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地貌学》地貌成因――以台湾野柳地质公园为例
中国常见的地貌:构造地貌、河流地貌、海岸地貌,现代冰川和古代冰川作用遗迹、冻土和冰缘作用现象、沙漠和戈壁等、喀斯特地貌、黄土地貌、风沙地貌等。中国地貌种类多样、典型,是世界其他国家难以相比的。野柳地质公园位于台湾省万里乡,野柳是突出海面的岬角(大屯山系),自野柳地质公园入口到海岬的末端,长约1.7公里,期间最宽的地方不及300公尺。自基金公路野柳站到海岬的末端,长约2.4公里。野柳地质公园的奇岩是世界奇观之一。由于海岸延伸的方向与地层及构造线方向近于垂直,外加波浪侵蚀、岩石风化、及海陆相对运动、地壳运动等地质作用的影响,因而产生罕见的地形、地质景观。台湾岛地质剖面图由页岩在高压的情况下变质而成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东北季风东南季风单面山单面山是指一翼坡度陡急、另一翼坡度较为和缓的山形。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地层被不等量抬升而形成的一种构造地形,在大单面山的观景亭上除了可以远眺整个野柳岬,还可以从岩壁上发现一层层造山运动所留下挤压扭曲的痕迹,以及整齐排列在海蚀平台上的烛台石、姜石和蕈状岩公园内最奇特的小地景,烛台石略呈圆锥状直立于地面,直径约在0.5~1公尺之间,上细下粗,顶部中央有含石灰质的圆形结核,周围有环状沟槽,如同蜡烛台一般。烛台石的形成分为三阶段:۞露出烛火:烛火其实就是岩层中的一颗球形结核,颗粒并不大。由于结核比周围的砂岩坚硬,较能抵抗海水的侵蚀,因此当海水侵蚀掉砂岩时,球形结核便微微突出于地面。۞挖出沟槽:海浪打在结核上,很自然的会围绕着结核四周流动,于是便逐渐侵蚀掉结核周围的砂岩,向下挖出一圈沟槽,圆球状的结核便渐趋成型。۞切割出烛台:由于结核外围有一带环圈,十分坚硬,因此海水便依着这个环圈的形状向下切割、侵蚀,渐渐雕出圆锥状的外形,「烛台」便巧妙而生。时间一久,烛台被海水越雕越修长,完成了一座唯妙唯肖的烛台石。烛石台蜂窝岩风化窗坚硬的岩石上因差异侵蚀、风化而布满大大小小的坑洞,犹如蜂窝一般,即称为蜂窝岩,例如蕈状石的头部就是一种蜂窝岩。岩块的表层在风化作用差异侵蚀下而呈现窗棂状的外形。凹陷的外形扁平,一片片地铺摊在表面,让表面满是大小不一的坑洞,犹如在地上开的一格格小窗户,风化窗之名便由此而得。蜂窝岩与风化窗蜂窝岩和风化窗的形成都是由结核上的生物碎屑所造成的,形成步骤分为三阶段:۞富含生物碎屑:结核里面有许多贝类和海胆碎屑,密密麻麻布满整颗结核。۞溶蚀成小洞:生物碎屑被海水溶解,或因岩石崩解,在结核表面形成一个个小洞。۞形成蜂窝岩:海水的盐分继续进行崩解作用,逐渐将小洞扩大,于是形成蜂窝形状。野柳的海蚀平台上有两群外观似磨菇,上部有一个粗大的球状岩石,下方是较细的石柱伫立着,这种岩石称为蕈状岩。野柳最著名的蕈状岩便是女王头。蕈状岩蕈状岩形成过程分为三阶段:۞岩层间有两组破裂的节理,大致垂直于海平面,于是海水容易沿着节理侵蚀,而形成一列列类似柱子的岩柱。岩石节理节理被海水侵蚀扩大为海槽海槽经进一步侵蚀成海沟蕈状岩蕈状岩形成过程分为三阶段:۞岩层间有两组破裂的节理,大致垂直于海平面,于是海水容易沿着节理侵蚀,而形成一列列类似柱子的岩柱。۞岩柱的上层是含钙质的砂岩层,比下方的岩层较坚硬,在同样的海水波浪、季风及烈日等共同因素作用下,发生了差异侵蚀,上方钙质的砂岩层较耐侵蚀,而下方的岩柱较容易被侵蚀,久而久之,形成上粗下细的蕈状岩。۞蕈状岩受到持续的板块挤压作用,逐渐隆起而脱离海水面,一旦脱离海水面受到不断进行的风蚀、雨蚀等大自然作用,便慢慢形成现在所见的蕈状岩,而且会继续接受大自然的雕塑。任何一种地貌都是内、外力地质作用对地壳综合作用的结果。内力地质作用造成了地表的起伏,控制了海陆分布的轮廊及山地、高原、盆地和平原的地域配置,决定了地貌的构造格架。而外营力(流水、风力、太阳辐射能、大气和生物的生长和活动)地质作用,通过多种方式,对地壳表层物质不断进行风化、剥蚀、搬运和堆积,从而形成了现代地面的各种形态。总结
本文标题:《地貌学》地貌成因――以台湾野柳地质公园为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735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