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6条件结构与循环结构)
无锡南洋学院学报JournalofWuxiSouthOceanCollege第5卷第2期2006年6月Vol.5No.2June2006茶与中国传统文化黄志浩(江南大学文学院,江苏无锡214122)[摘要]中国茶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密切关联,这在陆羽《茶经》以后的茶学著作中十分鲜明地表现了出来。在与儒学的关联上,表现为“茶礼”与儒雅的风度;在与道学的关系中,则体现出养生与对自然的崇尚;与佛家的绾合上则在“茶禅一味”的理念与佛家饮茶的实用上,等等。[关键词]茶;文化;传统文化[中图分类号]I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XXXX-XXXX(2006)02-0072-05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来源,儒道释三家的哲学理念都与中国茶学有着极深的渊源关系。儒道释三家在历史上既曾分别作用于茶文化,又曾综合地共同作用于茶文化,可以说,没有儒道释三家的融合与凝聚,也就没有中国的茶文化。事实上,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进程中,儒道释三家逐渐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水乳交融,难分难解的整一状态。我们注意到,作为茶文化成型期的唐代,正是儒道释三家集成融合的时期,这在陆羽的《茶经》以及后来的茶学著作中可以鲜明地反映出来,在分析这些茶学著作的思想特点时,很难断然指出作者所奉行的是儒,是道,还是释。就如“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观念,儒家用之取其人格的“自修”;道家用之合其生命之“虚静”;佛家用之悟其精神之“空灵”。因此,中国茶文化的千姿百态与其盛大气象,是儒道释三家互相渗透综合作用的结果,是三教合一的文化形态。只是为了行文的方便与条理的需要,我们在此对儒道释作分别的阐述。一、茶与儒家礼义茶与儒家礼义的关系是相当悠久和深刻的,在古代的礼义中,茶曾作为祭品及陪葬之物。在古代的婚礼中,茶也是聘礼定亲之物。明代的王象晋《茶谱序》中云:“茶,喜木也。一植不再移,故婚礼用茶,从一之义也。”清人陆廷灿《续茶经》引《天中记》中语:“凡种茶树必下子,移植则不复生,故俗聘妇以茶为礼,义固有所取也。”又引《灌园史》云:“茶子数颗落地,一茎而生,有似连理,故婚嫁用茶,盖取一本之义。”由茶的连类取义,就有如此多的联想。由此可见,“礼”在儒家思想中既是政治、伦理的规范,也是一切民俗民风由来的源头。所谓:“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礼记·典礼》)既然礼义的观念深入到社会活动的一切领域,那么在茶文化中,自然也会有所体现。晚唐人刘贞亮《茶德》中提出了“十德”说,其中就有“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二句,这说明至迟在唐代,来客敬茶,以茶为礼,已成为一种民间的普遍风俗。宋人吴自牧《梦粱录》记述了当时杭州的民俗,“杭城人皆笃高谊,⋯⋯或有新搬移来居止之人,则邻人争借动事,遗献汤茶,⋯⋯朔望茶水往来,⋯⋯亦睦邻之道者,不可不知。”在官场中,茶礼则已经演化为一种区别官阶等级程式。点茶与点汤成为官场的待下之礼,沈括《梦溪笔谈》卷一:“百官于中书见宰相,九卿而下,即省吏高声唱一声‘屈’,躬趋而入,宰相揖及进茶,皆抗声赞喝,谓之‘屈揖’。待制以上见,则言‘请某官’,更不屈揖,临退仍进汤。”是进茶还是进汤,已然与官阶密切相关,级别不同,享受的包括饮茶的待遇也就不同。在民间也渐成习俗,宋人朱彧《萍洲可谈》卷一有云:“今世俗,客收稿日期:2006-03-09作者简介:黄志浩(1952-)男,江南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古代文论和中国诗学的教学与研究。第2期黄志浩:茶与中国传统文化73至则啜茶,去则啜汤。汤取药材甘香者屑之,或凉或温,未有不用甘草者,此俗遍天下。”更进一步,茶礼甚至成为一种完全虚化的形式。王国维《茶汤遣客之俗》中云:“今世官场,客至设茶而不饭,至主人延客茶,则仆从一声呼送客矣,此风自宋已然,但用汤不用茶耳。”(《王国维学术随笔》)南宋人袁文《瓮牖闲评》卷六中也云:“古人客来点茶,茶罢点汤,此常礼也。近世则不然,客至点茶与汤,客主皆虚盏,已极好笑。”主人叫一声“喝茶”,居然成了“送客”的代码,以至于到最后,主人客人都是空茶杯,喝茶仅是说说而已。其次,“中和”是儒学思想的核心内容,“中和”思想的内涵,首先在哲学上就是强调事物的适度性。所谓“一失其度,俱为茶病”(宋子安《东溪试茶录》)。在《茶经》中不仅选水要选“涓涓然”的“漫流者”——即缓流的活水,反对“瀑涌湍濑”的急流之水,也不能用停蓄不流的死水。这种流而不急的状态,正是儒家文化的一种心灵选择。与活水的观念相呼应,唐人还提出了“活火”的概念。所谓“活火”,又叫文火或缓火。赵璘《因话录》卷二云:“茶须缓火炙,活火煎之。活火者,谓炭之焰者也。”从碾茶之前的烤炙到煎茶时的用火,都需要火是燃而不旺的状态。再看候汤,所谓“候汤”,主要是指开水烧沸时的状态。由“蟹眼”至“鱼眼”,再至开水四周环沸,直至如急浪腾涌,其中最佳状态是开水烧至四周环沸之状,也就是陆羽所谓的“第二沸时”,并称之为“隽永”之水。在饮茶之中,也是第一次泡茶之水,仅作“暖盏”之用,并不饮用,第二次的茶汤才是最佳之“至味”。另外饮茶的量也强调适度。其次在精神追求中,也以“和”为最高之境界。唐人斐汶《续茶经·卷上》中认为茶“其性精清,其味浩洁,其用涤烦,其功致和”。宋徽宗赵佶《大观茶论》也云:“至若茶之为物,擅瓯闽之秀气,锺山川之灵禀,祛襟涤滞,致清导和。”无论是斐汶的“其功致和”还是赵佶的“致清导和”,都贯注着中庸之道的深刻内涵,融铸着儒家思想所倡导的人格理想。再进一步,也就是提倡达到通过茶道,营造出社会和谐稳定的秩序和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的空间。朱熹《朱子语类》卷一百三十八中还有这样的一段话:先生因吃茶罢,曰:“物之甘者,吃过必酸;苦者吃过却甘。茶本苦物,吃过却甘。”问:“此理如何?”。曰:“也是一个道理。如始于忧勤,终于逸乐,理而后和。盖礼本天下之至严,行之各得其分,则至和。这里的论饮茶,不仅得出了人生中的某些哲理,同时也巧妙地将中和之道的哲学理念与政治、伦理制度结合起来了。再次是饮茶还与儒家从容不迫的雅士风度有关。“雅”也是儒家文化中追求的一种精神之美。唐代刘贞亮《茶德》中已涉及“以茶可雅志,以茶可修身”的内容。“雅”既包含属于精神维度的高雅、儒雅、雅致等内容,当还包括雅训、雅正、雅志等属于修身养性的内容。前者与“俗”相对,通过饮茶与茶道展示,表现出人的精神气度和文化修养;后者则更侧重于表现人的清高廉洁,节俭朴素的思想品格。无论是陆羽《茶经》中提到的“精行俭德”,还是斐汶《续茶经》中的“精、清、淡、洁”,抑或赵佶《大观茶论》中的“俭、清、和、静”,在其精神内涵上均包含着上述的两个方面。因而茶文化中寄寓着儒家对理想人格之企求,即以修身为本、修己爱人、自省独慎、自尊尊人、敬业乐群和志趣高尚等内容为特征的君子人格。二、茶与道家精神茶文化中的道家精神是十分鲜明的。如果神农尝百草,以茶解毒的史料可信的话,那么应该说道家思想是最早出现在茶文化中的。在早期的茶文化萌芽中,作为草本的茶的确与药草有密切的关系。《说文解字》:“药,治病草。”因而茶与道家的养生、乐生精神的结合,也就成了早期的茶文化形态。陆羽《茶经》中曾引《神农本草》中语云:“荼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再如两晋之交的刘琨《与兄子南兖州刺史演书》中认为茶可以消除心中的烦闷。唐代孟诜《食疗本草》:“茗叶利大肠,去热解痰。煮取汁,用煮粥良。又茶主下气,除好睡,消宿食。”魏晋人也云:“其饮醒酒,令人不眠。”(张揖《广雅》)“饮真茶令人少眠。”(张华《博物志》)“苦茶久食益意思。”(《华佗食志》)茶与道教的结合,又使之着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茗茶轻身换骨,昔丹丘子、黄山君服之。”(陶弘景《新录》)出于汉魏之际的《神异记》还有这样的记载:余姚人虞洪入山采茗,遇一道士,牵三青牛,引洪至瀑布山曰:“予丹丘子也。闻子善具饮,常思见惠。山中有大茗可以相给。祈子他日有瓯牺之余,乞相遗也。”74无锡南洋学院学报第5卷因具奠祀,后常令家人入山,获大茗焉。这说明至少在汉魏之际,茶与道教已有了某种联系。托名于西汉壶居士的《食忌》中说:“苦荼,久食羽化。”至于说饮茶可以“羽化”,恰如玉川子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中径云:“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太平广记》卷七十《女仙类》所记东晋时有一广陵老姥,“数百年颜状不改,每旦将一器茶卖于市,市人争买,自旦至暮而器中茶常如新熟,未尝减少。吏系之于狱,姥持所卖茶器自牖中飞去。”这显然将茶事与道教养生得道的思想相绾结了。由道家的养生悦志,茶又与古代士子的隐逸思想发生关系。隐者,荫也,即如冥鸿、雾豹,隐而不见者也;逸者,遁也,即如香象渡河、羚羊挂角,逸而无迹者也。茶为隐逸者所锺爱决非偶然。从茶性来看,《本草》木部说:“茗,苦荼也,味甘苦,微寒、无毒。”陆羽《茶经》也云:“茶之为用,味至寒,茶之性俭。”又云饮茶是:“啜苦咽甘。”这些都颇符合因政治原因隐逸山林者的心志或心态。隐逸虽然清苦,但可以因此逃避黑暗,保身全真以求得心灵的逍遥与生命的超越,饮茶与品茶似乎给了他们无穷的启示。明人罗禀《茶解》说:“山堂夜坐,汲泉煮茗,至水火相战如听松涛,清风满怀,云光艳敛,此时幽趣,故难与俗人言也。”郑板桥《寄弟家书》也云:“坐小阁上,烹龙凤茶,烧夹剪香,令友人吹笛,作《落梅花》一弄,真人间仙境也。”前者写出了山林之趣,后者则写出了获得心灵自由之后的清雅之美。当然,驱驰于名利场中的官僚政客,为生计整日劳碌的贩夫走卒,他们也并非不饮茶,但他们的处境使他们难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品茶之中,难以保持一分超脱的心态,因而也就不可能享受和感受到茶之中所隐含的悠长超远的人生境界。茶文化中的道家精神更直接的是对自然之趣的追求。老子的《道德经》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个“自然”,指的是自己而然,即道是自己如此的,自然而然的,非有意造作所至。《庄子·齐物论》则云:“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万物之本也。”郭象在注中说:“自己而然,则谓之天然。天然耳,非为也,故以天言之。”这种自然观念也浸透于茶文化中。茶本是野生之物,宜于生长于川谷之间,与名茶相配的又是山间独有的名泉。所谓:“然天地生物,各遂其性,莫若叶茶,烹而啜之,以遂其自然之性也。”(朱权《茶谱》)茶的品质与饮茶的意趣,均与地域、环境有很大关系。《本草·菜部》:“苦菜,一名荼,一名选,一名游冬,生益州川谷、山陵道旁,凌冬不死。”下注云:“疑此即是今茶,一名荼。”这是称赞茶有顽强的生命力。许次纾《茶疏》:“天下名山,必灵草,江南地暖,故独宜茶。”又云:“余尝言有名山则有佳茶,兹又言有名山必有佳泉,相提而论,恐非臆说。”五代人毛文锡《茶谱》称:“蜀之雅州有蒙山,山有五顶,顶有茶园,其中顶曰上清峰,⋯⋯今四顶茶园,采摘不废,惟中顶草木繁密,云雾蔽亏,鸷兽时出,人迹稀到矣。”又云:“雅州蒙顶茶,其生最晚。春夏之交,有云雾覆其上,若有神物护持之。”这就是常为人称道的蒙顶茶,在作者看来,茶生长的环境状态越符合自然生态要求就越好。作者还提到湖州的金沙泉的传说:“斯泉也,处沙之中,居常无水,将造茶,太守具仪注,拜敕祭泉。顷之发源,其夕清溢。造供御者毕,水即微灭。”这种略带神秘的传说,其精神内涵也是强调茶与水的自然之道。在采茶和制茶中,也是强调“以得天时为急”,“故焙人得茶天为庆”(赵佶《大观茶论》)。在饮茶上,则是追求忘机超脱,冲淡自然的情趣: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唐)钱起《与赵莒茶宴》野泉烟火白云间,坐饮香茶爱此山。岩下维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唐)灵一《青山潭饮茶》活水还须活火煎,自临钓石取深清。——(宋)苏轼《汲江煎茶》这样的诗句真是不胜枚举。不管饮茶者所处的实际环境如何,但至少在他的精神维度中,要去努力追求这样一种已经广为认同的自然之趣,这已经成为中国茶文化的重要特点之一。至于古人推崇野生茶的品质,提倡“真茶”的观念,反对在茶汤中渗以香料等等,都是这种自然之趣
本文标题:6条件结构与循环结构)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797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