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综合/其它 >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PPT课件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这一章的重点:•认清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独创性和成功的历史经验;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独创性,有些什么样的成功经验?•难点: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和社会主义社会理论的区别。•第一节新民主主义社会•一、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特征•一、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特征•第一,经济上,实行国营经济领导下五种经济成分并存。其中,非社会主义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是主体。•第二,政治上,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民主专政,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还存在,并在国家政权中占有一定的地位。•第三,文化上,实行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这种文化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二、社会的主要矛盾•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中认为:革命胜利后,中国内部的主要矛盾就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外部就是与帝国主义的矛盾。•1952年以后,这种状况才发生变化,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才成为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三、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初步构想•关于过渡的时间,认为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新民主主义建设要经历相当长的阶段。•关于转变的条件,认为实现工业化和生产力发展到很高的水平,才能实行私营企业的国有化和个体农业的集体化。•关于过渡的方式和步骤,设想在条件具备的时候,由国家发布一道命令,宣布对私营企业实行国有化,对资本主义经济采取和平的有代价的一举消灭的办法。•这些构想是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节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一、建国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新中国的建立,为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建设奠定了政治基础。•首先,在经济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次,在政治上恢复了安定团结的社会秩序。•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十分注意自身的建设,开展整党、整风运动以保持和发扬优良革命传统;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吸收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三反”、“五反”运动等。•到1952年末,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并在其他方面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从而为有计划地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创造了有利条件。•二、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条总路线简称“一化三改”。这条总路线是照耀我们各项工作的灯塔,各项工作离开了它,就要犯的右倾或‘左’倾的错误。”•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实质:就是使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惟一的经济基础。•第三节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一、没收官僚资本,将其直接变为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以后“将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在我国,没收官僚资本具有双重革命的性质:•一是消灭它的买办性和封建性,具有新民主革命的属性;•二是消灭它的垄断性,具有社会主义革命的属性。•二、赎买民族资本,使其逐渐变为社会主义全民私有制经济•改造的形式:主要是采用“国家资本主义”,即通过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利用、限制、改造的方针。•和平“赎买”的方式的意义,不仅避免了社会的动荡,还可以利用民族资产阶级技术和生产经营企业的专长,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三、通过示范、教育和帮助的方式,改造农业和手工业•农业合作化的方针、原则是:“积极发展、稳步前进”,“自愿互利”;具体方法是:“典型示范、逐步推广”。•农业合作化的过程,分三个阶段:从临时互助组(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组织)—初级社(半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到1956年下半年,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确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标志着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结束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初步确立•党的八大于1956年9月15日至27日在北京举行。•大会的中心任务是:团结全党,团结国内外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为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中国而奋斗。•大会指出:民主革命在中国已经取得了彻底胜利,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也已经基本上建立起来了。•但我们还必须为解放台湾,为彻底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最后消灭剥削制度和继续肃清反革命残余势力而斗争。•国内的主要矛盾已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而是人民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大会还着重提出了执政党的建设问题,强调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反对个人崇拜,发展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健全法制,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第四节社会主义改造中基本经验•一、走出了中国式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新路•在一个政治经济文化落后的农业大国里,解决了社会变革与物质基础、和平过渡与阶级斗争的矛盾问题,走出了中国式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新路。•它的创新意义在于:•第一,突破了先打基础再过渡的框框,开创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新道路。•第二,突破了以土地和企业国有化为标志的一举过渡的框框,开辟了通过农业合作化、国家资本主义等多种形式逐步过渡的新途径。•第三,避免了激烈的阶级斗争和社会动荡,创造了和平改造的新途径。•二、社会转折时期中的失误•在三大改造中,出现了一些失误和错误。•第一,求“纯”求“公”,即追求生产资料的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不允许其他经济成分的存在。•第二,在对待资本主义经济问题上,“限制,利用”与“改造”的关系没有处理好。•第三,在改造的时间上急于求成。
本文标题:《社会主义改造理论》PPT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80790 .html