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市政工程 > 城市住宅区规划原理复习题(一)
城市住宅区规划原理复习题(一)1.居住组团人口适合规模为(A)A.1000~3000人B.3000~5000人C.4000~6000人D.5000~7000人2.形成社区的基础是(D)A.血缘关系B.工作关系C.亲戚关系D.邻里关系3.住宅区住宅用地容积率是指(D)A.住宅区总建筑面积/住宅区总用地面积B.住宅区住宅总建筑面积/住宅区总用地面积C.住宅区总建筑面积/住宅区住宅建筑总用地面积D.住宅区住宅总建筑面积/住宅区住宅建筑总用地面积4.居住组团级公共设施的服务半径一般为(C)A.90~120米B.100~150米C.150~250米D.300~6005.在居住小区的用地配置中,道路用地所占比例为(A)A.7%~13%B.9%~16%C.11%~18%D.12%~20%6.让人感到亲切舒适并适宜生活的街道空间的D/H(建筑间距与建筑高度之比)是(A)A.1B.2C.3D.47.国际标准组织(ISO)制定的居住环境室外允许噪音标准为(B)页A.15~25分贝B.35~45分贝C.55~65分贝D.75~95分贝8.住宅区尽端式道路超过120米时应设置尽端回车场,其尺寸不小于(C)A.5米×5米B.8米×8米C.12米×12米D.15米×15米9.沿街超过160米长的建筑物应该设置的消防车通道的宽度不小于(A)A.4米B.5米C.6米D.7米10.住宅区内公用电话亭服务半径为(B)页A.100米B.200米C.300米D.400米11由于物业管理机构与居民日常生活关系紧密在布局上与社区活动中心结合便于联系与运作,一般服务半径不宜超过(D)A.200米B.300米C.400米D.500米12.根据地形坡度分级的标准,地面坡度在10%~25%的地形称为(C)A.平坡B.缓坡C.中坡D.陡坡13.居住区的用地根据不同的功能要求分为(B)A.住宅用地、建筑用地、绿化用地、规划用地B.住宅用地、道路用地、绿化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C.住宅用地、建筑用地、公共设施用地D.住宅用地、道路用地、公共设施用地14.住宅区人口净密度计算式是(B)A.住宅区总人口/居住用地面积B.居住区总人口/住宅建筑总用地C.住宅区总人口/住宅基地总面积D.住宅区总人口/规划区总面积16.适宜的住宅区人口密度宜控制在(A)A.300~800人/公顷B.400~600人/公顷C.500~800人/公顷D.600~900人/公顷17.问卷调查回答问题的答案设计中不含有(C)A.定名变数B.定序变数C.定距量表D.分类变数18.不属于住宅区主要噪声源的是(B)A.交通噪声B.动物噪C.人群活动噪声D.工业生产噪声19.我国居住环境白天(上午7点—下午9点)和夜晚晚上9点—上午7点分别容许的噪声标准是(C)A.2030分贝,2535分贝B.3240分贝,2842分贝C.4650分贝,4145分贝D.5055分贝,6065分贝二、多项选择题(10分)21.住宅区规划结构的基本性质有(ABCDE)A.整体性B.系统性C.规律性D.可转换性E.图示表现性22.住宅区规划设计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下,应遵循的原则有(CDE)A.交通发达B.美化环境C.生态优化D.社区发展E.共享社区23.居住区公共绿地是指居住区内居民公共使用的绿化用地,包含(BD)A.小学绿地B.林荫道C.各种道路的行道树D.居住区公园E.宅旁宅间绿地24.住宅区的供水系统有(ABC)A.分类供水系统B.分压供水系统C.分质供水系统D.饮用水供水系统E.冷热水供水系统25.以下属于居住组团应配置的公共服务设施有(AB)A.幼儿园B.居委会C.文化活动中心D.门诊所E.中学三、填空题(10分)27.一般情况下,住宅院落空间的构筑较多运用(围合)的空间限定方式,而住宅群落空间的构筑较多运用(实体占领)来进行空间限定。页28.按国家有关规定,新建居民区其绿化率不小于(30%),旧(老)区改造不小于(25%)29.我国住宅区规划的功能指标包括(用地配置指标)和(设施配件指标)两类。30.住宅区的户外环境景观包括(软质景观)和(硬质景观)两大类。四、名词解释题(15分)31.用地配置:包含住宅建筑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道路与停车设施用地、公共绿地和其它用地五部分的数量以及比例,它反映了一个住宅区的某些重要的特征,如区位、环境、标准甚至住宅的层数32.居住组团:指由若干栋住宅组和而成的,并不为小区道路穿越的地块,内设为居民服务的最基本的管理服务设施和庭院,它是构成居住小区的基本单位33.住宅区绿化率:指所以住宅区绿地面积与住宅区总用地面积的比例34.日照间距页:指前后两排房屋之间,为了保证后排的住宅能在规定的时日获得所需的日照量而必须保持的距离35.自然通风:指空气借助分压或热压而流动,使室内外空气得以交换五、简答题(20分)36.邻里单位的构成需要满足哪些条件?答:1城市交通不穿越邻里单位,内部车行、人行道路分开设置。2保证充分的绿化,使种类住宅都有充分的日照,通风和庭院。3设置日常生活必须的服务设施,每个邻里单位有一所小学。4保持原有地形地貌和自然景色,建筑物自由布置。37.住宅群体平面组合的基本形式有哪些?答:住宅群体平面组合的基本形式有行列式、周边式、点群式混合式和自由式五种38.为什么说围合空间更适合居住生活的要求?答:围合空间具有很强的地段感和私密性、易于限定空间界限和提供监视、可以减少破坏行为、可以增进居民之间的交往和提供户外活动的场所,从围合空间的特点来看它更适合居住生活空间的需要,符合居住空间需要的安全性、安定感、归属感和邻里交往的要求,易于提供亲切宜人的、可靠的生活空间,同时也为居住空间层次的形成创造了条件39.住宅区工程管线的规划布设应该遵循哪些原则?答:各类管线布置应整体规划,近远结合,并预留今后可能建设的工程管线的管位,2各类管线应采用地下敷设的方式,走向应沿道路或平行主体建筑布置,并力求短捷,减少交叉,3各类管线应满足相互水平、竖向间距和各自的埋深的要求,4当综合布置地下管线发生矛盾时,应采取的避让原则(压力管让重力管、小管径让打管径、易外管让让不易外管、临时管让永久管、小工程量让大工程量、新建关让以建管、检修手啊而方便的管让检修多而不易修的管)
本文标题:城市住宅区规划原理复习题(一)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7549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