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艾滋病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艾滋病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艾滋病(AIDS)是一种病死率极高的严重传染病,预防和控制AIDS是当今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和社会热点问题。艾滋病防控应以健康教育为主,通过社会广泛参与及不同利益人群的合作,增强全民对艾滋病的认识和防控意识,才能实现AIDS的防控目标。一、艾滋病预防与控制的目标、目标人群(一)目标动员全社会力量,营造预防、控制艾滋病的健康促进氛围;减缓艾滋病在我国蔓延的速度,控制暴发流行的发生,把艾滋病流行控制和保持在尽可能低的水平,最大限度地减少HIV/AIDS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影响和危害。(二)目标人群目标人群的分类包括:①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②高危人群,一般指卖淫嫖娼者、吸毒者、男男同性性行为者、受劳动教养的人员以及性病患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的亲属;③重点人群,指年轻人、流动人口、特定服务行业人员、长途汽车司机;其余则属一般人群。二、艾滋病健康教育内容(一)危害的严重性1.普遍的易感性2.威胁的长期性3.控制与治疗的困难性4.资源的消耗性(二)可预防性(三)艾滋病传播途径的教育1.性传播经性传播的途径可分为异性传播和同性传播两类。通过阴道性交、肛交及口交均可引起艾滋病病毒传染,男男同性性行为者通过肛交更易传播。预防性传播应提供以下基本信息,即所谓“ABC”措施。,(1)A(abstinence)——禁欲。(2)B(befaithful)——忠诚。(3)C(condom)——安全套使用。2.血液途径传播(1)尽量减少输血和输入血制品。(2)避免不必要的静脉注射。(3)不与他人共用刮脸刀、剃须刀、牙刷等,不在消毒不严格的理发店、美容店等处刮胡子、修鬓角、美容、穿耳、文身、修脚等,尽可能避免使用容易刺破皮肤而又公用的工具。(4)从事人工授精,接触血制品、治疗和护理艾滋病患者的医务人员应认识到其工作有感染HIV的危险性,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避免医源性感染。3.母婴传播母婴传播的概率全球估计约为30%。预防母婴垂直传播应提供以下基本信息。(1)HIV感染妇女要使用高质量安全套,避免非意愿妊娠。(2)HIV感染妇女要在孕期、产时和产后使用抗病毒药物。(3)HIV感染妇女所生婴儿出生后要使用抗病毒药物。(4)提倡人工喂养。以上3种传播途径的共同特点是:HIV感染者与未感染者发生体液交换,即感染者体液中的病毒进入未感染者的血液系统。在教育公众认识传染途径及其预防的同时,必须让公众了解不会感染艾滋病的途径:在工作和生活中与艾滋病患者和HIV感染者的一般接触(如握手,拥抱,共同进餐,共用工具、办公用具等)不会感染艾滋病;HIV不会通过马桶、电话机、餐饮具、卧具、游泳池或公共浴池等公共设施传播;咳嗽和打喷嚏不传播艾滋病;蚊虫叮咬不传播艾滋病。(四)关爱和不歧视关爱和不歧视HIV感染者及艾滋病患者是预防与控制艾滋病的重要策略。有关歧视的行为包括:(1)强制性HIV抗体检测;(2)拒绝为HIV感染者提供相应的医疗;(3)拒绝为HIV感染者提供就业、教育、住房、医疗保险、社会福利及其他社会性服务;(4)拒绝HIV感染者为求学深造或寻求庇护而旅游和移民的自由;(5)对HIV感染者强行隔离或拘留;(6)有意地泄密,如不经本人同意将情况告诉其领导或其他人;(7)强迫感染HIV的孕妇堕胎。(五)自愿性艾滋病病毒咨询和检测包括检测前的咨询、自愿性检测、检测后咨询、检测后医疗关怀服务及精神关怀与社会支持服务。三、艾滋病腱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实施内容(一)加强对领导干部的倡导与培训由于艾滋病不仅是一个卫生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防控工作是一项艰巨、复杂和长期的社会系统工程。因此,领导干部对艾滋病的认知和重视程度是关键性的。必须进一步加强对领导干部的倡导和培训,使各级政府把艾滋病控制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总体规划之中。(二)完善艾滋病防控的法律、法规、政策法律、法规、政策具有国家强制性、规范性、普遍适用性、可操作性特点,而且有调整、指引和教育的功能,具有突出的不可代替的作用。尤其是2004年国家出台了“四免一关怀”政策,是政府对艾滋病患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救助和避免歧视的策略,体现了对他们的人文关怀,必须迸一步加以落实。(三)加大健康教育广度和深度大力扩展各类人群教育的覆盖面,尤其要深入农村,加大农村地区的宣传力度。继续加强学校的健康教育工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把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列入工作计划,明确工作目标及评价指标;根据适时、适度、适宜的原则对大、中、高年级小学生进行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并与性知识、性道德和拒绝毒品及法制观念的教育相结合,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抵制艾滋病侵袭的能力,并对家庭起辐射作用。(四)科学地开展高危人群、重点人群的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在对高危人群、重点人群实施健康教育时要注意知识、技能的针对性,并从目标人群的实际情况出发,增加知识的深度以及目标行为的可操作性,并不断探讨和总结不同人群的宣传教育模式和行为改变模式。增加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的科学含量,如对美沙酮维持治疗、吸毒人群的针具交换以及卖淫妇女的安全套使用等这些降低危害的治“标”措施都要研究如何提高实际效果。(五)加强防治艾滋病队伍的建设艾滋病是20世纪80年代新发的传染病,在预防、控制、治疗等方面都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目前艾滋病防治专业人员尚需进一步摸索其内在规律,熟悉和创新实施手段和工作方法。(六)制定性病、艾滋病健康促进规划把两病的防治工作纳入科学管理。(七)广泛地开展HIV/AIDS的监测包括哨点监测、专题调查、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分子流行病学研究等。根据需要和条件,不断扩大监测范围,监测重点人群、高危人群和重点人群的行为。
本文标题:艾滋病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7698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