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金融资料 >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四次世界性金融危机的比较分析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四次世界性金融危机的比较分析及其引起的思考摘要:频发的金融危机是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特征,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上总共发生了四次世界性的金融危机,本文通过对这四次金融危机的比较研究,从成因背景、影响程度、各国治理措施等方面对其进行了共性和特性分析,从而为我国经济在日后如何应付金融危机提供了参考和借鉴。关键词:金融危机;比较研究;启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共发生了四次比较大的世界性金融危机,分别是欧洲货币体系危机(1992—1993年)、墨西哥金融危机(1994—1995年)、东南亚金融危机(1997—1998年)、美国次贷危机及衍生的金融危机(2007年至今)。从历史进程来看,金融危机频发已成为全球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面对金融危机后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普遍呼声,我国应当如何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以防范金融风险与金融危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可以从方方面面来分析探讨以前各时期、各个国家和地区金融危机的特点,以期发现其中的一些共通之处,来为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上面提到的四次危机都是近期在国际上影响比较大的金融危机,其产生、发展都有其自身深刻的背景原因。因此,本文分别从危机的背景和成因、危机的传递和影响以及解决危机采取的对策三个大的方面来分别对上述四次危机进行了比较详尽的分析和比较,从中寻找一些经验和教训,希望能对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金融风险的防范等有所启示。一、四次金融危机简介第一次是1992年9月的欧洲货币危机,又称“9月危机”。是年9月,在欧洲外汇市场出现了大量抛售英镑和里拉、抢购马克的风潮,一时间,英镑和里拉对马克的汇价急剧下挫,在官方干预无效的情况下,英镑和里拉先后退出欧洲货币机制,实行自由浮动。西班牙的比塞塔、葡萄牙的埃斯库多以及爱尔兰也受到重创。在这场危机中,英国、意大利、法国、西班牙以及瑞士等国的中央银行向外汇市场投人了近100亿美元的资金,损失约60亿美元。欧洲货币体系因此面临自建立13年来最严重的一场危机,它迫使欧洲货币体系在短时间内两度调整汇率,这就给欧洲货币体系乃至经济与货币联盟蒙上了一层阴影。第二次是1994岁末1995年初的墨西哥金融危机。1994年12月19日墨西哥财政部长突然宣布本国货币比索贬值15%。次日,政府又宣布中央银行不再干预外汇市场,比索与美元汇率实行自由浮动。霎时间,引起社会极大的恐慌,金融市场出现混乱进而导致动荡,人们纷纷抢购美元,比索汇率急剧下降,股市狂跌,外资纷纷逃离,国际储备大量流失,国内物价大幅度上涨,居民生活深受影响,众多企业因融资困难而面临倒闭。这场危机不仅给墨西哥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后果,而且给国际金融市场产生了不少的冲击。第三次是1998年7月掀起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危机从7月2泰国金融当局宣布泰株实行浮动汇率后,泰国株、菲律宾比索、马来西亚林吉特、印尼盾、甚至连新加坡元等货币一路下滑,与美元的比价纷纷创出近年来的最低点。与此同时,在该地区的外资纷纷抽逃,本国和地区资本跟着外逃,从曼谷到新加坡、到雅加达、从马里拉到香港、到台北,股市一泻千里,股民惶恐不安,众多的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关门歇业。由泰国货币危机荡出“金融涟漪”迅速发展成席卷几乎整个地区的“金融风潮”。整个国际金融领域第一次强烈感受到来自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强大“冲击波”。第四次是2007年4月掀起的美国次贷危机。这次危机以美国新世纪房屋贷款公司申请破产保护为开端,美国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市场的风险从而开始显现,随后风险迅速向以次级住房抵押贷款为支持的各类证券化产品的持有者转移。2007年6月份,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旗下的对冲基金因投资损失面临破产清盘的消息直接引发了全球范围金融市场动荡,形成了一场影响全球的金融危机。房地产金融机构和对冲基金纷纷申请破产或停止赎回,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普遍发出盈利预警,全球主要股市指数应声而跌,发达国家央行在短期内向市场上大量注入流动性,全球金融市场出现了短暂的稳定。然而,2008年9月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申请破产保护,次贷危机演变成一场金融风暴。危机迅速扩散到日本、英国以及其他欧洲各国等发达国家,并向发展中国家蔓延,最终演变为国际性金融动荡,冲击到各国实体经济,引起全球失业率上升、经济发展缓慢。二、金融危机理论综述《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中对金融危机的定义为: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短期利率、资产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变化,它表现为一国货币短期内大幅贬值,该国金融市场上价格的猛烈波动,大批的银行经营困难乃至破产,整个金融体系急剧动荡。根据IMF在《世界经济展望1998》中的分类,金融危机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大类:货币危机、银行业危机、外债危机和系统性金融危机。而有关金融危机的理论探索则主要集中在货币危机和银行业危机上面。(一)货币危机理论货币危机理论研究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其理论研究最为成熟,一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第二阶段是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第三阶段是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开始。1、第一代货币危机理论金融危机的第一个比较成熟理论是由克鲁格曼在1979年提出,第一代危机理论模型认为,政府过度扩张的财政货币政策是导致经济基础恶化、引发对固定汇率的投机攻击并最终引爆危机的基本原因。我们可以假设“一国货币需求非常稳定”来理解该理论模型对货币危机发生机制的分析,假设一国货币需求非常稳定,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实行过度扩张的财政货币政策,结果国内信贷扩张、居民向外国购买商品、劳务、金融资产等来转移风险,而居民和投资者在这种情况下选择持有外币是符合心理预期的。当中央银行的外汇储备不断减少,中央银行就要通过不断购买外汇来维持平衡,一旦外汇储备耗尽,固定汇率机制自然崩溃——金融危机发生。2、第二代货币危机理论第二代货币危机理论提出一个完全不同的思路,它认为:投机者对一国的货币发起攻击的原因并不是其经济基础的恶化,主要由贬值预期的自我实现所导致的政府和投机者之间各自权衡利弊的动态博弈过程。当投机者对一国的货币发起攻击时,政府为捍卫固定汇率就会提高利率吸引外资储备来维持汇率稳定,如果提高利率维持汇率的成本大大高于所能获得的收益,政府就会被迫放弃固定汇率制。反之,投机者是否继续攻击也要取决于攻击带来的成本收益。用调整利率的方法来抵御危机时,一旦投机者能够成功冲击货币,其获得回报会高于成本,仅仅是高利率可能并不能有效地阻止投机者的攻击。另外市场参与者在其投资决策时会把预期因素考虑进去,这种因素使政府捍卫固定汇率的成本提高。3、第三代货币危机理论(道德风险论)道德风险论认为,金融机构的权利和义务不相匹配可能导致他人的资产或权益受到损失。在金融危机中,道德风险表现为政府的某种“隐含担保”使金融机构进行风险很高的投资行为,造成巨额的呆坏账,金融机构的支付危机引起公众的信心危机,最终导致金融危机。(二)银行业危机理论1、弗里德曼的货币政策失误论弗里德曼的货币政策失误理论认为,因为货币需求函数的相对稳定性,货币供求失衡的根本原因在于货币政策的失误。并且,这种失误(如突然的通货紧缩)可以使一些轻微的局部的金融问题,通过加剧银行恐慌演变为剧烈的全面的金融动荡。2、金融不稳定假说明斯基对金融内在脆弱性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金融不稳定假说”。他将市场上的借款者分为三类:“套期保值”型借款者、“投机型”借款者、“蓬齐”型借款者。在一个经济周期开始时,大多数借款者属于“套期保值”型借款者,当经济从扩张转向收缩时,借款者的赢利能力缩小,逐渐转变成“投机型”借款者和“蓬齐”型借款者,金融风险增大。因而金融体系具有内在的不稳定性,经济发展周期和经济危机不是由外来冲击或是失败性宏观经济政策导致的,而是经济自身发展必经之路。3、银行体系关键论詹姆斯·托宾1981年提出银行体系关键论,其核心思想是:银行体系在金融危机中起着关键作用。在企业过度负债的经济状态下,经济、金融扩张中积累起来的风险增大并显露出来,银行可能遭受损失,所以银行为了控制风险,必然提高利率减少贷款。银行的这种行为会使企业投资减少,或引起企业破产,从而直接影响经济发展,或者使企业被迫出售资产以清偿债务,造成资产价格急剧下降。这种状况会引起极大的连锁反映,震动也极强烈,使本来已经脆弱的金融体系崩溃更快。4、金融恐慌论戴尔蒙德和荻伯威格认为银行体系脆弱性主要源于存款者对流动性要求的不确定性以及银行的资产较之负债缺乏流动性之间的矛盾。他们在1983年提出了银行挤兑理论(又称D—D模型)。其基本思想是:银行的重要功能是将存款人的不具流动性的资产转化为流动性的资产,以短贷长。实现资产增值,在正常情况下,依据大数定理,所有存款者不会在同一时间取款。但当经济中发生某些突发事件(如银行破产或经济丑闻),就会发生银行挤兑。5、道德风险理论麦金农认为,由于存款保险制度的存在,以及政府和金融监管部门在关键时候扮演“最后贷款人”的角色。一方面会使银行产生道德风险,从事具有更高风险的投资,增加了存款人受损害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存款者也会不对银行实施监督。世界银行和IMF对65个国家在1981—1994年间发生的银行危机做的计量测试也表明,在设有存款保险制度的国家,发生危机的概率要高于没有设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国家。三、四次金融危机的比较分析(一)危机的背景和成因的比较分析1、危机的本质不同欧洲货币体系危机和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本质是货币危机。在危机爆发前,欧共体内部僵化的汇率机制使各国在经济和财政状况上的差异并没有在其货币的汇率上体现出来,成员国在一定程度上缺乏货币政策自主权,不能根据国内经济条件随意调整利率和汇率,中央银行的干预能力有限,更主要的是缺乏政策的合作性,核心国德国的货币政策主导了整个欧洲的货币政策。政策上的非协调一致导致一些国家的货币如马克趋于坚挺,另一些国家的货币如英镑则呈弱势。一遇风吹草动,这些弱币便会受到冲击,最后不得不退出欧洲汇率机制,实行贬值。而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前,东南亚各国均实行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在国际投资基金冲击下,以泰国为首的东南亚各国相继实行浮动汇率制度,引起本币大幅度贬值,房市、股市严重动荡,这是典型的货币危机。墨西哥金融危机的本质是流动性危机。由于存在着长期的外贸逆差,墨西哥政府用投机性强、流动性大的短期外国资本弥补巨大的经常项目赤字,当大量的短期国际资本迅速外逃时,引发比索大幅贬值,墨西哥政府拿不出大量的外汇储备来支撑其比索汇率,从而引起股市和借贷市场行情的大幅下跌,进而波及全球经济,最终酿成了一场严重的金融危机。而美国次贷危机的本质是债务危机,在楼市繁荣及低利率的刺激下,美国贷款机构的贷款标准过于宽松,导致居民过度负债,而利率上升、房市降温又使抵押贷款者债务负担过重,违约率、银行呆坏账明显增多,贷款机构破产倒闭,股市暴跌,资产严重缩水,最终引发金融危机。2、危机的背景不同东南亚金融危机、墨西哥金融危机、美国次贷危机都是在金融自由化的浪潮下推动的。为大力吸引外资,墨西哥政府于1994年下半年彻底开放了证券市场,从而给国际短期资本进入国内证券市场铺平了道路。东南亚国家也于90年代中期加快了金融自由化的步伐,例如泰国即连续四次较大幅度地放松了外汇管制的改革,过早放开了资本项目的本币可自由兑换,使得国际游资顺利涌入国内成为现实。同时国内又缺乏相应的引导和管理,为国际游资在该地区的兴风作浪创造了有利的环境。而次贷危机可以说是美国金融机构在金融自由化浪潮下金融过度创新的产物。随着美国房地产市场的繁荣,房地产放贷机构大力开发次级抵押贷款产品。次级贷款收益高,但其缺乏流动性,而且有较高的信用风险。抵押贷款公司便以次级抵押贷款为基础进行资产证券化,发行低级别的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将其出售投资银行等风险偏好机构。投资银行再以这些低级别的MBS为基础,发行担保债务权证。经过多层次证券化,产品的风险变得很难识别和追踪。由于这些证券化的金融资产是建立在最初的贷款基础资产之上,当基础资产和交易对手出现问题后,大量的信用风
本文标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四次世界性金融危机的比较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706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