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造纸印刷 > 4---北宋王安石变法(背景)汇总
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光义赵炅宋真宗赵恒澶渊之役1004宋仁宗赵祯庆历新政宋英宗赵曙宋神宗赵顼王安石变法宋哲宗赵煦宋徽宗赵佶宋钦宗赵桓宋高宗赵构(南宋)一王安石变法背景1.三大矛盾2.三冗两积3.庆历新政二王安石变法内容及认识措施目的内容作用富国之法强兵之法取士之法三王安石变法的命运及历史作用(一)变法的命运(二)历史作用(三)进一步认识第四课王安石变法一、变法背景1.三大矛盾:阶级:“不抑兼并”政策民族:辽西夏威胁澶渊之盟新旧势力:改革派守旧派2.三冗两积局面的形成在公元10世纪,这些少数民族显然得到汉人指点,业已将他们的文化程度提高,以致宋朝所面临的边防问题与它以前的朝代不同。这些游牧民族已有农业基地,他们已筑城为防御战,北方地势之艰难对他们有利,同时他们也保存着动员的迅速和在战场上的机动性,这些优势与他们草原的生活习惯息息相通。契丹人与羌人虽然常有冲突,但在对抗宋的时候却彼此一致。---黄仁宇《中国大历史》太祖问:“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炭,其故何也?”赵普回答:“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宰相赵普积极消极中央首先集中军权:统调分权更戍法禁军其次行政:中书门下---最高行政机构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枢密使分割宰相的军权三司分割宰相的财权地方行政:文臣做地方官、通判负责监督兵权:收归中央全国精锐部队悉集于禁军财政:转运使相关规定年代宋太祖(960-)宋太宗(976-)宋真宗(998-)宋仁宗(1023-)禁军人数19.3万35.8万43.2万82.6万北宋前中期禁军人数的变化朝代东汉晋隋唐北宋官员总数75766836125761880524000十万分比1342273551北宋时期官员人数之庞大年代收入(单位:贯)支出(单位:贯)真宗天禧五年(1021年)15085万余12677万余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12625万余“所出无余”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11613万余13186万余一变法背景1.三大矛盾:阶级民族新旧势力2.三冗两积局面的形成积弱冗兵冗官冗费积贫加强中央集权的负面影响军队战斗力削弱◆整顿吏治富国强兵北宋真的“积贫积弱”吗?不少学生从中国通史的教科书中、从前辈学者的研究论文中,意识到宋代的“积贫积弱”,特别是鼎峙与战争中国势的不振;而与此同时,却又在西方流行的史学著述中,注意到费正清、谢和耐、伊懋可等汉学家对于宋代历史的极高评价,甚至称之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时期”。学生们往往要问: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反差?——邓小南《朗润学史丛稿》北宋更是传统农业臻于成熟的阶段。农业技术的发展,农具的改进,水利的兴修利用,都取得了长足进步,致使农业生产力水平达到新的高度。据学者的估算,唐朝粮食的基本亩产量在1石左右(合今每亩51.5公斤),高者2石。宋朝多在一石以上,长江流域达到2-3石,甚至有高至六七石者。如果除去高产杂粮种植的因素,明清两朝的粮食生产也基本没有逾越这一水平。——张帆《辉煌与成熟:隋唐至明中叶的物质文明》北宋真的“积贫积弱”吗?粮食产量的提高不仅可以为工商业者提供更多的粮食,而且导致经济作物种植和多种经营的发展,出现了大量的农村专业户,又为工商业提供了原料和产品。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手工业规模、分工、技术、工匠数量、产品数量和质量等,都超过了前代。——郑学檬主编《简明中国经济通史》宋代加强中央集权举措:中央地方宋代“商业革命”表现:宋代文化发展主要表现:词画思想四大发明3.庆历新政目的:时间:人物:中心:措施:结果:影响:缓和矛盾挽救统治1043年宋仁宗、范仲淹、富弼整顿吏治改革文官升迁办法严格恩荫制度改革贡举制慎选地方官减轻徭役、厚农桑夭折王安石变法的前奏王安石“拗相公”——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王安石的人物形象1立志——安石不出,如苍生何?“矫世变俗”的雄心壮志2为官一任,造福一方3《言事书》——请求变法4“三不足”精神——“天变不足惧,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意志坚定,性情执拗1069年,宋神宗熙丰年间,任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主持变法,史称王安石变法,又称“熙丰新政”。光曰:善理财之人,不过头会箕敛,以尽民财,如此,则百姓困穷,流离为盗,岂国家之利耶?介甫曰:此非善理财者也。善理财者,民不加赋而国用饶。——司马光《传家集》王安石变法的中心----理财富国措施目的内容作用富国之法P52结合P57强兵之法取士之法二王安石变法内容及认识措施内容作用青苗法政府贷款保护耕种收获;使农民免受高利贷盘剥,增加政府的收入。农田水利法兴修水利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免役法(募役法)以钱代役减轻了农民的差役负担;保证了生产时间“农时不夺而民均矣”;增加了政府收入;限制地主官僚特权。市易法政府收购滞销货物稳定物价,打破大商人控制市场,增加政府的收入。方田均税法按土地多少肥瘠收税增加了国家的赋税收入,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均输法弃贵用贱,就近采购打破大商人对市场的垄断,节省用费。富国之法一、不是固定不变地向各地征敛实物赋税,而主要是在灾荒歉收物价高涨的地区折征钱币,用钱币到丰收的地区贱价购买上供物资,此即“徙贵就贱”。二、如果有多个地区同时丰收物贱,就到距离较近、交通便利的地区购买,此即“用近易远”。与均输法配套的措施有二:其一,扩大发运司的职权,拨给发运司专项资金,用于采购,赋予“从便变易蓄买”的权力,并增辟官吏。其二,建立京师所需与发运司上供的信息沟通体制,让发运司预先知晓京师库藏状况,根据实际需要合理安排籴买、税敛、上供。措施内容作用保甲法十家为一保,闲时练兵、平时治安,战时编入军队作战。加强封建统治,维护社会治安,加强对人民的控制;同时减少军费开支,又可增加战斗力。寓兵于农,为精简军队提供了条件。保马法官马由农户保养马匹的质量和数量得以提高,节约了养马费用,减少政府支出。将兵法兵将合一,固定辖区,加强训练。一定程度上改变兵将分离的局面,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军器监监督管理武器制造提高武器的质量、数量。强兵之法改革科举制废除明经诸科;进士科不考诗赋,考经义时务策;设明法科,专考律令、断案。选拔实用之才,推动改革进行。整顿太学重编教科书;优异者不经科举直接做官;设武学医学等专门学校,培养专门人才。宣传革新思想,培养改革人才。唯才用人提拔重用有志于改革的官员,打破按资升迁的成规。有利于改革推行。取士之法制造舆论三王安石变法的命运及历史作用(一)变法的命运1保守派反对变法2王安石的“三不足”思想3宋神宗对变法的态度4司马光任宰相废除新法守旧势力王安石变法遭天谴天变不足惧指责造谣污蔑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可变祖宗之法不足守“臣与王安石,犹冰炭之不可共器,若寒暑之不可同时。”-司马光(二)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1积贫局面的改善,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表现:政府财政收入增加,国库充裕等原因:富国之法作用2积弱局面有所改观:强兵之法作用3针对北宋积弊大刀阔斧改革,勇于改革和敢于斗争的精神,值得肯定失败原因:大地主、大官僚的反对性质:封建社会生产关系及内部矛盾局部调整操之过急个人素养用人不当,危害百姓宋神宗在变法后期的动摇及去世宋神宗死后,司马光任宰相,废除了新法………………(三)进一步认识1.《宋史·王安石传》:安石曰:“变风俗,立法度,最方今之所急也。”上以为然,……据家赀高下,各令出钱雇人充役……以东、西、南、北各千步,当四十一顷六十六亩一百六十步为一方。岁以九月,令,佐分地计量,验地色好,分为五等。以地之等,均定税数。上引材料涉及王安石变法的法令是,。从关注民生的角度分析推行这些措施的目的。免役法方田均税法实行免役法是为了减轻农民劳役负担,不误农时。实行方田均税法是为了减轻无地、少地农民的负担。王安石认为“公私常以困穷为患者,殆以理财未得其道”,下列变法措施中,与解决这一问题有关的是①青苗法②募役法③将兵法④市易法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D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中,兼有打击官僚贵族特权、增加收入和保障农民生产时间的是A青苗法B募役法C市易法D方田均税法、王安石变法与庆历新政相比更侧重于A增加政府财政收入B整顿吏治C减轻农民的负担D加强中央集权BA比较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相同点1.背景:2.性质:3.结果:不同点都是为解决北宋中期严重社会危机,巩固统治而实行的。地主阶级封建改革遭到大地主、大官僚反对而失败1.中心内容不同:2.改革程度不同:庆—整顿吏治王—理财庆-局部改革王-全面改革经济统一度量衡军事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禁私斗政治司法建立户籍制度,制定连坐法制定秦律文化燔诗书而明法令习俗禁止父子成年兄弟同居,推行一夫一妻1.商鞅两次变革举措及特点•目的?1)政治2.商鞅变法意义:2)经济打击并瓦解()制度,()开始建设从根本上改变旧有生产关系,确立()3.均田制最重要作用?经济废井田,开阡陌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军事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禁私斗政治废除世卿世禄制普遍推行县制司法建立户籍制度,制定连坐法制定秦律文化燔诗书而明法令习俗禁止父子成年兄弟同居,推行一夫一妻商鞅两次变革举措一断于法•适应小农经济•限制地方大族加强集权打击并瓦解血缘宗法制度,中央集权制度开始建设封建土地私有制均田制的作用:农民与土地结合,由游牧转变为农耕,为以后改革奠定基础…(司马光说)介甫素刚直,……及宾客僚属谒论事,则唯希意迎合曲从如流者,亲而礼之;或所见小异,微言新令之不便者,介甫辄弗色然加怒,或诟骂以辱之,或言于上而逐之。安石行文甚高,处侍从献纳之职可矣,宰相自有度,安石狷狭少容。——《宋史·孙固传》北宋阶级矛盾:欧阳修“今盗贼一年多如一年,一伙强如一伙,天下祸患,岂不可忧?”王安石两次请求罢相,加上其子病死,灰心丧气。宋神宗去世后,继位的哲宗年仅十岁,由反对变法的代表人物高太后(神宗母)临朝听政,找司马光为宰相,贬逐变法派官员出朝“元佑更化”。后哲宗亲政又启用变法派,打击元佑党人,新法成为各派政治势力相互倾轧的招牌。苏东坡“失之宦途,得千古文名”但愿生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对宋代称谓“弱宋”“伟大的朝代”极端王安石变革“一个人的变法”将苏轼等推到对立面,对反对派免的免,贬的贬,自己在野后重又修好。王安石倘若变法中出现什么问题,“要当计利害多少,不为异论所惑”。二十一岁的赵顼信心十足,他说:“有一人败事,而遂废所图,此所以少成事也”。传统派想方设法阻止改革大船向前航行。把华山山崩、慧星出现、天连阴不晴等等这些自然现象都归罪于王安石的变法,王安石发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宣言。开封安上门官吏郑侠,绘成《流民图》,极具夸张地描绘饥民扶携塞道、质妻鬻女之状,这些惨状,铁石心肠的人见了也会一掬同情之泪,荒唐地扬言“旱由安石所致,去安石天必雨”,并且拿脑袋担保“十日不雨,即乞斩臣宣德门外”。
本文标题:4---北宋王安石变法(背景)汇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751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