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浅谈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认识
浅谈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认识摘要:社会科学方法论是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对各门社会科学研究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其研究对象是社会现象,与以自然现象为研究对象的自然科学方法论既具有同一性,又有差别性。社会科学方法论具有的适合于社会现象的独特研究方法,为我们从事社会研究提供了基本原则,为分析当代社会问题提供了基本方法。因其与人文学科研究的紧密联系,对文艺学等文科类学科也具有指导意义。关键词:社会科学方法论;自然科学方法论;文艺学;社会科学方法论是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它是对具体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概括和总结,因而对各门社会科学研究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社会科学研究必须坚持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实证性与理解性的统一,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批判性地继承了人类社会认识史上的积极成果,开启了科学认识人类社会的新时代,为科学方法论带来了更为丰富的内容。它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根本方法,包括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社会矛盾研究方法等,遵循客观性原则、主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具体性原则和发展性原则。一、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与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社会科学方法论与自然科学方法论的研究对象即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既有同一性,又有差别性,决定了社会科学既要学习借鉴自然科学地某些方法,又要具有适合于社会现象的独特研究方法。自然科学是以自然现象为研究对象,以探寻自然规律为目的,以实证性研究方法为手段,包括数学、化学、地理等学科,在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而社会科学是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力求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对社会生活做出科学地说明和合理的评价。社会科学包括政治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学科,在人类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的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内涵不同,也使得社会科学方法和自然科学方法有了本质上的区别。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跟自然科学研究方法是有所不同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不一样。自然科学研究的是物质现象,人们面对的是共同的世界,容易形成共识。其研究的对象自然界与人类存在着语言隔离,研究时只能获得对象的单向性信息。而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现象,不像自然科学的确定性。研究者在获取被研究者的信息的同时,被研究者也在获得研究者的信息。这样就会影响社会科学研究中资料的客观性与理论预测的准确性。因此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应该有独到之处,不能套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社会”是用来表示群体的,社会科学研究中关注的并不是个人情况,而必须放在整体中用一系列的社会关系、社会原因来说明。社会科学工作者具有双重身份,既是研究者,又是参与者。美国学者肯尼思·D·贝利曾指出:自然科学一般不介入他或她正在研究的现象,而社会科学家则自身在研究现象之中,因此,研究者必然会把白己的知识结构、情感、意志、价值观念等带进认识过程,并最终影响到认识过程的结果——观念性产品。这种观念性产品就很难具有客观性。社会事实与自然事实也是完全不同的,社会事实的特点与价值相关,而自然事实却完全相反。所以自然科学的研究与社会科学的研究有着明显的原则界限。自然科学中对规律概念的运用在社会科学中很少有所作用。在自然科学中,规律法则越是普遍适用,对精确的自然科学越是重要,也就越有价值。但在社会科学中却不同,最普遍的规律正是最空泛的。自然科学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最终对现实世界的指导意义也是截然不同的。自然科学研究方法最终指导我们更好地去了解世界,它在历史长河中具有“板上钉钉”的意义,适用于普遍的事实,在一定的历史时间内具有不可驳倒的普泛意义。如牛顿定律、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等,从面世以来一直被广泛认可,并具有真理性的意义。但社会科学研究则不同,它更多地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和方法在大范围上有指导意义。且对于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经济体、不同的单位等的研究是不同的。中国的经济体制和美国的体制就不同,在分析两国的经济现象时就不可一概而论,大的方法和原则应共同遵循,但它并不能直接导出我们需要的最终结果。自然科学研究可以以一个规律去解释所有相关性问题,社会科学研究却不能如此,每一个现象都有其自身的独特性,所考虑的因素更多,更具有自身的代表性,所以两者对于现象的阐释,对于问题的解决是完全不同的。如在解决数学或物理问题时,我们总会找到最终的根源,用几个公式来套用,最终就会完满地解答问题。但社会科学研究则没有固定的公式、规则可以使用,它更加灵活,具体化。二、社会科学方法论体系在现实生活以及在专业学习中,我们会遇到各种社会情况和问题,弄清楚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即隐藏在这些表面现象后的实质是非常重要的。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形成了许多社会科学方法论。在丰富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中,我们已学习过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社会矛盾研究方法等方法都在实践和学习中有很重要的作用。社会科学研究要立足于实践需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对实践经验惊行理论总结,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社会生活的本质实践性是由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结果决定的,人类的实践活动创造者人类的历史,改变着人类的外部环境以及人类生存方式。在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研究过程中,人类社会的实践需要是最基本的出发点,这就需要在进行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研究中树立清醒的问题意识,社会科学研究就是在确立了问题意识后通过参与具体的社会实践从而对所探讨的问题能够形成清晰的因果性说明。邓小平曾说:“一个新的科学理论的提出,都是总结、概括实践经验的结果。没有前人或今人、中国人或外国人的实践经验,怎么能概括、提出新的理论?”人们进行实践活动取得大量实践经验的最终归宿也是对这些实践经验进行概括和总结,从而得出科学地社会理论。理论形成中对于实践经验的总结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结果,对实践活动的成功经验与失败经验需要在理性理解的前提下进行取舍,将现实作为社会科学理论研究的出发点。而对人类社会发展问题的因果性说明的判断也要通过人类的实践活动来检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在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其中包括“文化大革命”的经验教训,才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文艺心理学的研究中,以人为主体,对人的心理活动,实践都要进行大量地概括,必须遵循人在实践活动中的真实感受,不可一概而论,不根据实践情况进行研究。文艺学这门课程是建立在众多中外研究者的成果上的,在向前人学习的过程中必须尊重事实,不可随意捏造,歪曲不同时期文艺活动的特殊性。社会矛盾具有普遍性,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但每个社会矛盾又是具体的、特殊的、具有特殊性,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社会矛盾研究方法要求进行社会科学研究的过程中要注重研究不同领域矛盾的特殊性,不同领域的矛盾特殊性构成了社会科学具体学科研究对象的特殊性;还要关注研究不同过程和阶段的矛盾的特殊性,不同历史进程中的社会矛盾和问题受到矛盾和问题自身因素、历史性因素以及民族性因素等内外部条件的制约,因此需要在具体的历史发展阶段具体把握矛盾的特殊性;然后还要注重研究矛盾地位和作用的特殊性,矛盾地位和作用的不平衡性构对于矛盾特殊性原理在方法论层面上的地位和作用具有重要的影响意义;最后要注重研究矛盾性质和矛盾斗争形势的特殊性,人类的社会实践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矛盾是人民内部矛盾,对于人民内部矛盾的新发展、新变化需要从人民内部矛盾的特殊性出发去丰富和发展人民内部矛盾学说。因此,无论是对不同领域的矛盾、不同过程和阶段的矛盾、矛盾的地位和作用以及矛盾性质和矛盾斗争形势的把握都呈现出了理解方法论倾向。在经济转型过程中,我国劳动力市场中劳资双方的地位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在劳资矛盾中,矛盾双方是受雇者和雇主,斗争性主要指劳资双方的冲突,经济利益的冲突、地位的冲突以及两者的斗争。劳资双方相互依存又构成了矛盾的同一性,没有雇主,雇员就没办法获得工资,而没有雇员,雇主也无法运营公司。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系,不可分离。矛盾的普遍性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但不同的事物的矛盾又各有特点。劳资矛盾在建国之初比较平和,劳资双方的利益冲突不大,冲突的变现不明显,主要是矛盾的同一性占主导,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政策的不同,劳资双方的斗争性逐渐暴露出来,矛盾越来越激化。在文艺学的学科学习中,也时常充斥着各种矛盾。文艺批评学是对各种文学现象进行研究、鉴赏和批评的学科。它既要求跟随着时代的潮流,对当下的文学进行客观性的评价,但又不能抛弃之前人们的经验总结。但由于时代的日新月异,人们对艺术的看法也与之前大不相同,就如对艺术家这一身份的理解,很多传统的文艺批评家认为艺术家仍然需要像之前一样,但近年来颇为流行的行为艺术家已有蔚然之势,但他们并不能得到所有人的认可,街头行为艺术甚至被有些人认为是哗众取宠的笑话。面对这样的分歧,必须认识到事物都是矛盾统一的,在新兴艺术兴起之时,这种矛盾是必不可少的,也正是因为这些矛盾,艺术才能够继续向前发展,不会丧失其勃勃的生命力。社会系统研究方法以人类社会的生产实践为基础,通过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对系统社会科学的理论成果进行思维层面上的抽象化提炼而形成一般化的哲学方法论,从而为解决复杂的社会系统问题提供科学的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学者从社会系统的角度为社会系统研究方法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基础,而社会系统研究方法为马克思主义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提供了有效的手段。首先,社会系统研究方法遵循系统的整体性原则,强调系统由若干部分构成整体,而系统整体对此若干部分具有制约作用;其次,社会系统研究方法遵循系统的结构性原则,系统的结构决定了其功能,系统结构的变化会引发功能的变化,这种决定与被决定的社会系统内部的因果逻辑关系本身就体现了社会科学研究过程中因果性说明的立场;再次,社会系统研究方法遵循系统的层次性原则,系统的层次性原则强调层次运动的规律;最后,社会系统研究方法遵循系统的开放性原则,坚持开放性原则的系统能够有效维持系统自身的结构,也是实现社会系统发展的必要条件。马克思主义社会系统研究方法最直接地体现于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社会有机体理论的论述中。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对于人类社会系统的考察着眼于社会有机体的内部组成要素的相互作用如何促成不同社会形态的形成。社会有机体的存在是社会系统内部各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关系存在的基础,在这个社会有机体结构中,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架构,生产力、生产关系以及上层建筑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了一个具有生命力的社会有机整体。如同列宁的社会有机体理论“把社会看做处在不断发展中的活的机体”。在文艺学这门学科中,它不仅需要学习文学、文艺心理学等内容,还与哲学、美学密切相关,它们是紧密联系的一个大整体,每一门课程的学习都需要用到其它学科的相关理论知识。在大的系统中,它们相互影响,而在各自的领域中也是分为不同的层级和范围,如美学既要求深入掌握西方美学,又必须涉及日本美学等课程。所以要想深入学习这门学科,不仅要掌握各门相关课程,还必须灵活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马克思社会科学方法论体系除上述研究方法外,还有更加广阔的内涵,涉及如何正确处理主体与客体、矛盾与过程、系统与要素、个体与群体、认知与评价、世界历史与民族历史等一系列社会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问题。现实社会日新月异,任何事情都需要多方面的考虑,社会科学方法将一直伴随着我们对于问题的处理,积累了更多的基础知识之后,我们才能更客观,更公正,更全面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参考文献:[1]赵一红.浅论社会科学方法论中的价值中立问题[J].暨南学报,1999(1).[2]刘延年.关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问题[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3(6).[3]王昭风.从社会历史存在物维度看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特殊性[J].聊城大学学报,2005(2).[4]宋志明.谈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特殊性[J].浙江社会科学,2007(4).[5]刘复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事实与价值[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9(1).[6]杨榕.社会研究方法在大学文科教育中的普适性[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9(5).[7]李晓丽.社会科学方法论基本特征[].
本文标题:浅谈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认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6819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