群众议事决策、开展活动的主阵地。二是突出服务群众作用,依托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为群众提供劳务输出、技能培训、医疗保健、计划生育、民政优抚、信用贷款等各种服务,方便群众办事。在基本满足村级组织办公需要的基础上,拓展各项服务功能,结合党员设岗定责和村民事务党员代办制度,推进群众办事“一站式”和“零距离”服务,发挥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作用。三是突出信息平台作用,搭建农村专业合作社和产业协会的活动平台,及时公布各类致富和市场信息,办好政策理论、实用技术、法律法规等教育培训。4、健全制度,强化日常管理。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使用管理办法和各功能室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对办公设备、电教设备等固定资产进行登记造册,建立台账,安排专人管理,防止村集体资产流失和随意出售、出租等现象的发生。逐步推行村干部轮流值班和坐班制度,积极开展代办式便民服务,及时接待和处理来人来访、日常事务,做到“门常开、人常在、事常办”,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管理和运行提供制度保障。四、方法步骤全乡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管理使用规范年”活动从2013年3月开始,至2013年12月结束,分调研摸底、制定活动方案,-4-创新体制、规范管理使用,检查验收、建立长效机制三个阶段。1、调研摸底,制定活动方案(2013年3月)。乡上将严格按照“六室八有”标准要求,对所有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现状进行调查摸底,坚持分类指导、因村施策,科学制定实施方案和年度工作计划,提出具体可行的措施办法。乡上将根据摸底情况,建立全乡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台账。2、创新体制,规范管理使用(2013年4月—2013年10月)。在抓好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改扩建的同时,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创新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规范化管理和经常化使用的具体措施办法,着力做到“六规范六进入”。“六规范”即:一是规范门牌标识。由乡上安排,统一按照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房屋实际,制作“××村综合服务中心”标识。二是规范功能设置。对面积在150平方米以上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严格按照“六室八有”标准,合理布局办公用房,配齐配全各个功能室;对面积在90—150平方米的,按照“一室多用”的原则,设置办公室(综治室)、活动室(文化室)、卫生室(计生室)等。三是规范进入程序。对整合进入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便民服务设施,综合考虑村庄大小、人口分布及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规模等因素,协调配合文广、卫生、人口、商务、供销、教体等部门,统筹安排、适当整合,做到应进必进、能进多进。四是规范管理制度。乡党委将按照务实、管用、可行的原则,结合实际制定一些针对性、执行性和可操作性强的制度。重点建立党支部-5-工作制度、村委会工作制度、“三会一课”制度、党员教育管理制度、民主议事制度、村务公开制度、村级财务监督管理制度等,完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使用管理办法和村干部轮流值班、坐班、值日等制度。切实加大落实力度,防止各类制度形同虚设,流于形式。五是规范室内布置。按照各功能室服务职能,对重点工作制度上墙,突出“四议三双”、财务管理、事务管理、干部管理、村级活动场所管理使用等方面的工作制度、服务内容和办事程序,张贴材料要规范准确、简洁整齐,避免过多过滥,严禁悬挂带有商业性质的广告及标语等。六是规范资料台账。建立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基础资料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对办公设备、电教设备等固定资产进行登记造册,建立台账,重点是“五簿”、“九册”。“五簿”即村党支部党员大会记录簿、村党支部会议记录簿、党员教育培训记录簿、村委会会议记录簿、村级事务民主决策记录簿。“九册”即党员花名册、入党积极分子花名册、入党申请人花名册、困难党员花名册、流动党员花名册、村干部花名册、村级后备干部花名册、党员服务承诺事项登记册、党员设岗定责情况表册。党务公开栏、村务公开栏和科普宣传栏要定期更新,确保公开及时、内容真实,并做好公开材料整理归档工作。“六进入”即:代办服务项目进入村阵地,农资商品超市进入村阵地,卫生室、计生室等公共服务设施进入村阵地,文化室等文体娱乐设施进入村阵地,远程教育等培训资源进入村阵地,村上有幼儿园并阵地具备容纳条件的,原则上整合进入村阵地。-6-村级组织活动场所附近有村办幼儿园、农资商品超市等设施的,不再要求将其整合进入。3、检查验收,合理确定等次(2013年11月—2013年12月)。对于管理达标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乡党委实行定级划档,命名为“一类、二类、三类”,进行挂牌。其中“六规范六进入”全部达标的确定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规范化管理一类村,“六规范”全部达标、“六进入”中五项达标的确定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规范化管理二类村,“六规范”一项不达标、“六进入”三项不达标的确定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规范化管理三类村,其余确定为不合格,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通报,并限期整改。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实行动态管理,每三年评估一次,确定等次。乡党委将抽调有关工作人员组成检查组,对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规范管理使用情况进行检查验收,从确定的“一类”村中选择3个作为全乡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规范管理使用示范点。五、组织保障1、明确责任,形成合力。乡党委将把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管理使用规范年”活动纳入村级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各村党支部书记要认真履行“直接责任人”的职责,结合实际,靠实责任,全力抓好工作落实。各相关部门要利用到村项目和资金,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2、加强宣传,整体推进。各村要通过会议、广播、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宣传全面推进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管理使用规范年”-7-活动的现实意义和工作目标,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同时,加强信息报送和活动进展情况反馈,相互学习借鉴,建立健全科学规范、务实管用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管理使用整体水平。3、强化督查,确保实效。乡上将定期不定期深入各村,开展督查指导工作,及时掌握活动开展情况,协调解决困难和问题。鼓励先进,鞭策后进,解决问题,总结经验,顺利推进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管理使用规范年”活动,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本文标题:村级管理规范年活动实施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674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