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土地经济学2011年9月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土地经济学概述一、土地经济学的学科性质1、土地经济学学科来源于经济学其产生和形成需具备两个基本的前提条件:(1)人类社会实践中存在土地经济问题,要求人们去研究解决;(2)有了经济学,人们具有了应用经济学的知识能力去研究这些问题,并取得了建立一门独立学科的成果。2、土地经济学的学科性质是社会科学二、土地经济学定义1、经济--在经济学中,经济(economy)是指在相互竞争的用途之间配置稀缺资源的一种机制。2、经济学--当代西方经济学家一般认为,经济学是研究充分利用和合理配置经济资源的一门学科。3、土地经济学--研究与土地有关的经济问题的一门学科。三、土地经济学研究的内容、领域(1)基础理论部分土地、人地关系、土地问题系列基础概念;人口与人口持续发展理论;土地报酬规律、土地集约经营与规模经营原理;地租、地价理论与应用等。(2)土地利用部分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与战略;土地利用的地域分工、区域规划和区位选择;各类土地的持续利用;土地用途管制与耕地保护等。(3)土地制度部分土地制度概论;土地产权理论与城乡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与建设;土地市场与土地市场制度;土地金融与土地金融制度;土地税收与地税制度等。有时分为两个部分农村土地经济学:注重土地和水的利用、土地规划和开发、土地分类、土地评价、土地市场、地租、土壤保护、税收及土地利用计划、区划等一系列问题。城市土地经济学或叫不动产经济学,作为普通经济学或经营学的一个分支,注重住房、城市化、城市土地开发和再开发、工商业选址、城市不动产评估、金融、营销等一系列问题。影响土地经济利用的三方面因素自然物质和生物因素经济因素制度因素四、土地经济学学科的发展过程和现状依据社会生产方式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土地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大体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前资本主义社会,即古代社会先是地广人稀,没有土地问题;继之人口大量增加,人地矛盾日益突出,逐渐产生了地权关系、土地分配和土地利用问题,并引起人们对土地问题的研究。第二阶段,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学产生以后的时期①18世纪,古典经济学家威廉-配第提出“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②亚当-斯密、李嘉图等对地租理论进行了系统研究。③19世纪中叶,马克思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科学的地租理论。④其后至20世纪初期,土地问题和土地经济问题的研究,则附属于一般经济学。第三阶段,20世纪的20年代前后,美国伊利等首先提出了“土地经济学”一词,并相继发表了《土地经济学大纲》(1922年)、《土地经济学原理》(1924年)、《土地经济学》(1940年)等专著。土地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现状20世纪以来的中国土地经济学研究和学科建设,分为三个时期1900—1929年为第一个时期1930—1949年9月为第二个时期1949年10月至今为第三个时期。(其中第三个时期分为中国大陆部分和台湾部分。)五、土地经济学的研究方法1.抽象与具体的方法2、系统分析的方法3、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4、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5、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6、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方法第二节土地、人地关系、土地问题系列基础概念一、土地、土地资源、土地资产1、土地是指大气层以下一定高度,地壳一定深度,包括气候、地貌、岩石、水文、土壤、生物等自然要素以及人类劳动的自然、历史和经济综合体,是一切物质生产过程不可缺少的生产资料。理解上:空间、自然界、一种生产要素、消费品、位置、财产、资本2、土地资源是指在生产上已经开发利用和尚未开发利用的土地数量和质量的总称。3、土地资产是指国家社会、企事业单位或个人占用的土地资源作为其财产的权利。资源:一切可为人类形成财富的因素。包括自然和社会因素,即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自然资源: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将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自然界形成的可供人类生活与生存所利用的一切物质和能量的总和。)社会资源:一切能用于创造财富的社会因素或社会条件。它是来自人类社会的人的因素,是人类自身通过劳动提供的资源,包括社会、经济、技术三方面的因素,其中劳动力资源最重要。土地:经过人类开发利用和改造的自然资源(已开垦利用的土地),附加了人为的因素,一般应具双重性,但仍然称为自然资源。不动产:受控制的附着于地球表面的、自然和人工资源的总和。就生产关系方面而言,涉及土地财产、土地资产、土地资本三方面的问题。土地财产:是土地的经济形态之一,是指人们拥有产权的土地,或在产权上有所归属的土地。土地资产:土地财产中可折算为货币并可用于抵偿债务的部分即土地资产土地资本:投入经济运营的土地即土地资本,而土地价格即土地资本的货币表现,即土地资本金。4、土地的特性(1)自然特性①位置固定要就地利用。②面积有限要求我们节约集约利用③质量差异因地制宜④功能永久合理利用与保护,达到持续利用。(2)经济特性①土地供给的稀缺性面积有限供求不平衡②土地的可垄断性稀缺性占有、所有、使用、受益③土地利用的制约性位置固定性就地利用、用途变更困难④土地的可改良性投入物化劳动和活劳动⑤报酬递减的可能性投资量和结构要适度,过犹不及。5、土地功能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以及从事各项生产活动的基础和条件。土地具有两项基本功能:(1)承载功能土地是人类生存的基地和生产的场所;也是地球陆地上的一切生物和非生物存在与繁衍的基地,它们都毫无例外地必须依赖土地的承载功能。没有土地的承载就不会有整个世界。(2)生产功能土地资源具有一定的生产力,即使在没有人类劳动投人的情况下土地也能不断地生产出大量的自然产品。土地的这种生产力被称为自然生产力。二、人地关系的概念和实质内涵1、人地关系是指人类利用土地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人与土地的关系。其实质就是人类通过自身的劳动与自然进行物质交换的关系。人地关系可分为两种:①土地利用和生产过程中的人与土地的关系,可成称为主要的直接的人地关系。人是主体(为土地利用和生产提供人力资源);土地是客体,为生产发展提供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土地。②在人类利用土地的过程中,必然发生人与人的关系,称为衍生的间接的人地关系。2、人地关系的实质内涵主要从以下三个层次来理解人地关系:①基本层次:人地关系可简称人口与土地的关系,是人口数量与土地面积的关系。如人均土地、人均耕地等等。②中间层次:人口与食物供应的关系,即目前经济学家和地学家研究的土地资源的人口承载力、人口承载量等等。③综合层次:指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即人口、环境(土地)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第三节、土地可持续发展一、经济增长到可持续发展(一)经济增长:一定时期内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实际水平的提高,有时也指每个人收入或实际消费水平的增加。好处:①提高世界经济水平,很多国家经济及综合国力得到加强。②很多国家消除贫穷,大大提高人们的收入和消费水平,消费方式也向更舒适、更高层次发展。社会问题:贫富不均、失业、环境恶化、犯罪率上升、社会不稳定(二)经济发展:指使一系列社会目标实现的发展。1、个人或社会福利的改善2、生活质量的改善3、国家的独立意识的提高二者的相同的缺陷:忽视了资源与环境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导致经济增长过程中资源的耗竭和环境的恶化1、自然资源严重破坏、资源日趋枯竭2、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20世纪70年代开始产生下面这一新理论(四个阶段)可持续发展概念: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能力的发展核心: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社会公正、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决策的基础上。目标: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基本特征:1、鼓励经济增长2、以保护自然为基础,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3、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实现途径:1、将环境、资源价值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转变生产与消费方式3、调整产业及经济政策4、维持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三、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及应用1、土地可持续利用:指土地的利用不能对后代的持续利用构成危害。即土地的利用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能影响人类今后的长远需要。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土地资源本身的高效持续利用;二是土地资源与社会其他资源相配合共同支撑经济、社会持久发展。2、土地可持续利用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1)在资源数量配置上与资源的总量稀缺性高度一致。(2)在资源的质量组合上与资源性质相适应。(3)在资源的时间安排上与资源的时序性完全相当。(4)土地资源配置应当考虑各地区差异3、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基本政策目标目前,在中国是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这种平衡应包括以下内容:(1)应以人口对食物的持续供需平衡为目标。(2)应建立在区域平衡的基础上。(3)要有长远性。(4)要考虑环境的适宜性。(5)要追求质量的平衡。4、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战略重点现阶段是改造中地产田土,其作用有:(1)直接提高粮食单产。(2)改善生态环境。(3)解决贫穷问题。(4)从总体上缓解土地短缺压力,促进经济发展。第二章土地的供给与需求我们来研究土地问题,尤其土地经济问题,首先就要研究土地的供给与需求,也就是说有多少土地供给我们使用,而人们又需要多少土地。供给:可利用商品或资源的数量。涉及到已利用或可以利用的商品或资源的数量和质量。需求:人们需要并愿意购买的商品数量。涉及到影响商品需求的各种因素,还涉及到人们满足相应需求的能力。第一节土地的供给一、概念1、供给--是指卖者或生产者在某一特定的时间内某一市场上在每一价格下对一种商品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数量。2、土地供给--是指地球所能提供给人类社会利用的各种用地的数量,包括已利用的和未利用的后备储量的总和。可分为自然供给和经济供给。为什么区分?1、土地资源的总供给受地球表面能提供的资源总量的限制。2、单个经营者、国家乃至全人类可利用的资源总是随环境状况的变化而变化的。二、土地的自然供给及其制约因素1、土地的自然供给(又称物理供给、实质供给)指土地天生的可供人类利用的部分。强调土地以其自然固有的属性供给人类利用,以满足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包括已利用的土地资源和未来一段时间内可利用的土地资源,即后备土地资源。其特征是:相对固定,不受任何人为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供给无弹性。有时可(1)针对一些特定资源(2)针对具体的地区单元来理解。2、制约因素(1)地球的表面积(2)适于人类生产生活的气候条件(3)适于植物生长的土壤质地和气候条件(4)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5)可供利用的生产资源(指各种有用的矿产动植物可供利用)(6)一定的交通条件(使人们易于接近,便于联系和物质交换)3、自然供给的现状三、土地的经济供给1、概念是指在土地自然供给的基础上,投入劳动进行开发后,成为人类可直接用于生产、生活各种用途土地的供给。强调土地在自然供给及自然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在一定的时间和地区因用途、利益与价格变化而形成的土地供给数量。自然供给——自然存量——经济供给(其中供给人们利用的部分,当人们有足够的兴趣使用它,对其用途产生需求,并赋予一定的价值或愿意承担包括开发成本在内的成本时,土地资源才具有经济意义。)特点:有弹性,是有效供给其可变性表现为两种形态:(1)从某种具体场合看,土地价格可以不变,但土地的经济供给可变,土地投资商可在同一价格水平下选定土地供给量。(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作为商品受一般价格因素决定,其经济供给是变动的。2、经济供给的增加形式:(1)直接增加(外延式增加):①总量的增加②某种用途土地数量的增加(2)间接增加(内涵式增加):一定面积上产出的增长(相当于原劳动生产率下的土地数量增加,实质是生产率的提高)3、经济供给的影响因素(1)各类土地的自然供给(2)利用土地的
本文标题:土地经济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779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