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交通运输 > 城市交通监控系统-1
城市交通监控系统交通监视十交通控制城市道路交通科学化&现代化管理•集成现代计算机、通信、网络、系统控制、电子监视等方面及其交叉领域的先进技术;•交通监视与实时交通感应控制互相关连;•交通控制趋于控制(自适应)、协调、诱导和导航的综合实现。特点:对象:网状的城市道路目标:交通组织,道路畅通基础:先进的硬件设施装备,如…..核心:结合实际开发交通管理的应用软件功能:疏导指挥各种交通流,以有效地缓解城市交通出现的拥堵,(提高交警快速反应和处置突发事件能力,确保所控区域内交通的有序畅通)。总结:实时有效的疏导来源于正确、有针对性的控制方案/决策,方案/决策的有效性依赖于各类交通信息的及时准确,同时还必须依靠强有力的执行手段,因此,信息、决策、执行手段是构成交通监控(指挥)系统的三大要素,而网络通信系统是沟通这三大要素并使之协调运行的枢纽。系统结构图交通管理信息子系统网络逻辑结构:公安交通综合业务管理网的构建•背景•设计原则•网络设计方案1、网络体系结构——“网际网”体系结构核心层网络+接入层网络+Internet国际互联网+各科室局域网2、网络通信环境1)广域网网络环境的选择方案;2)网络协议;3)网管平台;•网络的划分骨干网+子网•主要网络设备造型选用广域网路由设备(如多协议路由器Cisco7500、Cisco4500系列和Cisco2500系列)选用局域网交换机(Cisco公司的Calalyst5000)作为交警支队计算机网的骨干网络设备,达到实用的要求、备份的要求以及今后整个网络的升级。•系统设计方案1)系统软件平台选择方案2)子系统设计参考文献1.“对建立公安交通管理信息系统的探讨”,《交通管理》1998年第6期;2.“移动无线数据传输系统在公安交通管理上的应用”,《当代通信》2003年第15期;3.“GPS与GIS集成在公安交通指挥系统中的应用”,《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第2l卷第l期,2003年2月;•交通模型和算法及优化软件一、中国城市交通的特点二、交通控制模型1、机动车交通控制模型2、自行车交通控制模型三、优化算法1、优化原理2、控制结构与功能3、机动车交通控制模型优化算法4、自行车交通控制模型优化算法5、软件接口、效益降级和检测故障流量补偿优化算法框图•机动车自行车混合交通实时自适应城市交通控制系统一、系统设计的指导思想以混合交通的实际状况为控制对象,把降低全控制区整体延误、停车率及堵塞程度为效益优化指标;开发现代化交通控制系统必须与对交通进行综合治理和宣传教育相结合。二、系统的控制策略1.设计实时自适应控制方式,针对自行车与机动车混合交通的特点,研究建立能对机动车和自行车实施控制的交通模型和软件;2.针对交叉口间距不齐,交通流变化大的情况,强化绿信比优化和控制功能;3.设计固定配时工作方式,实施对不同交通态势的有效控制;4.增强交通信号机的自主控制功能,提高系统控制的灵活性和可靠性;5.设计系统自动降级和自动恢复功能,提高系统工作的可用性;6.保障人对系统的绝对控制,设计多种便于监督调看控制系统工作的人工干预命令;7.满足特殊需要增设特殊功能,如特勤路线指定路口相位等;8.为了保障系统运行的高效率,可实时修改系统属性参数;三、系统基本结构与功能——三级分布式控制结构1.中心控制级1)对区域级,并通过区域级对所需了解的控制区交通状况和设备运行情况进行监视和控制;2)实现所控范围内的特殊功能(如特勤、特种车队优先路线等),进行交通疏导控制;3)交通数据的统计、存贮、显示。2.区域控制级1)对检测器检测到的数据进行实时处理;2)对受控区域内的交通信号进行协调控制;3)向区域控制中心的人员显示有关信息;4)对区域级中的设备工作状况和故障进行监视和控制;5)实现人工干预命令。3)交通数据的统计、存贮、显示。3.路口控制级1)接收来自检测器的数据信息,并向区域中心传送;2)控制路口信号灯色;3)接收区域控制级各种命令,并向区域控制中心报告自身工作状态、信号控制参数和故障信息。区域控制级基本配置四、系统的组成与功能(区域级和路口级)1.区域控制级基本配置区域级中心控制计算机;交通信号机、机动车和自行车检测器:负责收集、处理、传送机动车自行车运行动态信息,控制路口灯色;彩色图形显示器(交通工程师工作台),用于监视、协调、控制系统的工作状态;动态地图板(动态交通状况显示屏):实时显示控制区内交通状况;室内交通信息板:显示系统和主要路口交通参数;室外可变情报板(交通疏导显示屏):显示文字和图形,以期引导司机,疏导交通;语音报告装置:以语音形式报告系统工作状态和故障报警;根据用户需要也可以配置电视监控等其它分系统。五、系统工作方式1.实时自适应协调控制2.固定配时控制3.无电缆联动六、特殊工作方式1)指定路口相位工作方式2)特钢、特种车队“绿波带”工作方式3)路口税所有灯色“全红”工作方式4)系统闪灯工作方式5)系统关灯工作方式七、路口单点控制l)路口单点实时自适应工作方式2)感应控制工作方式3)定周期工作方式4)手动工作方式5)自关灯工作方式6)“全红”工作方式7)闪灯工作方式8)组合工作方式:每天分十六个时段,每个时段可以任选某种工作方式或某几种工作方式下的不同控制参数。八、工作方式的转换人工控制或自动控制自动控制的条件:故障原因、交通流量准则、时间准则或时间与流量的某种组合九、主要硬件设备的技术特点十、系统软件1.系统软件的主要功能和特点1)建立全系统运行环境,对整个系统所有软件进行控制和调度;2)对系统进行全面管理和控制,对系统和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监视;3)控制与各种设备的通信,并负责检错和纠错;4)优化软件负责决定执行相位个数及顺序,并优化计算出主要交通控制参数:绿信比、相位差和周期;5)故障自动处理、系统自动升级和降级;6)控制系统所有显示、标志和报警设备的工作;7)通过人机会活干预指挥系统运行;8)统计与数据库功能;9)系统运行的属性参数可实时修改,实现对系统动态随机调整,以提高系统运行效益和控制水平;10)采用微观和宏观相结合的方法建立系统仿真软件,较真实地模拟实际交通情况,系统开发提供良好的调试手段;2.系统软件主要组成模块系统初始化模块、与交通信号机通信模块、人机会话模块、与其他设备通信模块、系统监视模块、系统仿真模块、交通专用数据库模块、交通数据预处理模块、周期优化模块、相位差优化模块、绿信比优化模块、优化参数综合处理模块、交通参数统计模块、故障处理模块、系统自动降级和升级3.优化算法1)设计思想控制方法的主辅关系;整体效益指标;提高单个路口的应变控制能力:………。2)主控机动车时的交通模型和优化算法以整个区域的延误、停车率和堵塞程度最小为优化目标3)主控自行车时的交通模型和优化算法根据自行车交通流的特性,周期不宜过长;以减少延误和排队长度为优化目标;以自行车信号控制为主时一定要考虑机动车交通;以时间和流量的某种准则组合为其转换条件,其过渡是平滑的、动态的。
本文标题:城市交通监控系统-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754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